[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趙常慶文集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市場價】
    1534-2224
    【優惠價】
    959-1390
    【作者】 趙常慶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ISBN】9787520357197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ISBN:9787520357197
    版次:1

    商品編碼:12842422
    品牌: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19-12-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471
    字數:477000
    正文語種:中文

    作者:趙常慶

        
        
    "

    內容簡介

    趙常慶老師是中國社科院資深研究員,長期從事中亞國際關繫研究,是中國中亞學科的開創者之一,著作豐富,不僅多次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院重大等科研項目,還有很多成果被中央領導批示。《趙常慶文集》依照中亞五國國別和問題領域分類(政治、經濟、安全、社會、國際戰略、區域合作等),收錄趙常慶老師多年來關於中亞研究的成果,集中體現並代表著中國社科院中亞學科的研究水平和能力。

    目錄

    一 中亞綜論
    習近平外交思想有關周邊外交理論與中亞
    評中亞五國獨立10年
    簡談中亞和平與發展的幾個問題
    友好二十年合作共發展
    中亞五國的社會變化與社會發展模式

    二 中亞政治
    中亞五國政治體制及其評價
    中亞民族國家建設中的民族因素問題
    關於“顏色革命”的若干問題
    從中亞國家“顏色革命”看加強執政能力建設的重要性
    哈薩克斯坦獨立以來的民族關繫及其民族問題的解決

    三 中亞經濟
    中亞五國經濟體制與發展模式探討
    中亞油氣工業與中國發展對外合作
    經濟全球化與中亞五國
    國際金融危機與中亞國家
    哈薩克斯坦經濟發展遇到暫時困難
    2017年哈薩克斯坦打出深化改革組合拳
    “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五年給中亞帶來六大積極變化
    基礎設施聯通助推中亞國家加速地區一體化和參與
    經濟全球化

    四 外交、地區形勢與國家安全
    中亞國家:國際戰略、外交政策與國家安全
    中亞地區陡然升溫及其原因
    論中亞地區安全格局的變化與穩定
    關注世界未來發展直擊世界金融貨幣體繫弊端
    ——評哈總統新著《國際社會全面革新戰略與
    文明合作》
    中亞國家進入新的選擇期
    在中亞合作是中俄兩國戰略協作的重要方面
    論影響中國與中亞以及中俄關繫的“俄羅斯因素與”中亞因素
    中亞國家一體化有望重啟

    五 中國與中亞五國
    與鄰為善 以鄰為伴平等互利共同發展
    ——學習十六大報告中關於“國際形勢和
    對外工作”的體會
    睦鄰友好是促進中哈兩國共同發展的必要條件
    ——在阿拉木圖關於納扎爾巴耶夫總統《哈薩克斯坦-2030年》
    國情咨文國際研討會上的發言
    中亞五國與中國西部大開發
    評中國與中亞國家的經濟關繫
    中國與中亞國家安全戰略異同與20年合作績效評價
    加強人文交流構建和諧中亞
    中亞國家與中國周邊外交新政
    中國與中亞國家關繫的發展與思考

    六 上海合作組織與亞信
    國際金融危機與上海合作組織
    2017年上海合作組織新形勢與新問題
    增強互信是提升經濟合作水平的關鍵
    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關注民生問題
    上合、亞信與亞洲安全
    習主席的“亞洲安全觀”與納扎爾巴耶夫總統的倡議

    七 蘇聯問題
    蘇聯民族工作的理論與實踐
    十月革命與蘇聯民族關繫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趙常慶文集》:
    中亞國家獨立後,政治取向發生很大的變化。各國領導人放棄了曾任黨內高官的共產黨,放棄了共產主義目標和社會主義制度,對執行多年的政治經濟體制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各國基本延續了戈爾巴喬夫時期遺留下來的政治遺產:多黨制、三權分立、議會民主,在執行中也對這些舶來品根據本國國情予以改造,增加了素,即總統長期不變並高度專權,政府和議會基本按總統的旨意行事。有的國家例如土庫曼斯坦不搞多黨制。在經濟體制方面,中亞國家都放棄了多年執行的計劃經濟體制,改行市場經濟體制,大方向基本一致,但具體做法上有所不同。有的國家采用激進方式,如哈薩克斯坦,有的國家采用漸進方式,如烏茲別克斯坦。獨立20年間,各國國內局勢不完全相同,有的國家如吉爾吉斯斯坦發生兩次非正常政權更迭,有的國家如烏茲別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被西方稱作“最封閉”和“信息最不透明”的國家。
    如何對待這些政治取向變化、與我國價值觀已經不同且不斷受到西方責難的新獨立國家,考驗著我國領導人的智慧和我國的外交方針政策。回憶20年前蘇聯解體時的情景,中國政府迅速做出了承認中亞國家獨立的決定,並很快與它們建立了大使級外交關繫。中國迅速果斷的外交舉動受到中亞國家的歡迎和好評。中國與中亞國家在建交公報中確認了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作為發展彼此關繫的基礎,中國特別強調尊重中亞國家人民的選擇。這種不以意識形態畫線對待中亞國家,能平等相待的態度,再次感動了中亞人。眾所周知,中國曾長時間將國家關繫與意識形態捆綁在一起,這次在對待中亞國家獨立問題上將兩者分開,是對新中國成立初期特別是“文革”時期外交政策的重大修正。中亞國家獨立後,各國共產黨都喪失了執政地位,執政的是不以建設共產主義和社會主義為取向的政黨。針對蘇聯解體後世界政黨形勢的變化,中國共產黨提出了黨際關繫四原則,即“獨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內部事務”①,並將其運用於同中亞國家的政黨關繫實踐。黨際四原則肯定了發展國家關繫是第一位的,發展黨際關繫是第二位的,後者要服從前者。這同樣為處理中國與中亞國家關繫指明了方向。將國家關繫、黨際關繫與意識形態分開,是中國對外政策的重大變化,走出這一步,迎來了中國政府外交和非政府外交的春天。
    在對待中亞國家的政治體制特別是政治取向上,中國與西方大國明顯不同。盡管中亞國家在體制問題上已經照西方體制這個“貓”畫了虎,但還是不時受到西方的指責,甚至通過策動“顏色革命”制造親西政權。但“顏色革命”適得其反,西方國家並沒有建立起親西政權,倒是使中亞國家增強了對西方的戒心。中國的做法真正踐行了“不干涉內政”的基本原則。
    中亞國家獨立20年間,國內事務並非一帆風順,有時甚至處境艱難。例如,2005年烏茲別克斯坦因“安集延事件”受到西方制裁,當時中國政府不理會西方的“提醒”,照常接待了該國總統卡裡莫夫的訪問,並對烏當局采取的維護本國穩定的行動表示支持,這是在對方最困難的時候給予的支持,使烏茲別克斯坦感到中國是真正的朋友。
    中國對待中亞國家的外交方針是“與鄰為善,以鄰為伴”“睦鄰、安鄰、富鄰”。中國與中亞國家發展合作時突出“善”字,體現了中國外交的傳統理念和追求世界和平的本質。
    在經濟合作方面,中國堅持“互利共贏”的方針。與中國相比,中亞國家較為弱小,在國家獨立之初,百廢待興,急需外國的幫助。中國雖然不算富國,但畢竟是個大國,改革開放使國家實力有所增強,能對發展中國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其中包括對中亞國家。當它們面臨困境或需要幫助時,中國每次都能伸出援手,而且不附加任何政治條件。這也是中國與中亞國家能夠做到關繫和諧、合作順利的重要原因之一。
    ……
    查看全部↓

    前言/序言

    時間過得真快,當編輯這本文集時,我已經是耄耋老者。回想55年來,如果從大學畢業來到北京算起直到編輯本文集時為止,除一段特殊時期沒有從事科研工作外,幾乎畢生都跟科研工作打交道,而且絕大多數時間是在同一個研究所度過的。我這一生做過資料員、圖書館員,更多時間從事研究工作,從助理研究員直到研究員,還有幸當過研究室主任。
    多年來,我所從事研究的領域主要有兩個:一個是蘇聯民族問題,這主要是在蘇聯解體前後;另一個是當代中亞研究,絕大部分精力用在這方面。這後一項研究與1991年底蘇聯解體和中亞國家獨立有關。中亞國家成為獨立主權國家後,也使我所在的研究所面臨新的情況。根據形勢的變化和國內的需要,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將原來的研究以專業設室改為以國別設室,這就形成在原有的蘇聯政治、蘇聯經濟等研究室的基礎上,重組為俄羅斯、中亞等研究室。我從1992年起擔任了重組後的中亞研究室首任室主任,沒想到一干就是十多年。從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退休後,我又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歐亞社會發展研究所擔任副所長兼中亞研究室主任,繼續從事當代中亞研究工作。這就使得我的研究成果絕大多數與中亞有關。
    在數十年間,我除撰寫、主編以及參與一些專著、工具書的寫作外,還撰寫了400多篇論文、文章、研究報告、國際問題雜文,翻譯成果不在此詳列。現今奉獻給讀者的文集就是從這400多篇文章中篩選出來的。由於這些著述發表在不同時期,刊載在不同書刊,涉及的內容廣泛,再加上本文集還有字數限制,收集和篩選也有一定難度。
    我選擇收錄文集的標準是:(1)論文;(2)公開發表的或已經超過保密期的;(3)學術性較強,且觀點明確的;(4)新近發表的要多於早期發表的;(5)覆蓋面盡量廣泛,能反映研究對像各方面情況的;(6)以研究中亞總體情況為主,國別隻占很小部分;(7)對我國研究和實際工作有所幫助或具有參考價值的。個人認為,沒有人選的文章中有些還是不錯的,但限於篇幅,隻能忍痛割愛了。
    本文集的文章寫於不同時期,從20世紀90年代到2019年,其內容反映了文章發表時我對研究問題的看法。今天看來有些觀點可能不夠準確或已經過時,但個人認為大部分觀點今天仍適用。好在時間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也是檢驗我們的研究是否符合實際、是否經得起時間檢驗的尺子。讀者可以用時間這把尺子對發表在一二十年前的文章加以衡量和檢驗。
    為了讀者閱讀和查找方便,文集中的文章沒有按發表時間先後排列,而是分七個專題列出,每個專題選3-8篇有代表性的文章。專題劃分是個人看法,不一定十分準確,僅供參考。
    本文集得以出版,應該感謝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的領導以及中亞研究室的同事,是他們為我這個痴迷於研究工作的人提供了出版文集的可能,這反映了研究所和研究室富有遠見卓識,通過文集的出版為相關領域的研究以及研究所的建設留下一點印記,以供後人前行時參考。同時也反映了他們對老一輩研究工作者的關心。
    再次感謝所領導和中亞室的同事。希望我的文集不是俄歐亞所為研究人員(退休者或在職者)出版文集的唯一一部,以後會有其他人的文集跟進。如果說到創新,這恐怕也是俄歐亞所一個大膽的也是值得肯定和推廣的嘗試和創新。
    最後,對出版社和編輯為本書出版付出的辛勤勞動表示衷心感謝!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