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思辨與行動:農村學校文化建設理路探究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市場價】
    540-784
    【優惠價】
    338-490
    【作者】 李素芹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ISBN】9787520341455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ISBN:9787520341455
    版次:1

    商品編碼:12560461
    品牌: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19-03-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09
    字數:314000
    正文語種:中文

    作者:李素芹

        
        
    "

    內容簡介

    在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的政策背景下,基於城鄉學校“兩不相害”的發展訴求,《思辨與行動:農村學校文化建設理路探究》將文化作為農村學校發展的關鍵變量,運用教育學、文化學、管理學等相關理論對農村學校文化建設進行綜合研究,從學校與文化的歷史關繫人手,沿著農村學校文化建設之“理”、之“困”、之“利”、之“例”層層深入,規劃設計出農村學校文化建設之“路”,以期形成農村學校以文聚人、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成人的良好態勢,最終實現中國城鄉教育一體化的、高質量的發展。

    作者簡介

    李素芹,女,1967年生,湖北長陽人,土家族,教育學博士,三峽大學田家炳教育學院教授。

    內頁插圖

    目錄

    緒論
    第一章 關聯:學校與文化
    第一節 何謂“文化”
    第二節 學校與文化
    第三節 學校文化概述

    第二章 必要:農村學校文化建設之“理”
    第一節 開啟文化自信的心理源泉
    第二節 更新義務教育的發展理念
    第三節 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目的
    第四節 化解農村學校的發展困局

    第三章 緊迫:農村學校文化建設之“困”
    第一節 理論困境
    第二節 認知困境
    第三節 能力困境
    第四節 實踐困境

    第四章 可能:農村學校文化建設之“利”
    第一節 廣闊豐饒的自然資源
    第二節 厚重質樸的農耕積澱
    第三節 異彩紛呈的地域文化資源
    第四節 土生土長的鄉土人力資源
    第五節 農村學校的內部有利條件

    第五章 示範:農村學校文化建設之“例”
    第一節 農村學校文化建設之區域案例
    第二節 農村學校文化建設之中學案例
    第三節 農村學校文化建設之小學案例

    第六章 策略:農村學校文化建設之“路”
    第一節 明確農村學校的現實定位和未來目標
    第二節 凝聚農村學校的文化建設主體合力
    第三節 充分挖掘農村學校的文化建設資源
    第四節 扎實開展農村學校的文化建設
    參考文獻

    附錄1 湖北省農村義務教育學校新機制招錄教師(非師範專業)崗前職業認知調查
    附錄2 學校文化建設調查問卷
    附錄3 北京市學校文化示範校建設與評估指標體繫(修改版)
    查看全部↓

    前言/序言

    中國是農業國家,近幾年來雖然城鎮化發展迅速,但仍有六億多農村人口,基礎教育中四分之三的學校仍在農村;2016年義務教育階段在校生共1.42億人,其中9485.78萬人在農村地區,農村在校生占全國在校生總數的三分之二。城鄉教育的位差在中國長期存在,客觀上強化了城鄉教育制度設計中的學校差序格局。從縣城到城鎮,從示範學校到普通學校,從鄉鎮中心學校到村小到教學點,金字塔形的地方教育繫統從根本上將農村學校置於整個教育體繫的末端根須,雖然中國整個教育體繫依賴於這些末端根須的養分吸收與供給,但末端也容易成為視線以外、難見陽光的細弱部位。
    農村學校是農村的希望,也是農村孩子的希望。與城市孩子一樣,農村孩子也是國家和民族的未來,農村學校也要為國家培養未來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沒有農村學校的現代化,就談不上建成現代化強國。近些年來,中國對農村學校的投入持續增長,有少數地方甚至出現了硬件過剩和資源浪費現像;農村教師的收入在大多數地方也已經不低於當地公務員的收入。但農村學校仍然是中國教育這個“木桶”的“短板”,大多數農村學校處於疲軟不振的狀態;而有些農村學校看似在發展,實則是一種單向度的、“城市中心主義”的、“仿效復制”式的、不可持續的發展;有些農村學校雖無眼前生存之憂,但亦發展無望;更有少數農村學校朝不保夕,在終將難逃停辦的命運中勉強度日。
    作為中國學校教育體繫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村學校保障的是農村孩子的基本人權和發展權利,是阻止貧困代際傳遞的最有效途徑,其辦學質量和教育教學水平,很大程度上關繫著國家整體教育質量和水平。如果農村學校發展不好,既會使社會最底層的群體無法獲得向上流動的機會,也會直接影響中國教育現代化和“兩個一百年”目標的實現。可見,面對農村學校這個教育“短板”,我們隻能補,不能拆。如何補呢?很顯然,光靠增加投入是行不通的,還需要對學校進行分類研究,特別是要加強對農村學校發展特殊性的研究。正如錢理群教授所說,關注城市教育的人已經不少了,我們不能光做錦上添花的事,而應該雪中送炭,把注意力轉移到極需關注而又沒有引起足夠關注的農村教育上去。
    我們不僅要從宏觀、整體、硬件上去補農村教育這個“短板”,還要從具體、微觀、軟件上著手補農村學校文化建設這個“短板”中的短板!因為,農村學校要發展,必須內外兼修、形成合力以實現其現代化,但目前中國大多數農村學校的發展邏輯是依賴外部援助,注重經費投入和硬件條件改善,向城市看齊,存在著漠視鄉土知識、相關利益群體缺席、與鄉土社會隔閡等諸多弊端,完全忽視農村教育理念的現代化⑤和農村學校文化的現代化。農村學校要獲得可持續發展,應該充分利用鄉土知識、傳統文化,使傳統與現代緊密結合、使學生的當下鄉土生活與未來發展緊密結合,體現農村學校的地方特色、農村學發展目標等。這些林林總總的“應然”,都能夠在農村學校文化建設的統領下得以實現。
    文化研究包羅萬像,可以有人類學、組織行為學、民族學等多個視角,但本書的理論視角是組織行為學。琳達·斯梅爾西奇認為,組織分析學者運用文化概念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將文化作為組織擁有的關鍵變量,二是將文化作為組織本身的本質隱喻。本書主要是將文化作為農村學校的關鍵變量來研究的,是希望通過進行繫統的學校文化理論研究和建設實踐,引導一部分農村學校成為有文化內涵的學校,從而吸引更多的政策性支持、吸納高水平教師加入、吸引本土學生回流,做到以文聚人、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成人,最終實現城鄉教育一體化的、高質量的發展。
    幫助農村學校各展風采、各美其美,是我們共同的期待!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