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中國“四化”同步發展時空演化格局、形成機理與模式選擇研究 [St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市場價】
    1081-1568
    【優惠價】
    676-980
    【作者】 徐維祥舒季君陳國亮肖瑞峰池仁勇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ISBN】9787520317214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ISBN:9787520317214
    版次:1

    商品編碼:12396112
    品牌: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包裝:平裝

    叢書名:中小企業研究文庫
    外文名稱:Study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17-12-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87

    字數:419000
    正文語種:中文

    作者:徐維祥,舒季君,陳國亮,肖瑞峰,池仁勇

        
        
    "

    內容簡介

    鋻於中國異質性大國區間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差異及其城鎮化所處階段的不同,各地區“四化”同步發展程度參差不齊,離全面推進“四化”的同步發展尚有一定距離。因而,《中國“四化”同步發展時空演化格局、形成機理與模式選擇研究》主要解決兩大問題:一是剖析歷年來我國“四化”同步發展時空演化格局的特征與形成機理,揭示“四化”同步發展過程中的突出問題,分析影響其發展的主要因素,提出進一步促進“四化”同步發展的創新之策,為國家制定區域協調發展政策提供參考。二是總結我國“四化”同步發展的典型模式,分析不同地區實施“四化”同步發展的機制設計,進而提出推進我國“四化”同步發展的建議和對策,以促進我國各地區“四化”的協調發展,推動我國各地區經濟的穩定、持續和共同發展。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選題背景
    第二節 研究意義
    第三節 研究內容、研究方法和研究路線
    第四節 研究的創新與展望

    第一部分“四化”同步發展理論與格局研究
    第二章 中國“四化”同步發展相關研究基礎與內在作用機理
    第一節 相關概念的含義及其理解
    第二節 有關“四化”關繫研究
    第三節 有關“四化”同步發展水平測度評價研究
    第四節 有關“四化”同步發展路徑與對策研究
    第五節 “四化”同步發展的相關理論介紹
    第六節 中國“四化”同步發展的作用機理與內在要求
    第三章 中國“四化”同步發展的總體情況分析
    第一節 中國“四化”同步發展的基本情況分析
    第二節 指標體繫構建與數據來源
    第三節 評價方法選擇與模型構建
    第四節 中國“四化”同步發展水平測算與評價
    第四章 中國“四化”同步發展的時空分異及其動態演進
    第一節 數據來源和研究方法
    第二節 中國“四化”各子繫統發展水平的時空分異特征分析
    第三節 中國“四化”同步發展水平的時空分異特征分析
    第四節 中國“四化”同步發展水平的地區差異及其分解
    第五節 中國“四化”同步發展水平的空間集聚特征分析
    第六節 中國“四化”同步發展水平的演進趨勢分析
    第七節 中國“四化”同步密集區圈層結構時空演化特征
    第五章 中國“四化”同步發展的影響機理
    第一節 中國“四化”同步發展影響機理的理論分析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數據來源
    第三節 中國“四化”同步發展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

    第二部分“四化”同步發展經驗與模式研究
    第六章 典型國家與地區“四化”同步發展經驗與教訓
    第一節 日本“四化”同步推進的經驗借鋻與啟示
    第二節 韓國“四化”推進進程及其經驗借鋻
    第三節 中國臺灣“四化”推進進程及其經驗借鋻
    第四節 美國“四化”推進進程及其經驗借鋻
    第五節 德國“四化”推進進程及其經驗借鋻
    第六節 巴西“四化”推進進程及其經驗教訓
    第七節 印度“四化”推進進程及其經驗教訓
    第七章 中國“四化”同步發展主要模式的總結與分析
    第一節 來自調查區的“四化”同步發展實踐探索
    ……
    第三部分 拓展研究
    參考文獻
    後記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中國“四化”同步發展時空演化格局、形成機理與模式選擇研究》:
    (一)工業化指標
    在初期的研究中,工業化評價指標體繫的構建思路是將指標分為反映工業化進程和反映工業化增長質量兩個方面。隨著新型工業化研究的不斷深入,指標體繫的構建思路向新型工業化內涵的多角度發展。張克俊、曾科(2004)提出,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指標、產業結構指標、勞動力結構指標作為衡量工業化水平的指標,信息化程度指標、科技創新與進步指標、經濟效益指標、資源消耗指標、環境污染指標、人力資源利用指標反映工業化之所以是“新型”的指標體繫。李同寧(2005)建立了由工業化水平、集約化水平、信息化水平、全球化水平和科技教育水平五個方面組成的評價指標體繫。李世英、李亞(2009)從反映新型工業化進程、反映結構變動、反映科技含量、反映經濟效益、反映可持續性、反映人力資源和反映信息化七個方面設計工業化的具體指標。謝春、李健(2011)建立了由經濟、環境、技術、結構、效益、人力、環保以及資源利用八大類組成的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評價指標體繫。由此看來,後期的研究注入了創新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二)信息化指標
    盡管一些國家和地區設計了符合自身的信息化指標,但是,由於研究側重點、地域差異等問題,學者對信息化的指標設計仍有較多關注。日本的信息指數法主要涉及信息量、信息裝備率、通信主體水平和信息繫數四個方面的10個指標,但它沒有直接反映社會結構信息化的指標,包含的內容也不夠全面。國際數據通信公司的信息社會指標法提出了有關社會基礎結構和信息基礎結構、計算機基礎結構和互聯網基礎四個方面的多個指標,這種方法加入了許多具有時代特征的IT信息化指標,但這個方法過分依賴IT方面的指標因素,反映信息量流通方面的指標很少。我國的信息化評價指標一般采用《國家信息化指標構成方案》的指標,包含了資源開發利用、信息網絡建設、信息技術應用、信息產品與服務、信息化人力資源和信息化發展環境六大要素的20個指標,增加了反映最新信息化發展的要素指標。王愛蘭(2004)在原有指標基礎上增加了信息化價值測度指標,以使我們能夠從對信息技術、產品及其服務的價值形態上反映信息化發展水平,從而使指標體繫更加完善,並具較強的穩定性和國際的可比較性。
    (三)城鎮化指標
    我國城鎮化評價指標的研究興起於20世紀80年代,大多以美國的現代化指標體繫和聯合國的現代化指標體繫為基礎,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固定的評價指標體繫。有些學者根據需要,采用城鎮人口比重等單一指標來進行評價,但這種方法往往不能全面反映真實的城鎮化水平,因此,更多的學者提出了復合指標體繫。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從狀態、壓力和對策三個維度設立了城市可持續發展評價指標體繫;以稻永興男為代表的日本學者從地域規模、位置、經濟活動、靜態人口結構和動態人口結構五大類設計了16個指標。趙旭等(2009)把環境質量指標納入評價體繫,處理好人口集聚、人的活動同自然環境的協調關繫,以實現人口、資源環境、經濟、社會協調的發展,從而設計了涉及經濟發展、人口發展、生活質量和設施環境四個方面的16個指標。田靜(2012)基於新型城鎮化深刻內涵及特征,建立了由城鎮化發展動力、質量和公平三大繫統45個指標構成的新型城鎮化評價指標體繫。力求繫統表現新型城鎮化的內涵目標,有助於用量化的方法對新型城鎮化的程度、速度、質量、協調性等進行全面繫統的監測和評估,為新型城鎮化戰略的制定提供科學依據。
    (四)農業現代化指標
    農業現代化發展是以經濟和社會發展為基礎的,是一個動態的發展過程。近年來,隨著對農業現代化研究的不斷深入,其測度指標體繫的構建也引起了廣泛關注,相關研究也取得了較大進展,農業現代化指標體繫不斷完善。早期的農業現代化衡量指標主要反映投入與產出兩方面的水平(黃文新等,1991)。
    ……
    查看全部↓

    前言/序言

    改革開放近40年來,我國經濟一直處於連續高速增長階段,但目前正處於結構改革和社會轉型的關鍵時期,其增長速度有所放緩,中國的發展仍然面臨著科技創新力不強、產業結構不合理、區域發展不平衡、城鄉發展不協調等問題,從而穩速提質、結構優化、機制轉型、增長動力重塑成為當今中國迫切需要解決的現實難題,如何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經濟持續健康增長成為新的焦點。為了應對當前問題,黨的十八大報告不失時機地提出了“四化”同步發展戰略,為我國社會經濟建設中出現的問題提供了一個繫統而又科學的指導。但當前“四化”的同步發展也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尤其是地區發展的不平衡、不協調問題。我國地域遼闊,發展條件各異,各地區發展水平及其存在問題並不怎麼明確,對地區發展戰略的制定帶來了一定的影響。因此,從客觀的角度審視中國“四化”同步發展的現狀,研究中國“四化”同步發展的空間發展格局及其發展模式問題,對促進各地發展戰略的制定與實施,對推動各地社會經濟發展和區域一體化發展具有一定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
    鋻於中國異質性大國區間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差異及其城鎮化所處階段的不同,各地區“四化”同步發展程度參差不齊,離全面推進“四化”的同步發展尚有一定距離。因而,本書主要解決兩大問題:一是剖析歷年來我國“四化”同步發展時空演化格局的特征與形成機理,揭示“四化”同步發展過程中的突出問題,分析影響其發展的主要因素,提出進一步促進“四化”同步發展的創新之策,為國家制定區域協調發展政策提供參考。二是總結我國“四化”同步發展的典型模式,分析不同地區實施“四化”同步發展的機制設計,進而提出推進我國“四化”同步發展的建議和對策,以促進我國各地區“四化”的協調發展,推動我國各地區經濟的穩定、持續和共同發展。
    通過本書的研究,可以得到以下結論:(1)我國“四化”發展總體水平偏低,發展不協調、不同步等問題依然突出,而農業現代化和信息化依然是“四化”同步發展的軟肋。工業化發展在產業的轉移與升級中,差距逐漸縮小,但空間集聚特征日漸明顯,受資源、產業約束仍然較為明顯;信息化發展起點低但發展較快,但地區發展極不均衡,沿海地區明顯優於中西部地區,同時這也是造成“四化”同步發展地區差異的關鍵因素;城鎮化東部地區發展快於中西部地區,內陸省會城市、重點城市中心性明顯,但中小城鎮發展動力仍然不足;農業現代化發展水平受其他“三化”影響較為明顯,胡煥庸線沿線地區的農業發展水平仍然偏低。總體來看,隻有不到20%的省份處於高水平協調型,其他80%左右的省份均有不同程度的問題存在,從問題中找到出路仍是關鍵。
    (2)我國的“四化”同步發展水平穩中有進,地區差異顯著,空間集聚態勢明顯,各地各級別演進趨勢各有差異。我國的“四化”同步發展水平總體態勢良好,但其發展水平參差不齊,高水平區主要集中在經濟比較發達的東部沿海一帶以及資源富足區,低水平區主要在我國西南雲貴高原以及陝甘寧交界地帶,呈現非常顯著的空間正相關,發展水平相似區呈現出集聚連片的空間分布格局,東部沿海的高高集聚區和西部內陸的低低集聚區尤為顯著,並且在考察期內這兩大集聚區始終保持著“低流動性”,表現出一定的空間穩定性,西部地區仍是發展的難點。“四化”同步發展趨勢分析表明,我國的“四化”同步發展水平空間上基本呈現出從東部_中部-西部依次遞減的分布格局,東部地區差異逐漸縮小,但西部地區發展差異有進一步擴大的趨勢,南北差距雖有縮小,但東西差距仍然較大。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