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微學習:媒介融合環境下學習模式的變革與創新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市場價】
    761-1104
    【優惠價】
    476-690
    【作者】 杜智濤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ISBN】9787520342001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ISBN:9787520342001
    版次:1

    商品編碼:12671106
    品牌: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19-02-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32
    字數:235000
    正文語種:中文

    作者:杜智濤

        
        
    "

    內容簡介

    《微學習:媒介融合環境下學習模式的變革與創新》探討了媒介融合環境下“微學習”這一新的學習模式。對“微學習”繫統中的學習主體、客體、工具與環境等構成要素進行了剖析,研究了作為學習主體的學習活動參與者的行為特征及其影響因素,探討了作為客體的學習資源和作為支持因素的學習環境的構建問題,提出了“微學習”繫統的組織與實現機制及繫統原型的設計思路。

    作者簡介

    杜智濤,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媒體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博士、情報學博士後,畢業於武漢大學信息管理學院。北京大學互聯網發展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研究方向為新媒體與網絡傳播、知識傳播、競爭情報。在核心期刊發表論文40餘篇,出版專著兩部。先後主持國家、省部級科研項目十餘項。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
    第二節 主要內容及技術路線
    第三節 創新點

    第二章 “微學習”相關研究綜述
    第一節 “微學習”相關研究視域
    一 網絡“微學習”研究的總體趨勢
    二 網絡“微學習”的研究視域
    三 各類團的主要研究內容
    第二節 相關理論研究基礎
    一 關於移動學習的研究
    二 關於“微學習”概念的研究
    三 關於“微學習”教育方式的研究
    第三節 本章小結

    第三章 “微學習”:媒介融合環境下終身學習的新理念
    第一節 媒介融合下信息組織與知識創新的變革
    一 融合:媒介的新生態
    二 共享與共建:媒介融合下信息組織的新形式
    三 協同與共生:媒介融合下的知識創新
    第二節 未來學習的一種設想:“微學習
    一 移動與泛在:新的知識獲取環境
    二 連通與交互:新的學習模式
    化與去中心化:知識傳播主體身份的融合
    四 微型化與網格化:知識資源的存在模式
    第三節 “微學習”的內涵與基本特征
    一 “微學習”的內涵
    二 “微學習”的特點
    第四節 本章小結

    第四章 “微學習”活動體繫:基於繫統論的視角
    第一節 “微學習”活動體繫的構成要素
    一 “微學習”活動的主體:學習參與者
    二 “微學習”活動的客體:學習資源
    三 “微學習”活動的支持要素:學習工具與環境
    第二節 “微學習”活動的層次結構
    一 “微學習”活動的總體結構模型
    二 學習目標層
    三 學習方案層
    四 學習資源層
    五 學習支持層
    第三節 “微學習”活動的實現過程
    一 “微學習”的超網絡結構及關繫挖掘
    二 “微學習”活動的實現模式
    三 “微學習”過程中知識場的形成與測量
    第四節 本章小結

    第五章 “微學習”參與者行為的影響因素:
    基於SEM的實證分析
    第一節 理論假設與建模
    一 理論基礎
    二 模型建構
    ……
    第六章 基的“微學習”資源構建
    第七章 “微學習”生態:學習環境的構建
    第八章 媒介融合環境下“微學習”的組織與實現機制
    第九章 “微學習”繫統的原型設計與構建
    第十章 總結與展望
    參考文獻
    附錄“微學習”參與者行為的影響因素調查問卷
    後記
    查看全部↓

    前言/序言

    學習是人類生存發展必備的基本能力,也是人類成長為萬物之靈長的特有能力。隨著新的媒介技術的不斷出現和普及,人類的學習方式也發生著巨大變化,且這種變化速度呈現出指數級加速模式。
    兩千多年前,紙的發明與普及,引發了書寫材料的一場革命,對知識的傳播以及人們的學習能力帶來了巨大的影響,促進了文化的交流和教育的普及,使更廣泛的普通大眾獲得了學習知識的能力。
    20世紀上半葉,廣播與電視的相繼出現,使人們獲取的信息、知識更加豐富、更加具像、更加快速,使知識傳播與教育的效果、效率有了極大提升,又一次提升了人們的學習能力。廣播電視媒介天然具有教育功能,正如傳播學之父威爾伯·施拉姆(WilburSchramm)所說:“所有的電視都是教育的電視,唯一的差別是它在教什麼。”
    20世紀末至21世紀初,互聯網的廣泛普及,對整個學習理論與學習模式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計算機輔助教學以及基於互聯網的在線學習、MOOC等學習模式,改變了幾千年來人們習慣的學習模式、教育模式,促使學習理論、教育理念的改變。特別是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智能手機、iPad等智能終端的興起,使學習模式、教育理念產生了顛覆式的變革,使人們面臨著新的學習環境和學習體驗,媒介又一次提升了人們的學習能力。移動互聯網、智能手機和社交網絡的快速發展,使媒介高度嵌入人們的生活、學習,媒介真正地成了人體器官的延伸。這也使人們生活與學習的邊界被日益淡化,學習不再是正襟危坐在課堂上的事,而是可以隨時隨地、無處不在,碎片化學習、口袋學習等成為人們耳熟能詳的概念,移動化學習、泛在化學習、微型學習等概念正在引起越來越多的關注。其中,內容短小、形式多樣、時間和地點靈活的“微學習”成為學習專家的普遍關注和研究的熱點。那麼,什麼是“微學習”,其參與者的基本特征及行為動因是什麼,如何建構“微學習”繫統平臺、學習環境和學習機制,都是學界和業界正在關注的熱點問題。
    本書圍繞媒介融合環境下“微學習”形成的原因、內涵與特點,以及學習主體、客體、工具與環境等“微學習”繫統要素展開研究,著重剖析“微學習”繫素的特征、機理與實現方案。媒介融合、信息的共享與共享、知識創新的協同與共生是未來信息產業與知識創新的三大變革趨勢,在這一趨勢下,未來的學習模式呈現出移動化與泛在化、聯通化與交互化與去中心化、微型化與網格化等特征。
    “微學習”繫統由學習主體(即學習活動的參與者,包括教育者、學習者、管理者等)、學習客體(即各類學習資源)、學習活動的支持要素(如學習環境、學習管理工具等)等構成。本書著重剖析了作為學習主體的學習活動參與者的特征及其影響其學習行為的諸因素,剖析了作為客體的學習資源如何構建的問題,還運用“生態學”理論分析了作為支持因素的學習環境構建問題,剖析了“微學習”繫統的組織與實現機制及繫統原型的設計思路。通過這些分析,為網絡“微學習”的研究形成一個繫統、閉環的框架。
    本書的內容來源於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媒介融合環境下的微學習模式及實現機制研究”(12YJCZH036),感謝課題組成員付宏、李輝、任曉剛等的付出,感謝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科研處蔣甫玉老師在項目執行過程中的支持與鼓勵。本書的出版得到了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工程學術出版資助,獲得了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張林老師的大力支持,正是由於他們的付出,纔使本書得以付梓,在此深表感謝。本書參考了國內、外諸多學者的相關研究著述,這些著述已在本書的參考文獻中列出,在此對各位尚未謀面的學者表示深深地感謝!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