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康有為孔教思想研究 基於古典宗教社會學的視角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市場價】
    750-1088
    【優惠價】
    469-680
    【作者】 王士良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ISBN】9787520324656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ISBN:9787520324656
    版次:1

    商品編碼:12475594
    品牌: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18-04-01
    用紙:膠版紙

    作者:王士良

        
        
    "

    內容簡介

    本書將康有為的孔教思想與實踐置於“儒學是否宗教”之爭的背景下對其進行定位,以古典宗教社會學為理論視角和基本框架,從宗教的定義與本質、宗教的“社會相關”(宗教形成發展中的社會因素)、宗教的“彼岸世界”觀念、宗教的教會組織形式等基本問題域出發,對康氏的孔教思想與實踐進行了較為繫統的論述。
    本書詳細梳理了康有為倡立孔教的思想基礎與時代關切,揭示了康氏孔教“源於天道、發於人道、兼存神道”的本質,從宗教與社會互動的角度說明了孔教的歷史與未來發展前景,論證了康有為的大同思想與孔教理路的內在關聯,分析了康有為組織孔教會的思想基礎與實踐方式,並在此基礎上進行了一定的中西比較研究,從而拓展了康有為孔教思想研究的理論視域和方法論,深化了“儒學是否宗教”之爭中相關問題的理解。
    本書為河北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HB17ZX012)研究成果
    本書由唐山師範學院出版基金資助出版

    作者簡介

    王士良,1988年生,山東鄒城人,哲學博士,唐山師範學院社會科學部講師,兼任河北省哲學學會理事。主要從事中國哲學與文化研究,主持承擔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河北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河北省社會科學發展研究課題等科研項目多項,在《自然辯證法研究》《世界宗教文化》《中共中央黨校學報》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十餘篇。

    目錄

    緒論 ……………………………………………………………………(1)
    一“儒學是否宗教冶之爭背景下的孔教論 ……………………(1)
    二康有為孔教思想的相關學術史梳理 …………………………(5)
    三古典宗教社會學的視角何以成立 ……………………………(16)
    第一章康有為倡立孔教的思想基礎與時代關切 …………………(24)
    第一節少涉百家之學 ,長通六經之恉 :康有為早期的
    儒學根基 …………………………………………………(25)
    第二節潛心佛典 ,長齋靜坐 :康有為的思想轉向及其影響 ………………………………………………………(30)
    第三節於人心既不忍 ,以為人道莫宜於孔子 :康有為
    向儒家的復歸 ……………………………………………(35)
    第四節兼讀西書 ,窮究物理 :康有為的西學基礎與主張 ……(41)
    第二章古典宗教社會學的時代課題、理論旨趣與基本問題域 …(48)
    第一節古典 —現代 :宗教社會學的產生與發展軌跡 …………(49)
    第二節古典宗教社會學的時代課題 :對現代宗教危機的
    社會學回應 ………………………………………………(54)
    第三節古典宗教社會學的理論旨趣 ……………………………(63)
    第四節古典宗教社會學的基本問題域 …………………………(66)
    第三章人道與神道之間 :孔教的基本特質 ………………………(73)
    第一節神道設教 …………………………………………………(74)
    第二節孔教以人道為教 ,而亦兼存鬼神 ………………………(82)
    第三節天道、人道及其內在關聯 ………………………………(89)
    一 ,同化於氣 :本體意義上的天人關繫 ………… (90)
    康有為孔教思想研究
    二天命之謂性 :天之於人的統攝性 …………………………(95)
    三裁成輔相 ,參贊化育 :人之於天的主體性 ………………(100)
    第四章孔教的 “社會相關冶 ………………………………………(108)
    第一節孔教的生成與發展 ………………………………………(109)
    一宗教生成與發展的社會根源 ………………………………(109)
    二孔教的生成、發展及其與中國社會的關聯 ………………(113)
    第二節孔教的存在形態、歷史衍化及現代適應 ………………(121)
    一宗教形態與社會階層 ………………………………………(121)
    二孔教的形態及其衍化 ………………………………………(127)
    第五章世間法之極者 :孔教的大同世界圖景 ……………………(137)
    第一節兩個世界 :神聖與凡俗 …………………………………(139)
    一宗教力及其表現形式 ………………………………………(139)
    二神聖、凡俗及其關繫 ………………………………………(140)
    第二節宗教共同體及其與現世的緊張 …………………………(144)
    一宗教共同體的三層含義 ……………………………………(145)
    二宗教共同體與現世的緊張 …………………………………(147)
    第三節儒教 /孔教與現實世界的關繫 ……………………………(153)
    第四節世間法之極者 :孔教的世界圖像 ………………………(160)
    一小康 —大同 :康有為孔教理路的邏輯歸結 ………………(160)
    二大同之境 :孔教的世界圖像 ………………………………(164)
    三對大同之境的評價 …………………………………………(172)
    第六章康有為孔教會的理論與實踐 ………………………………(179)
    第一節先知、教士與大眾 ………………………………………(180)
    一先知 …………………………………………………………(181)
    二教士階層 ……………………………………………………(184)
    三大眾 …………………………………………………………(186)
    第二節康有為倡立孔教會的理論與實踐 ………………………(188)
    一康有為倡立孔教會的早期思想基礎 ………………………(188)
    二康有為戊戌時期的孔教會構思 ……………………………(194)
    三康有為民國初年的孔教會理論與實踐 ……………………(197)
    第三節建構與解構 :現代社會的兩種宗教理路 ……………… (206)
    結論 :儒學、孔教與現代社會 ………………………………………(210)
    參考文獻 ………………………………………………………………(217)
    後記 …………………………………………………………………… (227)

    查看全部↓

    前言/序言

    序一
    儒學是不是宗教,這一問題自明中後期利瑪竇等西方傳教士開始對傳統儒學與西方宗教進行比較以來,逐漸成為中國思想史(尤其是中國近現代思想史)的一個熱點。“五四”前後,20世紀八九十年代以及近十餘年,這一問題又在傳統經學(康有為、陳煥章)、馬克思主義宗教學(陳獨秀、任繼愈)、現代新儒學(梁漱溟、賀麟、唐君毅、牟宗三、杜維明)以及現代宗教學等不同的思想傳統或學科背景下得到多次廣泛討論。可以說,儒學與宗教關繫問題的語境十分復雜(見拙著《當代中國哲學史學史》下冊,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第706-708頁)。近代以來關於儒學是不是宗教問題的爭論,發端於康有為倡導的孔教運動。因此,研究康有為的孔教運動十分必要。這本書以古典宗教社會學理論為參照,將康有為的孔教論置於“儒學是否宗教”之爭的背景下,對其孔教論的理論與實踐進行了較為繫統的梳理。全書有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擴展和深化了康有為研究。近年來學界關於康有為的研究呈現出愈演愈烈的態勢,甚至出現了“回到康有為”“新康有為主義”等主張,而對於其孔教思想的研究無疑是其中的一個重點。該書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進一步明確了康有為一生活動中“治”與“教”的兩條路線,詳細梳理了康有為倡立孔教的思想基礎與時代關切,揭示了康氏孔教“源於天道、發於人道、兼存神道”的本質,從宗教與社會互動的角度說明了孔教的歷史與未來發展前景,並提出了關於康有為的大同思想、孔教會思想的一些新理解,呈現出一個關於康有為孔教思想的全新理論圖景。
    其二,推進了對“儒學是否宗教”論爭中相關問題的理解。這一點主要體現在研究視角和方法論上。圍繞“儒學是否宗教”所產生的爭論在一定程度上來自對於宗教的本質、構成要素以及社會功能等問題認識的差別,其中有些問題屬於宗教社會學的範疇。該書在論證了古典宗教社會學與康有為孔教思想的契合之處後,以古典宗教社會學為理論視角和基本框架,從宗教的本質、宗教的“社會相關”(宗教形成發展中的社會因素)、宗教“彼岸世界”(宗教世界圖像)、宗教教會等基本問題域出發開展對康有為孔教論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創新意義。其對“儒學是否宗教”論爭中的相關問題的理解,亦將有所裨益。
    其三,對中西宗教社會學問題展開了一定的比較研究。書中涉及的韋伯、塗爾干、西美爾均是在世界範圍內具有廣泛影響的人物,其理論具有一定的普遍性。隨著現代化和全球化進程的推進,其影響力不斷深入中國;尤其是韋伯,其在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中國思想界的影響不遑多論。該書用較大的篇幅介紹了他們的宗教社會學思想,並據此對康有為的孔教思想進行“定位”,進行了比較宗教研究的有益嘗試。如在宗教的本質問題上,該書將塗爾干關於神聖、凡俗的劃分與康有為關於人道教、神道教的辨析進行了比較研究;在教會的現代發展趨勢上,則分析了康有為與西美爾所采取的建構與解構兩種不同的宗教理路等。宗教社會學折射的是宗教(或具有宗教特征的思想傳統)在現代社會中的變遷以及二者之間的互動關繫,這也是中國傳統社會向現代轉化進程中的一個重要方面,所以對儒家思想傳統在現代轉化過程中所形成的發展路向的研究,亦可以為世界宗教變遷的研究提供借鋻價值。當然,這部分研究還有待進一步加強,書中對於宗教社會學基本理論的研究還稍顯薄弱,對於宗教與現代社會關繫的動態發展的分析亦有待深入。這是下一步研究應該著力的地方。
    士良是我的博士研究生,為人謙虛謹慎,踏實認真,頗有篤實沉潛之風,具備治學的基本素質,假以時日,定能成大器。他的論文即將付梓,寫下以上文字,以示祝賀,亦寓期待之意。
    序二序二樊志輝王士良的博士學位論文《康有為孔教思想研究——基於古典宗教社會學的視角》要出版了。他囑咐我為他的論文寫篇序言,我欣然答應。我之所以答應,不是我對康有為有什麼深入的研究,而是因為我對王士良博士所探討的這個話題十分感興趣。然而這篇序言一拖再拖一直沒有寫出,一來是和我的懶惰拙於筆耕有關,二來也和我沒有將問題思考的通透有關。故此,原本打算認真地評論一下王士良博士的佳作,暢談一下我對康有為的理解與認知。因為準備得不甚充分,隻能綱領性地談一談我對相關問題的一點不甚成熟的見解。
    1教化在人類文明中的核心地位。在人類文明的各個向度中,教化永遠是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人類文明的演進不僅依賴於每個文明體的社會生產方式的變化,更和這一文明體所包含的教化方式直接相關。在一定意義上,我們似乎可以說,恰恰是“教化”構成了一個文明的核心,形塑了一個文明體的精神氣質,甚至左右了一個文明的現實命運。以至於我們今天不同文明的國家之間的博弈,除了其賴以存在的社會生產方式之間的競爭以外,一個重要的博弈,就是其“教化”的內容與方式之間的博弈。教化在一個文明體中,抑或在一個國家之中,不僅對人的精神秩序,也對人的現實秩序起到巨大的規約作用。
    2人類的教化形式的基本類型。縱觀人類歷史,我們可以發現人類的教化方式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種:神道教化、王道教化、人道教化。所謂神道教化,是以宗教信仰為依托的教化形式。這種教化方式是以超自然的神(可的,也可的)的啟示和教導為權威的教化。猶太教、基督宗教(天主教、東正教、新教)、伊斯蘭教等宗教,以及印度的婆羅門教等就屬於神道教化。甚至佛教,盡管人們對它的認知還有分歧(是一神論、無神論,還是多神論),也是一種神道教化。而華夏傳統的儒教,則屬於“王道教化”,儒教雖然並不拒斥神道信仰(利瑪竇以降的傳教士在詮釋中國思想傳統時大都極力張揚這一點,以便為基督宗教的中國化張目),但其教化之基則是“王道”。對儒家來說,“王道”乃是“因王而有”(由先王堯舜禹所顯)、為王所用(行道者是王)。雖是自家受用的為己之學,卻也是“修己治人”的“王者”之道。儒生是“道”的擔綱者,是“儒教”的教士。人道教,是啟蒙運動以後以公共知識分子為主體的教化。人道教有別於神道教與王道教之處在於所謂的“主體”的覺醒(理性的覺醒與感性的覺醒),其教化的內容與教化的方式都發生了變化。人道教化又可以分為“自由主義”的啟蒙教化和“社會主義”的“政黨教化”。這幾種教化形式雖有區別,卻並非完全不相容。在一個社會之中通常是幾種教化形式並存。
    3康有為的孔教是一種什麼“教”。回到我們的主題:康有為的“孔教”是什麼“教”?對此不可簡單地予以判斷。大致地說,變法失敗之前,康有為的“孔教”還是所謂的“王道教”,隻不過這個“王道教”中融入康有為從西方引入的“人道教”的內容而已。而變法失敗後的康有為所立的“孔教”,則是康有為看到了西方社會宗教改革之後“普世”的“天主教”向與民族國家結合在一起“新教”轉變的特殊意義:也就是現代社會變遷與教化變遷(教化的內容與形式)結合在一起。為此,康有為後期的立孔教,乃是欲以“神道教”的形式實現其“王道教”的目的。康有為立孔教的失敗,一方面在於轉型時期的近現代中國已無有立孔教之“勢”,另一方面在社會學意義上的教化的制度性安排一直是沒有真正達成共識的。王士良博士從古典宗教社會學的視角考察康有為的孔教思想,是一項十分有意義的學術研究,為研究康有為思想以及深入審視儒教的思想品格都具有特殊的意義。這個意義在於不是簡單地從思想文本的角度來看“儒教”的意義,或“儒教是否宗教”的問題,而是深入到社會肌理的層面來看待儒教的價值,以及康有為孔教思想的深邃之處和限制之處。古典宗教社會學所要考察的就是社會變遷(轉型)時期宗教的社會功能和歷史作用。從這樣的思想視野來考察康有為的孔教思想,為切實把握康有為的思想提供了一條較為客觀的進路,規避了中國思想界關於革命與改良、進步與保守的無休止的意識形態之爭,可以為康有為的孔教思想提供一個較為真實的社會歷史坐標。
    4從宗教社會學到教化社會學。在我們運用西方思想方法來處理中國的現代性經驗的時候,最為要不得是兩種極端態度:一是極端的保守主義的立場,完全拒絕西方的思想方法;一是將西方的思想方法視為普世的不可置疑的真理。合理的態度可能是:帶著中國的問題進入西方思想,同時帶著西方思想進入中國經驗。由此了解中國經驗的特殊性和西方思想方法的邊界,以此為基點進一步嘗試建構較之更為普世的思想方法重新審視中國經驗。從這樣的態度出發,我們似乎可以考慮在對宗教社會學的基本領悟的基礎上,嘗試建立“教化社會學”的理解框架。通過“教化社會學”的理解框架,來尋求對中國傳統社會的教化制度的制度性理解。
    5儒教在現代中國教化秩序中的位置。研究康有為的儒教思想的一個關鍵問題,不僅在於嘗試對之進行的學術理解。其中最為關鍵的問題是摸清“儒教在現代中國教化秩序中的位置”。對此首先要認清中國現代的教化秩序。中國現代教化秩序,是以“政黨教化”為主軸的人道教化為主導(也稱為主旋律),並通過制度安置使“神道教化”作為“主旋律”的“和弦”而存在。儒教在現代中國教化秩序中,已無法作為教化秩序的主導,而是作為文化基因經過所謂“兩創”的篩選被納入中國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教化理念和教化秩序之中。現代儒生對儒教的極度闡揚,固然有對中國傳統價值的闡發之功。但試圖重建以儒教為主導的社會,卻忽視或無視一個基本現像:現代儒生的社會身份問題。有別於“神道教化”和作為“人道教化”的“政黨教化”都有自己獨立的“教士”階層,現代儒生大多是以學者的身份寄居現代學術體制之中,無法保障“儒教”作為“教”推行於社會,而隻能使“儒學”作為“學”深入到中國現代學術思想的建設之中。
    王士良博士畢業後,就跟隨我做博士後研究。作為他的博士後合作導師,我並非因為對康有為有什麼特別獨到的見解,而是希望和王士良一起針對近代以來有關康有為儒教思想的各種爭論嘗試著尋求一個方法論上的超越。上述綱領性的想法,是閱讀王士良著作時的一點感想,希望能對他的進一步研究有所幫助,並以此就教於大方之家。
    是為序!
    樊志輝
    2018年3月24日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