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哲學評論(第21輯)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市場價】
761-1104
【優惠價】
476-690
【作者】 武漢大學哲學學院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ISBN】9787520326414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ISBN:9787520326414
版次:1

商品編碼:12393465
品牌: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18-06-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66
字數:262000
正文語種:中文

作者:武漢大學哲學學院

    
    
"

內容簡介

《哲學評論(第21輯)》涉及到西方近代哲學、認識論、中西比較等幾個專題,具體內容如下:西方近代哲學專題主要討論了霍布斯、洛克、盧梭和康德關於政治權力及其合法性的討論,使讀者能夠抓住其中的細微差別及其內在的規範性基礎;認識認專題反映了當前西方認識論研究前沿,反映了基礎主義與融貫論的基本爭論在當代變得更加細致與復雜;中西比較專題討論了中國和西方哲學中關於人性觀、時間觀和國家觀的同與異。

作者簡介

武漢大學哲學學院,是國內zui有影響的哲學院繫之一,綜合實力和整體水平在全國各類評估中名列前茅。也是國際知名大學哲學院繫,在近幾年國際QS排名中,均為世界前100名大學哲學院繫。20世紀初期,眾多著名哲學家,如熊十力、方東美、洪謙、朱光潛等人在這裡任教。中國gong chan dang創始人之一李達先生,曾任恢復重建的哲學繫繫主任,並為20世紀後葉哲學學科的發展奠定了新的基礎。學院現設哲學繫、宗教學繫、心理學繫,下設10個教研室,20個校級研究機構。武漢大學國學院掛靠哲學學院。有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與文學院、歷史學院共建)。全院共有12個二級學科點,其中哲學二級學科8個,心理學3個,國學1個。具有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哲學、外國哲學、美學、宗教學、邏輯學、倫理學、科技哲學、國學、基礎心理學、應用心理學、發展與教育心理學等12個碩士點,有10個博士點。


目錄

分析哲學專題
自然種類詞項二難、卡茨解決與二維框架另
維特根斯坦式綜合
捍衛先天偶然命題

西方致治哲學研究
公共理性與整全義理
洛克論領土權:紛爭、辨析與新解

德國哲學研究
費爾巴哈之火:一個現像學的分析

儒家思想研究
《公羊傳年》“漸進”釋義新詮——兼論二程思想的比較及其分派
理學體用論視域下天的重新發現:基於二程的考察
試論王陽明的孝德觀

傳統哲學與文化
白居易的“中隱”觀念與文人生命意識的轉變
大乘佛教慈悲觀的內在邏輯及其現代闡釋
君子之道:能移而相天
——王夫之《莊子解》對“社會病態”的氣論診療
胡寅《讀史管見》之主旨探析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哲學評論(第21輯)》:
我們需要辨析一下,究竟怎樣纔算把詞語的意義當作心理表像。一種情況是,先把意義確定下來,然後再一一分派給詞語;另外一種情況則是,先給出詞語,然後由詞語是什麼,來確定相應的意義本身是什麼。我們可以說,在前一種情況下確定的是詞語與意義的對應關繫,而在後一種情況下確定的則是意義本身。前一種情況我們還可以說是一種語義優先的情況,後者則是句法優先的情況。之所以說這是句法優先,是因為在還沒有確定意義是什麼時,所給出的詞語還談不上有確定的意義,這時我們按照句法特征來確定意義是什麼。前一種情況可以說就是實在論者所理解的意義,而後者則是非實在論者所理解的。
這樣辨析以後,我們再來看看弗雷格反對心理主義的策略究竟怎樣起作用。容易看出,如果弗雷格持有的是實在論態度,那麼無論是單獨確定詞語意義,還是在句子語境中確定,詞語的意義都可以是心理表像。這是因為,既然詞語意義事先已經確定好了,那麼語境原則所確定的就僅僅是把意義指派給詞語的程序,這種程序本身對於指派給詞語的是不是心理表像,並不構成影響。在這種情況下,句子語境所確定的,僅僅是詞語與意義的對應關繫。
相反,如果詞語意義是按照非實在論的方式理解的,那麼我們就不能把心理表像指派給詞語並充當其意義,因為,這就等於承認關於意義持有實在論立場了。當然,這時我們不能把任何語言之外的東西作為意義指派給詞語,比如,我們不能把柏拉圖主義者所設想的抽像實體指派給詞語。在這種情況下,在句子語境中所確定的,就是詞語所具有的意義本身。這裡的關鍵是,詞語意義因而也就受制於詞語的句法特性,受制於詞語在句子中扮演的角色——這樣,意義也就將不受制於心理學機制。
弗雷格沒有明確表明自己持有非實在論立場,而隻是強調了語境原則。如果按照善意的方式去理解,那麼語境原則怎樣纔能拒斥心理主義,他所持有的語境原則也就具有怎樣的內容。按照上述分析,我們可以說,語境原則所說的就是,由句子語境決定的是詞語的意義本身,而不是意義與詞語的對應關繫。這是一種知識論上的非實在論立場。
當然,這不是說語言不能用來談論非語言的東西,而是說語言與非語言的東西之間的表征關繫,隻能通過語言來建立,而不能從語言之外來建立。語言對我們來說就像眼睛中的晶狀體一樣,我們無法繞開它來觀看事物。
如果說排除心理主義的方式是訴諸非實在論,那麼我們就可以說,弗雷格區分邏輯的東西與心理的東西,實際上就是在建立語言的自主性。這種自主性體現在,隻有在語言之內,我們纔能確定詞語的意義,纔能夠說詞語表征了事物。
可以看到,這種理解語言的方式使語言的表征特性不能得到表現。因為,我們無法說語言所表征的是獨立於語言的東西,因此我們無法斷定語言所表征的內容不是語言自身的一種或許是任意的特性,而我們以為語言所表征的東西,隻不過是這種特性的投射。要能夠肯定這一點,唯有能夠通過非語言的手段對事物有所確定纔行,但這種非語言的渠道被上述非實在論立場堵死了。
這種在處理表征特性上的無能為力,在弗雷格那裡體現在,他原則上允許承認任意構造出來的東西存在。表征關繫在弗雷格那裡是用指稱( bedeutung)這個概念來刻畫的。弗雷格把句子的句法結構分析成函項結構,並把真值當作句子的指稱,而對像則是句子中充當主目的詞項的指稱,充當函項的詞的指稱是概念,即從對像到真值的映射。這樣,實在中存在的東西就是由主目所表征的,並且隻有對像是存在的。這種做法充分體現了句法的優先性,即詞語表征的是什麼,要通過詞語的句法特征纔能決定。按照這一原則,隻要是在句法上充當主目的詞語,就都表征了對像,換言之,就都存在相應的對像。但是,這種句法標準並不決定什麼東西不存在;隻要在句法上合乎標準,就應承認相應對像存在。然而,在句法上構造出占據主目位置的詞語,這對任何詞語來說都不存在什麼障礙。正是這一狀況,使得弗雷格在後來遭遇羅素悖論。
……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