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星洲日報》文藝副刊(1988-2009)與馬華文學思潮審美轉向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市場價】
    883-1280
    【優惠價】
    552-800
    【作者】 易淑瓊王列耀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ISBN】9787516191934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ISBN:9787516191934
    版次:1

    商品編碼:12065105
    品牌: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17-03-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45
    字數:353000
    正文語種:中文

    作者:易淑瓊,王列耀

        
        
    "

    內容簡介

    《<星洲日報>文藝副刊(1988-2009)與馬華文學思潮審美轉向》以人類學家克利福德·吉爾茲所提出的“地方性知識”和福柯的“知識考古學”為方法,進入馬華社會具有巨大影響力的《星洲日報》文藝副刊(1988-2009年)空間,從傳媒與文學的關繫角度探討二十年間馬華文學思潮在主體性建構焦慮中由“馬華文學”向“文學馬華”的審美嬗變。
    在這種審美形態的轉換中,文藝副刊始終作為馬華文學權力場域隱形的結構性力量介入和干預其中。而由於“小文學”的馬華文學主要棲身在以文化為中介、以商業為底色的報紙副刊中,在“文化辦報”策略下,《星洲日報》文藝副刊運用“文學-文化”的制作程式推動了馬華文學思潮的審美嬗變。

    作者簡介

    易淑瓊,文學博士。暨南大學圖書館華僑華人文獻信息中心副研究館員。現為世界華文文學學會會員。曾較長時間從事古代文學文獻整理與研究,與人合作整理唐代詩文集《瀋佺期宋之問集校注》(中華書局2001年版),作為主要參與人完成《章太炎藏書題跋批注校錄》(齊魯書社2012年版),發表相關論文10餘篇,曾有單篇論文為人大復印資料全文轉載。目前學術興趣在海外華僑華人文獻信息整理及海外華文文學研究,近年在《華僑華人歷史研究》《暨南學報》《世界華文文學論壇》等發表相關論文多篇。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對像的確立
    一 馬華文學生產與消費的媒介語境
    二 《星洲日報》及其文藝副刊的樣本意義
    三 研究時段與馬華文學思潮的脈動
    第二節 研究現狀與問題的提出
    一 報紙副刊與文學關繫研究的理論切入
    二 副刊作為文學史料庫:戰前新馬華文報紙副刊與新馬華文文學研究
    三 副刊與文學的互動:戰後馬華中文報紙副刊與文學研究
    四 問題的提出與重要術語釋義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構架敘要
    一 從“地方性知識”出發的知識觀和方法論
    二 本書構架敘要

    第二章 二十年間馬華文學思潮嬗變與文藝副刊驅動平臺
    第一節 從“馬華文學”到“文學馬華”——馬華文學思潮嬗變的總特征
    一 作為“政治性兼文本”的馬華文學
    二 獨立以來馬華文學思潮流變
    三 “馬華”與“文學”張力作用下的文學思潮審美轉向
    第二節 馬華文學思潮與文藝副刊驅動的兩種形式
    一 “南洋文藝”文學知音論述與文學思潮的塑形
    二 《星洲日報》文藝副刊的廣場喧嘩與文學思潮引領
    三 文學越界與文學思潮的傳播:“靜中聽雷”專欄探析
    第三節 作為文學思潮實驗場域的《星洲日報》青少年創作版位
    一 《星洲日報》文藝副刊梯度設置下的青少年創作版位
    二 馬華文學新秀創作生態觀察——以“夢想家”和“後浪”為樣本
    三 作為馬華文學審美理想實驗場域的青少年文藝創作版
    本章小結

    第三章 文學議題化與馬華文學思潮審美轉向
    第一節 議程設置下的馬華文學論爭及主體性追問
    一 議程設置:1990年代馬華文學論爭的媒介化操作
    二 “議程”如何“設置”——以“文學的激蕩”為例
    三 “議程設置”前提:文學新生代及馬華文學主體性追尋
    四 “議程設置”的馬華文學外部場域
    第二節 “經典缺席”議題——馬華文學主體性追問中的審美在場
    一 “經典缺席”與文學審美評價標準
    二 1990年代典律建構活動中美學標準論爭
    三 審美如何在場?——重返“五四”的話語建構策略
    四 為何重返“五四”話語?
    第三節 “重寫馬華文學史”議題與審美“關繫性思考”
    一 “重寫馬華文學史”議題的提出
    二 基於審美“關繫性思考”的“重寫馬華文學史”論述
    三 重寫的重寫——以《方修論》為中心的美學辯爭
    本章小結

    第四章 “文藝春秋”與馬華文學思潮審美轉向的實踐形態
    第一節 折中在“寫實”與“現代”間的美學漸變
    一 復刊初期傳統現實主義的籠罩性影響
    二 1990年代專欄及征稿與載道傳統的淡化
    三 文學“向內轉”中對傳統的反叛與回歸:以詩歌專輯為例
    四 文學論述:新批評與現實主義文學批評的美學新變
    第二節 從“回到文學”到“文學馬華”的知識譜繫重構
    一 “文藝春秋”類廣告語的置入與文學本位的回歸
    二 如何“馬華”?——“文藝春秋”主題專輯的“地方”書寫
    三 基於經典建構的“文學馬華”知識譜繫重構
    第三節 “文藝春秋”獲獎作品刊載的美學範本導向
    一 “文藝春秋”編輯中隱秘的文學獎主線與話語權力
    二 獲獎作品刊載的臺灣文學獎項風光
    三 獲獎作家個體身份建構及其審美示範——以旅臺陳大為為例
    四 由“旅臺”到“在臺”——旅臺文學群體身份建構及審美輻射
    本章小結

    第五章 “星雲”通俗化文學風潮及其影響下的“文學馬華”
    第一節 從傳統人文副刊向生活文學副刊轉型——“星雲”分期考察
    一 張永修時期:“星雲”本土化轉向的人文性堅守
    二 賴碧清、黃菊子時期:傳統與現代之間的擺蕩
    三 謝慧麗時期:傳媒消費主義主導下的大眾休閑文藝
    第二節 “庶民寫作”與“日常生活審美化”——“星雲”征文探析
    一 節慶征文:文化傳承與文化消費
    二 話題征文:人倫之美與人性關懷
    三 “星雲”征文的庶民參與與“日常生活審美化”
    第三節 文學跨界寫作的偶像化現像——以“凌雲筆陣”專欄為例
    一 “凌雲筆陣”——作為行業精英的書寫場域
    二 “凌雲筆陣”作者的“偶像化”制作趨向
    三 “凌雲筆陣”的內容書寫:紙上“星巴克”
    第四節 “星雲”“通俗散文”與“文學馬華”通俗化的辯證思考
    一 從“張曼娟旋風”看馬華社會閱讀通俗化風潮
    二 “星雲”“通俗散文”與“文學馬華”辯證關繫
    本章小結

    第六章 馬華文學思潮審美轉向的文學獎機制
    第一節 花蹤文學獎與文學像征資本的確立
    一 命名:國族寓意符號與文化的霓裳羽衣
    二 儀典·魅力·權威性——奧斯卡式頒獎禮
    三 “包裝”——從文化療傷到文化傳薪
    四 “花蹤”作為符號資本的權力建構
    五 花蹤文學獎與大眾文化消費語境
    第二節 花蹤文學獎與作為“文學馬華”主體的新生代崛起
    一 花蹤文學獎征文與馬華文壇創作生態
    二 花蹤文學獎獲得者代際分析
    三 文學獎之後——馬華文學選本與新生代獲獎群體
    第三節 文學獎的權力效應與新生代創作審美趨向
    一 花蹤文學獎權力效應的發生
    二 新生代決審作品的西方形式美學摹寫
    三 新生代決審作品的傳統美學內蘊
    四 傳統與現代交融共生的新生代審美趨向
    第四節 花蹤文學獎“走人國際”與“文學馬華”審美獨特性探索
    一 走向世界的花蹤文學獎
    二 “花蹤”決審作品文學身份書寫與“馬華”性
    三 花蹤文學獎悖論:“文學馬華”化與審美趨同現像
    本章小結

    結語 “文化辦報”策略下的“小文學”媒介在場
    一 由“馬華文學”向“文學馬華”轉向的媒介在場
    二 “文化辦報”策略與“小文學”的“文學-文化”制作程式
    三 馬華文學思潮嬗變中“小文學”的媒介在場反思

    參考文獻
    附錄
    後記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星洲日報>文藝副刊(1988-2009)與馬華文學思潮審美轉向》:
    三 “馬華”與“文學”張力作用下的文學思潮審美轉向
    從馬華文學思潮的演繹,我們可以發現“馬華”與“文學”之間的復雜緊張性,或者說地域獨特性與文學自主性之間的緊張性。“馬華文學”重在“馬華”或“地方感性”,“馬華性”優位於“文學性”,反映出馬華文學本土性的追求中出現某種美學的偏差;“文學馬華”著重強調“文學性”或藝術自主性,而藝術的自主性實際上可看作一個現代性問題,“文學馬華”因此可以置換成馬華文學的審美現代性追求。不可忽略的是,馬華現實主義所沿襲幾近僵化的“左翼”批判傳統同樣亦可視為馬華文學現代性追求過程中的一種美學選擇。90年代以來馬華文壇從“馬華文學”到“文學馬華”的流變,顯示出馬華文學從偏重於認知與社會功能的傳統審美範式向現代審美範式的轉換。
    馬華文學源自於中國五四新文化運動,形成了現實主義創作傳統。1957年國家獨立之後,馬來西亞華人的文化認同與政治認同區分開來,為了避免馬來族對華人效忠國家的猜忌,和中國劃清界限,華人因此不斷強調自己為馬來西亞的公民,同時一批接受馬來亞鄉土及國家教育的土生土長的寫作人亦成長起來,馬華文學中的“馬”“在追求成為國家文學的過程中不斷地被強調”。直到80年代,馬華現實主義創作的旗手方北方指出:“優秀的文學創作所具備的三個條件:一、優良的傳統文化。二、積極的時代精神。三、濃厚的地方色彩。從而證明馬華文學的本質,不同於中國文學的內容和創作傾向。”方北方通過“地方獨特性”“地方色彩”等本土性的強調,自覺地與中國文學劃清界限;而所謂“時代精神”,方北方解釋,其內涵反映在“鞭撻壞人,頌揚好人的主題”從而“淨化華人的心靈”及“提高愛國主義精神”等淑世的功利性追求上,亦和“愛國”掛鉤。在回顧馬華新文學的出現和發展時,方北方說:“六十五年前,華僑社會興起新文學運動,纔促進馬華文學由僑民文學發展成為具有馬來亞獨特性的馬華文學,進而發揮愛國精神,扮演建國角色的馬來西亞華文文學”,這樣,馬華文學的“本土性”與“愛國”畫上等號。上述表述呈現與官方立場合流的趨向。至此,前面述及的馬華文學“政治性兼文本”屬性內涵,實際上包含兩種面向,一方面“馬華”作為一個文化觀念有其重大的凝聚力,因而馬華文學是華人應對馬來執政精英政治話語霸權以認同中華文化進行的柔性文化抵抗;一方面是對國家實體的政治效忠。相應地,承載族群抵抗精神的文化書寫使得“憂患與悲壯一直是馬華文學無法剔除的標簽/性格。馬華文學始終在宏觀命題,諸如在民族、政、教、文化之間疲於奔命”;而馬華文學借突出“地方獨特性”“地方色彩”講述對國家實體的政治效忠,爭取國家文學的承認,也意味著弱化了批判性現實主義精神或魯迅式的抗爭精神,而較為醒目的就是“馬來西亞地方色彩”這一標簽了,這使得“許多馬華作家已經習慣將本地色彩特殊化起來,其地位更被誇大到走出文學的領域”;黃錦樹則指為“馬華寫作者社群長期以來共同孕育出一種‘地域保障’的自我評價的體繫”。此外,馬華文學的“愛國”話語、“時代精神”、“憂患”品格都反映出馬華現實主義文學偏重文學政治潛能、社會效用即傳統之“道”。當文學“被賦予過於沉重的社會使命,往往導致藝術性的失落”,主要體現在文學“語言與技術的貧困”。
    ……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