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中國高校本科專業設置與發展研究(1952-2015)/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市場價】
    750-1088
    【優惠價】
    469-680
    【作者】 廖茂忠瀋紅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ISBN】9787516168967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ISBN:9787516168967
    版次:1

    商品編碼:12319659
    品牌: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包裝:平裝

    叢書名: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繫列叢書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17-12-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79
    字數:285000

    正文語種:中文
    作者:廖茂忠,瀋紅


        
        
    "

    內容簡介

    《中國高校本科專業設置與發展研究(1952-2015)/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繫列叢書》以全面的數據為基礎,細致地討論了1952-2015年中國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設置的發展與變遷。《中國高校本科專業設置與發展研究(1952-2015)/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繫列叢書》從本科專業的學科門類、專業類、學校類型、學校性質類別、學校所在地等多個維度人手,深入揭示了1994-2015年度中國普通高校本科專業的發展情況,重點剖析了1994年度、1998年度、1999年度等9個典型年度以及綜合大學和理工院校的本科專業發展。

    作者簡介

    廖茂忠,廣東始興人,管理學博士,公共管理博士後,中國高等教育學優秀博士論文獲得者(2009年)。
    現為中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山大學教育國際化研究中心副主任。長期以來致力於高等教育學與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與研究工作。近年來,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規劃課題1項、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項目及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3項。目前,已出版學術專著兩部:《學生貸款的違約》(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版),《中國本科專業設置與經濟發展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年版),其中《學生貸款的違約》獲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第八次優秀高等教育科研成果二等獎。

    目錄

    第一章 我國高校本科專業設置發展變遷
    一 1952年開始普遍設置專業
    二 1953-1963年專業設置與調整
    三 “文化大革命”時期的專業設置與調整
    四 1978-1988年專業設置與調整
    五 1989-1993年專業設置與調整
    六 1994-1998年專業設置與調整
    七 1999-2012年專業設置與調整

    第二章 1994_2015年高校專業設置發展
    一 高校專業設置基本狀況
    二 分門類專業布點狀況
    三 分專業類專業布點狀況
    四 具體專業布點狀況
    五 發展最快的新專業和布點最多的專業

    第三章 第三次全國高校專業調整後典型年度的專業設置
    一 1994年度全國高校專業設置狀況
    二 1998年度全國高校專業設置狀況

    第四章 第四次全國高校專業調整後典型年度的專業設置
    一 1999年度全國高校專業設置狀況
    二 2003年度全國高校專業設置狀況
    三 2006年度全國高校專業設置狀況
    四 2009年度全國高校專業設置狀況
    五 2012年度全國高校專業設置狀況

    第五章 第五次全國高校專業調整後典型年度的專業設置
    一 2013年度全國高校專業設置狀況
    二 2015年度全國高校專業設置狀況

    第六章 綜合大學本科專業設置發展
    一 1994-2015年度綜合大學專業設置基本狀況
    二 1994-2015年度綜合大學分門類專業布點
    三 1994-2015年度綜合大學分專業類專業布點
    四 1994-2015年度綜合大學具體專業布點

    第七章 理工院校本科專業設置發展
    一 1994-2015年度理工院校專業設置基本狀況
    二 1994-2015年度理工院校分門類專業布點
    三 1994-2015年度理工院校分專業類專業布點
    四 1994-2015年度理工院校具體專業布點
    參考文獻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中國高校本科專業設置與發展研究(1952-2015)/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繫列叢書》:
    (三)工業教育的專業設置發展
    我國高等工業學校的專業設置,是為適應我國國民經濟和科學技術發展的需要而建立發展起來的。1952年,隨著高等學校院繫調整和教學改革工作的開展,高等工業學校開始設置專業,有計劃、按比例地培養我國社會主義工業建設所需要的各種高級工程技術人纔。當時參照蘇聯高等工業學校的專業目錄,我國工科教育的專業目錄分為14個類別,分別是地質、礦業、動力、冶金、機械、電機和電氣儀器、無線電技術、化工、糧食儀器、輕工、測繪水文、土木建築工程、運輸、通信和軍工。1954年,高校工科本科專業137種。之後,少數學校設置了原子能、自動化、計算機等新技術專業。至1957年,工科本科專業發展到183種。到1958年開始的“大躍進”,高等工業學校數十倍地增長,工科專業設置數量急劇增加。當時專業設置的特點是:第一,專業劃分越來越細,業務範圍越來越窄;第二,超越實際可能,不顧條件,盲目設置,許多新建專業有名無實;第三,建立了一些新技術專業、理科專業,部分專業尚能基本適應我國科學技術發展的需要。
    1961年以後,根據黨和政府提出的“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教育部召開了全國重點高等學校工作會議,研究高教事業的調整工作。會議提出了對重點高等學校專業調整的原則是,明確學校的重點發展方向,合理安排,保證重點,各專業的業務範圍適當放寬;國防和尖端專業的設置,必須全國一盤棋;一所高校的專業數不宜過多,每種專業的學生人數不宜過少,對中央業務部門主管的其他高等工業學校,要求所設專業主要是適應本部門對培養技術干部的需要,同時兼顧其他部門和地方的需要;同一部門主管的學校,在專業上應該互相配合,適當分工,避免不必要的重復,各省、市、自治區主管的高等工業學校,應以設置機械、動力、化工、輕工、土木、水利等類中的通用專業,特別是與農業四化有關的專業為主,一般不設國防方面的專業,以及地質、礦冶、鐵道、郵電類專業;中央各業務部門未做專門安排的,一般也不宜設置。這樣,經過了幾年的工作,高等工業學校所設專業的名稱逐步統一,對各專業的業務範圍和布點進行了適當調整。
    根據“寬窄並存,以寬為主”的原則,經國務院於1963年9月批轉的國家計委、教育部修訂的《高等學校通用專業目錄》中,工科通用專業164種,試辦專業43種,國防軍工類專業78種,共計285種。
    (四)農業教育的專業設置發展
    新中國成立前,我國高等農業院校沒有統一的專業分類,由各校自行設置。到新中國成立初期,全國原有的17所高等農業院校共設有182個繫科。
    1952年,教育部召開全國農學院院長會議,擬訂了農林院校調整方案和專業設置草案,下達試行。規定除同一省市繫科設置重疊的院校應予以調整、合並外,一般院校都應該保留、整頓,根據實事求是的精神,本著實際需要,設置各種專業。到1954年調整工作結束時,原有及新建院校由17所增加為28所,而專業布點由182個減少為124個。
    1957年下半年,高等農業院校領導關繫移交農業部負責。1959年,農業部發布了《關於進一步辦好高等農業學校的幾個重要問題的報告》。有關學校專業設置問題,該報告提出,應根據國家需要及各省、市、自治區農業生產特點,統籌安排,逐步配套,並形成以下指導性的意見。第一,各省、市、自治區的重點學校,應該使所設專業逐步完備起來。在農業比重大的地區,應該普遍設置農學、畜牧、農業機械化、果樹蔬菜等專業。在牧業比重大的地區,應該普遍設置畜牧、獸醫、農學、牧草與草原等專業。不論農區、牧區,都應創造條件,在重點學校逐步設置農業經濟、土壤、農業化學、植物保護等專業。今後農業經濟與組織專業,除招收高中畢業生以外,同時招收人民公社具有初中程度的干部,為人民公社培養經營管理人纔。第二,各省、市、自治區都有需要,但所需干部數量不太多的專業,如農區獸醫專業,應該分別按大協作區設置;農田水利、農業氣像、農業機械設計制造等專業,則應由中央農業部統一安排,選擇有利條件的學校設立。第三,蠶桑、茶葉、亞熱帶作物等專業,隻在重要特產區選擇有條件的學校設置。由於我國蠶桑、茶葉歷史悠久,面廣量大,可以設立獨立的院校。第四,為農業院校培養基礎理論課師資及尖端學科的專業,如農業物理、農業動物生理生化、農業植物生理生化、農業微生物、農業化學等專業,由中央農業部統一安排在全國重點學校設置。
    ……
    查看全部↓

    前言/序言

    幾年前,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出版了兩套我主編的叢書,分別是《21世紀高等教育管理研究叢書》和《21世紀教育經濟研究叢書·學生貸款專題》。從這兩套叢書的撰寫、編輯、出版、發行的全過程中我領悟到,將同一研究領域(如“學術職業研究”),甚至是同一研究主題(如“大學教師發展”)的,由同一導師指導的多部博士學位論文集結起來,在高水平的學術出版社出版,至少有如下幾大好處。第一,導師在為後續博士生選擇研究方向和學位論文主題的過程中,除了重視博士生本人的研究興趣和導師的科研項目之外,也會重視團隊研究的持續效應,無論是博士生還是博士生導師,都希望在寬闊的研究平臺上,團隊可“攥緊拳頭”、持續發展。第二,“新科”博士會具有良好但辛苦的學術職業起步期,學位論文答辯通過後的博士生不能有絲毫懈怠,馬上進入論文改寫、提升為專著的階段,以專著作為學術職業的“敲門磚”,使第一步走穩走實。第三,團隊整體和博士個體的學術影響力迅速增強。作為成套叢書,在出版社的學術聲望上、在圖書的出版質量和發行市場的影響力上,“叢書”比“單書”的份量更重。
    我本人具有在華中科技大學跨學科求學的經歷。本科專業是“77級”的機械制造工藝及設備自動化,獲工學學士;碩士專業是高等教育管理,獲教育學碩士;博士專業是管理科學與工程,獲工學博士(1997年的“管理學”尚未從“工學”中分離)。我於1999年晉升為教授,2000年開始以博士生導師的身份獨立招收博士研究生,到今年已有17個年頭,共培養出各種類型的博士54人:從學術學位和專業學位分類來看,有哲學博士52人和專業博士2人;從學位和學歷來看,有雙證博士40人和單證博士14人;從國別來源看,有中國博士52人和非洲博士2人。由於我本人的知識結構和教學科研崗位跨兩個學科,我在高等教育學專業、教育經濟與管理專業招收博士生,這54個博士獲得的學位在學科分類上分屬於教育學和管理學,各約一半。跨在“高等教育學”和“教育經濟與管理”這兩個專業之間的是“高等教育經濟與管理”。筆者指導的所有當前博士生(學術型13人,專業型10人,來華留學博士生3人)和已畢業的博士54人就是研究“高等教育經濟與財政”和“高等教育與高等學校管理”的。在“高等教育經濟與財政”領域,我們研究了高等學校學費及標準與支付、學費彈性問題,高校貧困生判定及資助、學業進步問題,高等教育學生貸款及貸出與回收問題,高校學生資助的財政效應、社會效應、政策效應與育人效應問題;我們還研究了地方政府在高等教育上的支出責任與財力保障間的匹配問題,生均培養成本與高校校均規模的適應問題,大學科研直接成本與間接成本問題,當代中國在校大學生的支出與消費問題,當代中國的文憑效應和“過度教育”以及大學生就業問題,等等。在“高等教育與高等學校管理”領域,我們研究了學術職業發展的內在邏輯和外在競爭力問題,當代學術職業人的學術成就與下一代學術職業接班人的培養問題(如博士生培養和博士生資助),還有學術職業發展的多國比較問題;我們還研究了大學教師的入職、流動、晉升、薪酬、評價以及發展目標問題;研究了高等學校分類發展的理論、實踐及分類方法問題;研究了高等學校中的教學與科研的關繫、管理與治理的關繫、師與生參與大學治理的問題,等等。
    很幸運地得到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的大力支持。我主編的《高等教育財政研究繫列叢書》已基本出齊。《大學教師發展研究繫列叢書》、《高等學校治理研究繫列叢書》正在緊鑼密鼓地準備之中。今天呈現在廣大讀者面前的是我主編的《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繫列叢書》中的一本。該叢書,由我指導的博士學位論文修改而成的專著、筆者為合作導師指導的博士後出站報告修改提升的專著、筆者指導的博士畢業後承擔的重要科研項目結題報告修改升華的專著所構成。簡單而言,這些書的作者都與筆者有著某種重要的學術聯繫或稱之為“師生關繫”。集結於本套叢書的多本專著,無論是哪種來源類型,都具有兩個共性:一是原創性研究,二是主題都處在高等教育管理的範疇。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