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文化研究與政治世界批評的重建 [Cultural Studies and the Recon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市場價】
651-944
【優惠價】
407-590
【作者】 陶東風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ISBN】9787516153123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ISBN:9787516153123
版次:1

商品編碼:11794813
品牌: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包裝:平裝

外文名稱:Cultural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14-12-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19
字數:343000

正文語種:中文
作者:陶東風


    
    
"

內容簡介

《文化研究與政治世界批評的重建》彙集了陶東風近年來關於文化研究與文學批評的論文,主題聚焦於20世紀70年代末到今天大轉型時期的文學、政治與文化。所收入文章屬於兩類。文化研究類的論文著力於從中國本土經驗出發,參照西方文化理論,通過兩者之間的相互參照、反復對話,建構中國自己的文化研究範式。另一類是著眼於文學特別是小說文本的解讀。在研究方法上屬於文學和政治的雙向闡釋:通過文學文本闡釋中國政治,豐富對中國政治的認識;同時通過政治學知識闡釋文學文本,發現一般的文學研究難以發現的政治信息。但無論是通過文本闡釋中國政治,還是反過來通過政治學知識闡釋文本,都需充分關注文學文本的內在特征,力求進入文本的內部肌理(如敘述角度、敘述視點、敘述方法等等),也就是通常所謂形式層面。通過這種文本解讀,作者希望重建一度被邊緣化了的政治批評。

作者簡介

陶東風,1959年出生,文學博士,首都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師範大學文藝學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文藝理論學會副會長,中外文藝理論學會副會長。主要從事文藝學與。當代中國文化研究,著有《文化研究:西方與中國》《當代中國的文化批評》《新時期文學三十年》《當代中國文藝思潮與文化熱點》等。曾赴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日本、德國、意大利、奧地利等國及臺、港、澳地區進行學術訪問。

目錄

引言 通過西方理論與中國經驗的對話尋求創新——關於文化研究與文學批評的訪談錄
第一輯 理論探索
核心價值體繫與大眾文化的有機融合
“文藝與記憶”研究範式及其批評實踐——以三個關鍵詞為核心的考察
從兩種世俗化視角看當代中國大眾文化
故事、小說與文學的反極權本質——關於阿倫特、哈維爾、昆德拉、克裡瑪的閱讀札記
關於當代中國社會災難書寫的幾個問題
文學理論的公共性:重建政治批評

第二輯 批評實踐
《受活》:當代中國政治的文學喻說
大院頑主的荒唐歲月與成聖之路——都梁《血色浪漫》再解讀
“悲壯的青春”與梁曉聲的英雄敘事——以《今夜有暴風雪》為例
《血色黃昏》與見證文學若干問題的思考
晚霞消失之後我們到哪裡去?——重讀禮平《晚霞消失的時候》
荒唐的革命鬧劇與民間的“文革”世相——評李銳的《無風之樹》
革命與啟蒙的恩恩怨怨——論李銳筆下的張仲銀形像
忠誠危機及其疑似“化解”——重讀王蒙的《布禮》
王蒙《蝴蝶》與中國文學的忠誠主題
本能、精神勝利法與阿Q革命——重讀《阿Q正傳》兼評汪暉《阿Q生命中的六個瞬間》
附錄 什麼是學術研究的中國話語?
後記 艱難的堅持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文化研究與政治世界批評的重建》:
即使是哈布瓦赫,當他說“個體通過把自己置於群體的位置來進行回憶”,“群體的記憶是通過個體記憶來實現的,並且在個體記憶之中體現自身”的時候,他的話其實也可以被理解為是對集體記憶與個人記對立思維拋棄:不存在個體記憶之外的群體記憶,盡管記憶的最後承載者(記憶的人)永遠是個人,但群體的心理框架卻內在地“植入”了這個貌似個人的記憶內部。當然,哈布瓦赫沒有強訶另外一點:所謂的集體記憶框架對於個體記憶的“植入”,不可能是徹底的、絕對的,個體記憶中總是存在“溢出”集體框架的“漏網之魚”。作家、藝術家畢竟是一個個的個體,他的寫作如果不甘於簡單機械地復制抽像、空洞的大歷史,那就隻能從自己的私人記憶(小歷史)進入。但正如有學者指出的,“正是這私人記憶中卻存有大歷史的折光效果,所以它隱約透露出時代的端倪,卻更多展現出人類的心靈”。
不僅對個體記憶不能進行這種本質主義的理解,對文學、文學性記憶也是如此。如果認為任何文學書寫都是對個人“原初經驗”的書寫,都會“自動地”與集體框架劃清界限,都具有一種“開新”能力,那麼這種純粹本真的、本質主義的“原初記憶”書寫就是虛構的理想類型。把這種未經論證的推斷運用於“文革”小說,就會天真地認為所有…文革'小說所書寫的記憶,隻能是一種文學性記憶“。且不說這個論斷明顯違反了80年代”傷痕文學“、”反思文學“、”知青文學“高度模式化的事實(這點許子東的著作已經做了強有力的論證),而且即使是與新時期主流的”文革“書寫(所謂”老干部的'文革…、“知識分子的'文革'”、“知青的'文革”'等等)不同的另類“文革”書寫(大都出現於90年代以後,比如曹文軒的《紅瓦》、《草房子》,王朔的《動物兇猛》,王安憶的《啟蒙時代》以及王小波的《黃金時代》,等等),雖然代表了一種兒童或少年對於“文革”的另類經驗(所謂“陽光燦爛的日子”:逃學,打群架,性意識的萌動等),也並不是什麼與集體記憶完全無關的神,秘個體記憶。恰恰相反,它是另一種集體記憶,它之所以能夠在公共領域出現並成為思潮,同樣是因為中國思想文化界在90年代出現的新形勢為它提供了可能性。對同一個事實的記憶可以被置於多個書寫框架之中,這些框架是不同的集體記憶的產物。像逃學、曠課、男女早戀等經驗,完全可以被置於不同的解釋和敘述框架中得到敘述:既可以被控訴為荒廢了學業和前途,也可以美化為擺脫了官僚體制化的學校規訓——就看你接受哪個解釋框架,而對於解釋框架的接受,常常自覺不自覺地受到集體社會文化潮流的牽制和引導。因此,一方面不要對“集體記憶化、僵硬化的理解,好像一個時代隻能有一種無差別的集體記憶;另一方面也不要設想什麼完全非社會化、非集體化、遠處於權力和意識形態之外的個人記憶、原初記憶或詩性記憶。集體記憶和個體記憶之間的關繫遠較這種理解復雜,它們之間充滿了對話協商、相互建構的關繫,對抗中有共謀,共謀中也有對抗。
……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