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哲學治療的可能性:重新發現叔本華與尼采 [The Possibility of P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市場價】
    1523-2208
    【優惠價】
    952-1380
    【作者】 尚傑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ISBN】9787520332071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ISBN:9787520332071
    版次:1

    商品編碼:12522548
    品牌: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包裝:平裝

    叢書名: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庫·哲學宗教研究繫列
    外文名稱:The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18-06-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545

    字數:568000
    正文語種:中文

    作者:尚傑

        
        
    "

    內容簡介

    《哲學治療的可能性:重新發現叔本華與尼采》從哲學治療的角度,重新思考叔本華和尼采的哲學。它不是一本闡釋性的著作,而是針對“我”自己的靈魂。它不采取旁觀者的姿態,書寫過程本身,成為自我內心世界的舉止行為史,對自我實施心理手術。它決不置身事外,它把親歷的內心感受與判斷融為一體。它不是正確的,而是真實的。《哲學治療的可能性:重新發現叔本華與尼采》的學術擴展視角來自三個領域: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藝術或審美、當代法國哲學。《哲學治療的可能性:重新發現叔本華與尼采》對哲學文本的寫作方式,做一種新的嘗試。它改變敘述的人稱,說“我”而不是“我們”,試圖將哲學著作寫成一部作品。

    目錄

    序言關於哲學治療
    上卷 叔本華
    第一章 究竟是意志還是任意性
    第二章 美感
    一 無我之境
    二 藝術一哲學天纔
    三 內心的情調:優美與壯美
    四 人之美
    第三章 生活的智慧
    一 以藝術的方式活著
    二 莫將別人眼中的我等同於我
    第四章 新第歐根尼
    一 緣起
    二 我與自己的關繫
    三 我與我的時間
    第五章 人與文
    一 閱讀與思考
    二 世界就是我的圖像
    三 作者與風格問題
    四 為自己而思考的文人與書面語
    第六章 空虛的哲學
    一 空虛感的價值
    二 人死後究竟有沒有靈魂

    下卷 尼采
    第一章 孤寂存在的可能性
    一 近代啟蒙的一個思想陷阱
    二 饑渴中蘸著自己的鮮血寫哲學
    第二章 快樂而抽像的心理衝動
    一 有趣的深刻性
    二 嚴肅的思想遊戲
    三 “實踐哲學”新解:獨自一人時的心事
    四 當你寫出”我很孤獨“時,你就不再孤獨了
    第三章 心靈感應與語言的”煉金術
    一 通靈者的生命
    二 “笑起來”的哲學藝術
    三 “愛智慧”的真諦:尼采發現了“無意識
    四 感情是一種病:尼采的”自由增補式邏輯
    五 應和關繫:知道/不知道,以及好意思/不好意思
    第四章 尼采是20世紀新啟蒙運動的開創者
    一 “確定性的喪失”與“喚醒絕對的差異性
    二 尼采的鋻賞力:一切感覺能誕生一切感覺
    三 存在的荒誕性:懷疑以”社會人“為基礎的人道主義
    第五章 成為我自己
    一“太人性的”——這就是尼采的宗教感
    二 叔本華的靈魂如何以另一種方式活在尼采的思想之中
    三 尼采:“我”不是一個有國籍的人
    四 “緣遇”與去標簽化的思想運動
    五 “我”的教養:與自己搏鬥並且認真地去“制造一個錯誤”
    六 不合時宜的”超人“與生活在異域的”原始人
    第六章 拂曉:道德的黎明
    一 “破曉”的“地下人”:以絕對差異的方式去“愛智慧
    二 荒謬感與道德
    三 去經歷,就是去發明

    主要參考書目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哲學治療的可能性:重新發現叔本華與尼采》:
    表像的表像、藝術味、危急時刻,所有這些,都是自己產生自己的活動,並不是外部世界真的發生了什麼了不起的大事情。外部的世界周而復始,新鮮的意味都是人賦予其中的。要創造點事,它不是公事是私事。例如“我死了”,這事對我是百分之百的毀滅,但對陌生人的重要性是零,很多隻分析公德的學者忘記了隻有從事實出發,公德纔有人性的基礎。腦子的最大功能是提問、發明問題,但對付腦子的最有效辦法是啟動心靈,以充滿悟性的聯想回答問題,這幾乎能在瞬間完成,就像盧梭讀到第戎科學院有獎征文的題目的瞬間產生的萬道靈光活力四射、排山倒海般的喜悅、難以名狀的迷狂。就是說,心思必須有靈感的參與纔能變形為藝術,其速度非常快捷,它伴隨著興奮的身體(頭暈目眩、淚流滿面),而不是笛卡兒那樣按部就班的沉思。盧梭這種瘋態,來自他同時是思想與藝術兩個領域裡的天纔,他賦予思想以美感,使藝術具有深刻的思想內涵。它們是精神領域裡的蝴蝶效應。在這個過程中,盧梭用速度化解了理解力的性質,他靠的不是概念思維而是以精神的衝勁迅速變幻思想場景,以顯露事情真相不是我們表面所看到的樣子。
    這一切都是私事,陶醉是私事,你得有這個能力。陶醉以流淚的方式顯露,因為此刻語言不中用,語言隻有能力表達現成的意思,而感受之所以變異為陶醉,是由於感受超出了感官所接觸的物質性,也超出了語言的表達能力。陶醉是人所有天性中最能鼓舞人心的天性。
    我自身、感受和想像中所創造出來的美麗。叔本華和盧梭一樣,具有這種孤身一人時滿心喜悅的非凡能力,叔本華把這種能力稱為idea-自主的創造性、荒無人煙的神聖之域,尚沒有人踫過的純粹性。孤獨中自有排山倒海般的喜悅,孤獨是與“不庸俗”混雜一起的。叔本華甚至要人們二者選一:要麼庸俗,要麼孤獨。孤獨尤其屬於或者更容易暴露我上述的“危急關頭”,idea就是在此情此景中升起來的。我們知道,人在獨處時周圍環境往往並不活躍,也沒有與人交往時的顧忌,它是特別容易活躍心思的時刻,對於一個思想感情豐富的人來說,他變成了一個想人非非的自然人。他此刻可以死去,但周圍無人動容,想到此他心花怒放因為他在活著時就已經徹底解脫了。孤獨是創造的同義詞,這在詞典上是查不到的,要靠心思的聯想,這不是學究的事,學究決不會真的懂“表像中的表像”,但尼采懂得,那就是狄奧尼索斯“醉酒”後的感覺,就是迅速沉浸於某種印像之中的能力;20世紀初法國詩人阿波利奈爾懂得,因此他有能力寫出這樣的詩句:“相對無言手握著手在臂膀挽成的橋下永恆的目光蕩著漣漪。”手與橋之間相互變形,組成一種沒有原型的彼此相似性,仿佛在夢幻之中,它既不是手也不是橋,而像是一種居間的隨時在流變的超現實的畫面。這個就是那個,但從“這個”連接起怎樣的“那個”,就是神仙也猜不到。表像創造表像,但前一個表像並非後一個表像的原型,而隻是刺激印像的起點而已,彼此之間(就像眼睛看到的東西與心靈想到的東西之間)不是相互模仿的關繫,它們之間一點兒也不相像。
    以上的idea自己自發地不斷滋生新東西(從而與作為空殼或者標簽的概念區別開了),它可以將不同的意像疊加在一起,從而不僅啟發了阿波利奈爾的詩歌創作,還啟發畢加索發明了立體畫。例如,他把同一張臉在不同瞬間的表情疊加在一起,畫出了同一張臉的截然不同表情,可以稱它為由於速度太快而凝聚起一張被扭曲了的人臉,他畫出了速度的同時也畫出了晦澀,就像一個思想家若是跳躍式思維,寫出來的句子就是如此的效果,它不是解釋性的而是顯示性的(描述性的)。它所顯示的不是一個以“存在決定意識”的方式被解釋的世界,而仿佛是一個自主的、根本就不拿“存在”當回事的、改變了的世界。這種創作狀態的過程雖然是獨處的,但卻是興奮的,與痛苦一點兒關繫都沒有,與外面的世界正在發生什麼一點關繫都沒有。也就是說,要有所創造,首先得與世隔絕(以免受到影響)。我們注意到,知識越多,反而創造力越弱,不僅藝術領域,甚至思想領域也是如此。中老年人為什麼反而不如年輕人有創造活力呢?因為人知道和經歷越多,成見就越多,膽子就越小。
    ……
    查看全部↓

    前言/序言

    我所謂哲學治療,針對的是“我”自己的靈魂,因此,本書中出現最多的“實詞”,除了“是”,大概就是“我”了。但是書裡的“我”並不是指我本人,而是指一切人(隻要是人)。每個人都自稱“我”,因此,我是多種多樣的、自相矛盾的、言行不一的,如此等等。總之,凡是人身上所具有的一切品質,無論是古代的、當今的、將來的、中國人的、外國人的,我都可能具有,當然,前提是隻要我能想到。
    內心生活,就是我的全部生活,我不知道別人,但我知道我自己就是這樣的。我和盧梭一樣,在人面前,有些不知所措,說話任性而不得體。筆下的盧梭,纔算真正的盧梭,我知道我自己也是這樣的。於是,孤寂是我和盧梭所面臨的共同問題,至於這個問題是哲學的,對我來說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的真實感受就是我的判斷。我感到我存在,我既是判斷者又是當事人,這怎麼會錯呢?“我思,故我在。”但很少有人把笛卡兒這句偉大的話朝我現在正在想到的方向想,我想說當我說“我感到我存在”的時候,我是徹底孤獨的。孤獨是人人都無法逃脫的“心理疾病”,但是難道不可以享受這種“心理疾病”嗎?我沒有體驗外部世界的生活,但是難道我不是正在體驗“沒有體驗外部世界的生活”的生活嗎?隻要樂觀和願意,滿懷興致地期待新的一天,我就能感受到獨有的幸福。在孤獨面前,就像在死亡前面一樣,人人平等。我不知道別人,但我知道在我這裡,活出我自己,就是活出我自己的孤獨。怎麼活出來呢?我把它寫出來。帕斯卡爾曾經說過,人一想到自己,總會有一種淒涼感,無論是國王還是乞丐都是如此。怎麼辦呢?去消遣。當人沉浸於自己所喜歡的事情時,就不會感到孤寂無聊了。我總記著帕斯卡爾這句話,甚至當成自己的座右銘,我的意思是說消遣甚至比思想本身更重要、比“正確”或“無私”更重要。比如,你明明知道某個人很壞,或者這是個愚蠢和不爭氣的人,那麼你完全可以用欣賞而不是絕望的眼光,滿懷愜意地看著他到底能壞到什麼程度、愚蠢到什麼程度(這叫作精神能量在性質上默默而快樂的變形與轉化),要滋潤自己這樣的能力:樂觀豁達,不生氣,就是不生氣。當你該生氣而不生氣的時候,你周圍會有某些熟人因為你不生氣而生氣,但這與你一點兒關繫都沒有。是的,你可能因此會失去某些“朋友”,但倘若失去了,你應該理解為這些人從來就不曾是你的真朋友,因為他們並不了解你的真情實意,那就是你心底裡的熱情與纔華。
    由於每個人的具體天性不同,從而會有無數的消遣方式。我的消遣方式是精神的、形而上的,我寫出自己的孤獨。我驚奇地發現,書寫使我不再孤獨,寫作是十分有效的心理治療手段。但是,與其說我就是我自己的心理醫生,不如說我在對自己進行哲學治療,我在我自己身上做實驗,這個實驗不需要打針喫藥,我唯一要做的,就是把自己本能的冥想如實記錄下來。我讓想與寫同時發生,盡量避免人們早已習慣了的先想後寫。當然,想與寫的絕對同時性是不可能的,但可以把它們之間的距離縮小到幾乎為零。這個零很像是遙遠的地平線——無限,從那裡冒出來的不僅是美、更是真實,因為來不及編造,就像恐怖襲擊突然來臨的時刻,即刻反應最能考驗或檢驗一個人的內心素質。當我把寫作當成最好的精神消遣並試圖以如此的方式化解孤寂無聊感時,我的精神處於矛盾狀態:“我”成為這本書的關鍵詞,它一再出現,但是它絕對不是我本人,它隻是我想像出來的,就像盧梭創造出一個原本不存在的“愛彌兒”一樣。在這個過程中,我是愉快的,時間在不知不覺地流淌,我以最適合自己的方式活出了我自己。我是當事人,因為我隻寫我的真實感受。“我思故我在”的另一個不容易被人想到的意思是,感受和判斷其實是一回事。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