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當代媒介素養十講/21世紀通識教育繫列教材 [The Lectures of the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市場價】
    464-672
    【優惠價】
    290-420
    【作者】 高萍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0203058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0203058
    版次:1

    商品編碼:12445371
    品牌: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包裝:平裝

    叢書名:21世紀通識教育繫列教材
    外文名稱:The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15-04-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64

    字數:303000
    正文語種:中文

    作者:高萍

        
        
    "

    內容簡介

    與以往媒介素養類的書籍不同,《當代媒介素養十講/21世紀通識教育繫列教材》以“當代媒介素養刻度表”開講,以“溫度計”形態比量人人都具有的媒介素養所存在的高低之差。全書通過“批判性思維”與“互聯網思維”前後觀照,以辯證理性的科學思維與當代媒介實踐中顛覆與重構的方法論模式交相迭代,在解析傳媒立場以及媒介技術的正負效能的較量中全新架構了當代媒介素養的新體繫。
    《當代媒介素養十講/21世紀通識教育繫列教材》分為三個模塊:媒介素養原理模塊,將媒介素養知識與理論進行主體的內化;媒介素養細分模塊,分析各類媒介的屬性與特征;媒介素養管理模塊,談法律與規制的客體鉗制。

    作者簡介

    高萍,北京印刷學院傳播學導師,廣告學學術方向帶頭人。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哲學碩士。中國廣告協會學術委員會學術委員。1996年為北京廣告協會學術顧問;1999年被北京市職稱辦評定為北京市首位廣告學副教授;2000年創辦北京聯合大學廣告學院並任院長。
    1999年出版了國內首本公益廣告學術專著《公益廣告初探》;2005年出版《廣告媒介》等;2007年主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廣告策劃與整合傳播》;2012年出版學術專著《“批判”傳播學——兼析傳播學、新聞學、廣告學之學科關繫》。曾在《北京日報》、《人民日報》、《現代廣告》、《中國廣告》、《現代導報》等專業媒介發表學術論文數十篇。先後公開發表學術論文和專著160餘萬字。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講 你的刻度在哪裡
    ——媒介素養範疇
    第一節 媒介素養是什麼
    一、媒介素養的三大基石
    二、媒介素養的三種模式
    三、媒介素養在當代
    第二節 媒介素養刻度表
    一、媒介素養階段與層次理論
    二、當代媒介素養刻度表
    第三節 怎樣提高你的媒介素養
    一、媒介素養教育的基本分類
    二、當代媒介素養教育的基本內容
    三、批判性思維是提高當代媒介素養的核心工具
    四、當代媒介素養教育的本質和目的

    第二講 魚知道自己是濕的嗎
    ——媒介本體屬性
    第一節 媒介是什麼
    一、媒介、媒體與傳媒之彼此
    二、媒介類別、載具與視域
    第二節 構成媒介的本體要素
    一、媒介要素術語
    二、傳媒的本體特征
    第三節 傳媒本體屬性的甄別
    一、傳媒的基本屬性
    二、傳媒的社會屬性
    三、傳媒的文化屬性
    ……

    第三講 誰的風笛誰定調兒
    ——媒介功能與話語權
    第四講 誰在背後玩拼圖遊戲
    ——媒介語言與現實
    第五講 我的受眾在哪裡
    ——受眾認知與個體差異
    第六講 當我們不需要紙時還需要報嗎
    ——報刊媒介素養
    第七講 視頻影像能讓我們“眼見為實”嗎
    ——影視媒介素養
    第八講 當你遇到谷歌的街景車
    ——互聯網時代與素養
    第九講 技術想要什麼
    ——媒介技術互動與報復
    第十講 風能進,雨能進,國王不能進
    ——媒介法規與政策管理

    參考文獻
    後記
    查看全部↓

    前言/序言

    新新媒介,人人時代,經歷了網民的狂歡,認知盈餘開啟了無組織的時間力量:一方面,為了免費模式背後的社會化驅動而制作話題,大量冗餘且過剩的信息真假難辨;另一方面,為了迭代更新追趕微平臺和APP,視頻、圖片、短信使思考性閱讀的精良習性消失殆盡。大連接使互聯空間既是網絡又是“社會”,聚合了群體力量的正負傳播同生共長。朋友的朋友的朋友的“三度”強連接,使社會傳遞的力量比信息本身產生的直接影響更大;六度分隔的弱連接,使你和任何一個陌生人之聞所間隔的人不會超過五個。世界是平的,未來是濕的。鏈接喚起的人人意識將人人價值釋放在無組織的組織裡,有人性的真善美,也有病態的假惡丑。無尺度網絡爆發的大數據大合作使線上與線下的020引發移動互聯網時代新的商業革命,創業者前僕後繼。盡管創新者遇到窘境,草根媒體卻永遠生機勃勃,創客不時萌動,引爆一波又一波公眾風潮,將媒介機構們圍觀得既破窗又破界,使得本來人們就置若罔聞的媒介倫理漸離漸遠。谷歌帶來了什麼?除了發現問題的探索精神,還有它的街景車;臉譜的效應使它的7億追隨者除了受到饋贈型經濟的誘惑,也貢獻了自己的私人信息。擋不住的技術在發展中,也在報復中。有人預言:全人類的最終命運和結局就是失控。
    色情傳播、網絡詐騙、隱私洩露、黑客猖獗,林林總總,技術本中性,全在使用者的意念間。2013年12月,我國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宣布,全國微博客賬號總量已突破13億個,微博已成為網上信息傳播的主要途徑之一;媒體法人微博快速發展,僅在新浪和騰訊微博客平臺,已有3.7萬個媒體機構賬號。微平臺深入生活,無線網觸摸到每一根神經。當人類被彼此鑲嵌在一個網絡上,在更大的網絡和更小的世界之間虛實隱現時,媒介技術的授權亟待媒介素養的賦能,當代傳媒生態環境需要喚醒人們的理性精神。1933年生發於英國的媒介素養是一種“免疫法”教育,旨在使學生掌握“甄辨模式”以分辨與抵制媒介內容。當代傳媒不僅是傳播內容的管道,還是人們精神交往的平臺;不僅是人們接收信息的工具,還是人們創造自我價值的窗口。故此,當代媒介素養除了“甄別模式”,還應有“評價模式”、“甄選模式”、“創新模式”、“生存模式”,等等。
    “媒介融合”,融什麼?除了融形態、融功能、融市場,更要融品性、融文化、融意義,以達到全媒介、全覆蓋、全受眾的融合效果。“融合”的價值在於對傳統媒體和新興媒介的“揚棄”。報刊時代的公共美德建構了報紙的厚重感和公信力,報人的守望精神與正義感賦予了印刷媒介的滄桑和權威地位。電視時代的形像力與影響力,涵化著一個社會的主流意識和審美取但不失主流、自由且有所信賴。那時,資訊的話語權來自“一個自由而負責的新聞界”。今天,互聯網的“雙刃劍”已經深深插入每個移動終端,一觸即發的利益與風險降臨到每個人身上。一輪又一輪互聯網公司的生存危機從未間斷,被免費模式忽悠的人們越來越清楚自己付出的代價,技術報復中的新媒介反作用消解著技術帶來的便利。如何讓互聯網的正能量性能穩定下來?傳媒的意識形態作用和媒介技術的報復都需要通過有效的“揚棄”優化全媒介品性,在融合中傳承以往傳媒的先進文化和精英文化,並通過新媒介的社交平臺融進草根文化.在釋放個人文化創造力的同時堅持主流媒體的理性精神和價值導向,從而將傳統媒介中精良素轉移到新興媒介領域以提升新媒介品牌。“媒介融合”除了建網站、開微博、辦手機報、建微信公共賬號、打造PC互聯網和移動終端的硬件和軟件,更重要的是實現“潛件”的轉移,使傳統媒介的誠信、權威、弘揚主流先進文化和社會主義價值觀的優良秉性遷移到新媒介中,實現全媒介品牌的升級,使互聯網公民們“良禽擇木而棲”。實現媒介融合的思維架構,正是媒介素養的基本訴求。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