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儒學、新儒學、新新儒學(成中英文集·第四卷)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市場價】
    872-1264
    【優惠價】
    545-790
    【作者】 成中英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0237145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0237145
    版次:1

    商品編碼:12204492
    品牌: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包裝:平裝

    叢書名:成中英文集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17-05-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400

    作者:成中英

        
        
    "

    內容簡介

    本書由“古典儒家研究”“新儒學與新新儒學”“儒家精神論”“儒家的現代轉化”四部分組成。全書以獨特而深入的視角論述了儒學、新儒學和新新儒學中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闡釋了儒家的精神性,討論了儒家思想的現代轉化以及儒學的當代意義。

    作者簡介

    成中英,美籍華人學者,第三代新儒家代表人物,世界著名哲學家,2016年第五屆“中華之光——傳播中華文化年度人物”。1935年生於南京,1955年畢業於臺灣大學外文繫,1959年獲華盛頓大學哲學與邏輯學碩士學位,1963年獲哈佛大學哲學博士學位。美國夏威夷大學哲學繫終身教授,國際儒學聯合會創始人及榮譽顧問,英文《中國哲學季刊》創始人及總主編,國際中國哲學會創建者及榮譽會長,國際易經學會主席,中國人民大學國際中國哲學與比較哲學研究中心主持人,浙江大學文化與管理研究發展中心創始人,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中國人民大學倫理學與道德建設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並為國內外著名大學耶魯大學、牛津大學、柏林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著名院校客座講席教授。研究領域涵蓋:儒家哲學、本體詮釋學、中西哲學比較、形而上學、道德哲學、科學哲學、語言哲學。出版中英文學術著作逾35種,發表學術論文300餘篇。

    目錄

    古典儒家研究

    戰國儒家與孟子思想體繫

    法家與儒家政治哲學之對照
    ——一個價值論的評價

    簡述理解《性情論》與思孟荀哲學的統合

    荀子對思孟五行說的批評與思孟荀的本體整合

    古典儒家與宋明儒家哲學中的宗教實在與宗教理解

    二程本體哲學的根源與架構

    朱熹哲學中的方法、知識和真理觀

    論陽明心學與意志之善:良知的四層含義及其當前意義

    儒家思想的發展與戴震的“善之哲學”

    新儒學與新新儒學

    熊十力哲學及當代新儒家哲學的界定與評價

    從當代西方知識論評價熊十力的本體哲學

    馬一浮的“六藝心統說”與儒家經學的哲學意涵:
    從“經典詮釋”到“本體詮釋”

    論方東美哲學的本體架構

    超融朱王:唐君毅論知與良知以及對《大學》的詮釋

    港臺與海外新儒家學術特征比較探微
    ——成中英先生訪談錄

    現代新儒家的復雜命題

    第五階段儒學的發展與新新儒學的定位

    新新儒學的意義及其發展
    ——成中英教授訪談錄

    儒家精神論

    儒家和諧論的六個層次

    儒家的精神性:終極本源性、內在創造性、整體實現目的性

    論義利之辨與天人合一

    義利之辨與儒家中的功利主義

    儒家潛涵的憲法與憲政思想

    儒家道德的辯證與人的形上學

    國際《易經》研究:回顧與展望

    儒家的現代轉化

    自目的論、責任論分析與重建儒家道德哲學

    當代儒學兩面相:信仰儒學與知識儒學

    儒學之本與儒學的當代意義

    儒家憲政與理性形式的現代化

    從歷史與哲學理解儒家全球領導力:古典模型與現代模型

    儒學復興與現代國家建設

    儒家哲學的理論重建及其五項實踐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在儒家哲學中,孔子可說首先揭櫫了人的心靈所蘊含的認知力與意志力,並顯示了實踐與實現德性的能力。子思進一步體悟到此一能力的超越而內在的根源,所謂天命之謂性。超越代表一個開放的、創化的、整體的存在,而內在則代表此一存在本體化與主體化以實現存在價值的方式。德性固然與人類社會的發展與繁榮相應,包含了對文化禮制等社會規範的認知與體驗,可以實現為達到此一認知與體驗的德行,但德性與德行也同時導向道德意識與良知的自覺,因而同時具有個體性、內在性、群體性、外在性與超越性。同樣我們也可以論說古典儒家文獻中的天的概念也包含了或發展出這五個方面的性向。這涉及性與命的區別及其認知。

    子思與孟子發揮了此一德性與德行的個體性、內在性與超越性,同時也彰顯了此一內在性與個體性走向群體性與外在行為性的能力與過程。荀子在另一方面卻明確地發現論述群體性與外在性文化禮制的根本重要性及其教化與轉化作用,當然也同時標明了人類心性可以形成德性與實現德行的心理潛能與理性可能。但荀子並不擬強調成德成聖的超越性。相反,荀子更著重天的自然性與外在性。他在《天論》中如此說:

    大天而思之,孰與物畜而制之。從天而頌之,孰與制天命而用之。望時而待之,孰與應時而使之。因物而多之,熟與騁能而化之。思物而物之,孰與理物而勿失之也。願於物質所以生,孰與有物之所以成。故錯人而思天,則失萬物之情。

    事實上,子思、孟子與荀子並不必矛盾衝突,雖然荀子並未認識到此點。從一個整體的人性發展理論的觀點,應該說思孟與荀子在認知上是互補的,同時這也顯示了創造的體驗與邏輯的論證的互補。更深一層看,二者也有本體論上的互容性,因為二者均未對人性之為人性的整體(一個開放的整體)做出全面的考察與反思。兩個學派的表面的矛盾與其解決也正好推向此一整體的、發展的人性論的建立。我們必須認識孔子是此一理論的首創者,但孔子也啟發了兩個學派的、辯證的分途發展。由於地下簡帛資料的發現,我們乃有機會清晰地認識到此一辯證的發展過程,也是我們能把這一發展推向一個自然的、更為完美而又有創意的結論。在這種理解下,我們可以看到,雖然孟子與荀子對人性的善惡的看法大相徑庭,但在荀子也不得不肯定或必須預設歷史上有個別的人成為聖人,因而知道,再因而制禮作樂方纔成為可能,而一般社會大眾也必須有學習的能力,方能接受治理而謀社會的進步。這些都可以說是人性中的趨善之性。至於人心能知道,更顯示了人的深度理性,成為人之為人的標志。

    在另一方面,我們也不能不承認孟子過分的理想主義,認定人人都能自覺地成聖成賢。就社會大眾來說,這是不現實的,也是違反歷史的事實的。人類社會必須依靠一個逐漸發展的過程來謀求群體及個人的品質提升。孟子的“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的論證,可以有限地說明人可能具備的深度良知,但此良知卻必須積極地利用歷史經驗與已形成的社會價值規範來開發。這就是荀子重視禮法教化的道理所在。子思與孟子倡導人性的內在五德,卻未能仔細地解說內在五德的本體的根源性,其形成的過程,如何有效地區分內外,以及如何統合內外,自然遭受荀子從知識論上、邏輯學上與本體論上的大力批判。對這些批判,我們固然無法起思孟而詰之,卻可以秉承問題之所在,進行我們代替思孟的回應可也。

    ……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