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心理學是什麼(第3版)(哲學課)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市場價】
308-448
【優惠價】
193-280
【作者】 安德魯·科爾曼陳繼文孫燈勇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0179414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0179414
版次:1

商品編碼:11408723
品牌: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包裝:平裝

叢書名:哲學課
開本:32開
出版時間:2014-01-01

頁數:214
作者:安德魯·科爾曼,陳繼文,孫燈勇


    
    
"

內容簡介

該譯本為本書第3版。這本書在假設讀者沒有心理學知識背景的前提下,采用清晰和生動的寫作手法對心理學進行了介紹。書中所列舉的生動有趣的例子恰到好處地解釋了心理學的基本觀點,其中的自我評估測驗集中於讀者們經常遇到的一些心理學問題。本書還對心理學、精神病學和精神分析之間的差異進行了比較,並探討了與心理學相關的職業。

作者簡介

安德魯•科爾曼(Andrew M. Colman)是英國萊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Leicester)的心理學高級講師,一位經驗豐富的教師。他已出版的著作有《心理學百科全書》(Companion encyclopedia of psychology, 1994)等。

目錄

目錄

第3版前言1
第2版前言3
第1版前言5

第1章概述
定義
心理學不是什麼
學習心理學
第2章超越常識:自我評價測驗
指導語
問題
答案和解釋
分數的解釋
第3章心理學的主要內容
基本研究和應用心理學
心理學研究的主要領域
第4章研究方法與統計
質化研究
個案研究
觀察研究
調查法
相關研究
準實驗
對照實驗
統計:基本思想
第5章心理學的起源與發展
哲學背景
生物學背景
學派的出現
學派時代
第6章把心理學作為職業
心理學教學與研究
臨床與咨詢心理學
教育與學校心理學
職業與工業組織心理學
司法與犯罪心理學
其他
如何成為一名心理學家

譯後記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第1章 概述


誕生雖晚但永遠最受歡迎
所有奧林匹斯神都為之遜色
濟慈:《靈之頌》
定義

心理學(psychology)是一門非常受歡迎、1發展非常快的學科。在知識的所有主要分支中,心理學令人驚奇的不同之處在於經常被拼寫錯。這雖無甚大礙,但有時也會導致一些問題。例如,你想通過查字典來了解心理學一詞,但又不確定心理學該如何拼寫時,最終可能是查到藻類學(phycology)一詞的定義(研究水藻),或是生理學(physiology)(研究動、植物的生物學過程)、選舉學(psephology)(有關統計和社會學的選舉研究)、心理描述法(psychography)(記錄心理的過程)以及偽科學(pseudology)(藝術或科學的謊言)等。假如你能正確拼寫心理學一詞,那麼就表明你比其他人對心理學的了解已經更多了。
心理學一詞最早於1693年出現在英國,但直到19世紀中葉纔被廣泛地使用和理解。它是由兩個希臘詞心靈(psyche)和理性(logos)組合到一起構成的。心靈一詞最初的意思是呼吸,後來它也代表靈魂的意思,原因是能夠呼吸意味著靈魂還沒有離開軀體。在古希臘神話中,靈魂(soul)被人性化為一位美麗的姑娘Psyche(用字母P表示),這位姑娘被愛神(Eros)所愛。愛神娶了這位姑娘做妻子。但每次隻是在晚上去看望她,並且從2來不讓Psyche看見自己的臉。一天晚上,這位姑娘的好奇心促使她在愛神睡著時點燃了一盞燈。當她看見愛神的真正面貌時,立刻愛上了愛神。由於驚訝於愛神的帥氣而不小心讓一滴熱燈油滴到愛神的手臂上,驚醒了愛神。當愛神意識到她在做什麼時,便拋棄了這位姑娘。為了重新贏得愛神的愛,這位姑娘經受了許多考驗和危險,最終也變成了神並和愛神重新在一起過上了快樂的日子。這個神話說明了為什麼在很多藝術作品中都用蝴蝶的翅膀或一隻蝴蝶來描述心靈。心靈像征著人類的靈魂,在經歷了磨難和奮鬥而死去之後,又進入了一種新的、更好的境界,就像毛毛蟲變成蝴蝶那樣。17世紀,構成心理學一詞的希臘詞心靈的意義被擴大化,包含有精神(mind)的意思。另一個希臘詞理性(Logos),最初的意思是字詞,後來也表示討論或推理的意思。因此,根據心理學一詞的來源,從字面上來理解,它表示對精神的討論或推理。或者像我們現在所說的,是對精神的研究,這個定義可以在一些字典中查到。這一定義看起來似乎很簡單,再自然不過,但有兩個方面不是非常令人滿意。第一,目前的心理學不僅涉及內部的心理過程,也涉及外在的行為。心理學家們甚至研究大腦的機制,其中大部分機制與心理過程隻有間接的聯繫。而且,像反射(reflexes)和本能(instincts)等現像,從一般意義上來講幾乎與心理沒有什麼關繫。第二,哲學家們認為,那些相信心理和身體獨立存在——也就是機器裡有靈魂——的人犯了一個分類錯誤,這種分類錯誤的依據是論。分類錯誤是一種陳述或信念,認為某一分類的事物隻有與屬3於另一類的事物相比時纔可以理解。按照此觀點,心理能夠獨立存在於行為之外就是一種分類錯誤。就像團隊的精神獨立於團隊的成員之外,或者笑容能夠脫離面部或身體而獨立存在一樣。就像劉易斯•卡羅爾(Lewis Carroll)在其《愛麗絲漫遊奇境》(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一書中第6章的結尾所描述的,當柴郡貓(Cheshire Cat)“慢慢消失時,首先是從它的尾部開始,最後纔是它的笑容,在其他部分消失後,它的笑容仍會持續一段時間”。由於這些原因,所以當代很多心理學家把心理學定義為行為研究或行為科學。但這種定義也存在一些問題。雖然心理學者們的許多研究結果是建立在對行為觀察的基礎上,但是他們更感興趣的是隱含在行為之下的那些不能被直接觀察的心理過程,而不是行為本身。為了闡明這一點,我們引用夢的研究例子來說明(在第2章將會更多地分析夢)。當心理學家們研究夢時,他們觀察各種生理過程,包括快速的眼動、睡眠時的肌肉放松、大腦波形的典型特征和男性睡眠中的陰莖勃起等。我們知道這些是夢的一些表現,因為假如把正具有這些表現的人叫醒,他們會告訴我們自己正在做夢;假如在其他的時間把他們叫醒,就不會有這些情形。但是,生理上的表征本身對心理過程是沒有什麼重要意義的,它們的重要性在於它們與夢中的心理體驗相連。換句話說,把心理學定義為行為研究或行為科學的缺點在於容易產生誤導。心理學者們經常研究行為的某些方面,目的是為了推論行為之中所包含的思維和情感,假如這些推論是不可行的,那麼整個研究的正確性就不復存在。還有一些心理過程,比如思維和記憶等,心理學家也會研究,雖然事實上它們並不必然與任何可觀察的行為相伴出現。安靜地坐在一個角落裡思考或回憶某件事情,而眼瞼不動一下是有可能的。因此需要采用間接的研究方法來研究。值得說明的是,間接的研究方法在其他學科中也被采用。例如,天文學家就用間接的方法研究很多不能直接觀察的事物。除了光學圖像外,4他們還經常分析X射線、紅外線和來自太空物體的輻射。但是,假如把天文學定義為對來自太空電磁信號的研究就未免顯得有些愚蠢,好像是信號而不是物體的本身與本質纔是研究的焦點。同樣的原因,把心理學定義為行為研究或行為科學也會顯得有些不妥,好像心理學家們僅僅對外部的行為感興趣,而對與外部行為相連的心理過程不感興趣。以上原因導致的結果是,沒有一個廣為接受的心理學定義。但是,對於一本書來說,應該傳遞書名的主要觀點。作者不能逃避他的責任。在此,我認為這個定義幾乎考慮到了方方面面:心理學是關於行為和心理的本質、功能與現像的科學。這個定義包含的基本假設是,行為和心理是按照某種我們能夠發現和理解的理性規律運行的。支持這一假設的有關證據將在以後的章節中討論。總會有人反對這個定義,但是把這種爭論延續下去將一無所獲,因為不可能有一個可以解決所有的問題,並能讓所有人滿意的定義。對某一詞的精確意義進行詭辯隻能是浪費時間(在法庭上除外,在那裡這一做法可能是非常有用的),認為知道了事物的定義就可以理解該事物的想法是錯誤的。為了了解心理學是什麼,最好的辦法是看心理學家們所建議的哪些是心理學方面的內容,哪些是這門學科之外的內容。本書的第2章中包括許多“心理學是什麼”的例子。但是,現在首先讓我們來看看那些經常與心理學相混淆的方面。

心理學不是什麼

心理學經常與另一些學科、職業等相混淆。在此,我將討論一些經常混淆的方面,以便幫助讀者明確什麼是心理學,並消除幾種常見的錯誤看法。
精神病學(psychiatry)
精神病學是醫學的一個分支,涉及心理異常(mental disorders)的本質、原因、診斷、治療和預防等。一位精神病學家是一位開業醫生,在成為專門的精神病學家,而不是諸如婦科學、心髒病學、全科醫生以及其他醫學分支專家之前,要經過常規的醫學培訓。作為一名醫學專業者,精神病學家在醫院裡對精神病人進行治療,病例由全科醫生提供。心理學和精神病學之間的區別是什麼?一般說來,心理學家沒有經過醫學的培訓,整個職業訓練是心理學。而且,絕大多數心理學家所做的工作很少與心理異常有關,因為心理學主要關注正常的行為和心理。但這一情景由於臨床心理學(clinical psychology)的存在而變得復雜化,臨床心理學將在第6章中討論。在實際生活中,有相當大比例的心理學家屬於臨床心理學家。臨床心理學家們在精神病醫院或其他地方對心理異常的患者進行治療。所以在很大程度上,他們的工作性質類似精神病學家。例如一位患有心理異常的人雖然接受了Tweedledum博士的治療,但這位患者可能沒有意識到Tweedledum博士是一位僅具有心理醫學(psychological medicine)文憑的醫生。換句話說,雖然Tweedledum是一位臨床心理學家,具有心理學博士學位,但是沒有作為一名精神病學者所應有的醫學培訓。但患者可能會注意到心理學家和精神病學家在治療方法上的不同。例如,臨床心理學家在患者的治療過程中不會采用醫學模式,如藥物治療、ECT(電痙攣休克療法或休克治療),或者精神外科手術(psychosurgery)。
精神分析(psychoanalysis)
精神分析是關於心理結構和功能的一種理論。更確切地說是由一些相對松散的理論和主題連接在一起,以奧地利醫生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的觀點為基礎而形成的一種心理治療方法。這一理論最主要的特點在於弗洛伊德強調的無意識(unconscious)心理過程和人們用來壓抑自己的防御機制(mechanisms)。一個比較熟悉的例子是俄狄普斯情結(Oedipus complex)。許多精神分析學家認為青春期前的男孩由於壓抑自己對母親的性欲望和對父親的嫉妒而產生這種情結;而女孩則發展了一種鏡像情結6(mirrorimage complex),又稱為戀父情結(Electra complex)。雖然現在人們很難接受這些觀點,但精神分析的其他一些觀點似乎有一定道理。在第4章,我將討論用精神分析的觀點來解釋某些非常普遍的心理異常現像的例子。作為一種治療方法,精神分析主要依據闡明無意識心理過程的四種技術。第一種是自由聯想(free association)。精神分析學者試圖創造一種患者可以接受的、不具有威脅性的氛圍,讓患者消除他們的心理防御機制。然後,鼓勵患者想到什麼說什麼,不要猶豫和帶有選擇性,也不要考慮這些情感和想法是多麼的瑣碎或令人害羞。第二種技術是夢的分析(dream analysis)。依據自由聯想,精神分析學者幫助患者解釋夢的像征性含義。按照精神分析的理論,夢的所有潛在內容構成了無意識願望的實現。假如這些內容沒有通過像征符號進行偽裝,就會對做夢者形成干擾,並將打斷睡眠。第三種技術是動作倒錯分析(analysis of parapraxes),采用更熟悉的術語說就是弗洛伊德口誤(Freudian slips)。依據所有的行為是心理動機的結果(有時是無意識的)這一觀點,精神分析學家堅信心靈決定論(the law of psychic determinism)。他們也堅信該理論不僅適用於有意行為,也適用於口誤以及其他顯得意外的行為。通過類似於夢的分析的方法,分析壓抑的思維與願望的可能線索來分析行為倒錯。最後一種技術是移情(transference)分析。移情是一種依賴性的、像孩子一樣的、常常涉及性的一種關繫,患者在接受精神分析時會與精神分析師形成這種關繫。表現為患者把自己以前對某人的感情關繫(特別是與父母)轉移到分析師身上。精神分析師認為,通過移情分析可以了解患者以前關繫的內容。精神分析治療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一般一次需要50分鐘,每個星期需要幾次,這樣的過程可能要7持續幾年的時間。分析的最終目標是確認被壓抑的思想和情感,理解壓抑的起因,並學會有意識地、理性地接納它們。20世紀早期,當弗洛伊德正在對自己的理論進行實踐時,精神分析運動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當代許多有影響的精神分析學派以弗洛伊德的女兒安娜•弗洛伊德(Anna Freud,1895—1982)、出生於奧地利的英國精神分析家梅蘭妮•克萊茵(Melanie Klein,1882—1960)、瑞士精神分析學家榮格(Carl Gustav Jung,1875—1961)、奧地利精神分析家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等人的觀點為基礎。他們的追隨者分別把自己稱為弗洛伊德學派精神分析、克萊茵學派精神分析、榮格學派精神分析和阿德勒學派精神分析等。特別是榮格學派和阿德勒學派與最初的弗洛伊德的理論和方法有非常大的差異。精神分析、心理學和精神病學之間的關繫是非常復雜的。精神分析與後兩者不同——精神分析者基本的培訓包括對自己進行精神分析,但是有些心理學者和精神病學者也是精神分析者。更復雜的是在歐洲大陸和一些第三世界國家,許多心理學者和精神病學者雖然不具有精神分析師的身份,但在治療方法中或多或少有著精神分析的成分。另一方面,在英國和美國,以及其他一些說英語的國家,許多心理學者持鮮明的非精神分析的觀點,甚至對精神分析持敵對態度。

心理測量學(psychometrics)

確切地說,心理測量學是一種心理測驗。它包括智力測驗(IQ testing)、能力和性向測驗(ability and aptitude testing),以及興趣、態度和人格特質或心理異常等心理測驗的應用。心理測量學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05年,當時比奈(Alfred Binet,1857—1911)和西蒙(Théodore Simon,1873—1961)在法國編制了世界上第一套標準化的智力測驗。此後,心理測量學很快成為心理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特別是涉及個體差異和人格的心理學方面,這些內容將在第3章裡進行介紹。但是,在當今的許多心理學領域沒有用到心理測量,原因在於這些領域主要研究的是一般心理過程,而不是個體差異。8雖然這樣,還是有一些人錯誤地認為心理測量就是心理學。可能的原因在於一些學校裡涉及的心理學知識,僅僅就是心理測驗。人們經常對僅僅通過數字來表現人的本性的方式表示懷疑,例如人的智力和人格等。這種懷疑通常由於對測量的錯誤理解而產生。總體說來,這些是沒有學習過心理學的人。但是對使用心理測量的批評很難如此輕易消除。一些心理學家承認,有時為了社會和政治目的會濫用智商測驗。例如在美國,比奈量表對於絕育法的制定具有很大的幫助作用。這一法律禁止異常的、犯罪的人生育。同樣在美國,1924年公然叫囂的種族移民限制行為也是依據心理測量而來。美國通過心理測量認為中東人具有較低的智商水平,從而拒絕成千上萬的為了逃避希特勒迫害而試圖移民美國的猶太難民。在英國,1944年實施的通過十一級考試(elevenplus examination)進行分類教育的行為,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依據智商測驗進行的。很多同齡的兒童因為沒有通過該測驗而不能進入那些為能接受更高教育的學校準備的語法學校,隻能進入較差的中學學習。但是即使在這樣的學校裡學習,他們的智力和能力後來仍然有非常大的提高。
哲學(philosophy)
哲學的一個簡單定義就是“想之所想”(thought about thought)。一些非心理學者假定的許多心理學問題,其實是哲學問題。這樣的問題不能通過想像的行為觀察來解決,而要對其本質進行理性的辯論來完成。下面我們用一些例子來說明這一問題。心理學中的知覺(perception)(在第2章和第3章中將要講到)領域研究人們如何通過自己的感覺器官獲得周圍環境的信息。而哲學的一個分支——認識論(epistemology)也關注人們如何了解世界。但是認識論所解決的問題與心理學中的知覺所解決的問題有非常大的區別。例如,認識論的一個中心問題是歸納法(induction),由18世紀的蘇格蘭哲學家休謨(David Hume,1711—1776)首先提出。9問題描述如下:我們如何通過對特殊現像的觀察而獲得對世界的一般認識?當我們看到的隻是某個特殊蘋果在松手後會落到地面時,又如何纔能證實所有的蘋果在松手後都會落到地面?從休謨開始,哲學家不得不承認,假如從特殊觀察歸納出的一般規律不是理性可辯的,那麼科學又何以成為可能?請記住科學家隻能進行特殊的觀察。有人認為科學上許多明顯成功的例子證明了歸納的作用,但這種爭論是徒勞的,因為它本身就是一種歸納。當我們僅看見科學在特殊的事例中起作用時,怎麼能知道它在一般情況下也會起作用?很清楚,通過行為和心理過程的研究不能解決歸納法的問題,或把任何事情都歸為歸納,因此這不是一個心理學的問題,而是一個不可分割的哲學問題,隻有通過理性的思辨纔能解決。另一個問題是道德(morality)。心理學家們通過兒童和成人對道德兩難問題的反應來研究道德態度的本質和發展,並得出結論。例如,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Jean Piaget,1896—1980)進行了一項研究。在該研究中,分別給5歲和10歲的兒童講述一個故事。內容是:一個男孩由於意外打破了15個杯子;而另一個男孩因為打算偷櫃子上的東西而打破了一個杯子。皮亞傑分別問5歲和10歲的兒童哪一個男孩更壞。結果表明大部分5歲的兒童認為打破15個杯子的男孩更壞;而大部分10歲的兒童認為因偷東西而打破一個杯子的男孩更壞。皮亞傑因此驗證了他的假設,即7歲以下的兒童在判斷某一道德行為的好壞時,以損壞物品的數量為標準;而更大的兒童是以行為背後的動機和意圖來判斷。但是,有些道德問題由於其本質的哲學特征,不能用這一方法來判斷。這些問題屬於哲學的一個分支,即倫理學(ethics)。例如,“撒謊是不對的”這句話從它的語法結構來看是個事實陳述,因此這句話要麼對要麼錯。但是怎樣纔能證實或證偽呢?是否有可能或通過邏輯思辨,或通過事實依據來確定該道德言論的正確與否?或者相信這一言論是個事實陳述是一個錯誤——哲學家稱其為本質錯誤(naturalistic fallacy)?在這種情況下,10它意味著什麼?假如是,那麼它又意味著什麼?與前面所討論的歸納問題的理由一樣,這同樣也是個純粹的哲學問題。必須要提及關於哲學與心理學容易產生混淆的另外兩個不太重要的方面。第一,心理學研究領域中有一個分支稱為哲學心理學(philosophical psychology),處於哲學和心理學的交叉處。該領域主要研究與心理學相關的哲學問題和與哲學相關的心理學問題。第二,許多沒有學過哲學的心理學家具有哲學博士學位(PhD或DPhil)。不僅在哲學和心理學領域,在其他的學科領域中,由於從事高水平的學術研究而獲得的學位大多也是哲學博士學位。出於奇怪的、難於理解的歷史原因,很多開業醫生雖沒有博士學位,但也可以自稱為博士。這種異常現像起源於18世紀。依照1755年薩繆爾•約翰遜(Samuel Johnson)出版的字典,博士(來自於拉丁文docere,意指講授)的最初意義是指某人獲得了一個很高的學位,具有講授某一科目或從事某一領域內研究的能力。但是,那時開業醫生已經在用“博士”來描述自己,而不管是否具有博士學位。雖然遭到人們的反對,但到了18世紀末,這一現像已經很普遍了。很明顯,醫學職業盜用了這一概念。現在,我們甚至會聽到某些具有博士學位的人被控告不是真正的博士,因為他們沒有醫學資格。這種具有諷刺意義的事通常不是人們有意為之的。
超心理學(parapsychology)
這是心理學研究中一個非常小的分支,主要研究那些超正常(正常之外)的現像。其中,被研究最多的是超感官知覺(extrasensory perception,ESP)和心靈致動(psychokinesis,PK)。ESP被定義為不使用感官就能知覺到周圍的事情,包括傳心術(telepathy,超感官知覺到他人的心理過程,或用人們更熟悉的語言表述為讀心術)和透視力(clairvoyance,超感官知覺到的物體或事件)。11前認知或者前認知的(precognitive)傳心術與超視力,被定義為對將來事件的超感官知覺。心靈致動(來自於希臘文psyche+kinesis,即精神+運動),指在沒有外力的作用下僅通過心理的活動就能使物體發生運動或變化。超心理學有一個漫長的歷史。許多人做了很多艱辛的研究來證實ESP的存在。民意調查表明一般人都相信有ESP,但科學家們對ESP現像表示懷疑,特別是心理學家。超心理學者們認為有令人信服的科學證據證明ESP的存在。他們批評那些對超心理學現像持懷疑態度的科學家,認為他們是把自己的頭埋在沙堆裡,忽視和壓制超心理學的證據,因為這些證據對傳統的理論和信念提出了挑戰。而懷疑者們認為從幾個方面來說,這些證據是沒有說服力的。第一,盡管超心理學者們經常報道一些肯定的結果,但是,當懷疑者們對超心理學者的結果進行驗證時,沒有發現可重復和驗證的結果。第二,許多被超心理學者認為是令人信服的超正常現像的證據,往往來自於錯誤的實驗而獲得的錯誤結果,或是由於實驗者或參與者在實驗中的錯誤與欺騙而導致。第三,超正常現像是以超常來定義的,因此就需要特別的、強有力的證據來證明它的真實性。但是存在的證據在很大程度上是有歧義的,這樣很難令那些懷疑者信服。最後一個,也是最重要的批評來自於這樣一個事實,即超正常現像是負定義的,即沒有正常原因解釋的事件。問題在於任何公認的超正常現像可能會有一些正常的解釋,這些解釋可能被忽視了或者正在被發現。假如發現正常解釋,那麼這一異常現像就不能再被稱為異常。環食現像、彗星、火山爆發和瘟疫等自然現像在沒有為人們所理解前,都被看成由於超自然的原因造成的。懷疑者們認為證明某一現像為異常是不可能的,因為沒有人能確定所有的正常解釋都能被排除掉。但是人們通常會發現一些方法,並以之來完成曾經被認為是不可能實現的事情。在一個世紀以前,誰能相信某一天我們可以坐在家裡,觀看正在世界另一個地方舉行的足球比賽?與心理學的其他研究領域相比,認為超心理學研究需要更高標準的證據是否公平?12因此許多超心理學者對懷疑者的批評並不在意。超心理學是一個非常小但很活躍的研究領域,研究者來自許多學科領域。雖然許多研究者是心理學者,但是可以說大多數心理學者的研究核心並不是超心理學。
社會學(sociology)
社會學一詞由19世紀法國哲學家、數學家孔德(Auguste Comte,1798—1857)所發明,意指對人類社會及其結構和過程的研究。在社會學的發展過程中,有三位社會學家的理論對社會學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其中,德國政治哲學家馬克思(Karl Marx,1818—1883)認為,生產的經濟模式和關繫是所有社會結構和意識形態的基礎。他特別強調在社會的功能和變革中階級衝突的重要性。法國社會學家迪爾凱姆(émile Durkheim,1858—1917)質疑社會過程可以通過個人的行為來理解這一假設。他認為哪怕是自殺,這一明顯的、終極的個人行為,也不能完全從個人的角度進行解釋。迪爾凱姆通過社會調查表明:利己主義自殺(egoistic suicide),與已婚者相比更多發生在單身人群中,產生於社會內聚力的缺失;利他主義自殺(altruistic suicide),相對來說在日本更普遍,是由於對社會產生的失敗感而引起;失範性自殺(anomic suicide),很少出現在信仰天主教的人群中,是由於社會準則的缺失造成,迪爾凱姆稱之為失範(anomie)。德國經濟學家、社會學家韋伯(Max Weber,1864—1920)把注意力主要集中於理性的社會含義上,把經濟和法律看成是理性的人類行為,而把宗教看成是非理性的行為。他依此劃分了權威和官僚主義的類型。很明顯,在社會學和心理學之間有相互交疊的地方。一個明顯的例子是社會態度,它在兩門學科中均被研究。但即使是研究同一現像,這兩門學科也傾向於在不同的層面進行。社會學家研究社會和社會過程,不對個體的行為進行研究與解釋;心理學家研究社會現像的目的是幫助解釋個體,或至少是小群體的行為。兩者之間最本質的區別在於研究方法。心理學家更主要依據實驗的證據驗證他們的理論13(在第4章中將會講到更多的研究方法)。社會學家也依靠通常是調查得來的證據,但由於學科本身的特性,社會學家的研究不能使用對照實驗。心理學中一個主要的研究領域是社會心理學(social psychology),這也是社會學中的一個重要的內容。社會心理學的心理學版本與社會學版本之間的微妙差異常常使學生們感到困惑不解。不同專業的學生有傾向地選擇不同版本的教科書。很明顯,社會心理學的社會學版本和心理學專業的學生所學的版本有所不同。特別是,實驗社會心理學經常為社會學者們所輕視,並表示不可理解。

學習心理學

本章開頭對心理學定義的討論,為本書的標題提供了一些回答。但是僅僅一個定義不可能揭示該學科所有的信息。有關心理學不是什麼的討論,使得我們對經常出現在報紙、電影、電視節目、小冊子、流行雜志以及日常交談中的一些錯誤觀點有了正確的認識。當人們錯誤地把心理學者等同於精神病學者;或者在聚會時詢問心理學者是否在對客人進行精神分析;或者抱怨他們孩子不公平的IQ分數;或者期望心理學者更深入地從事有關墮胎的道德哲學問題研究;或者給予傳心術一個專門的看法;抑或是對社會問題進行重要評論時,心理學者都會退避。心理學者們經常會面臨這樣的情況或類似的挑釁。假如這種情況是真實的,那麼對心理學者心理上所造成的不平衡感就會有一個方便的解釋——事實上調查表明,就這方面來說心理學者與其他職業群體無甚分別。讀到這兒,你就不會再掉進通常的陷阱中。正確理解心理學的唯一辦法就是近距離地研究分析學科的細節。理解既成的學科學術知識是沒有什麼捷徑的,學習心理學最好的辦法是到一個有聲望的大學裡學習這門學科的學位課程。但並不是所有想學心理學的人都能夠采用這種方式,而且,一些比較謹慎的人在承諾自己將花費很長時間和很大14的冒險來接受更高的教育之前,可能會先對心理學的一些知識做一些了解。也有其他的可能。成人教育中心經常通過夜校或暑期班等形式來提供短期的心理學課程培訓。這些課程通常是非常有益和有趣的,但是學習的內容非常淺,隻涉及一些非常流行的知識點。另一種可能就是閱讀一些介紹心理學知識的教科書,這樣的書籍在書店和公共圖書館裡都可以找到。遺憾的是,心理學家們通過調查表明,這些介紹心理學有關知識的讀本,常常具有偏見和謬誤。另一種提高自己心理學知識的方法是閱讀一些專業性的文章。這些文章裡包含有原始的研究結果,在大學圖書館館藏的雜志上可以找到。但是,你可能會發現這種學習經常會遇到挫折,沒有成就感。原因在於專業性文章事先提出了基本的概念、研究方法和統計方法,假如讀者沒有這些背景知識是不可能讀懂的。假如你事先沒有心理學的知識,那麼在第2章裡,我將介紹有關心理學的一些核心問題,包括心理學研究的一些例子。這些例子包括的範圍非常廣泛,也是能夠接受的,是學位課程中所具有的。當然,我沒有隱瞞這樣一個事實,即一部分心理學知識是非常難懂的。我認為任何一位選擇閱讀本書的人都想知道心理學究竟是什麼。為此,我假設讀者沒有心理學知識的背景,在對每一件事情進行解釋時,都采用一種非常簡潔的語言。本書中所列舉的例子均采用自我評價測驗的方式呈現。當仔細完成測驗,閱讀了答案和解釋後,你就會懂得心理學的一些知識。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