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中性:法蘭西學院課程講義(1977-1978)/羅蘭·巴爾特文集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市場價】
    396-576
    【優惠價】
    248-360
    【作者】 羅蘭·巴爾特張祖建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0119724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0119724
    版次:1

    商品編碼:12701348
    品牌: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包裝:平裝

    叢書名:羅蘭·巴爾特文集
    開本:32開
    出版時間:2010-06-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69
    字數:280000

    正文語種:中文
    作者:羅蘭·巴爾特,張祖建


        
        
    "

    內容簡介

    《中性:法蘭西學院課程講義(1977-1978)/羅蘭·巴爾特文集》為羅蘭·巴爾特在法蘭西學院1977-1978學年年度研究班課程的講義。
    羅蘭·巴爾特去世前在法蘭西學院講授了三年“文學符號學”講座,“中性”是第二學年的課程主題。在這部遲至2002年纔發表的講稿裡,巴爾特秉承其在就職演講中預告的創新精神,把“中性”這個語法概念延伸到哲學、意識形態、社會行為、性觀念等不同領域,即一切能夠破除或避開以二分法為標志的聚合關繫的思想和行為。
    巴爾特解構了“中性”的23種正面和負面的表征或“閃現”,並廣征博引老子、古希臘哲人、盧梭、波德萊爾、托爾斯泰、本雅明、紀德、尼采等人的思想,從而揭示了非衝突性的“中性”對於西方倫理學、哲學、政治學和語言學話語中的習常觀念所具有的豐富意義。

    作者簡介

    羅蘭·巴爾特(Roland Barthes,1915-1980),法國著名結構主義文學理論家與文化評論家。其一生經歷可以大致劃分為三個階段:媒體文化評論期(1947-1962)、高等研究院教學期(1962-1976),以及法蘭西學院講座教授期(1976-1980)。他和存在主義大師薩特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法國文學思想界前後輝映,並被公認為蒙田以來法國傑出的散文大家之一。
    羅蘭·巴爾特在法國開創了研究社會、歷史、文化、文學深層意義的結構主義和符號學方法,發表了大量分析文章和專著,其豐富的符號學研究成果具有劃時代的重要性。巴爾特的符號學理論,從嶄新的角度,以敏銳的目光,剖析了時裝、照片、電影、廣告、敘事、汽車、烹飪等各種文化現像的“記號體繫”,從而深刻地改變了人們觀察和認識世界及歷史的方式。晚期巴爾特對當代西方文化和文學的思考進一步深化,超出了前期結構主義立場,朝向有關意義基礎、下意識心理、文學本質等後結構主義和解構主義認識論問題的探討。
    羅蘭·巴爾特對於西方未來學術和文化的發展,影響深遠。其學術遺產對於非西方文化思想傳統的現代化發展也具有極大的啟發意義。他的思想和研究領域寬廣,其作品適合於關心人文科學各領域,特別是文學理論領域的廣大讀者研讀。

    目錄

    法文版前言
    1978年2月18日
    開場白
    篇中篇
    善意
    疲憊
    1978年2月25日
    疲憊(續)
    沉默
    優雅
    1978年3月4日
    補充之一
    優雅(續)
    睡眠
    斷言
    1978年3月11日
    補充之二
    色彩
    形容詞
    1978年3月18日
    補充之三
    中性諸相
    憤怒
    1978年3月25日
    補充之四
    中性的積極方面
    觀念域
    1978年4月1日
    補充之五
    意識
    1978年4月29日
    回答
    1978年5月6日
    禮儀
    衝突
    補充
    波動
    1978年5月13日
    補充之六
    引退
    1978年5月20日
    傲慢
    全景
    1978年5月27日
    補充之七
    全景(續)
    契機
    無為
    1978年6月3日
    無為(續)
    雌雄同體
    附錄
    強度
    休假
    畏懼
    本課概述
    課目:中性
    人名索引
    主題索引
    附論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中性:法蘭西學院課程講義(1977-1978)/羅蘭·巴爾特文集》:
    這封信有兩點使我感觸良多:
    1)欲望。我在闡明我(對於中性的)的欲望的同時,也改變了他人的欲望。“告訴我欲想何人,欲想何物”,我們就是這樣一道前行的(參見《戀人絮語》)。沒辦法,沒有欲望就無法講話一沒有欲望就沒有課程(開場白中談到的取向②),而且這種欲望不必成為一條法則。因此,問題不在於這門課的主題是什麼。除了停止談論自己的欲望以外,也就是說,放棄這門課程,沒有別的解決辦法一是否值得考慮?為什麼不行呢?可是,這樣做會引起欲望之外的其他問題,一些現實的問題(我已經談到過“放棄寫作”)。所以,就目前而論,我們繼續上課,而且,關於這一點,我申明,我把中性作為本課程的主題,從而使它成為一個明白無誤的中心:傾聽的對像。但是,恰恰因其如此,我的言下之意是,存在著一個中心之外的東西,一個側面,一種間接的東西:被聽到的東西:不要傾聽,而是要通過傾聽而聽見一作為中心的中性已經不是課程的實質所在了一實質在間接當中。什麼是欲望中的、中性的間接之物呢?
    A)欲望隻是一種經歷。我經歷中性。明天也許會有另一種欲望。中性的經歷也可以用別的方式說出:此刻,在我身上,中性完全是一種反應:它是一種反應性的欲望(在尼采所說的意義上):弱者的、奴隸們的欲望嗎?一個星期以前,我收到一位素不相識的人寄來的一本書(很正常);昨天此君打來電話,問我對書的看法。我於是心生中性之欲:不去讀這本書的欲望,什麼都不琢磨的欲望,不知道如何言說的欲望:無欲的權利,無欲的欲望是否具備某種(法則的)示範力量?中性並非一個目標,一個靶子:它是一種體驗。一則著名的寓言講到,禪宗嘲笑那些把手指當成被指的月亮一我感興趣的是手指,而不是月亮。①
    b)居於主題位置的中性(因而是非實質的),也許是取代別的東西的一個熟語,一副面具,一個塗畫過的屏幕(是一種病癥嗎?)。是什麼呢?也許是例如某種政治上或關繫方面的焦慮感?這不應由我來說三道四,因為我一旦提出一種詮釋,就提出了一個新的interpretan-dum{待解命題)。不過我們對此可以思考一下,先不下結論。
    2)讓我頗有感觸,有助於我仔細思考的第二點。那位善意的聽眾在我頭腦裡引起一個疑難(無解的邏輯難題):要麼,談論中性並使其成為一條法則;要麼不把它變成一條法則,因此我也不去談論它(整個這門課於是告吹)。這個疑難是實在的:這位聽眾的介入使之更加明晰,尖銳:不過,與此同時,他的介入也顛覆了這門課:也許,我間接地和頑固地談論的東西正屬於難題的一部分;你們可能注意到(如果我對自己加以評論的話),(迄今)幾乎所有我們談論的熟語都把一個疑難擺在了大家面前:善意:濕或干,非“正確”;疲憊:無休止的終結過程;沉默:變成自身的符號,無論意圖是什麼;睡眠:感覺不出自身的空虛;斷言:語言逼迫我非下斷言不可,即使不是出於本意;色彩:中性是有顏色的(而且會沾染他物!);形容詞:制造意像,無法從語言裡去除。除了這些疑難之外,還可以追加(我講得很快)一門與不斷被提出、要求和避開的事物有關的修辭學。例如案卷、話語的歸檔、類型:從未發掘、徹底查理過。
    那麼,也許,被動反應的旁邊會生出積極因素將產生於:這門課:一步步地:如何承認世界充滿疑難,如何(痛苦地、極盡享樂地)經歷一繫列疑難而生活到死亡,而不必借助一股邏輯的、說教的力量一下子擺脫它們?也就是說,如何把經歷疑難當成一種創造活動?也就是說,通過一套文本~話語的實踐——它不破除疑難,而是使其充滿愛意地(依舊是尼采用語)蔓延,進入與他人(公眾)盤錯糾結的言語當中?這一點我已經用另一種方式說過了(開場白):文學或者寫作(此處便是我的棲身之所,但絕無自抬身價之意)一表現充滿疑難、用疑難編織成的世界十一場排解疑難的實踐,但並非徹底解決,也就是毫無傲慢態度。
    (看得出來,如果我樂此不疲地發揮下去,很快就無課可上了,剩下的隻能是一些補充。補充子虛烏有:那纔是最理想的中性啊!不過,我們還是要回到中性的那些熟語上去,還得用八個星期我們纔能歷數一遍。)
    ……
    查看全部↓

    前言/序言

    從1977年1月到1980年3月6日去世之前,羅蘭·巴爾特在法蘭西學院連續講授了三門與“文學符號學”有關的課程,“中性”是其中第二門課(1978年2-6月)。這三門課程雖然題目不同,卻有著明顯的連貫性,是一個整體。2002年,三門課的講稿終獲刊行。
    當年62歲的巴爾特已經達到了事業的頂峰。20世紀50-60年代,他把結構主義語言學的方法運用於符號學理論和敘事學,以及包括服飾在內的各種視覺藝術、飲食、汽車、戲劇和《聖經》等眾多社會現像。巴爾特當年是整個結構主義思潮公認的代表人物之一。不過,進入70年代以後,他從理論性著述轉入更加關注文化現像的散文寫作。
    在“中性”這一課程中,巴爾特完全脫離了他一度成功地倡導和示範過的對立原則為特點的結構主義方法,轉向另一個視野一中性,而且直截了當地把中性定義為一個能夠對立原則的概念。他從語法概念“中性”入手,將其涵蓋面擴大到寫作活動、意識形態、社會和政治行為等不同領域,力圖展示中性的非衝突和非說教的性質對於西方認識論、倫理學和政治等話語的豐富意義。巴爾特素以不斷開拓知名,關於中性的思想無疑標志著其思想歷程的最後一個重要階段。
    關於中性的思想軌跡大概可追溯到巴爾特1953年發表的《寫作的零度》。1971年,他在《原樣》雜志上把自己20多年來的工作概括為“陶醉於一場追求科學性之夢”。在法蘭西學院的《就職演講》裡,他也大談在“幻像”的指引下“教授己所不知”,這些似乎都預告了他將另闢蹊徑。但是直到在這門課上,巴爾特纔開始全面闡發關於中性的新思想(雖然備課筆記未能全部講完)。在討論中性的23種正面和負面的表現時,巴爾特做出的征引可謂蔚為大觀,從老莊、禪宗、古希臘智者和懷疑派、中世紀德國玄學、盧梭、波德萊爾、托爾斯泰、本雅明、紀德、尼采,直到戲劇、音樂和繪畫藝術。我們覺得,這些廣征博引的用意之一是打消“中性本是消極的”的素常理解,證明中性所展現的前景在無論認識論還是倫理學層面的積極作用:有助於擺脫衝突性的、僵思維模式,避開非此即彼的意指作用,以及隨之而來的社會行為和責任。此外,例如他說:“對於中性的思考是我在與時代的抗爭中一種尋找自身風格的方式——一種自由的方式”(《中性》,33頁),“我希望循著細微的差異去生活”(《中性》,37頁)。這些話既可視為巴爾特心聲的告白,也是他一貫反對權勢和因循守舊的鮮明個性的反映。在這門課上,巴爾特還第一次公開了他的案頭閱讀書目,它們大部分來自於他在鄉下的藏書。這些對於研究巴爾特的思想源流無疑都是很有價值的材料。
    了解巴爾特有關中性的思想,不應忽略這門課的社會背景。我們知道,巴爾特有個著名的社會語言學觀點:“全部語言結構就是一種普遍化的支配力量……語言為權勢服務。”(見《就職演講》)在後結構主義時期,“個人在日常生活裡如何擺脫受到包括語言結構在內的各類權勢的支配”是一個法國知識界普遍關心的問題。就在這門課開講以前,他在接受摩洛哥《見解》雜志的采訪時,對於總是被要求取此舍彼,甚至做出凌駕一切的針砭表示厭惡,呼吁享有懸置判斷的權利(《巴爾特全集》,第5卷,539~540頁)。對於這種關心和憂慮,《中性》再次作出回答。如果說,在上一年的課程“如何共同生活”裡,巴爾特提出的答案是“獨修”(idiorhythmie),即每個人都能夠從中找到、實現和保存自身生活節奏的方式,“中性”則在更大範圍內探討了衝破語言和觀念形態的束縛的方法和前景,盡管巴爾特把“中性”叫做“欲望”和“幻像”,即現實所無的理想境界。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