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小說的準備:法蘭西學院課程和研究班講義(1978-1979,1979-1980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市場價】
    529-768
    【優惠價】
    331-480
    【作者】 羅蘭·巴爾特李幼蒸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0119731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0119731
    版次:1

    商品編碼:12592597
    品牌: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包裝:平裝

    叢書名:羅蘭·巴爾特文集
    開本:32開
    出版時間:2010-05-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630
    字數:448000

    正文語種:中文
    作者:羅蘭·巴爾特,李幼蒸


        
        
    "

    內容簡介

    《小說的準備:法蘭西學院課程和研究班講義(1978-1979,1979-1980)》由四個不同部分組成,包括兩次課程講演繫列,兩次研究班講義繫列。四個部分之間沒有主題方面的直接關聯,但彼此之間存在著思想方向上的統一性。該書可視為作者以研究寫作為名進行的一次文學倫理學自白。該書包含著兩種異質性的否定行為:通過用古典小說貶低現代小說在一般理念層面上宣告的死亡;通過承認自身小說寫作計劃的失敗在個人實際層面上來體踐之終結。最終的隱喻,就成了的隱喻。該書表現出一種客觀分析與主觀表現交織融合的特殊寫作風格,是巴爾特為我們留下的一份在倫理話語掩飾下的、值得細細品味的唯美主義。

    作者簡介

    羅蘭·巴爾特,法國著名結構主義文學理論家與文化評論家。其一生經歷可以大致劃分為三個階段:媒體文化評論期(1947-1962)、高等研究院教學期(1962-1976),以及法蘭西學院講座教授期(1976-1980)。他和存在主義大師薩特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法國文學思想界前後輝映,並被公認為蒙田以來法國傑出的散文大家之一。
    羅蘭·巴爾特在法國開創了研究社會、歷史、文化、文學深層意義的結構主義和符號學方法,發表了大量分析文章和專著,其豐富的符號學研究成果具有劃時代的重要性。巴爾特的符號學理論,從嶄新的角度,以敏銳的目光,剖析了時裝、照片、電影、廣告、敘事、汽車、烹飪等各種文化現像的“記號體繫”,從而深刻地改變了人們觀察和認識世界及歷史的方式。晚期巴爾特對當代西方文化和文學的思考進一步深化,超過了前期結構主義立場,朝向有關意義基礎、下意識心理、文學本質等後結構主義和解構主義認識論問題的探討。
    羅蘭·巴爾特對於西方未來學術和文化的發展,影響深遠。其學術遺產對於非西方文化思想傳統的現代化發展,也具有極大的啟發意義。他的思想和研究領域寬廣,其作品適合於關心人文科學各領域、特別是文學理論領域的廣大讀者研讀。

    內頁插圖

    目錄

    編者序言
    小說的準備
    Ⅰ:從生活到作品
    法蘭西學院課程講義(1978-1979)
    1978年12月2日講義
    1978年12月9日講義
    1978年12月16日講義
    1979年1月6日講義
    1979年1月13日講義
    1979年1月20日講義
    1979年1月27日講義
    1979年2月3日講義
    1979年2月10日講義
    1979年2月17日講義
    1979年2月24日講義
    1979年3月3日講義
    結論
    1979年3月10日講義

    迷園的隱喻
    跨學科研究
    1978-1979年度研究班講義
    1978年12月2日研究班導論
    1979年3月10日結束的講義


    小說的準備
    Ⅱ:作品作為意志
    法蘭西學院課程講義(1979-1980)
    1979年12月1日講義
    前言
    Ⅰ:寫作的欲望
    1979年12月8日講義
    1979年12月15日講義
    領隊獨白,方法,敘事
    1980年1月5日講義
    Ⅱ:第一試煉:選擇,懷疑
    1980年1月12日講義
    ……
    普魯斯特和攝影
    對所知甚少的攝影資料所作的檢驗
    附論
    查看全部↓

    前言/序言

    羅蘭·巴爾特(1915-1980)是已故法蘭西學院講座教授,法國當代著名文學思想家和理論家,結構主義運動主要代表者之一,並被學界公認為法國文學符號學和法國新批評的創始人。其一生經歷可大致劃分為三個階段:媒體文化評論期(1947-1962)、高等研究院教學期(1962-1976)以及法蘭西學院講座教授期(1976-1980)。作者故世後留下了5卷本全集約6 000頁和3卷本講演錄近千頁。這7000頁的文稿,表現出了作者在文學、文化研究和人文科學諸領域內的卓越藝術品鋻力和理論想像力,因此可當之無愧為當代西方影響最大的文學思想家之一。時至今日,在西方人文學內最稱活躍的文學理論及批評領域,巴爾特的學術影響力仍然是其他文學批評家和理論家難以企及的。
    1980年春,當代法國兩位文學理論大師羅蘭·巴爾特和保羅·薩特於三周之內相繼謝世,標志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法國乃至西方兩大文學思潮——結構主義和存在主義的終結。4月中旬薩特出殯時,數萬人隨棺送行,場面壯觀;而3月下旬巴爾特在居住地Urt小墓園下葬時,僅有百十位朋友學生送別(包括格雷馬斯和福科)。兩人都是福樓拜的熱愛者和研究者,而彼此的文學實踐方式非常不同,最後是薩特得以安息在巴黎著名的Montparnasse墓地內福樓拜墓穴附近。薩特是雅俗共賞的社會名流,巴爾特則僅能享譽學界。
    1976年,巴爾特以其欠缺研究生資歷的背景(據說20世紀50年代末列維一斯特勞斯還曾否定過巴爾特參加研究生論文計劃的資格),在福科推薦下,得以破格進入最高學府法蘭西學院。1977年1月,挽臂隨其步入就職講演大廳的是他的母親。8個月後,與其廝守一生的母親故世,巴爾特頓失精神依持。在一次傷不致死的車禍後,1980年,時當盛年的巴爾特,竟“自願”隨母而去,留下了有關其死前真實心跡和其未了(小說)寫作遺願之謎。去世前兩個月,他剛完成其最後一部講演稿文本<小說的準備》,這也是他交付法蘭西學院及留給世人的最後一部作品。而他的第一本書《寫作的零度》,則是他結束6年療養院讀書生活後,對飽受二戰屈辱的法國文壇所做的第一次“個人文學立場宣言”。這份文學宣言書是直接針對他所景仰的薩特同時期發表的另一份文學宣言書《什麼是文學?》的。結果,30年間,沒有進入過作為法國智慧資歷像征的“高等師範學院”的巴爾特,卻逐漸在文學學術思想界取代了薩特的影響力,後者不僅曾為“高師”哲學繫高材生,並且日後成為法國二戰後首屈一指的哲學家。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