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袁寶華回憶錄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市場價】
    750-1088
    【優惠價】
    469-680
    【作者】 袁寶華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0204819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0204819
    版次:1

    商品編碼:12369501
    品牌: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18-05-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484
    作者:袁寶華


        
        
    "

    內容簡介

    本書是袁寶華同志的自述回憶錄,記述了他從一二?九運動參加革命開始,到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新中國建設,以及 “文革”期間經濟運行和改革開放期間的國民經濟管理等過程中的革命實踐經歷。涵蓋了作者幾十年來的革命工作和經濟工作的實踐經驗以及他獨到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風。

    目錄

    第一章 我的童年和少年
    一、我的童年
    二、中學生活

    第二章 一二·九運動的洗禮
    一、考進北京大學
    二、血與火的一二·九學生運動
    三、南下宣傳團
    四、難忘“民先”

    第三章 南陽的抗日烽火
    一、回南陽鬧革命
    二、掌握7000支槍杆子
    三、南陽形勢逆轉
    四、組織決定去延安

    第四章 革命聖地延安
    一、奔赴延安
    二、進中央黨校
    三、陳雲領導下的中央組織部
    四、延安整風
    五、延安生活

    第五章 建立和鞏固東北農村政權
    一、赴東北參加基層政權建設
    二、乾安的剿匪與土改
    三、開展大生產和支前運動
    四、洮安縣的“三大自由”

    第六章 東北工業部與新中國工業的起步
    一、東北工業部
    二、剛解放時的東北工業
    三、東北工業的恢復和發展
    四、編制東北工業計劃
    五、東北工業部的教育和科技工作
    六、抗美援朝大搬遷
    七、建設新中國工業的重要戰略決策

    第七章 赴蘇聯談判的日日夜夜
    一、談判前的準備工作
    二、代表團離京赴莫斯科
    三、參觀學習蘇聯企業
    四、斯大林逝世
    五、艱難的談判
    六、“156項工程”的重要意義

    第八章 實施“一五”計劃
    一、走遍全國,為鋼鐵工業新基地選址
    二、實施“156項工程”中的重工業項目
    三、“一五”計劃的成功經驗

    第九章 “大躍進”和“大煉鋼鐵”
    一、“1070”是怎麼出來的
    二、出人意料的廬山會議
    三、對弓長嶺鐵礦和鞍鋼的調查
    四、對國民經濟傷筋動骨的調整
    五、頭腦發熱的教訓不能忘記

    第十章 物資管理部成立的前前後後
    一、新中國的物資管理
    二、劉少奇領導物資管理體制改革
    三、60年代物資管理體制改革的局限性
    四、在天津搞“四清”
    五、“小計委”和“三五”計劃
    六、三線建設的物資保障

    第十一章 “文化大革命”初期的物資部
    一、山雨欲來
    二、被“文化大革命”衝擊的“工交黨委”
    三、李哲人“靠邊站”後,我也“靠邊站”了

    第十二章 “文化大革命”十年的經濟工作
    一、國務院業務組和工交辦事組
    二、在周總理干預下我被解放出來
    三、非常時期的生產組
    四、生產組的主要工作
    五、“文化大革命”期間的鋼鐵工業
    六、大打礦山之仗
    七、大規模引進西方國家大型成套設備

    第十三章 難忘的1975和1976
    一、鄧小平復出
    二、王震抓住黃金不放
    三、全面整頓和《工業二十條》
    四、周總理逝世
    五、“反擊右傾翻案風”
    六、抗震救災
    七、毛主席逝世
    八、“四人幫”垮臺
    九、“文化大革命”期間我國經濟的曲折發展

    第十四章 經濟工作的撥亂反正
    一、正本先清源
    二、所謂“洋躍進”
    三、“三打2600”
    四、端正經濟工作指導思想
    五、工業學大慶
    六、兩位值得懷念的人

    第十五章 十年新經委
    一、組建新經委
    二、“半個”工交辦
    三、組建“大”經委
    四、實施老企業技術改造
    五、推行全面質量管理

    第十六章 學習考察西方發達國家
    一、首次出訪印像多多
    二、在日本“蹲點”
    三、兩位老朋友的坦言
    四、美國的“拿來主義”
    五、施瓦布與世界經濟論壇
    六、要研究和借鋻西方國家的管理經驗

    第十七章 企業整頓與改革
    一、恢復性整頓
    二、全面整頓
    三、企業升級
    四、擴權讓利
    五、從包干到承包
    六、建立經濟責任制

    第十八章 制定《企業法》
    一、黨委領導下的廠長負責制
    二、彭真領導草擬“兩法”
    三、要下決心改變企業領導體制
    四、胡耀邦:企業弊端在“四無”
    五、對勇於改革的人要“四不”
    六、“立法條件還不成熟”
    七、新“三個條例”與《補充通知》
    八、全國人大常委會三次審議《企業法》
    九、《企業法》也應與時俱進

    第十九章 職工教育
    一、成立“職教委”
    二、考廠長
    三、工商管理教育
    四、職工教育是企業百年大計

    第二十章 企業思想政治工作
    一、“政工辦”和“政研會”
    二、亟須思考的話題
    三、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風波的教訓

    第二十一章 創建中國的企業社團
    一、“中企協”和企業家協會
    二、培訓班和研究班
    三、企業“診斷”
    四、對外交流
    五、出版、報刊和信息
    六、建設職業企業家隊伍
    七、廠長(經理)座談會
    八、聯合社會力量為企業服務

    第二十二章 出任中國人民大學校長
    一、意外的任命
    二、我的治學理念
    三、關心和尊重知識分子
    四、籌建國家行政學院
    後記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袁寶華回憶錄》:
    一、我的童年
    我的家鄉在河南省南召縣李青店鎮即現在的南召縣城關區。當時縣城在雲陽。李青店距雲陽約70華裡,靠山臨水,在伏牛山主峰的東南邊,距主峰約五六十裡。鎮的東邊有一條河叫黃洋河。鎮子所處的地方是黃洋河衝積的小平原,是南陽北部山區中較大的鎮子。
    當地生產柞蠶絲綢,鎮上有一些手工繅絲廠和絲織廠。我國產柞蠶絲的地方並不多,柞蠶絲綢是南召的經濟支柱,也是居民的主要經濟活動和收入來源。我們那裡還盛產一種叫辛夷的藥材,山漆、桐油等也是當地的特產。從我記事時,就知道這裡的商業很發達。幾百年來,大批晉陝商人來此經營,是南陽附近著名的商業城鎮,至今還有一處晉陝會館。 1916年1月我就出生在這裡。我家是當地最大的地主,有良田千畝,還開有商鋪。我的父親叫袁作相,念過私塾,視野開闊,還到開封參加過省議會,是當地有名的開明士紳。民國初年,士紳、官員、各路軍隊往來頻繁,需要斡旋和開支很多,當地士紳就推舉他當了區長。
    父親是獨生子,繼承了一份很大的家產。原配夫人生了兩個女兒後去世了。我母親餘宗娥是續弦,嫁給父親時隻有十七歲,生下我們兄弟四人和一個妹妹,妹妹比我小七八歲。
    我出生在臘月,按當地的算法,轉過年就是兩歲,所以我六歲進小學時,實際纔四歲。到學校念書像玩兒一樣,有時同老師捉迷藏,老師轉過身在黑板上寫字,我就在下面學雞叫,弄得哄堂大笑。大哥老實,讀書也認真。二哥調皮,時常帶著我們去玩。小的時候整天就是玩。
    那年代軍閥混戰,土匪滋生。1921年秋的一天黎明,魯山王老五、李克光率杆匪千餘人,攻進李青店,把二哥和其他鄉親當作“肉票”帶走了。後來我父親花重金纔把二哥和其他鄉親贖回來。
    自從土匪把李青店攻破以後,鎮裡就不平靜了。大約是1921年底,我們全家搬到南陽城裡,租別人的房子住。房東住後院,我家住前院。院子坐東朝西,前院有南北兩院,共約十來間房子。父親由於受到刺激,到南陽後十分消沉,開始吸食大煙。每日同兩種人交往:一是新派人物,一是舊派人物。這兩派人物對我們的影響都不小。
    1922年初我的幾個哥哥進了南陽的中、小學,我進了住家附近的臥佛寺小學。我的第一任教師就是我家的房東。房東是個知識分子,經他介紹我父親認識了他的妹夫周信,他畢業於北京大學,此時在南陽中學任教。他們二人很快成為好朋友。通過周信,父親又認識了董作賓,他是語言文字學家,後來到了臺灣“中央”研究院。父親托董作賓把我大哥帶到北京念書,當時董在北京考古研究所工作,是個新派人物。
    舊派人物中有一位申老先生,是私塾先生,是我舅舅的老師,南陽鄉下人。父親請他給我們兄弟做家庭教師,我們白天到洋學堂上課,晚上跟申老先生念四書五經。到三年級時,《大學》《中庸》《論語》《孟子》都念完了,開始讀《詩經》時,老先生病了。
    我有兩個舅舅。大舅當過騎兵連連長。二舅做過吳佩孚軍隊中的旅長,北伐戰爭吳佩孚失敗後,回到南陽。他們倆聯合地方武裝勢力反對上面派來的鎮守使。鎮守使就派人抓他們,他們跑到山裡去了。鎮守使就把我父親和姨夫抓到縣衙軟禁起來。個把月後,我父親被放了出來,之後就更消沉了。同南召一個姓符的先生,整天在一起說古論今,天天談論《左傳》。當時我已讀完了“四書”,很喜歡聽他們談話,特別愛聽他們講歷史故事。
    二年級下學期,我進入南陽第四小學,這是個模範小學。讀完三年級上學期,由於我成績好,學校讓我升人四年級下學期。這時,南陽新成立了一所南都小學,就是現在的南陽第二中學。由當地有名人士張嘉謀創辦,他是國會議員,曹錕賄選時給了他一筆錢,他用這筆錢回家鄉辦了這所小學。這所新辦小學很有吸引力。當時我三哥高小一年級肄業,大哥就讓三哥和我一起考南都小學。結果,我們倆人都考上了。
    ……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