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符號學原理/羅蘭·巴爾特文集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市場價】
    209-304
    【優惠價】
    131-190
    【作者】 羅蘭·巴爾特李幼蒸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0088334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0088334
    版次:1

    商品編碼:12786758
    品牌: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包裝:平裝

    叢書名:羅蘭·巴爾特文集
    開本:32開
    出版時間:2008-0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98
    字數:81000

    正文語種:中文
    作者:羅蘭·巴爾特,李幼蒸


        
        
    "

    內容簡介

    《符號學原理/羅蘭·巴爾特文集》的作者為法國首屈一指的文學和文化符號學家,《符號學原理/羅蘭·巴爾特文集》為作者的文化符號學理論代表作,20世紀60年代發表以來,風行世界各國,已成為當代西方文學理論的經典之一。
    《符號學原理/羅蘭·巴爾特文集》涉及語言學、文學理論、文化理論等廣闊人文領域,對結構主義和符號學的基本方法論,提供了一份簡明教材,適合於關心美學、文藝理論、文化理論的廣大讀者研讀。
    《符號學原理/羅蘭·巴爾特文集》內容深入淺出,既是一部符號學導論,也可作為有關文藝理論和符號學的長期參考讀物。

    作者簡介

    羅蘭·巴爾特(Roland Barthes,1915-1980),法國著名結構主義文學理論家與文化評論家。其一生經歷可以大致劃分為三個階段:媒體文化評論期(1947-1962)、高等研究院教學期(1962-1976),以及法蘭西學院講座教授期(1976-1980)。他和存在主義大師薩特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法國文學思想界前後輝映,並被公認為蒙田以來法國傑出的散文大家之一。
    羅蘭·巴爾特在法國開創了研究社會、歷史、文化、文學深層意義的結構主義和符號學方法,發表了大量分析文章和專著,其豐富的符號學研究成果具有劃時代的重要性。巴爾特的符號學理論,從嶄新的角度,以敏銳的目光,剖析了時裝、照片、電影、廣告、敘事、汽車、烹飪等各種文化現像的“記號體繫”,從而深刻地改變了人們觀察和認識世界及歷史的方式。晚期巴爾特對當代西方文化和文學的思考進一步深化,超出了前期結構主義立場,朝向有關意義基礎、下意識心理、文學本質等後結構主義和解構主義認識論問題的探討。
    羅蘭·巴爾特對於西方未來學術和文化的發展,影響深遠。其學術遺產對於非西方文化思想傳統的現代化發展,也具有極大的啟發意義。他的思想和研究領域寬廣,其作品適合於關心人文科學各領域、特別是文學理論領域的廣大讀者研讀。

    內頁插圖

    目錄

    導論
    Ⅰ 語言結構與言語
    Ⅰ.1 語言學
    Ⅰ.2 符號學的觀點

    Ⅱ 所指和能指
    Ⅱ.1 記號
    Ⅱ.2 所指
    Ⅱ.3 能指
    Ⅱ.4 意指作用
    Ⅱ.5 值項

    Ⅲ 組合段與繫統
    Ⅲ.1 語言的兩根軸
    Ⅲ.2 組合段
    Ⅲ.3 繫統

    Ⅳ 直指與涵指

    結論:符號學研究
    概念索引
    附論
    查看全部↓

    前言/序言

    現代西方符號學,自語言學家索緒爾和哲學家皮爾士於19世紀末分別創說以來,在各國語言學、邏輯學、哲學、心理學、美學等傳統學科領域內不斷續有發展。到了20世紀60年代,歐美各國符號學學術終於彙聚為一股國際潮流,並被納入各國科研和教育軌道。就在第一屆國際符號學大會召開的1965年之前,羅蘭·巴爾特的這本《符號學原理》出版了。從來未曾參加國際符號學活動的巴爾特,自20世紀50年代中期起,開始將符號學方法自覺地運用於文學和文化現像批評的意識形態分析,並最終將其本人最直接了解和運用的一些語言學和符號學概念、原則和方法,歸納為若干基本論述,以提供有關符號學的原則和方法的基本知識。結果,就實際影響的大小和範圍而言,巴爾特這本小冊子竟然超過了許多語言學和哲學領域的符號學專著產生的影響,特別是在文學批評領域內。一方面這固然因為巴爾特的這本書簡明扼要、便於應用;另一方面也因為巴爾特本人的符號學觀點的“理論適切性”安排得宜。本人不是任何領域專深學者的巴爾特,從各種專家著述中選取他認為有用和有價值的部分,按照自己的構想和設計,提出了這部相當實用的符號學分析方法手冊。而其本人在此書中的特殊創意是,將結構語言學看做是符號學的組成部分,而非相反,盡管他本人持有很強的語言學中心論立場。和其他同時代法國諸多傑出語言學家相比,是巴爾特首先將語言學精神和方法拓廣到整個文化領域,並使符號學和一般文化學結合起來的。另一方面,巴爾特又和美國及德國等哲學性、心理學性的符號學研究不同,強調結構語言學在文化符號學中的指導作用,其基本精神還是符合其語言學中心論的。巴爾特並不重視任何將思想方法納入學科繫統的構想,因此《符號學原理》這本小書不是作為某種確定的理論基礎而構擬的,而應視之為一種實用性、暫行性較強的分析方法彙編。這樣一種屬於理論層級中等程度的文化符號學手冊,倒是非常符合當代符號學正在發展中的學術特點。其目的在於啟發文學和文化批評家的觀察和思考方式,為他們提供一套現成可用的“教材”。其內容都是根據作者十多年來在寫作和教學工作中積累的經驗而成。此書自1964年首次出版後,一直暢銷於世界各國,其內容雖然涉及不少領域,但其主要目標是朝向文化和文學現像的兩種普遍意義構造的:直接意義繫統(直指作用)和間接意義繫統(涵指作用)的構成分析。文學符號學主張,分析者和批評家應該透過文學和文化文本的表面意思,達到其底層及諸隱喻層上的“背後”意思。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