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教師培訓 教師用書 重新發現兒童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市場價】
    552-800
    【優惠價】
    345-500
    【作者】 高峰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0281438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0281438
    版次:1

    商品編碼:12685439
    品牌: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20-06-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184
    作者:高峰


        
        
    "

    產品特色

    編輯推薦

    本書是高峰校長幸福教育繫列作品之一,書中既有作者對兒童的重新認識,也有作者為發展兒童所做的種種努力。作者對兒童的認識、了解、尊重與保護,以及為發展兒童所做的行動對教師、家長和教育管理人員都有一定的啟發。

    內容簡介

    作為兒童的“重要他人”——教師、家長,我們真正了解兒童嗎?
    兒童不是“小大人”,他們有自己的認知,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話語體繫。但成人往往習慣於以自己的經驗替代孩子的成長。作為專業人士的教師、天天與孩子生活在一起的父母,我們需要跳出這一“慣性思維”,重新發現兒童,以兒童的眼光審視日常教育教學,就會發現完全不同的風景。也隻有這樣,我們纔能創造出適合兒童生長的教育生活。
    本書是著名教育專家、兒童文學作家、幸福教育實踐研究創建者、中國科學院附屬玉泉小學校長高峰的又一力作。
    《重新發現兒童》適合中小學教師、中小學校長培訓與閱讀,適合兒童研究者和家長閱讀。

    作者簡介

    高峰,山東高密人。高級教師,高級校長。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高級訪問學者,天津師範大學特聘教授,北京作家協會會員,山東省寫作學會副會長,新學校研究會副會長。曾在山東東營和濰坊兩地擔任中小學校長。現為中國科學院附屬玉泉小學校長、海澱區政府督學、海澱區人大代表。榮獲北京市優秀教育工作者、山東省優秀教育工作者、濰坊市專業技術撥尖人纔和勞動模範等稱號。著有《尋找教育原生態》《幸福在心》《重新發現學校》《重新發現教育》等教育專著以及兒童教育小說《小螞蟻學校》。主研的“幸福教育的研究與實踐”獲山東省省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構建幸福教育育人模型,探索立德樹人辦學路徑”獲北京市教育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目錄

    自序 讓兒童站在正中央

    I 看見兒童

    城市為誰而準備
    讓孩子站在校園的正中央
    我們為什麼而工作
    孩子們,對不起
    學校為孩子而存在
    國家的未來決勝於教室之內
    不讓一個孩子掉隊
    走過畢業季
    孩子是國家的明天
    讓孩子們優雅地用餐
    童心未泯
    孩子,你好
    人是靠兩個輪子驅動的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
    沒有改變不了的孩子
    靜聽花開的聲音
    入校課程
    善待每一個孩子
    少年的那個午間時光
    牽掛和被牽掛都是一種幸福
    為什麼是一年級和五年級
    為什麼要開設“男孩女孩課”
    請原諒這樣的“私心”
    向校長潑水的泉水節
    玉泉“幸福甜餅”
    做一個“萌”校長
    我們敢於為了孩子舍棄名利嗎

    II 認識兒童

    你不跟他玩,他就不跟你玩
    我們的孩子為什麼越來越沒有教養
    我們的孩子為什麼不能生龍活虎
    我們的孩子為什麼大喊大叫
    我們的孩子為什麼沒有養成好習慣
    我們的孩子為什麼破壞公共財物
    我們的孩子為什麼坐不住
    我們的孩子為什麼難管
    我們的孩子為什麼缺乏創造力
    我們為什麼要關注每一個鮮活的個體
    我們為什麼必須小心翼翼地進入孩子的生活
    把我們自己變成兒童
    不可缺少的感知學習
    孩子纔是最重要的
    幫孩子慢慢長大
    行走在孩子的世界裡
    好玩是學習發生的前提
    夢想的種子
    那些被我們寵壞的孩子
    種下情感的種子
    要善於制造關鍵事件
    請向孩子的道德高度看齊
    我心目中的好孩子
    讓孩子懷揣夢想上路
    一次“炸掉學校”的失敗試驗

    III 保衛兒童

    捍衛兒童成長的權利
    保衛兒童的本真
    保衛教育的功能
    捍衛教育的本真
    捍衛教育的邊界
    捍衛教育的良心
    捍衛教育的夢想
    捍衛教育的生命
    誰撞了孩子們的“腰”
    拒絕無謂的犧牲
    是要面子,還是要裡子
    學校不能是個筐
    我們的學期問題
    需要安安靜靜地辦學
    無聲的課程
    讓學校適應孩子
    校園必須是個充滿人道主義精神的地方
    學校裡的重女輕男問題
    將考試變成課程
    為孩子們喫好飯而鬥爭
    為孩子培育一棵教育的大樹

    IV 尊重兒童

    我們讓孩子走向哪裡
    學校裡處處都是教育
    必須敢於讓孩子犯錯誤
    不宜在公共場合批評孩子
    我們的眼睛裡究竟有沒有孩子
    我們能不能不把孩子當“敵人”
    我們如何減負
    關於“公”與“私”的教育
    家規
    是教育大,還是教學大
    與孩子們一起長大
    把興趣放在首位
    請注意,這裡是校園
    天纔人物的誕生
    從金錢到愛心的距離
    我們一起打雪仗
    尊重的細節
    學生節上的觀眾

    V 發展兒童

    辦一所“中國夢學園”
    跳出教育做教師
    讓新的學期從發布好玩的課程開始
    中國孩子真的學扎實了嗎
    讓孩子有自己的想法
    為什麼是數學引橋課程
    做些“無用”的教育
    學生節的價值
    狂歡節留下了什麼
    電影課程的價值
    適合的纔是最好的
    端午節豈能僅是端午節
    去西山“走透透”
    我們的“魔鬼節”課程
    我們的酷男靚女們
    從“扒地瓜”課程裡“扒”出了什麼
    新年禮物背後的玄機
    幸福就是生活在期待中

    後記 為兒童而不知疲倦地忙碌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自序 讓兒童站在正中央

    翻開我們的文化經典,如《論語》《道德經》和唐詩宋詞等,我們可以發現,自古以來中國的兒童都是生活在成人的世界裡,都是被教訓、被教導的角色。幾千年來,中國的兒童從未“站在正中央”,成為具有獨立價值的人。
    宋代著名理學家朱熹曾告誡世人:小孩子最好有什麼喫什麼,不要靠近熱鬧的地方,不要養小鳥、狗、貓之類的小動物,不要打球、踢球、放風箏……清代蒙師崔學古在《幼訓》中強調:不許孩子捉蟲子、踩螞蟻、玩遊戲……
    胡適先生曾說過,你看一個國家的文明,隻需考察三件事:第一,看他們怎樣對待小孩子;第二,看他們怎樣對待女人;第三,看他們怎樣利用閑暇時間。
    在中國這樣一個文明古國,我們是怎樣對待小孩子的?歷史上很多道德家、教育家總是嚴禁孩子玩耍,因為他們認為孩子不應做“無益之事”,孩子的時間和精力最好都用到學習、讀書、習禮等“有益之事”上。
    按照胡適先生的“文明”標準,中國是不是一個文明古國?
    清末以來,隨著現代學校的興起,我們逐步把兒童當成一個完整的人來對待。然而到了今天,雖然兒童已成為“小皇帝”“小公主”了,看似我們把兒童當成人來對待了,但我們又把兒童看成大人的“工具”“手段”“臉面”,將兒童視為簡單的“物”或私有財產,並試圖把他們“塑造”成一個什麼“東西”。
    兒童不是小大人。兒童有獨立的、不同於成人的生活。蒙臺梭利認為,兒童是成人之父。保護兒童的天性,就是保護人類的真誠和善良、公平和正義、美好和未來。從這個意義上說,兒童是民族的未來和國家的未來。
    以兒童為本位是現代教育的邏輯起點。我們在2001年提出“幸福教育”的辦學理念與實踐模型,就是以兒童為本位,不懈追求讓每一個孩子擁有幸福的童年和幸福的人生。
    我們成人常常自以為是地對待兒童。其實,這是大錯特錯的。兒童是神秘的、詩意的、藝術的,我們成人要重新發現和探索兒童的世界。唯有如此,我們纔能讓兒童站在正中央,創造出適應兒童成長的教育生活。

    1.
    入校課程

    每年9月1日,不論艷陽高照還是秋雨綿綿,中國的每所小學都會迎來一年級的新生。
    這些六七歲的孩子離開家庭,離開父母,面對新的環境、新的老師、新的伙伴、新的生活,既有渴望與向往,同時又有些茫然和不知所措――沒有安全感。每年的這個時候,我都會認真地觀察孩子們的行為。
    2014年開學第一天,我們專門為一年級的孩子設計了入校課程。學校為小朋友們鋪上紅地毯,讓他們自己走進校園。笑容可掬的老師站在學校門口,為每一個孩子戴上一朵“幸福花”,說一句歡迎和鼓勵的話。然後,進入校園的這些孩子由六年級的大哥哥、大姐姐牽著走進教室,班主任老師在教室裡迎候。到了教室裡,孩子們要品嘗我們的“幸福甜餅”,感受學校的味道……我們還給每個孩子發一本“成長護照”。開學後第一周先不上課,而是讓孩子們熟悉校園環境、老師和同學。其中有一個環節是讓孩子們到圖書館、醫療室、保安室、校長室、老師辦公室等部門參觀,每參觀完一個部門,他們的“護照”上就會蓋上一枚“海關”印章。
    為什麼我們要為一年級的孩子設計這樣一門入校課程?
    首先,是出於心理學方面的考量。六七歲的孩子尚處在對家庭的依戀期,讓孩子將對父母的依戀遷移到老師身上是教育生活的開始。如果沒有這樣的入校課程,就很難讓孩子感受到老師的親切和校園的可愛。假如老師一上來就對孩子嚴厲批評,孩子就會感覺學校是一個恐怖的地方,就會失去安全感,不再喜歡待在學校裡。
    其次,是出於教育學方面的考量。孩子在家長和社會的暗示下,知道要走進校園過學習生活。孩子滿懷期待和向往來到學校,如果我們一開學就上課,寫作業,講紀律,提要求,而沒有給他們一個過渡期,他們就很難適應。或者說,如果我們一開學就讓孩子品嘗到失敗的滋味,這樣,教育尚未開始,就已經結束了――因為孩子將不喜歡校園,不喜歡老師。在孩子們的學習道路上建設一座長長的引橋,讓他們順利登上學習生活這座橋,這是十分必要的。
    再次,是出於社會學方面的考量。人類精神世界的發展依賴兩種深層次的內心感覺:一是安全感,二是歸屬感。前者與恐懼(死亡、傷害、痛苦)有關,後者與孤獨(依戀、隔離、無助)有關。開設入校課程,其實就是想讓孩子一進入校園就擁有安全感,如體會校園裡融洽的氣氛、熟悉和藹可親的老師等,還想讓他們盡快找到歸屬感,如接受高年級同學的幫助、整理自己的教室、參觀校園、認識老師和同學等。
    最後,是出於管理學方面的考量。學校設計這樣一門入校課程,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開設這門課程前,開學後老師們一般是按部就班地上課。在開設這門課程後,老師們需要研究兒童的特點,改變自己,主動拉近與孩子的距離。這樣的改變有利於教師的專業發展。
    幫助一年級的孩子盡快融入校園生活,讓他們找到安全感和歸屬感,這就是入校課程的本質。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