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大秦之道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人民文學出版社
【市場價】
718-1040
【優惠價】
449-650
【作者】 阿瑩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ISBN】9787020118717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ISBN:9787020118717
版次:1

商品編碼:12085248
品牌:人民文學出版社(PEOPLE’S
包裝:平裝

開本:32開
出版時間:2016-12-01
用紙:膠版紙

作者:阿瑩

    
    
"

內容簡介

這部書名為《大秦之道》,起自《石鼓山之謎》,結於《三秦之遊》,五十二篇文章,一以貫之,是一個人的路。阿瑩先生在陝西這片土地上一路行去,尋幽探勝,撫今訪古。一邊走著,有所見、有所感、有所思,形諸筆底,蔚為大觀,一個人的路竟被他走成了“大秦之道”,大道朝天,所通者古今之變、文明之理。


精彩書評

阿瑩先生屬於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投身文學的那一代人。那一代人中,很多人隨著時勢之變放棄了文學的志向。在這三十多年裡,阿瑩先生一直在寫,小說、報告文學、戲劇和散文,特別是戲劇和散文,卓然有成。

——李敬澤(中國作協副主席、著名評論家)

阿瑩先生以自己多年來身體力行的訪古、體察、感知和積累,完成了《大秦之道》這樣一部厚實的地域歷史散文著作。這不僅是一部文筆平實、深入淺出的歷史題材的文學散文集,更是一部獻給三秦大地的“小百科”式的文化之書、歷史之書。也可以說,是一部向自己的鄉土歷史文化致敬之書。

——熊召政(著名作家)

目錄

壹 汲古篇

石鼓山之謎

法門寺之佛

石峁城之古

地宮藝術之光

大秦之道

城郭之祭

棣花鎮之謎

樂遊原之下

仙遊寺之寶

文安驛之春

關中書院之聲

高山之巔

三秦之歌

小路之美

貳 仰止篇

黃帝之陵

定軍山之魂

司馬道之上

漢中之雄

下馬之丘

草堂之霧

詩人之夢

玉華宮之路

上官婉兒之殤

藥王山之神

蒼涼之景

柳公權之墨

天壇之土

東湖之畔

橫渠之學

統領萬邦之城

好古之吏

參 雅鋻篇

磁州之碗

古琴之韻

陶管之遺

古埙之律

瓦當之圖

飲酒之器

箭鏃之銳

雜技之俑

繩紋之妙

節約之初

管轄之義

肆 遊思篇

甘泉宮之考

九成宮之嘆

鐘山寺之記

華清池之鋻

大寨之訪

金銀灘之秀

中臺寺之禪

關中之脈

金佛山之秋

三秦之遊

後 記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大秦之道

這是一條神奇而又孤寂的大道。

——作者題記

我那年踏春到了淳化的甘泉宮遺址,纔知道聲名遠播的秦直道是從這兒開始的。這片宏大的遺址北側是林光宮,外邊有一條深達二十多米的深溝,生長著茂密的荊棘荒草,或高或矮,簇簇擁擁,仿佛竭力想用綠把整條溝填實起來。呵呵,真真想不到兩千多年的秦直道,由於經年久月雨水彙集,大道竟衝成了大溝,使人立刻想起歲月如刀的詞句來。

這連綿不斷的直道是大秦帝國最輝煌的戰略傑作,那年秦始皇的愛將蒙恬在把匈奴趕到漠北之後,雄心勃勃地修築了長城,又獨具匠心地鋪就了秦直道,從而把帝國帶入了永恆的境界。至今在這片遺址裡還有一座高聳的通天臺,就是當年皇帝的檢閱臺,可想站立高臺之上,戰鼓齊鳴,旌旗招展,萬千兵士以藐視群雄的氣勢,開始了南風壓倒北風的壯烈行程,直把勝利者的彪悍帶到戍邊的戰場上。如今沿著這條雄渾的直道往前走,散落的古代瓦礫多得不可思議,偌大的遺址區就堆積了成片的瓦礫堆,繩紋的、布紋的、光面的碎瓦無聲地昭示著曾經的壯麗。然而,這個曾經讓司馬遷痛斥的秦直道,從修築那天起便把懸疑丟給了後人。

似乎眼前這條“大溝”最終順著蒙恬的指引,躍上了橫臥陝北的子午嶺脊背,執著地伸向了浩瀚的黃土溝壑,宛如一條巨蟒在嶺上向北蜿蜒。所謂的“塹土堙谷”,就是遇山劈路,遇溝填土,生生地在山脊上築成了一條通達大漠的古道,似乎也把將軍的命運引向了悲壯之途。這條大道應是那個時代的頂級高速公路了,寬有三十多米,隊伍可以排成三四十人的縱隊向前推進,可以並列十乘戰車向前飛馳。這個前所未有的馳道,把秦始皇“車同軌”的意願推到了頂峰,亦把蒙恬的智慧發揮得淋漓盡致了。

我在那個把富字頂在腦門上的縣域找到了感覺,那裡的古道忽隱忽現,沿途的遺跡猶如蒙上厚塵的珍寶相偎相依。富縣人竟準備在遺址邊壘起一座氣勢高遠的古風闕樓,秦韻悠長,稜角滄桑。而令人驚奇的是走過闕樓腳架,竟然會看到一座殘存的古驛站,一層又一層的土窯洞,似大張著的喉嚨,渴望著久違的喧鬧,連那土崖上的野棗樹和喇叭花也爭先恐後從窯洞裡擁出來,迎接著從遠方趕來的尋古之人。不過,當年洪流般的隊伍在直道上源源挺進,隻為給前方輸送勝利的夢想,而沿途的驛站也隻為兵馬能在這兒歇息,燒火喫飯,補充睡眠,估計一般士兵是難以享受這些窯洞的,也難知曉蒙恬在哪孔窯洞有過酌飲。但如今的尋古者似乎也不再關心這個了,隻渴望能在這裡找到來自金戈鐵馬時代的馬鐙、箭頭和劍戟,盡管已經鏽跡斑斑,卻依然能夠讓人想到那個時代的豪爽和血腥。

絕想不到窯群的旁邊還有個恐怖的殺人坑,這也許是掩埋戰俘之地,盡管那些累累白骨已經被歲月腐蝕了,已經看不到完整的肢體,但是駐足細聽,卻仿佛有兩千多年前的哀號縈繞耳畔,隱約還有來自遙遠的呼喚聲聲如泣。正想著,有句古詩便動了幾字傳進腦海:可憐秦道無名骨,猶是春閨夢裡人。且未吟誦出口就有淚水湧出來了,尚難知這坑裡是否真藏有蒙恬的刀下冤魂!然而,古道邊的農人卻坦蕩異常,沒有一絲怯意,扛著鋤頭,唱著信天遊,晃晃悠悠地從崖畔上冒出來,盤算著今年小麥的收成,也早把苦澀的歷史演化成浪漫了。

後來那巨蟒般的直道從山嶺上下來了,又一頭扎進了浩瀚的毛烏素沙漠,黃沙把那巨蟒攪得昏天黑地,然後又輕撫著路邊的毛頭柳和駱駝草爬進了茫茫戈壁灘。而今厚厚的沙石已經把秦直道悄然吞沒了,但是古道邊的烽火臺隱約可望,那些遠古的通信 設施早已失去了作用,今天也隻剩下文化涵義了。 殊不知這些烽火臺大都與直道相伴的,那時古道修到哪兒,烽火臺必然要建到哪兒的。當年駐守的伶仃戰士,一旦發現前方烽煙突起,便要立即點燃手中煙火,一站一站把前線的緊急傳遞到大帳後營。所以,烽火臺可覓,秦直道就在,隻是在等待我們擇時發掘了。毫無疑問,這條大道與長城一樣耗資巨大,留下的悲慘故事也絕不會比長城少。但細細思忖,那長城是為防御來犯而建,秦直道是為進攻擾敵而修,兩大工程互為補充,為華夏文明創下了卓越功勛。然而,悲愴卻隨之而來,那蒙恬本是一位戰功赫赫的驍將,自從秉持皇上的旨意,主持了這兩大工程便非議不絕了。尤為遺憾的是大道還在修築,在此督工的太子扶蘇就被矯詔賜死了,肩負重任的蒙恬也難逃阨運,很快被賜死於陽周古城的一間茅屋裡。巍巍長城肅立,漫漫直道淒然,都在為無罪而亡的將軍祈禱。

也許是擔憂逝者的魂靈騷擾路客,後人把他倆都安葬在遠離直道的綏德城了。我們沿著高速路往東行駛,很快會遇到那兩座著名的墓丘,一個在山畔,一個居城中,抬首相望,悲從中來,古道至偉,何罪之有啊。司馬遷似乎跟隨漢武帝從始點走到終端,用筆記錄了這條大道的恢宏,人們可以從那寥寥筆跡中了解大道的輪廓,也會看到太史令一句甚似一句的感懷。真可憐那蒙恬的墓丘如今就蜷縮在綏德一所校園裡,似與朗朗的讀書聲相伴,雖平添了些許文雅,但每每夜晚有風吹過,總感覺那墓裡會發出悲愴的呼號。其聲也悲,其韻也涼,即使歡樂的秧歌和嗩吶也難以擺脫那種令人難以釋懷的苦澀,似在為當年的秦國重臣演奏著永遠的詠嘆。

今天,我們可以平和地回味歷史了,不難發現正是綿延一千八百多裡的秦直道與長城的巧妙結合,方使得大秦疆土日漸清晰。那秦直道發威是始於漢代的,那漢武帝長期駐守在甘泉宮裡,運籌帷幄,決勝千裡。那衛青敢於率領漢家軍馬,長驅直入匈奴腹地,就是憑借了直道的快捷;那霍去病勇猛頑強,直把捷報插遍陰山南北,也應有秦直道的功勞。當然事物都有兩面性,後來匈奴幾次越過長城,兵臨長安城下,也是借助於這條大道的;尤其那赫連勃勃能從統萬城一路殺過渭河,橫掃關中,登基稱帝,依然是憑借了秦直道的寬敞和通達。如此瞭望這條絕世的古道,似乎蒙恬將軍當年的功力清晰了,但那個秦直道與長城的交彙點至關重要,卻還有些朦矓。

我想那個點應該在榆林城外的鎮北臺附近的,那是在秦代長城基礎上修築的關隘,雄踞高崖,俯瞰直道,昭示著泱泱帝國的豪邁。那條從子午嶺下來的巨蟒後來就越過鎮北臺,向前突進了二百多裡,在包頭郊外的麻池古城停下來,緩緩地仰起了高傲的頭顱。顯然,我國北方邊界的最終走向是有賴於秦直道的,正是秦直道把大漢疆界推到了漠北,後來的歷代王朝也正是憑借著蒙恬的遺產,纔把大國的疆域穩固下來。

所以,司馬遷《史記》裡的責難多少帶有個人的情緒。當我們今天在平坦快捷的高速路上飛馳,是否應該告慰九泉之下的將軍,多虧那條亙古大道,纔托起了我們的大國家園。

2015 年7 月29 日於新城

……
查看全部↓

前言/序言

後記

我想起寫這些所謂的文化散文,也就是最近幾年的偏好。

這幾年分管的工作驅使我對文物考古關注起來,認識到“讓收藏在禁宮裡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都活起來”絕不是空泛的說辭,而是需要落實的黃鐘大呂。那一處處風雨剝蝕的歷史遺存,那一個個土坑裡發掘出來的稀世珍寶,那一樁樁驚世發現背後的故事,都承載著厚重的人類文明,常常給人以深刻的啟迪。尤其是參與和探尋文物發掘的過程,自己偶然的疑問獲得了專家肯定,心裡便激動難抑了。

我的認識角度與考古專家們是有些許差別的,這些差別擴充了對文化遺存的認識空間,也使得自己在觀賞這些遺存的時候,會獲得歷史的滋養,實在是一種別樣的享受。這裡略舉三四:

那年為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發掘了長安天壇。我發現那土質壇體所以能夠完美保存至今,是因了曾經覆蓋其上的那層厚土,想想當年的覆土過程實在悲壯得難以平復,使人對長安人勠力保護遺跡的拳拳之心感慨不已。去年文物部門宰相韓休墓,我在欣賞那些唐墓壁畫時,想到這韓休乃是絕世珍寶《五牛圖》的作者韓滉之父,如能在壁畫上發現天纔的筆意,那會是一個驚世發現。在分析石峁古城和統萬城馬面的間距變化後,發現了冷兵器時期投射裝備威力的演進,其間隱藏著多少兵戈鐵馬的壯舉。在參覽法門寺地宮珍寶時,我感覺這麼多的珍寶集中藏於地下,歷史上怎麼沒有被盜掘,難道一千多年真沒有被人發現過?沿疑問探尋下去,竟發現歷史上曾多次被發現,卻沒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去偷掘,其中蘊含的力量震撼至極。在收集三秦民歌的時候,我發現關中、陝北、陝南民歌饒有趣味的差異:那陝南民歌是歌頌生活之樂,陝北民歌是歌唱生命之韻,關中民歌是感嘆命運之調。如此概括似可體會到這些民歌令人唏噓的精髓。

當然,要深刻了解附著在這些遺存上的美,必須對其歷史的沿革和背景有所認識,我幾乎拋棄了所有愛好,翻書尋古,暢遊史海,感受著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豐厚了我淺薄的積累,便想與大家分享自己的收獲。我以為古人熱衷“文以載道”,散文是應給人以啟迪的,哪怕有那麼一點點思想觸動,也是難能可貴的。那一處處古跡一個個文物,蘊含的歷史信息和故事令人流連忘返,但考古人面對那些凝固的遺存,似乎習慣於就物論道。如果加以綜合考量,常常會發現縈繞在文物上的繽紛色彩,揉合這些零零星星的內容,會有生動的人文價值在等待發掘。若就此細細梳理,當可以滋潤自己的個人素養,也可以提供治國理政的智慧,讓人在閱讀中享受歷史,也消費歷史饋贈的愜意。因此,這些感受便激勵我不斷地走近這些文化遺存,以抒發一個當代人對歷史的思索。

我首先圍繞工作內容梳理感受,寫了石鼓山上的珍寶迭現,寫了藥王山上的千金要方,寫了延安文藝家的生動往事,寫了仙遊寺承載的不朽傳奇……想不到這些文字見諸報端,竟獲得意想不到的反響。這的確是一種激勵,我幾乎成了習慣,每天晚上一坐到寫字臺前,腦海便開始朝這個方向遊動。而且由於我的經歷使然,當我把歷史的、社會的、文化的、工業的、軍事的知識交融相惜,總能捕獲到意外的認識。

一旦以文學的字符鋪陳開來,便有了驚喜,讓我不斷地品嘗到文字的魅力,如此說來這本小書也是自己工作的一個總結。

當然,我能把這些拙文彙集成冊,實在是凝結著很多人心血的,感謝《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作家》《人民文學》《美文》《劇本》等等報刊登載拙作,激勵我筆耕不輟,使之形成了這麼一種所謂的繫列。也感謝文學家李敬澤、熊召政、周明在我創作路程中,給予的具體的有價值的指導評價。感謝評論家吳義勤過目拙文予以斧正,留下了令

我感動的真情厚意。

也就是說,工作讓我收獲了文學和友情。

2015年11月27日於寧靜書屋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