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飛鳥對老樹說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人民文學出版社
【市場價】
529-768
【優惠價】
331-480
【作者】 鄧加榮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ISBN】9787020116355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ISBN:9787020116355
版次:1

商品編碼:12075264
品牌:人民文學出版社(PEOPLE’S
包裝:平裝

開本:32開
出版時間:2016-11-01
用紙:膠版紙

作者:鄧加榮

    
    
"

編輯推薦

作者鄧加榮是記者出身,作品繁多,創作領域寬泛,包括經濟學人物傳記、電視劇本、古典文學研究、散文等。其報告文學《尋找儲安平》《君子蘭之謎》曾引起社會很大反響,散文被吉林山西等地方選入中小學教材。本書是作者的散文作品集,代表了其散文風貌。

內容簡介

鄧加榮是一個勤奮的多產作家,這是他自選的一本散文集。散文內容包含生活溫情、家鄉風物、山水紀行、名人記述等等,筆端流溢著對生命對世界的熱愛。

作者簡介

鄧加榮,長白山人,生於吉林省靖宇縣。1950年參加抗美援朝。1952年赴莫斯科留學,獲經濟學與文學雙學士學位。十五歲起,便在報刊上發表文章,至今在多個領域裡皆有著述,總字數幾近三千萬。
傳記文學作品有《林巧稚傳》《六小齡童傳》《馬寅初傳》《孫冶方傳》《章乃器傳》《楊西光傳》等二十餘部;長篇歷史小說作品有《劉羅鍋斷案傳奇》《海瑞》《揭開甲午海戰歷史的黑匣子》《茶神、茶仙與茶聖》;報告文學作品有《君子蘭之謎》《李谷一與鄉戀》《海南汽車狂潮》《臺風眼裡漏下的小船》;電視連續劇作品有《南漢宸》《淡黃色的石榴花》《劉羅鍋斷案傳奇》《龍泉行》;兒童文學作品有《心靈的學校》《草上飛與江中行》;詩歌方面有多次獲獎作品《仲夏夜長吟》及電視劇插曲作詞《歲月的紡車搖啊搖》《遊子吟》等。在古典文學領域,著有《全面破譯紅樓夢》,整理了湮沒三百年的“十大纔子書”,編選《華夏古典文學千古精品選粹》(共十集)與《古文真正觀止》。經濟學作品有《人民幣誕生記》《惱人的物價怪圈》《貨幣漫話》《資本原始積累史》等。故而,報刊上有人著文稱其為“學者型多產作家”。

目錄

第一輯 哲理的紅蠟燭
飛鳥對老樹說

湖水、森林和年輕學者的話
時間瑣談
天上的日落
願新年的鐘聲,給你帶來一個新的黎明
第二輯 庭院交響曲
庭院
屋頂
窗外
牆腳
鳥鳴
養花
母親肚子裡的民間文學
一捧素潔的睡蓮
兩盆蟹爪蘭
第三輯 百年夫妻重晚情
怎麼做“少年夫妻老來伴”
我和老伴千步走
百年夫妻重晚情
“走進”與“走出”孩子天地
第四輯 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
巍峨長白山
我愛林奈草
挖野蒜
采蕨菜
在與祖國親近的日子裡
回歸祖國懷抱的時刻最幸福
三角龍灣與五個歸來人
吉林霧凇
興凱湖,北方的一顆明亮的星
黑河一日
冰城 冰節 冰心
古道 黃金 白夜
我向火區走去
大興安嶺森林大火一周年祭
第五輯 萬水千山總是情
我站在楓橋上
三峽抒情
昆明石林
漓江煙雨
西湖夜色
悠悠秦淮
在古踏歌岸上
牡丹和牡丹花城
山環水繞越女鄉
月白風清富春江
醉翁亭遊記
天下名寺有瑯琊
鳳陽行
泉水叮咚的嶗山
廬山的瀑布
柳州龍潭公園
儋州東坡書院
海口五公祠
大連——金色的海灣
一座被遺忘了的名山
不是空中樓閣的空中樓閣
嫘祖的故鄉
高樓名酒話蒲州
從風陵渡到潼關
漢中隨筆
沔陽道上草離離
尋找塵封的軌跡
獨留青塚向古今
北戴河記遊
碣石山,你在哪裡?
又見大海,又見北戴河
海濱食蟹
長城頭——老龍頭
白洋澱——重新蕩漾起來的水天
廠甸的風車和大糖葫蘆
長廊散記
城北舊事
十渡——小桂林
留香館記事
港島之綠
第六輯 教育詩篇
心靈的學校
海濱的孩子
王國生:愛的教育
做夢也想讀書
攻讀於長白山下
我的幾位文學老師
第七輯 我與幾位文化名人面對面
永遠是一片貞潔童心的冰心
接生過五萬嬰兒的林巧稚
性格明朗照人的茅盾
徹底的唯物主義者楊獻珍
千古奇冤的吳晗
歷史有機會讓我寫出第一本《馬寅初傳》
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孫冶方
一代學者風範的薛暮橋
百歲經濟學家陳翰笙
親自為我題辭的劉白羽
她在講述自己的童年
瓊瑤的鄉情、友情、愛情
我請新鳳霞喫飯
我為六小齡童寫傳
李谷一與鄉戀
葉佩英與《我愛你,中國》
蔣大為,一個大有作為的人
第八輯 異域情懷
二戰後的莫斯科記憶
奔馳在西伯利亞的國際列車上
又見莫斯科,又見喀秋莎
難忘的薩格勒布之夜
編後:訴衷腸的話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母親肚子裡的民間文學
母親的性格,是很豁達開朗、樂觀向上的。無論生活怎樣困難,她總是能衝破那陰霾冷霧的氛圍,努力地去尋找與追求生活上的一點點情趣。而且,她也總是要把自己的這種樂觀開朗的精神和積極進取的生活態度,傳導給、感染給周圍的人。她希望人們不論逢到了什麼樣磨扇壓住了手的事兒,都能帶著一副笑臉走向生活,走向明天。母親最看不慣那些一天到晚總是愁眉苦臉的人,她常說:“虧他還是個男子漢呢,心眼竟比針鼻兒還小,總是兩眉扣一眉地出來進去,弄得他自己心裡不好受,也平白無故地給這響晴天空抹上一片烏雲!”前兩天,女兒幫助我回憶往事時,講了一件事也很能開人心竅的事。她說,她有一次踫見了一件難心的事,總是犯愁,奶奶便勸她說:“有啥過不去的火熖山?堂堂正正地往前走就是了,腦袋掉了,也不過是碗大的一個疤瘌!”
我切身地感覺到,母親的這種樂觀豁達精神,感染人們最深之處,莫過於逢年過節的時候了。每當到了大年根底下時,她總是早於其他的人,張羅著籌辦過年的事。人們一見到她從一大早起來就樂哈哈的那股忙活勁兒,無不受到傳染,感受到日近一日、時近一時地撲面而來的過年氣氛。人們雖然受苦受累一年了,甚至是忍饑挨餓地度過一年了,可是這個大年卻總得要過好,總要過得有滋有味的。隻有這樣,纔能夠通過這個大年,給我們的苦和累帶來一點安慰和補嘗。而更主要的是為著來年,為著能夠給來年種下一片希望,一片通過自己的努力可以爭取得到的美好希望。
母親常是這樣地對人們說,便也總是這樣帶著頭兒去做。一到臘月二十幾兒,她便一大早就起床,把被子、褥子都迭好,把屋子歸弄得整整齊齊之後(不管怎麼窮,她總是喜歡把屋子收拾得干干淨淨的),便風風火火地張羅著怎樣地糊窗戶,怎樣地糊牆。窗戶紙是要嶄新的,糊牆的紙要雪白的,這些東西她是早就預備下來了,是她靠賣廢品積攢下來的錢買的。由於她那麼熱心,我們這些做子女的和做子女的子女的人們,便不管怎麼忙也得趕上前去幫助她一起來干。因為她是小腳,那登高爬上爬下的事,便隻能由別人著手去干。她便站在地當間作為總指揮,指點著人們這一張紙要往哪兒糊,那一張紙又應當是要稍高或稍低一些。縫兒沒對整齊的,有露邊露角的地方,她一定要你揭下來重粘,質量關她從來都是把得嚴嚴的。鄰人們過來看了看,都說:“看人家鄧奶奶,窗戶像窗戶,牆像牆,弄得滿屋子裡都亮堂堂的,這纔像個過年的樣子!”
母親聽了,心中自然更是高興。於是,接下來就按照兒歌中所數落的那一套,什麼“二十四,寫大字;二十五,糊香鬥;二十六,割年肉;二十七,殺隻雞”等等,一樣一樣地來置辦年貨。雖然由於當時的經濟條件所限,不能夠都置辦到,但她總也要想盡辦法應個景兒。割年肉,還好辦,盡量地在二十六那天排著長隊,把早已積攢下來的肉票拿出來去割年肉。可是二十七殺隻雞,就不好辦了,到哪兒去弄那隻雞呢?可是母親偏能想出辦法,她用面捏出幾個小雞來,蒸饅頭時放在鍋裡一起蒸。晚飯時候,大家會驚喜地看到有幾隻小面雞擺在自己的面前。
她對過年期間的各種民風民俗,更是比誰都清楚,當時的許多講究,許多禮數,她不僅都能夠一一地給你指點出來,而且還常編有一套喀兒。鄰居有不明白的地方,都過來問她:“鄧奶奶,這事兒應當怎麼辦?”“這事當是怎麼樣個禮數?”母親聽了,便興致勃勃地給人講了一套又一套,有時還要走過去幫你著手去辦。
母親的手很巧,不僅是針線活兒樣樣都拿得出手,而尤工於葦席編織。不論是屋子裡鋪的炕席,還是店鋪裡用的踅子,她都能編,而且編得又快又好。那些三、六尺長的小席子,她一天能編兩個;丈二尺長的大炕席,稍微貪點黑兒也能織出一領來。偽滿期間,父親為了躲避鬼子抓勞工,多年逃亡在外,一家人全靠母親編席子度過那艱難的歲月。好在母親織的席子好,逢到有結婚辦喜事的人家,她還會格外用心地給織出一些吉祥如意的花紋來。再加上她的人緣又好,喜歡聯繫人,因之人們都願意過來買她的席子。她編出來的席子從來沒有壓過手,一出來就為左鄰右舍的人家買去。就是住得遠一些的人,聽人講說有個鄧大娘的席子織得好,也會大老遠跑過來預付下訂金,要求她在什麼日子裡給織出個什麼尺寸、什麼花紋的席子來。
母親的這種豁達開朗、樂觀向上的精神,都是從她自小就喜好的說唱戲曲和通俗民間文學中汲取來的。母親沒念過書,連一個字也不識,如果有人若問,她肚子裡的那些民間文學和為這民間文學所支撐起來的樂觀向上精神,都是從哪裡來的?說起來可能有人不大相信,她肚子裡的那些東西,都來之於她天生的秉賦——好記性!
姥姥的家裡很窮,母親姊妹五個,還有兩個哥哥,全都沒有念過書,都是一個大字不識的人。可是她,卻偏能靠著一個好記性,記下了多少文人從紙面上纔能得到的東西。我從開始懂事的時候起,就聽到她為我背誦那一大段、一大段的戲劇和曲文,聽她為我背誦至少有多半本的《三字經》和《百家姓》。她還著意地告訴我說,我們姓鄧的那個“鄧”字,是《百家姓》到了小半本時纔出現的那句“丁宣賁鄧”之中。為了幫助我記憶,她還在念出的每一句《百家姓》的句子後面,還要加上一個古人名字,這樣一來念起來更是好聽,而且又便於記憶。例如:“趙錢孫李李存孝,周王鄭王王彥章。馮陳禇魏魏老將,姜瀋韓楊楊六郎。朱秦尤許許小姐,何呂施張張子房”,等等。
對於她來說,無所謂什麼背誦和讀誦,因為她一個大字也不認識,你給她把書拿來,她也念不出來。那麼,她的那半本《三字經》和《百家姓》是從哪裡來的呢?告訴你一個竅門,全是偷聽來的,然後暗暗記住在心裡頭。那時候,姥姥家住在學堂的旁邊,母親五六歲的時候,當別的小姑娘都手牽手地在野地裡玩耍時,她卻偷偷地躲在學堂屋外的某個背陰角落裡,偷聽學生們一遍遍的讀書聲。她自己好像也沒有特別用心地去記,但卻能跟著那些讀書的孩子一起,把課文給記住了。記住了還不算,因為覺得好玩,她便不時地念給那些在野地裡閑跑的小伙伴們聽。大家聽著也覺得新鮮好玩,有的人也跟著她一句句地背誦。背誦完了過後,便是一陣天真無邪的伢妹子們的咯咯笑聲。
她背誦了那一本本的書,並不知道那書裡說的是什麼個意思,更不用說那裡面含寓有什麼文學性和思想性了!隻是因為那些句子合轍押韻,朗朗上口,讀起來好聽;而且,還常會因此而得到大人們的誇獎。而她真正能夠明白那些詞語裡說的是什麼意思,那是在她略長大一些時候之後,在她每年廟會裡所看到的社戲裡面知道的。廟會裡演的戲,也叫“野臺子戲”,完全同於魯迅所寫的《社戲》一般。不過,在我們那裡不叫社戲,而是叫廟會。因為選定的日子,大都是在陰歷四月初八和四月十八,傳說這是祭奠關老爺和送子娘娘的日子,所以也稱作“關帝廟會”和“娘娘廟會”。此外,也有祭奠龍王爺和火神爺的,但都不如關帝廟會和娘娘廟會那樣紅火。
姥姥住的地方是個較大的集鎮,在遠近村落裡邊頗有點名氣。每到廟會期間,各個村子都在爭著舉辦這種廟會,但是有的村子小,沒錢單獨舉辦;有的雖然有錢能夠舉辦,但因為沒有這裡力量大,請不來好的戲班子。從而,都不如姥姥這裡的戲演的好,演的時間長。一般地來說,每年都要搭臺演唱個十天半月的。所以逢到廟會期間,遠近各村的人都起早貪黑地趕過來看戲,凡是有嫁出去的女子,都要坐著小驢車子趕回來住娘家,一住就是十天半月的,就為著看這野臺子戲。母親便是其中最積極的一個,不論是在她嫁出去之前,還是在她嫁出去之後,都必定要天天趕到戲臺子底下,從頭到尾地看個不停。
聽母親講,各村鎮為了爭辦這種社戲,還時常引起糾紛來。她說有一年,有一個村子的會首(即當時的村長或鎮長)為著爭辦社戲而吵翻了天。有個村子的會首一睹氣,朝著火神廟上了大供,禱告說:“我們不是不給你老人家演戲,隻是咱們村子的會首沒有人家大高坎村的會首硬,戲班子被人家霸占過去了,咱們想請也請不到呀!你火神爺要是真有靈驗的話,你就燒他們一把天火,從東頭燒到西頭!”後來,姥姥住的那個大高坎村,就真地著了天火,從東頭一直燒到西頭。有個挑擔子的人,幸災樂禍地從街上走過,說:“燒吧,燒吧!我是灶王爺貼到腿肚子上的,人走家搬。看你的那把天火,能燒著我什麼雞巴毛!”那人還正在得意呢,不提防他自己的褲襠外邊真就叫火星子給崩上,很快地冒出火苗子來。
這也許是那一帶人編制出來的傳說故事吧,實際上未必當真就有此事;或者是雖有,但也未必就如同傳說中所講的那樣神氣。
母親得天獨厚地生在大高坎那個集鎮裡,能有機會看到那麼多的社戲。她酷愛那些戲曲,準確一點地來說,凡是民間文學的東西她都十分酷愛,因此逢到廟會的時候,她便特別地興奮,不喫飯不睡覺也要盯在那野戲臺子下面,一場也不肯落下。這時候,又到了能夠發揮她那記性好的特長時候了,她每看過一出戲,不僅能把故事情節一鋪一節地給你講述出來,而且戲中的一些好的唱詞兒,她也能夠給你一句不落地背誦出來。所以,她每次看過戲回來之後,便能對家裡邊的人和周圍鄰居中沒有過去看戲的人們,從頭到尾地講說一遍,甚至還念出那些主要段子的唱詞來。以後過了多少日子,乃至於過了多少年,她還能依然如故地把這些戲講給人們聽。所以時間長了,家裡的人和鄰居們都推她出來做“戲作表”,大家有不能去的,或者是一時間不願意去的,都可以放心地去干自己的營生,回來之後找“戲代表”再給他們補上這一課。
除了戲曲之外,她也愛聽評書、大鼓、相聲和蓮花落子,也愛聽人講故事和說笑話。聽了,她就能記得住。那些小故事、小段子不用說了,就是成本大套的評書,諸如《三國》《水滸》和《西漢演義》《東漢演義》什麼的,她也都能夠記下來。隻要有了適當的機會,她就會很高興地一遍又一遍地講給別人聽。
後來,她熬到了我能讀書識字的時候,便真正地感到了解放,因為從此之後,她便得到了一個來之容易、隨手可得的汲取源頭——可以由我來給她閱讀那些通俗演義小說了。那時候,我們總是不惜餘力地四處去收羅尋覓,隻要能夠找得到的書都想盡辦法掏換過來。那真是無書不讀呀!什麼《薛仁貴征東》《薛丁山征西》《楊文廣征南》《羅通掃北》《呼延慶打擂》《十粒金丹》《瓦崗寨》《濟公傳》《飛龍傳》等等,幾乎是現在人們聽到過的和沒有聽到過名字的書,我們都看過了。
我讀小學四年級的時候,正是家境最為困難的時候。母親白天織席子養家糊口,一天忙到晚已經累得夠嗆了,但是一到了晚上,她卻偏有濃厚的興趣讓我給她讀那剛剛從鄰居家裡借到的一本《薛丁山征西》。大家都知道,東北的鼕天是很冷的,我們家裡因為沒錢升爐子,屋子裡冷得如同冰窖一般。坐著讀不行,隻能全家都躺在被窩裡聽我來念。念的時間長了,我伸在被窩外拿著書本的手凍僵了,抗不住勁了,便由母親接過書來舉著讓我念。她舉的時間長了也抗不住了,便由睡在我身旁另一側的二姐接過來捧著。鼕日裡天黑得早,我們這種被窩裡捧著讀書的接力棒,有時甚至一直傳遞兩三個小時。
最近,我看到臺灣作家唐翼明回憶母親給他寫的信中說:“明兒,媽媽有了你,就比當皇帝還富有。”聽起這話來真叫我慚愧,因為,我從來沒有使母親富有過。解放前,我跟著她過的是窮困的生活;解放後,她跟著我過得也不富裕,除了精神上還有點慰藉之外。我對於母親沒有任何別的什麼安慰與回報,除了小時候給她讀了許多章回小說讓她開心之外,其他的事情一無所有,甚至連一個普通的孝順兒子能夠做到的事情,都沒有做到。雖然,自從打我懂事的時候起,她就曾指著過年時貼著的年畫,一次又一次地給我講那《二十四孝》的故事,還有什麼烏鴉反哺、羊羔跪乳的傳說。而讓我記得最深刻的是,母親有一次在與鄰居老太太帶著兒子過來喫茶的時候,她感情非常真摯對鄰家老太太說:“隻要聽到別人說兒子一句好,我就比喫了蜜糖還要甜。”我聽了這話,心靈大受震顫,難過得差不多要流出眼淚來。因為非常遺憾,我一生裡很少聽到有人真摯地稱贊我一句好,特別是當著母親的面(當然,那些客套的、敷衍門面的、有意奉承的除外)。我十分難過,我沒有什麼值得母親驕傲的地方。至於說到反哺,那更是讓我感到愧疚,母親病重的時候,我知道她很喜歡花,但卻隻買了一小盆皺皺巴巴的矢車菊放到她的床頭。但就是這樣一盆花,她看到了還是滿臉帶笑,不斷地用手愛護著那不甚展顏的小花雜。早知她將要不久於人世,為什麼不為她買一盆高貴的名花,諸如米蘭、郁金香和君子蘭呢?何況,我還是以一篇《君子蘭之謎》的文章弄得小有一點的名氣呢?
反過來說,我從母親那裡吸吮過來的,又豈止是她那哺乳我幼小生命的乳汁呢?她那讓我怎樣做人做事的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而尤為讓我特別得到滋養的,是她那一肚子裡的民間文學。我從呀呀學語時起就跟著她一句句地背誦《三字經》,直到跟著她一起熱衷地迷戀於那些《楊家將》《呼家將》等的章回演義小說。而所有的這一切,都是我以後寫文章和進行文學創作的天生養料。而特別是我從她那裡聽到來的許多生動鮮活、維妙維肖、不加任何修飾而情趣自會油然湧現的土語方言(隨便地舉幾個例子,例如“不管子午卯酉”,“別聽他那套三千鬼畫符”,“什麼花三五、四五六的”,“弄得茅連草肆”“雲苫霧罩”的,等等),亳不誇張地說,這都是我永遠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寫作淵源。有一段時間,我曾經聽從我的任課老師巴烏巴托夫斯基(蘇聯作家、《金薔薇》作者)的指導,盡量地去追逐盧梭、屠格涅夫等人那種激情奔放的、用一連串優美動聽的修飾語組成的歐式散文體語句。寫到後來我改變了主意,覺得應當要反樸歸真,決心返回到母親的懷抱,還是用土裡土氣的家鄉俚語來寫作為好,因為這樣更能使人產生一種親切感、真實感和鄉土味。而且,這更便於讀者閱讀,特別是在今天我們這個信息傳媒非常發達的年代裡,誰有功夫咬文嚼字地去品味你那扁擔長句子裡邊的文字美呢?
母親講的故事和笑話,更是妙趣天成,富含很深的人生哲理。記得前年我曾給兒子講了一個母親在我小時候說的故事。兒子聽了直拍大腿,感慨萬千地說:“奶奶的這個故事說得真是太好了,她說的那個人跟我一樣,簡直就是我,我就是那個窮神爺有意相幫,財神爺卻相助無力的人。怪不得這些年來,我東一頭西一頭地亂撞,把一切發財的機會都讓我閉著眼睛給放過去了!爸爸,奶奶這麼好的故事,你怎麼不早給我說呢?”我說:“其實,奶奶說的這個故事的含意,在英國大哲學家弗蘭西斯·培根的《論人生》中也早已說過了。他說,命運之神(也就是機會)是很公平的,會均等地出現在每個人的面前,不過有人會抓住他,有的人卻眼睜睜地把他放過。命運之神初次從地心裡冒出來時還是滿頭的烏發,你一把就能將他揪住。可是,你錯過了時機,他的頭發就變得花白,再過幾天已經是禿頂了,這時你再想伸手去抓住他,把他從地心裡抓出來,那已經是比登天還難了!當然,像這類哲理故事,在古希臘神話中也還有一些!”兒子聽了大不以為然地說:“我不管西方那些哲人是怎麼說的,反正我感到我奶奶說的那個故事太親切了,太生動了,也太能夠幫助我把這把生鏽的鎖打開。你若早把奶奶講的這個窮神爺和財神爺打賭爭辯的故事說給我聽,我也不至於在人生中走了這麼多的彎路!”
說過這後,他還非常遺憾地在褲子上搓搓著一雙手。
母親給我的東西實在是太多太多了!
母親是我真正的老師,她給我的東西,不論是物質上的還是精神上的,都是無盡無休的,都是永遠也訴說不完的。我今天還能夠寫出幾本稍為一些人能夠稱道幾句的作品來,都是得之於母親的滋養傳授和潛移默化,特別是她傳導給我的母體語言和口頭的民間文學。當我寫到這感情深沉,心情也為之而衝動的時候,靈感突然叫我總結出來這樣一句話,我的母親,我永遠忘記不了的母親,她應當是:
“我的第一個啟蒙老師,也是我永生永世的一個啟蒙老師。”
(原載《北京文學》2014年第9期,
《博覽群書》2014年第11期、第12期,後選入作家出版社2015年出版的《我們偉大的母親》)
……
查看全部↓

前言/序言

編後:訴衷腸的話
本書所收集的,都是多少年來發表在全國各家報刊雜志上的文章,是我嘔心瀝血、直面慘淡人生的閱歷。其中,有的篇章被收入到大學語文教科書(如《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孫冶方》被收入到江西財經大學《語文教科書》,近又被收入到滬教版二期課改初中語文教材七年級上冊,定名為《孫冶方印像》);有的被收入到幾種中學語文課餘輔導材料之中(如《北戴河記遊》《西湖夜色》);有的被收入到《中學生新讀寫叢書(名家推薦100篇)》和《影響你一生的經典美文》(如《尋找塵封的軌跡》);有的被收入到《新華文摘》(如《昆明石林》《新鳳霞寫書》《李谷一與鄉戀》《尋找塵封的軌跡》等)。
這些文章,都是我在漫長的生命之旅中,凝聚起全部生命的熱忱與渴望,燃燒起生命中最熾烈的激情火花寫作出來的,因此在此次集結成篇時,我打亂了從前的編排,完全按照哲理的方位和我人生歷程的時空順序進行排列的,期圖脈絡分明地鏤刻出一條清晰可辨的生命規跡。編成之後,我又從頭至尾地看了一遍,忽地發現,它已從一本散文集,變成了我的一本自傳體長篇小說,帶著無限深情地回憶著,娓娓而談地述說著我的童年、青年、壯年和老年,毫不掩飾地吐露著的心靈的歷程,無怨無悔地傾述著那春蠶吐絲的無情歲月。
使我傷情的是,至今為止,我仍然是《飛鳥對老樹說》中那棵村外路旁、面對黃昏喁喁獨語的老榆樹,雖然用我不斷向上伸長的枝椏將多少隻俊秀的黃鸝鳥都托起來了,托向了星光燦爛、彩霞滿天的長空,靚麗得差不多就像銀河中的一顆顆閃光的星辰,但是我,那一棵村外路旁的老榆樹,卻仍然隻能是寂寞地在淒涼月光下躑躅荒原,在朦矓的夜色裡暗自絮聒。不過,最近我倒是聽到了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知道我的一些學生正在網上舉行互聯互通,討論我的那篇《飛鳥對老樹說》,還將我當年講課時的照片也傳發到網上,大家共同追憶那往昔的歲月。
我平生沒有什麼夙願,更不要說什麼宏偉的志向了,隻是一片痴情地期盼著,期盼著有人,期盼有更多的人,不論是我熟悉的人,還是與我素昧平生的人,都能夠顧盼與憐憫一下村外路邊的這棵老榆樹,能夠與它產生心靈上的溝通,感情上的共鳴。
2015年鼕月之夜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