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江右新散文:內心的命令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人民文學出版社
【市場價】
308-448
【優惠價】
193-280
【作者】 丁伯剛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ISBN】9787020105755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ISBN:9787020105755
版次:1

商品編碼:11649635
品牌:人民文學出版社(PEOPLE’S
包裝:平裝

叢書名:江右新散文
開本:32開
出版時間:2015-01-01

用紙:膠版紙
作者:丁伯剛


    
    
"

內容簡介

《江右新散文:內心的命令》記錄的是一位鄉村讀書人的內心的奔突與掙扎,類似於鄉村私人筆記簿,是作者對自己1980年代如饑似渴的“讀書歲月”的紀念,和對1990年代以來的精神荒蕪的反思。

作者簡介

丁伯剛,1961年生。原籍安徽懷寧,1977年初中畢業後隨做手藝的父母移民到江西修水落戶,現居江西九江。在《收獲》《當代》《上海文學》《中國作家》《小說選刊》等雜志發表長篇小說《我敢靠誰》、中篇小說《天殺》《天問》《寶蓮這盞燈》《有人將歸》《落日低懸》等。

內頁插圖

目錄

篩面上的生活(自 序)
輯一
自我與非我
初鼕小記
正月初四
遲到的赴宴者
博爾赫斯的夏天
半邊人
穴居者自述
往遠處,往深處
退守文學
去水底的村莊
雙井道上
仙人城記
漂流的棉弓
年關
二十九歲的心情
書事記
輯二
虛實之間
那年的蒼穹
夜雨
樓上的朋友
數清秧苗
崩潰的走湖
受難的境界
鄉村寫作者
輯三
戰栗的手指
流浪與放逐
蒲寧及其他
面對荒蕪
道具記
陳離家的兩隻老虎
午夜的書缺憾的結尾
印像毛姆
再生人
西窗隨筆
輯四
往日書
致朱新明
致萬松生、曹八珍
致吳洪森
致程永新
致張宏
後記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博爾赫斯的夏天
阿根廷作家博爾赫斯對我們當代文學心智的啟發與影響是巨大的、無可回避的。若干年前,我們許多文學作品及文學寫作者的大腦,真的成了博爾赫斯縱橫馳騁的跑馬場,直到今天,仍可以在我們的文學園地裡聽到博氏的馬蹄嘚嘚,如影如風。我們隨意打開一本文學書籍或雜志,特別是那種帶有所謂純文學色彩的雜志,許多作品中諸如圖書館、書籍、學者、某城、如夢如幻的戰爭或地震等等典型的博爾赫斯式的意像反復出現,更不要說那種敘述方式與語境,與文學操作時的對古舊的歷史陳跡的偏執狂式迷戀了。這裡我們要說,博爾赫斯的誘惑確實是致命的,特別是對於我們這種完全喪失了自身所生存的現實土壤與精神內蘊的幼稚的文學,誘惑的同時更有了另一方面的作用,這便是對我們脆弱的自身的瓦解和踐踏。
多年前的那個夏天,我租住在C市郊區一戶農民家裡,準備靜心完成我構思已久的一篇小說,手頭隻帶了很少的幾本書,其中就有剛從朋友處借來的一本《博爾赫斯小說集》。對博氏及博氏小說的精神內核等有關背景材料,當時我實際上一點也不了解,這以前我隻看過他極少的幾個短篇,我也並不了解阿根廷以及整個拉美文化與歐美文化有什麼具體的同和異。從這本小說集中,我直感到博氏本人從種族上或國別上講是阿根廷的,但其精神體驗卻完全是歐美的,與阿根廷民族的現實內容應該並沒有太多的關涉。我們一走進其小說世界,觸目驚心的便是西方社會典型的人生與哲學命題,這便是對於時間與空間的深切體驗,以及時間與空間的直接體現形式:歷史和文化的雄偉大廈及大廈傾頹以後拋擲一地的迷離碎片。在這裡,我們確實沉落到完全喪失了時間與空間的迷宮之中,那麼多的人或影,那麼多的物與事、光與色,那麼多稜的、圓的、交叉的圖案和圖景,似真似幻,似歷史又似現實,迷迷蒙蒙地錯落、攪和在一起,如夏天窗外的陣雨或山間的早霧一般,倏忽而來倏忽而去,明明滅滅變幻不已。你由著一種看不見的力量推動,不斷地向前走,上上下下起起伏伏,方位始終是飄忽不定。你覺得你已走了好遠好遠,偶一回頭,又會發現你似乎仍在原處。於是你不由對作為閱讀者的自身也將信將疑起來。你已經不成為你了。
那個夏天已過去太久,手頭又沒有博氏的那本小說集來再一次重溫,其中所描述的具體內容我真的早已淡忘,但是那種閱讀的感受卻仍是強烈的,記憶猶新的。那個夏天,我對計劃要寫的小說早失去起碼的興趣,而將自己整個深陷於博爾赫斯的世界。我面前的一切,現實中的一切似乎都呼嘯著離我遠去,讓我時時在閱讀的間歇如夢初醒,不知今夕何夕,今年何年。我所租住的那樣的房屋,我的房東那樣的古舊的農民,還有頭頂那樣的太陽,那樣的雲彩,那樣的白日和夜晚,全都蒙上了一層神秘的古舊色彩,讓我一眼看去隻是異樣不真實。特別是我所住的村莊緊靠C大學的後牆,後牆豁開了一個不小的缺口,供貪圖方便的人出入。而這後牆偏偏又是由高一尺、長兩尺許的古磚或仿古磚砌成,一律朱紅色。我每天三次從這豁口經過,到學校食堂用餐,在夕陽晚照或寂靜無人的中午,總有一股冰涼的東西從我渾身流過,我仿佛置身在某一座久遠的廢墟之上,仿佛淪落到幽幽的歷史隧道的深處。特別是那個傍晚,我喫過飯出去散步,順帶把這本《博爾赫斯小說集》還給那位朋友。從我的住處到朋友家並不遠,出了校門,順一條寬闊卻僻靜的路面不平的街道走過去,踏上燈火輝煌、在C市極為有名的C大街,然後就可輕而易舉地找到朋友的住處。這條街我走了多次,應該是輕車熟路,可是這天晚上我偏偏迷道了。我順著那條僻靜的街走了好久,卻怎麼也走不到朋友所住的C大街。我越走越急,越走越慌,穿過了一條又一條同樣燈火輝煌的大街,但都不是我應該到達的那條。到後來我一身汗透,頭微微發暈,神智有些不清醒。我知道我已走了太遠的路,我應該到達的那條大街早已在無意中穿過,隻是我自己沒有發覺罷了。我應該調過頭來往回走。就這時奇跡出現了,我一抬頭,面前的一切竟異樣地熟悉,我發現自己已置身於找了一晚上也沒找到的那條大街——C大街。當我敲開朋友的家門,在燥熱的風扇前把自己的奇異經歷講給朋友聽時,朋友思索良久,也無法做出讓人信服的解釋。我們又拿出一張很詳細的C市街區圖,越尋找我們越是一臉的惘然。後來我們若有所悟,同時默默地盯視著桌面所放的那本《博爾赫斯小說集》。看來我今夜所歷竟是一篇很標準的博爾赫斯式的故事呢。
以後的許多時間,我一直在琢磨著想把這個故事寫成一篇小說,題目都擬好了,也是博爾赫斯式的,就叫《博爾赫斯小說讀後隨想》,卻一直沒有寫成。也不是寫它不出,是不願費這個工夫。因為這種小說畢竟是博爾赫斯的,不是我的,我們的。
半邊人
一九七七年正月十三一大早,我們一家人從安徽老家一個叫丁家羅莊的村子動身,分三路踏上了遷徙異鄉的路程。第一路,母親帶著我們兄妹四人,手上拎著幾個簡單的包袱,徒步十八華裡到高河鎮,然後坐通往安慶的公交車;第二路,我的表姐夫李以建和同村的一個兄長用板車拖著我們的全部家當,也是經高河直接送到安慶;第三路是父親一人,他得輾轉坐車到懷寧縣治所在地的石牌鎮,給我轉共青團的組織關繫。我們約好傍晚在安慶會面,然後從那裡坐大輪去九江,去大山深處一個叫修水縣湯橋公社的地方落戶。
這是十分平常也平靜的一天,天氣很好,地面干燥,樹林間或田野上彌散著若有若無的霧氣。有幾個得知消息的鄰居站在路邊為我們送行,其中一個長輩可能聯想到什麼,忽然間淚流滿面。可是我們自己卻感受不到半點離情別緒,相反,內心更多的是那種出遠門的興奮和激動。當時的交通不方便,公交車很少,我們在高河車站滯留了好久,傻獃獃地看站在木梯頂端的幾個小矮人。這種小矮人在高河一帶很有名,我從小就聽過他們許許多多的故事。他們的腦袋是大人的,身子卻像個小孩,永遠長不高,並且代代相傳,都在外面走江湖玩把戲。不過這天他們並不是在演出,他們可能也跟我們一樣是來坐車的,或者正月裡沒事,喫過飯來車站閑逛。
此時此刻我一點也不知道,這平常而又平靜的一天對我的一生來說意味著什麼,我一點也不知道這次我們踏上的其實是一條真正的不歸之路:自此以後將近三十年,我基本上還沒有回去過一次,或者用另一句話來說,我每天都在返回,那是在夢中,在自己的潛意識裡。自此以後我發現我的整個人基本上已給劈成了兩半:一半在老家,另一半在異鄉;一半是靈,一半是肉。每天都在掙扎,每天都在撕裂,每天都在用這一半去尋找另一半。說實在的,我一點也不理解自己體驗的到底是什麼,我不知道還有沒有其他人和我有過相同的體驗。也許是我太敏感了,太脆弱了,對靈的要求太強烈了。反正我隻是感到,自己是一個被徹底放逐之人、徹底遺棄之人,是一個對自己的另一半永遠在尋求的人,一個時時刻刻處於靈魂出竅狀態的人。我願意以文字、以小說的方式,來很好地表達出自己的感受,表達自己對另一種存在的那種吁求。
二〇〇五年夏天,氣溫太高,寫作狀態不好,於是我利用這個時間,把《聖經》的《舊約》部分再完整地看了一遍。這個時候讀跟年輕時讀完全不同。年輕時喜歡在其中尋找一些微言大義,現在隻想讀一些平常的字句平常的故事。但正是這種閱讀給人的震動更大。我忽然感覺那裡面的一些人物,比如那個讓人賣到埃及去的約瑟,在外地發達了,然後把他的父母家人全接了過去;還有那個路德,一家人流浪異地,結果男人們全在外面死了,隻剩三個寡婦回來等等。這些怎麼與我身邊的那些流浪人、異鄉人的故事如此相似?這些人,這些失魂落魄、祖祖輩輩在地面上蕩來蕩去的半邊人,怎麼也與我們如此相似呢?我感覺這絕不是什麼高深莫測的《聖經》,這就是我們家裡的一本家譜麼。
說到這裡,不知我的意思表達清楚了沒有,我很想說的是這樣一句話:我們這些可憐的半邊人是永遠不完整的,我們的另一半永遠在那邊,在天上。我真的很想以小說的方式,來表達對我們另一半的永恆尋求。
……
查看全部↓

前言/序言

初鼕小記
每星期的兩個休息日,是他固定的寫作時間,從清早起他就一直伏在桌前,直到寫累了,纔把筆很響地擱下。而寫作最累的時候,往往又是閱讀的欲求最強的時候,此時他會從桌邊、從床頭,甚至從地面隨手抄起一本書,換個地方又埋頭讀起來。他的手頭腳邊堆滿這種專為寫作間歇準備的消遣性書籍,一般都是古代以及近現代的一些個人詩文集。這天他拿起的是一本《魏源集》,書很舊,也很髒,是用很便宜的價格從舊書攤買來的。
時序初鼕,頭頂斜掛著的那隻太陽像個永不窮盡的漏鬥,緩緩地向人們傾倒著純而又純的陽光。陽光下的一切干淨得嚇人,透明得嚇人。左邊遠遠的高樓上,有人正敲打什麼,可空氣卻把敲出的聲音向遠遠的右邊發出去;右邊遠遠的高樓上,又有人敲打什麼,空氣又把敲出的聲音送到左邊的遠處發出去;這時若是地面敲出的聲音呢,看來隻好傳到天上發出去了。與陽光與聲浪一同在你面前傳來傳去的,還有蜜蜂的嚶嗡、鳥雀的啾鳴,以及在天那邊如波濤一般推擁的隱隱市聲。你又聞到一股刺鼻的異味,那是哪家裝修房子傳出的油漆味。其實左右兩邊高樓上發出的敲打聲,可能都是裝修的聲音,於是你不由有些惋惜,你想這麼好的陽光,這麼好的空氣,是給你用來傳播油漆味的嗎?
在紙頁上摸索了一輩子的人,實際上直到四十歲左右,他纔真正坐下來進入一種寫作狀態,構想已久的某個世界似乎也在面前緩緩展開,與此同時,他也養成了那個習慣,那在寫作的間歇隨意翻閱古代一些個人詩文集的習慣。這是消遣,是調劑,同時也含有情趣上的尋求。他越來越向往著古人那種耕讀之餘閉門著述的生活方式,甚至希望能寫一些記錄自己寫作生活、抒寫個人真實情感的格律詩。他十分清楚這一切與他所處身的現實社會格格不入,現在人們所需要的是將精神創造與物質利益直接對等,同步轉換,是將心靈上的東西一項項分門別類,標上價格,然後抓住時機賣出去。他不想與任何時潮發生衝突,他隻願在不為人注意處默默持守著。他這麼安慰自己,古代那麼多私人寫作者,他們著述終生,不也從沒以自己的文字換來絲毫經濟上的收益嗎?這種著述,首先應該是出於個人的內在需要,是心靈生活充沛豐盈到極點的自然流瀉,而對於他的群和類來說,便可以算得上一種文化的精神的創造了。作為一個著述者,也就是說作為一個精神創造者、文化創造者,假如他自身都沒有一種基本的文化信念、精神信念,沒有一個完整而充盈、能與整個外在世界相抗衡相對應的內心世界,那麼他憑什麼寫作,這樣的寫作者他到底又能寫出什麼?
寫作者的首要之處真的不在寫作本身,而在於建立一個完整獨立的能與外部現實相對應相交彙的內心世界。記得第一次讀魏源,那也是個很好的晴天,他坐在窗戶前,陽光下。一股蒼涼沛然之氣從紙面上直衝而起,嗆得他不由倒吸一口冷氣。頭頂的陽光自上而下照著,紙面上的陽光則從下而上照著。在這樣的光芒輝映下,他隻感到自己瞬間變成了一條蠕蠕而動的毛蟲,整個現代人都成了毛蟲。這刻他又一次明白了自己為什麼如此喜愛這些詩文集的原因。這些文字都是屬於個人的、個性的,是來自於一個個完整而充沛的內心世界的。這樣的文字是有核的。早先的那些著述者自宇宙深處脫胎而來,自身也就是一個小宇宙,是一個獨立的精神存在。古人與宇宙的關繫,實際上就是小宇宙與大宇宙的關繫,是內宇宙與外宇宙的關繫,是宇宙與宇宙的關繫。而現在我們有什麼?對外部宇宙認識得越深,自我感覺就越卑微、越渺小。一切完整的東西都已喪失,剩下的隻有身邊的雞零狗碎,隻有一種毛蟲感。
夜晚來臨,他仍在桌前枯坐,眼睜睜看著面前的樓房、街道及所有的市聲一步步在夜色中陷落,隻有一種聲音如一道光,正自下而上緩緩升起。那是他從書本上看來的魏源的聲音,魏源寫的那種四言古詩:
出仰昊空,昊空寥落。
入對孤燈,古人如昨。
蕭蕭草蟲,烈烈其音。
歲暮何為,隻攪我心。
夜已經很深,他在燈下匆匆整理著回鄉的行裝。行裝極簡單,首先是書,一本小說,一本陶淵明詩,還有一本叫《友誼的花環》的小冊子。《友誼的花環》,很難說清這是本什麼樣的書,書前介紹是一本隨筆作品集,後面卻又說成一部書信體小說,著者為英國人馬修·阿諾德。此書中作者虛構了一位主人公阿米紐斯·特容赫男爵,並以編者的身份整理了阿米紐斯的部分談話、信件和一些觀點,作者借阿米紐斯之口表達了自己對民主、革命、戰爭等諸多社會問題的看法。
明明自己有話要說,可作者並不願簡簡單單說出。非得虛構出一個書中人物,從人物的角度,以人物獨特的方式來進行表達,不知為什麼,僅這種將現實生活、將經驗生活加以虛擬化的方式,已足夠令他無比著迷。他特意將這本書仔細收起,以留待春節期間回鄉時閱讀,他的春節生活也因此設計而變得格外溫馨迷人。在他的想像中,與家人團聚、與鄉土重逢的節日生活是一個層次,節日中的閱讀生活又是一個層次;書本中的主人公生活又是一個層次,主人公所表達的那些思想和觀點又是一個層次。眾多的層次和空間相互穿插相互重疊,盒中套盒,回環往復,平凡的庸常的日月立即便能見出一種結構,一種內在的脈絡,一種意義。
他是於陰歷臘月二十八日中午回到那叫湯橋的村莊的,臘月二十九,也就是人們所說的過大年這天,從早到晚下了一整天雨。從初一開始,雨停了,空中卻仍是一個勁兒往下陰,直到正月初四,在一場嚴霜的掩映下,太陽出來了,天晴了。喫過早飯,他由弟弟用摩托車帶著,到一個叫金盆村的地方去。金盆村真像一隻盆。先走柏油馬路,一共要走十幾裡遠,然後向左拐上一條沙土大路。大路一會兒爬上山脊,一會兒滑到水邊,再從一個縫隙之處悄悄爬進金盆村的盆底。弟弟告訴他,也許由於氣候特殊,金盆村是一個專門用來制稻種的地方,就像外面的世界在塑料大棚中生產超季節蔬菜一樣。摩托車在盆底並不停留,順著原來的大路繼續朝某一個山隙中擠進去,直擠到遠處一座大山跟前。這時的大山早失去原先柔和的線條,突然變得輪廓分明,骨骼錚錚,虯髯怒張,就似一隻垂天的大鳥,挾帶著巨形陰影,吱吱嘎嘎朝你猛撲下來。
從金盆村回到家,已近中午一點來鐘,弟弟隨著自己的家小到嶽母處拜年去了,留下他和母親兩人,都沒什麼食欲,隻喫了點頭天剩下的稀飯,然後各自搬了凳子,到屋檐下曬太陽,不用說,他手上還拿著那本書,那本《友誼的花環》。不遠處的村路上,斷斷續續走著些拜年走親戚的人,更遠處的公路上,同樣走著些走親戚拜年的人,以及跌跌撞撞往來奔忙的鄉村篷篷車。有兩隻黑色的旱鴨趁著沒人注意,偷偷鑽進地場那邊的菜園。他悄悄提醒母親,母親站起來大喝一聲。鴨子很尷尬,歪頭扭頸訕訕地退出來,過一會兒又心懷僥幸探頭探腦要往菜園裡溜。
在《友誼的花環》一書中,出版者並沒對書作者馬修·阿諾德做隻言片語的介紹。他翻了下手頭的一本英國文學史,得知阿諾德應該是十九世紀的英國詩人、政論家,早年詩作多取材於古希臘、古羅馬的神話,後期致力於社會及文化的批判。十九世紀實在是一個過於遙遠的世紀,那時流行的社會及人生問題對於我們現在的人來說已感到格外陌生,故而此書中的許多議論也就顯得過於枯燥,許多當時有趣的東西、許多激烈的光輝的思想,在我們今天看來也有點莫名其妙不知所雲了。像這種以書信體小說來表達自己思想觀念的方式,大約也是那個時代流行的方式,更有名的比如孟德斯鳩那本《波斯人信札》等等。就在前不久,他還看過一部十九世紀美國作家貝拉米的社會空想改良主義小說《回顧》,主人公韋斯特因患失眠癥,暗中在地下室接受人工催眠。有一次發生大火,家中的房屋被夷為平地,親人僕從失散,他也被永遠遺忘在地下室中。等一覺醒來,已是一百多年後的二〇〇〇年。《回顧》是一部典型的經濟學著作,作者探討了諸多尖銳的現實問題,表達了對未來全新社會制度的展望。可作者並不願直接討論這些枯燥的問題,他偏偏設置一個人物,並通過人物的一繫列奇特經歷來穿插其間,支架一般托起他的思想大廈。作者清楚,所有的議論都是枯燥的,話語是枯燥的,“說”是枯燥的。假如這時你設置一個人物將這種枯燥的平面的議論轉述出來,也就是說,在“說”之前加上一個主語,變成“他說”,事物的層次和結構便立即呈現出來。
毋庸諱言,我們每個人的日常生活也是平庸的、單調的、黯淡的,為了讓我們每個個體有足夠的勇氣在庸常的日月中堅守下去,其實我們需要人為地在自己的生活中穿插一些另外的層次,另外的空間。我們需要一些轉述,需要一些虛擬,需要一些支架,我們需要認真做一點層次化、結構化的工作。這一刻,他又一次記起了有關春節生活四個層次的設想,那四個層次就像清水中養著的水仙花一般空明清澈,玲瓏剔透,一覽無餘地在他面前出現:第一個層次,他和母親在屋檐下坐著,村路上走著拜年的人群,鴨子鑽進地場那邊的菜園裡,大山如飛鳥一般在某一個遠處兀自撲擊;第二層次,他在讀書;第三層次,特容赫男爵在戰場,韋斯特在酣睡一百多年後從地下室慢慢醒來;第四層次,民族問題、勞工問題、戰爭問題等等。歸結為一句話,人的出路問題。在這裡,如果說第一個層次,也即現實生活層次是基礎的、基本的,那麼後面幾個層次則是基於第一層次之上的一種升華、一種點化。這裡多少含有一些人為的成分,一些偶然的成分。假如沒有手頭的這本書,他就不可能進入某一特定的虛擬空間,不可能知道那叫特容赫男爵、叫韋斯特的人物及其所有的種種奇思妙想,也正因此,他在無意之中已對自己的生活進行了一番重組和改造。在這個春節,在正月初四這一天,從一定程度上說他成了自身生活及生命的建設者和支配者,是自身意義的創造者。
正月初四的夜晚,天空很深很藍,空中的星星很胖很大。正月初四夜晚空中的星星都在無邊的藍水中浸泡著,供養著,一顆顆腫脹發白,壯碩飽滿,蓬勃如怒放的水仙花。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