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基於文化創意與科技融合的我國城市創新能力研究 [The Study of C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經濟科學出版社
    【市場價】
    507-736
    【優惠價】
    317-460
    【作者】 楊秀雲郭永 
    【出版社】經濟科學出版社 
    【ISBN】9787514145144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經濟科學出版社
    ISBN:9787514145144
    版次:1

    商品編碼:11481391
    品牌:經濟科學出版社
    包裝:平裝

    外文名稱:The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14-0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174
    正文語種:中文

    作者:楊秀雲,郭永

        
        
    "

    內容簡介

    在當前我國大力推進城鎮化的背景下,作為獨特的,城市在國家創新繫統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建設創新型城市成為實現我國“創新型國家戰略”的重要支撐,而城市創新能力的高低是判斷一個城市是否成為創新型城市的根本標準。
    現有城市創新能力的研究文獻,主要側重於討論科技對城市創新能力的影響方式及影響強度。然而,伴隨著21世紀以來文化創意產業在全球範圍內的迅猛發展,文化創意作為一種全新要素,已深入滲透到城市創新和城市經濟發展之中。文化創意對城市創新能力的提升問題引發了筆者的研究興趣。文化創意能否提升城市的創新能力?文化創意在城市創新繫統中發揮著哪些獨特的作用機理?文化創意與科技融合是否能發揮出協同效應,從而更加有效地提升城市的創新能力?文化創意與科技融合提升城市創新能力的機理與路徑是什麼?適合我國城市創新現狀的文化創意與科技融合模式有哪些?對這些問題進行回答,對於進一步支持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促進文化創意與科技的深度融合、尋求我國建設創新型城市和創新型國家的有效路徑,以及轉變我國城市經濟發展方式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基於文化創意與科技融合的我國城市創新能力研究》以熊彼特創新理論、近年來迅速復興的演化經濟學以及產業經濟學等理論為依據,闡釋文化創意提升城市創新能力的微觀和中觀機理,深入分析文化創意與科技融合提升城市創新能力的機理和路徑,然後分別運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結構方程模型方法,對提出的文化創意與科技融合提升我國城市創新能力的機理進行實證檢驗和路徑分析,最後根據理論和實證研究的結論,結合我國國情提出進一步提升我國城市創新能力的相關政策建議,進而探索適合我國城市創新實踐的文化創意與科技融合模式。
    《基於文化創意與科技融合的我國城市創新能力研究》的工作與創新主要體現在以下五個方面:一,跳出了新古典經濟學基於資源優化配置的利益化思維模式,在演化經濟學理論框架下,提出了文化創意提升城市創新能力的“創生一采用一保持”三階段動態微觀機理,並在產業經濟學分析框架下,提出了文化創意提升城市創新能力的創意服務、融合帶動、知識溢出和消費驅動中觀機理。
    二,提出了文化創意產業本質上是一種提升城市創新能力的重要機制,因而是“跨越了普通產業的產業”的觀點。文化創意產業對於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價值不僅體現在產品提供、產值貢獻、就業提供以及產業結構升級等層面,更重要的是作為文化創意和城市軟創新的重要產業載體,成為提升城市創新能力的全新手段和重要抓手。這一結論對於提升文化創意產業在城市經濟中的產業地位,進一步大力推動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以及探尋提升我國城市創新能力的新途徑提供了理論基礎。
    三,將文化創意因素弓I入城市創新繫統,從而將城市創新的內涵由單一的城市科技創新,擴展到城市科技創新和城市軟創新兩個方面。在此基礎上提出並闡釋了文化創意與科技融合提升城市創新能力的作用機理,構建了適合我國國情的城市創新能力評價指標體繫,並運用主因子分析方法,科學全面地對我國主要城市的創新能力進行了測度和排名,驗證了文化創意及其與科技融合對我國城市創新能力提升的重要意義。
    四,基於城市科技創新主體和城市軟創新主體,以及城市科技創新資源和城市文化創意資源等基本城市創新要素,構建了文化創意與科技融合提升我國城市創新能力的結構模型。通過對該結構模型進行路徑分析,釐清了我國城市創新能力的提升路徑,明確了各條路徑對我國城市創新能力的影響強度,證明了文化創意與科技融合是提升我國城市創新能力有效的途徑。
    最後,依據對文化創意及其與科技融合的機理進行的理論和實證分析結果,結合我國國情,提出了提升我國城市創新能力的政策建議,以及服務於我國城市創新能力提升的文化創意與科技融合模式。
    該政策建議和融合模式,為我國尋求建設創新型城市的有效路徑提供了理論支撐。

    作者簡介

    楊秀雲,女,1968年8月出生,陝西澄城人,西安交通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教授,產業與貿易經濟繫主任,經濟學博士,博士生導師,教育部“新世紀人纔”,陝西省“三秦人纔津貼”事受者,中國1二業經濟學會理事,長期從事產業經濟、產業分析和公司戰略研究。2002年、2009年曾在加拿大布魯克大學和新加坡國立大學做高級訪問學者,2006年11月一2007年11月受國家留學基金委資助,在英國諾丁漢大學做博士後。先後在《經濟學家》、《經濟管理》、《經濟科學》、Journal of Air Transport Management,Journal of Accounting&Economics,East Asian Policy,Energy Procedia等SSCI、CSSCI等學術期刊發表論文30多篇,主持、參與國家級和省部級課題多項。
    郭永,男,1978年5月出生,陝西三原人,經濟學博士,曾任教於西安理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現就職於華夏銀行西安分行。於2009年考入西安交通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產業經濟學專業攻讀博士學位,主要研究方向為文化創意及新興產業金融創新,2011年2月-2012年2月受國家留學基金委資助,赴澳大利亞昆士蘭科技大學進行聯合培養學習,2013年6月獲經濟學博士學位。曾先後在《當代經濟科學》、《產業經濟研究》、《亞太經濟》等國家級和省部級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近20篇,主持中國創意產業研究中心博士基金1項,參與國家及省部級課題多項,主編或參編教材8部。

    目錄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1.1 現實背景
    1.1.2 理論背景
    1.2 研究目標和研究意義
    1.2.1 研究目標
    1.2.2 研究意義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內容和技術路線
    1.4.1 研究內容
    1.4.2 技術路線
    1.5 關鍵概念界定
    1.5.1 城市創新概念
    1.5.2 文化創意產業概念

    2 文獻綜述
    2.1 基於科技創新視角的城市創新文獻綜述
    2.1.1 國外相關文獻綜述
    2.1.2 國內相關文獻綜述
    2.1.3 簡要評述
    2.2 基於文化創意視角的城市創新文獻綜述
    2.2.1 文化創意產業創新性研究
    2.2.2 文化創意產業與城市發展研究
    2.2.3 簡要評述
    2.3 本章小結

    3 文化創意及其與科技融合提升城市創新能力的機理分析
    3.1 文化創意在我國城市創新歷程中的地位演變
    3.1.1 我國創新型城市建設的探索階段
    3.1.2 我國創新型城市建設的試點擴大階段
    3.2 城市創新繫統重構
    3.3 文化創意提升城市創新能力的機理
    3.3.1 微觀機理
    3.3.2 中觀機理
    3.4 文化創意與科技融合提升城市創新能力的機理
    3.4.1 文化創意與科技融合提升城市創新能力的狹義機理
    3.4.2 文化創意與科技融合提升城市創新能力的廣義機理
    3.5 本章小結

    4 我國城市創新能力主因子分析
    4.1 我國城市創新能力測度理論模型構建
    4.1.1 城市創意指數研究概述
    4.1.2 我國城市創新能力測度理論模型
    4.2 我國城市創新能力測度指標體繫
    4.2.1 我國城市創新能力測度指標體繫構建的原則
    4.2.2 我國城市創新能力測度指標初選
    4.2.3 我國城市創新能力測度指標體繫修正
    4.3 我國城市創新能力主因子分析
    4.3.1 樣本選擇與數據選取
    4.3.2 分析方法選取
    4.3.3 主因子分析
    4.4 實證結果分析
    4.5 我國城市創新能力模擬仿真
    4.6 本章小結

    5 文化創意與科技融合提升我國城市創新能力的路徑分析
    5.1 研究方法選擇
    5.1.1 結構方程模型方法與主因子分析方法的互補性
    5.1.2 結構方程模型方回歸方法的優越性
    5.2 結構方程模型路徑分析原理
    5.3 我國城市創新能力的路徑分析
    5.3.1 結構模型構建
    5.3.2 變量、樣本選擇與數據來源
    5.3.3 數據標準化及信度效度檢驗
    5.3.4 模型擬合
    5.3.5 路徑分析
    5.4 實證結果分析
    5.4.1 內生變量影響強度分析
    5.4.2 文化創意及其與科技融合提升我國城市創新能力的影響強度分析
    5.5 本章小結

    6 基於文化創意與科技融合的我國城市創新能力提升思路
    6.1 “昆士蘭模式”的經驗
    6.1.1 CIP的科技與創意主體融合效應
    6.1.2 CIP的創意溢出效應
    6.1.3 CIP的科技文化協同效應
    6.2 研究結果的政策啟示
    6.2.1 樹立“雙輪驅動”理念,由“創新城市”向“創意城市”轉變
    6.2.2 深化對文化創意產業的認識,加大支持力度
    6.2.3 堅持以人為本,培育和壯大我國城市創意階層
    6.2.4 挖掘城市文化創意資源,完善城市文化制度
    6.2.5 發揮集群協同效應,優化科技與文化融合空間平臺
    6.3 服務於城市創新能力提升的文化創意與科技融合模式
    6.3.1 以科技創新推動文化創意發展
    6.3.2 以文化創意帶動科技創新發展
    6.4 本章小結

    7 結論與展望
    7.1 主要研究結論
    7.2 主要創新點
    7.3 研究的不足之處
    7.4 進一步研究的展望
    參考文獻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