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現代經濟學大典:區域經濟學分冊 [A Dictionary of Modern Econo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經濟科學出版社
    【市場價】
    872-1264
    【優惠價】
    545-790
    【作者】 劉志彪吳福像洪銀興 
    【出版社】經濟科學出版社 
    【ISBN】9787514171150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經濟科學出版社
    ISBN:9787514171150
    版次:1

    商品編碼:12038098
    品牌:經濟科學出版社
    包裝:平裝

    叢書名:現代經濟學大典叢書
    外文名稱:A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16-08-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09

    字數:250000
    正文語種:中文

    作者:劉志彪,吳福像,洪銀興

        
        
    "

    內容簡介

    改革的中國模式、發展的中國道路成為探究中國發展之“謎”。以中國改革和開放的實踐為背景,以中國經濟學理論進展為線索,編寫《現代經濟學大典:區域經濟學分冊》可以全面解讀中國奇跡之“謎”。相應的,《現代經濟學大典:區域經濟學分冊》定位在對中國經濟改革和發展的理論概括。突出反映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來經濟學研究所取得的成果。目的就是要把我國的經濟學推向世界,讓中國道路為世界所知。

    作者簡介

    劉志彪,男,1959年7月生,江蘇丹陽人,經濟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曾任南京大學商學院副院長,經濟學院院長,江蘇省社科院院長等職,2014年出任南京財經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2015年1月不再擔任南京財經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1] ;兼任國家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經濟學部委員[2]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南京大學長江三角洲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

    目錄

    區域經濟學
    經濟地理學
    新經濟地理學
    產業集群理論
    絕對集中率和相對集中率
    產業集聚與擴散
    城市化效應
    城市聯盟
    城市首位度
    精明增長
    城市增長理論
    等級擴散
    極化效應
    區位基尼繫數
    地區專業化
    地區多樣化
    地租梯度
    工業園區
    城鄉結合部
    集中的和分散的區位模式
    空間價格歧視
    倒“U”型理論
    空間均衡
    區域空間結構理論
    網絡式空間結構
    雙核空間結構
    極核式空間結構
    ……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現代經濟學大典:區域經濟學分冊》:
    產業集聚是指同一產業在某個特定地理區域內高度集中,產業資本要素在空間範圍內不斷彙聚的一個過程。產業集聚問題的研究產生於19世紀末,馬歇爾在1890年就開始關注產業集聚這一經濟現像,並提出了兩個重要的概念即“內部經濟”和“外部經濟”。馬歇爾之後,產業集聚理論有了較大的發展,出現了許多流派。比較有影響的有韋伯區位集聚論、熊彼特的創新產業集聚論、E.M.胡佛的產業集聚最佳規模論、波特的企業競爭優勢與鑽石模型等。
    產業擴散是指產業的生產(包括產品和服務的生產)區位不斷增多,但新增生產區位的發展,並未淘汰原有區位該產業的存在。比較有影響力的理論如弗農的“產品生命周期理論”和赤松的“雁行模式”等。從相互關繫來看,產業擴散是產業集聚的必然結果。在產業聚集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會出現勞動力價格提高、地價上升、交通擁擠、原料與能源價格提高等區位因素的變化引起的產業競爭力下降、利潤減少,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產業需要進行重新布局,向區位更優的區域擴散,產業擴散由此產生。
    空間經濟學理論認為,產業集聚與產業擴散是兩種方向相反的作用力,產業空間布局實際上是兩種作用力達到平衡時的結果。其中,導致產業集聚形成的向心力,是本土市場效應與價格指數效應共同作用所形成的集聚力;而導致擴散的離心力,則是市場競爭效應帶來的分散力。盡管產業的生產(指產品生產和服務生產)區位在增多,然而邊際生產區位即新增的一個生產區位的形成,不會對原有的產業區位產生影響。在這裡,這種產業區位在空間上拓展或增加的演變過程,就是產業擴散( Industrial Dispersion)。
    從作用力角度看,產業表現為集聚或擴散,主要是由區域向心力與離心力的大小對比決定的。產業集聚所帶來的外部經濟效應,如金融外部性及技術外部性等是向心力的主要來源;而產業的過度集聚所造成的擁擠成本和過度競爭帶來的盈利下降,則是離心力形成的重要原因。通常情況下,產業擴散會在經濟條件比較相似的地區間發生。一般而言,某一產業區位的產業的關聯度越高、勞動力密集程度越低,以及中間投入品占比越高,則產業的離心化(去集群化)傾向或產業擴散強度越低;反之,某一產業區位的產業關聯度越低、勞動力密集程度越高、中間投入品占比越低,則產業的離心化(去集群化)傾向或產業擴散表現越明顯。在中國經濟轉型的現階段,政府行為不可避免地會對產業的空間布局產生重大影響,產業政策的雷同及地方保護等,都成為推動產業擴散的重要力量,這使得產業區位可能偏離僅在比較優勢及收益遞增作用下的區位格局。
    基於多國家或多部門的相關模型表明,經濟增長與產業擴散之間具有高度的相關性,並且通常表現為一種非線性關繫。不過,經濟增長最終是否帶來產業擴散,主要還是由核心國或核心地區的後向聯繫與工資上漲之後的淨效應決定。例如,當工資的上漲大於後向聯繫帶來的利益時,產業便會由核心國或核心地區向外圍擴散;如果工資上漲不足以抵消後向聯繫效應,那麼核心國或核心地區仍保持產業集聚,不會出現產業擴散。然而,在實際經濟活動當中,當經濟持續不斷地增長時,必然會導致工資上漲大於後向聯繫效應,即分散力的作用最終會強於集聚力的作用,產業擴散必然會發生。
    就宏觀層面而言,在多國或多部門模型中,產業擴散實際上是對地方過程的一種抽像概括。例如,國家工業部門的工資率演變情況,就是產業是否擴散的決定力量。根據各國工業工資率的相對變化及與後向聯繫效應的具體情況,企業在不同國家選擇具體的工業區位。相應地,各國勞動力根據工業工資與農業工資之間的相對變化,選擇到工業部門或農業部門就業。
    就微觀層面而言,產業是否擴散,起決定作用的因素有勞動密集度、前後向關聯度,還有上下遊產業間的關聯強度,等等。產業擴散的一般規律表現為:首先,各國獲得初始優勢的次序,決定了產業在國家之間的擴散。一般表現為由核心國向外圍國擴散。其次,勞動密集型產業對工資變化非常敏感,因此勞動密集度高的產業通常最先轉移,由核心國向外擴散出去。最後,消費指向型產業及中間投入品需求少的產業,往往較早的出現擴散或轉移。總的來說,世界經濟是分為富國俱樂部與窮國俱樂部的發展過程,遠非簡單平滑的收斂過程。各國的發展過程,都是由這個俱樂部向那個俱樂部依次過渡的過程。因此,不同的國家具有不同的產業特征,這就決定了各國經濟發展表現為生命周期特征,即在國家發展過程中,開始比較依賴某種產業,隨後把這些產業擴散轉移給後來的繼承者,而自己則轉向新的更為寬闊的發展空間。
    ……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