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八十年代的中國文化書院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三聯書店
【市場價】
696-1008
【優惠價】
435-630
【作者】 陳越光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ISBN】9787108062147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ISBN:9787108062147
版次:1

商品編碼:12433048
品牌:三聯書店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18-08-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79
字數:280000
正文語種:中文

作者:陳越光

    
    
"

內容簡介

《八十年代的中國文化書院》根據歷史資料追溯了中國文化書院的創院經過及創院人物,詳細介紹了中國文化書院在八十年代“文化熱”中所處的位置和所起的作用以及所經歷的內部分裂和動蕩。其中許多事件為首次公布,如《梁漱溟全集》的編輯過程,我國首本《中國文化研究年鋻》的組織編撰與出版;梁漱溟、馮友蘭、張岱年、季羨林、湯一介、龐樸等先生如何參與中國文化書院的創建以及他們在文化書院的角色和作用,甚至在內部分裂時的態度;梁從誡先生是如何離開體制和學術界的……對於如何界定八十年代,如何分析當時“文化熱”的形成和走向,如何看待當時民間文化團體與社會改革等問題,作者也提出了獨到看法。
《八十年代的中國文化書院》史料翔實,注釋多達五百餘條,書後附有五個歷史文件的附錄,並配以六十六幅歷史照片。

作者簡介

陳越光,中國文化書院副院長,中法合辦《跨文化對話》雜志副主編,北京師範大學跨文化研究院理事長。主要出版著作有:《一個有思想的行動者》、《翰墨丹心》和《搖籃與墓地》等,是20世紀80年代影響很大的“走向未來叢書”的副主編。

目錄

《八十年代的中國文化書院》序
自序
第一章 中國文化書院的創院經過與建院設計
第1節 1984年
第2節 創院經過的追溯
第3節 關於的批示
第4節 關於九州知識信息開發中心
第5節 關於成立大會
第6節 建院設計
第7節 中國文化書院合法性的取得
第二章 創院的人們
第1節 最早發起創立書院的幾位年輕人
第2節 創院五老:梁漱溟、馮友蘭、張岱年、季羨林、任繼愈
第3節 湯一介與中國文化書院
第4節 兩大柱石:龐樸與孫長江
第5節 創院期的書院導師
第三章 “文化熱”(上)
第1節 歷史把講臺還給了它的主人:1985年、1986年的文化講習班
第2節 面向駐京外國友人的“中國文化繫列講座”
第3節 梁漱溟思想國際學術討論會
第4節 中日近代化比較研討會
第5節 1988年的幾次小型研討會:《河殤》及其他
第6節 “‘五四’與中國知識分子”
第7節 “中國宗教的過去與現在”
第四章 “文化熱”(下)
第1節 為期兩年的“中外文化比較研究班”
第2節 高級學術研究班
第3節 全國環境保護專業培訓班
第4節 北京市工商企業管理干部法制教育培訓班
第5節 流產的“機動車駕駛員繼續教育全國統一教程”
第6節 形形色色的辦班與辦班設計
第五章 中國文化書院八十年代的出版物
第1節 《梁漱溟全集》編輯過程
第2節 我國第一部《中國文化研究年鋻》
第3節 書院的教學用書繫列
第4節 《中國文化書院學報》
第5節 《中外比較文化研究資料》和《中國學導報》
第6節 編撰《中國文化書院文庫》的五年規劃
第六章 中國文化書院的社會聯繫與內部管理
第1節 文化書院與境外學術界的聯繫
第2節 文化書院與媒體和企業界的聯繫
第3節 文化書院與政府管理機構的關繫
第4節 文化書院的《章程》
第5節 院務委員會的運作
第6節 機構部門設置
第7節 各地各樣的分院
第8節 制度的建設與缺失
第七章 盛況:1987年―1989年中的中國文化書院
第1節 院務工作報告:1987年;1988年
第2節 雅興與雅聚
第3節 1987年的大招聘
第4節 “圖書館”、“口述歷史資料館”與“編譯館”
第5節 中國學研究資料咨詢中心
第6節 同學們
第7節 購置或建造院舍的努力
第8節 基金會與海內外籌資的設想
第9節 文化書院鼎盛期的陣容
第10節 財務分析
第八章 內部分裂與一個時代的結束
第1節 裂開的陣營
第2節 秋風中的分家
第3節 院務委員會對“分家”的態度
第4節 “六?一八”奪家具與“七?二一”取公章事件
第5節 超越底線的動作
第6節 解決問題:27:1
第7節 分析與追問
第九章 困局中的堅守
第1節 沒有選擇,隻有堅守
第2節 “馮友蘭哲學思想國際研討會”的會前書信
第3節 東亞地區文化與經濟互動國際研討會
第十章 餘聲:未竟的夢想
第1節 九十年代組織編寫的幾套叢書
第2節 中西印文化的融合及發展國際研討會
第3節 關於《儒藏》
第4節 未競的私立大學夢
附錄
附錄一:《中國文化書院八十年代大事繫年1984―1991》
附錄二:《中國文化書院檔案文獻目錄彙編1984―1991(文字部分)》
附錄三:中國文化書院1985年一1987年開課一覽表
附錄四:關於中國文化書院“分家”的三個文件(1988年10月)
附錄五:海峽兩岸文學討論會記錄
附錄六:主要參考書目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八十年代的中國文化書院》:
中國文化書院成立後魯軍擔任院務委員會執行委員、學術委員會委員、副院長兼秘書長,從1984年12月文化書院成立到1988年7月,一直是魯軍主持文化書院的日常工作。魯軍的風格是敢於作為、勇於擔當,又具有學人隊伍中罕見的行政操作能力,可以說,文化書院最初的框架設計和種種經營、管理方面的前衛性措施,多是魯軍的作為。這在《八十年代的中國文化書院》後續篇章中將會一一展開。
1988年秋分家後,魯軍在外建立了中國企業文化研究院,又和文化書院大部分導師發生嚴重衝突,1989年10月20日魯軍被免職並除名。
魯軍是中國文化書院最早的發起者和前期主要領導者之一,從最早的籌備謀劃到文化書院建立後由初創走向鼎盛,魯軍付出的努力和他的開拓精神為書院做出重要貢獻,為此湯一介先生在二十多年後的回顧中,依然肯定“應該承認魯軍的工作”。當然,他在1989年與湯一介等書院大多數導師衝突中的所作所為對書院的傷害也不小,後面將有專章述評。文化書院九十年代後的活動魯軍自不能參與,而且,在《八十年代的中國文化書院》成稿過程中,未能有機會訪談魯軍,深為遺憾。
李中華是發起創院的幾位年輕人中年齡最大的,既善謀又敢斷,魯軍當時許多事都先和李中華商量,而當魯軍幾乎與整個執行團隊分裂時,李中華又是被大家推出來和魯軍針鋒相對者。李中華在當時公布的簡歷為“1944年4月生,遼寧省法庫縣人,1964年入北京大學哲學繫,畢業後留校任教,1978年至1982年在北京大學哲學繫攻讀中國哲學史專業研究生,獲碩士學位。現任北京大學講師。研究方向中國哲學,目前主要研究魏晉玄學、中國文化史等。主要著作有《莊子與郭像人生哲學異同》《郭像哲學的特點》等多篇論文,以及與人合作的《魏晉玄學史》《中國無神論》(魏晉南北朝卷)等專著”。
李中華現為北京大學哲學繫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中國哲學暨文化研究所所長。作為書院的最早發起人之一,1984年底中國文化書院成立時他擔任院務委員會執行委員、學術委員會副主席。1985年中國文化書院打開局面的繫列文化講習班,由李中華主要負責。1987年中至1988年中他出國進修,回國後已面臨書院領導層的分裂,“大田涼了,陳占國被趕走了,魏常海也有意見,把我推出來了”,他站在多數一邊並成為這邊的代表者,質疑魯軍的“任人唯親”,並堅持“量人為出”與魯軍的“量出為人”發生爭執。1988年10月後文化書院分為社會哲學部與人文科學部兩大部門,分別由魯軍和李中華擔任負責人,並增補李中華為副院長,擔任至今。
在文化書院籌備及初創期,無論是頂層設計的積極謀劃,還是穿街走巷地具體推銷,李中華都是最核心的成員之一。而且,他不僅在與馮友蘭等老學者的聯繫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在參與創院的七位年輕人中,魏常海、陳占國是經他聯絡的,林婭是經他和魏常海聯絡的。因此,李中華在文化書院的創院中和魯軍一樣,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1988年下半年後,他成為書院的主要行政領導之~,並始終在文化書院發揮著重要作用。
……
查看全部↓

前言/序言

對於20世紀的中國歷史,褒貶揚抑截然不同。20世紀剛過去不久,我們在時間上還沒有足夠的觀察距離,但無論如何評價,20世紀中國歷史中的一些歷史事件或日歷史時期會對後來的歷史發生長遠影響,是毋庸置疑的。它們依次為:辛亥革命、“五四”、抗戰、新中國成立、“文革”、八十年代(改革)。辛亥革命終結了中國幾千年的王朝政治;“五四”奠定了中國人現代觀念的基本結構;抗戰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在亡國危機中的絕地反擊,是最深入的民族動員;新中國成立,是中國以全新方式追求工業化、現代化的開啟;“文革”離開了中國人常識理性的傳統,其烏托邦的理想主義真誠最終化為瘋狂暴戾和虛偽的悲劇;八十年代是中國共產黨的改革精英和廣大知識精英、農民聯手創造的一個改革時代,不僅開闢了中國工業化、現代化的正確道路,而且影響了世紀之交的世界歷史進程。然而,這一百年來,中國人始終行色匆匆,來不及思考和分析,或者由於種種原委壓抑了這方面的思考和研究,尤其對抗戰,對“文革”,對八十年代的研究都相當不足,與它們的歷史地位不相稱。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