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新編中國哲學史(增訂本 套裝全三卷共4冊) [The New History of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三聯書店
    【市場價】
    331-480
    【優惠價】
    207-300
    【作者】 勞思光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ISBN】9787108067050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ISBN:9787108067050
    版次:1

    商品編碼:12803004
    品牌:三聯書店
    包裝:精裝

    叢書名:勞思光作品繫列
    外文名稱:The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19-12-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1711

    套裝數量:4
    字數:1318000
    正文語種:中文

    作者:勞思光

        
        
    "

    編輯推薦

    本書的特色在於,首先,其duCHuang“基源問題研究法”,認為哲學史不隻是“歷史”,還要有思想,也就是哲學問題意識。並從中國哲學史自身的內在問題和矛盾來梳理、理解中國哲學的發展。為中國哲學史方法論上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其次,另一個亮點是“一繫說”的提出,也是他對宋明儒學的獨特的詮釋方法。他將宋明儒學看做一個整體,並分為三個發展階段,為宋明儒學各家各派思想定位提供了新的參考。也體現了他哲學史研究方法的繫統性。第三,他對中國哲學史上存在的一些有爭議的問題進行了大量的考據。如其考據了中國古代史史料,綜合了古代史中未經後人綜合修訂的原始史料和經過後人綜合整理的綜合史料提出了他對於中國古文化傳統若干問題的獨特觀點。如認為“人格天”“鬼神”“命”等觀念隻可看做原始習俗的代表,沒有將其歸為哲學思想。最後,為了對哲學思想的進程作一估價,他又定了一套“設準”,以避免獨斷。如以孔孟思想“以心性論為中心”的設準、老莊思想“自我境界”的設準,來評判整個儒家學說和道家學說的發展。體現了其對中國哲學史中各家各派學說的獨特思考。


    內容簡介

    本書是當今著名哲學家勞思光先生在中國哲學方面z重要的著作。通過其獨特的“基源問題研究法”,如庖丁解牛般,將上下數千年中國哲學的內涵,條分縷析呈現在讀者的眼前。第一冊主要介紹古代中國思想及儒、道、墨、法、名等各家學說。第二冊主要介紹漢代宇宙論中心之哲學思想、魏晉玄學與中國佛教哲學。第三冊上下主要介紹唐末思想之趨勢與宋明理學的發展,以及明末清初的哲學思想、乾嘉學風與戴震的思想。其中每一章節,皆有深入淺出的說明,其內容正是中國哲學的深層內涵。


    作者簡介

    勞思光(1927—2012)湖南省長沙市人。本名榮瑋,號韋齋,筆名思光。臺灣“中研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繫榮休教授。早年就讀於北京大學哲學繫,臺灣大學哲學繫畢業。1949年後任教於臺、港等地,並在美國哈佛大學及普林斯頓大學從事研究工作。曾任香港中文大學研究院哲學學部主任,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高級研究員,美國哈佛大學及普林斯頓大學訪問學人,臺灣清華大學、臺灣政治大學和東吳大學客座教授,及臺灣華梵大學講座教授。

    先生學貫中西,著作極豐,無論文、史、哲學,乃至金石考證等方面,皆有論述。其中尤以1980年出版的《新編中國哲學史》,為探討中國哲學史之巨著,成為港臺文史哲科繫學生的必備教材。其他著作包括《康德知識論要義》《歷史之懲罰》《中國文化要義》《中國之路向》《思光少作集》《解咒與立法》《中國文化路向問題的新檢討》《思辨錄》《思光詩選》等三十餘種。


    目錄

    《新編中國哲學史 卷一》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序楊國榮
    論中國哲學史之方法——中國哲學史序言
    第一節 已往成績之檢討
    第二節 中國哲學史的方法問題
    第三節 哲學史的任務與基源問題研究法
    第四節 中國哲學史的特殊問題

    第一章 論中國古文化傳統之形成
    第一節 略說古史資料及考證之設準
    第二節 古中國民族分布大略及殷民族之發展
    一、古民族之三集團
    二、殷民族略考
    三、結語
    第三節 殷周民族之關繫及其盛衰
    一、略論周民族之起源及發展
    二、殷周關繫
    三、周初之政治形勢
    第四節 南北文化傳統之形成及影響
    一、南方傳統之形成及其特色
    二、北方傳統之形成及其特色
    三、南北傳統與先秦哲學思想

    第二章 古代中國思想
    第一節 有關原始觀念之問題
    第二節 古代中國思想的重要觀念
    一、《詩經》中之“形上天”觀念
    二、《易經》中之“宇宙秩序”觀念
    三、《書經》中之政治思想
    第三節 附論原始信仰
    一、人格天觀念
    二、中國古代之“神鬼”觀念
    三、“命”觀念

    第三章 孔孟與儒學
    (上)孔子與儒學之興起
    第一節 儒學之源流問題
    第二節 孔子之生平及其學說
    一、孔子之生平
    二、孔子之學說
    三、孔門學派與孔子遺留之問題
    (下)孟子及儒學之發展
    第一節 孟子之生平及其自處
    第二節 孟子之學說
    一、心性論
    二、政治思想
    三、其他理論

    第四章 道家學說
    第一節 道家思想之源流及時代問題
    第二節 老子與《道德經》中之思想
    一、老子其人
    二、《老子》其書
    三、《道德經》思想大要
    第三節 莊子與《南華經》中之莊學
    一、莊子其人與其書
    二、莊子之思想

    第五章 墨子與墨辯
    第一節 墨子其人其書之時代
    第二節 墨子之思想
    一、兼愛
    二、天志與權威精神
    三、尚同與國家論
    四、非攻、非儒、非樂——墨子之文化觀
    第三節 墨辯
    一、墨辯之時代
    二、《墨經》中所涉之邏輯問題與名家理論
    三、《墨經》中之邏輯理論
    四、《墨經》中所涉之知識問題

    第六章 荀子與儒學之歧途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荀子之生平
    第三節 苟子之學說
    一、性惡與師法
    二、心與天
    三、君與禮
    四、“學”觀念與“正名”

    第七章 法家與秦之統一
    第一節 法家之人物及著作
    第二節 韓非思想之特色及其傳承
    第三節 韓非之思想
    一、論治亂
    二、論主權
    三、“勢”與“明”
    四、二柄與虛靜
    第四節 韓非之影響及其歷史意義

    第八章 名家與名學
    第一節 名家之立場及特性
    第二節 《公孫龍子》之理論
    一、“指物”
    二、“白馬”與“堅白”
    三、“通變”與“名實”
    第三節 關於“名學”一詞之討論
    一、胡、譚之說
    二、先秦思想中“名”字之用法
    後序
    一、關於胡、馮之書
    二、關於“天”觀念
    三、關於方法問題
    書目錄要

    《新編中國哲學史 卷二》
    導言:總論中國哲學之中期——附論漢唐文化問題
    第一節 釋“中期”之意義
    第二節 本期中國哲學之演變歷程
    第三節 漢唐文化對士人心態之影響

    第一章 漢代哲學
    第一節 漢代哲學之外緣觀察
    第二節 漢代哲學之內在解析
    第三節 漢儒之沒落
    一、心性論問題之分裂
    二、陰陽五行說與漢儒之關繫
    第四節 道家思想之肢解
    一、“超越我”之形軀化——道教
    二、文化否定論之孤立化——放誕之風
    三、“守柔”與“無為”之技術化——黃老之術
    第五節 董仲舒與“天人相應”之觀念
    第六節 《禮記》之思想
    一、《禮記》一書之特色
    二、《大學》與《學記》
    三、《中庸》之時代及其理論
    四、《樂記》之理論
    第七節 《易傳》之思想
    一、《易傳》與卦爻辭違異
    二、《易傳》乃雜輯而成
    三、《易傳》中之特殊論點
    四、《易傳》理論之評論
    第八節 《淮南子》、揚雄與王充
    一、《淮南子》
    二、揚雄之思想
    三、王充之思想
    第九節 結語

    第二章 魏晉玄學
    第一節 玄學之根源及分派
    一、玄學與儒道之關繫
    二、纔性派之特色
    三、名理派之特色
    第二節 “纔性”之說
    第三節 “名理”之說
    一、何晏
    二、王弼
    三、向秀與郭像

    第三章 中國佛教哲學
    後記
    書目略錄

    《新編中國哲學史 卷三·上》
    《新編中國哲學史 卷三·下》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所謂“基源問題研究法”,是以邏輯意義的理論還原為始點,而以史學考證工作為助力,以統攝個別哲學活動於一定設準之下為歸宿。這種方法的操作程序大致如下:

    第一步,我們著手整理哲學理論的時候,我們首先有一個基本了解,就是一切個人或學派的思想理論,根本上必是對某一問題的答覆或解答。我們如果找到了這個問題,我們即可以掌握這一部分理論的總脈絡。反過來說,這個理論的一切內容實際上皆是以這個問題為根源。理論上一步步的工作,不過是對那個問題提供解答的過程。這樣,我們就稱這個問題為基源問題。

    每一家理論學說,皆有其基源問題;就全部哲學史說,則基源問題有其演變歷程;這種演變的歷程,即決定哲學問題在哲學史中的發展階段。

    基源問題雖是每一學說的根源,但有很多學人每每並不明顯地說出來。因此,我們自己常需要做一番工作,以發現此一學說的基源問題是什麼。這裡就需要邏輯意義的理論還原的工作了。

    所謂理論還原的工作,就是從許多論證中逐步反溯其根本意向所在。根本意向發現了,配合一定材料,我們即可以明白基源問題應如何表述。

    表述基源問題時,要使這個問題的解答,確能邏輯地涉及所提出的理論。因為,寫哲學史時,這些哲學理論都是現成的,所以從這種材料中去找那個基源問題,就是反溯的,也就是所謂“理論的還原”的真實意義所在了。

    掌握基源問題,雖以解析工作為主,但也要涉及考證問題。因為這時所據的材料,都是客觀的,所以理論還原工作,並不致妨害材料的真實性。材料如有舛誤,那不關理論還原的事,而是材料本身的問題。由此考訂材料甚至搜集材料的工作,就成為掌握基源問題時所必須做的工作。這種工作實際上類似“發生研究法”,不過,它不會有“發生研究法”的弊害,因為,如此弄好的材料,終竟要通過理論的鑄造,而繫歸於一定的基源問題之下。那是不會成為零星片段的。

    基源問題找著了,就有下一步工作。

    第二步,掌握了基源問題,我們就可以將所關的理論重新作一個展示,在這個展示過程中,步步都是由基源問題的要求衍生的探索。因此,一個基源問題引出許多次級的問題;每一問題皆有一解答,即形成理論的一部分。最後一層層的理論組成一整體,這就完成了個別理論的展示工作。這種工作分別地做若干次,我們即可將哲學史中各家各派的理論展示出來。這時,我們已經能夠滿足“真實性”與“繫統性”的要求,剩下的就是全面判斷的問題。

    發現基源問題,與由基源問題展示一理論的全像,這都是不需要任何特殊識見的工作。這隻是敘述性質、介紹性質的工作。但要作全面性的判斷,則情形就大不相同了。這一點即涉及第三步工作。

    第三步,我們將各時代的基源問題,排列起來,原即可以發現整個哲學史上的理論趨勢,但這仍不足以提供一種作全面判斷的理論根據。要作全面的判斷,對哲學思想的進程及趨向作一種估價,則我們必須另有一套設準。

    通常做哲學史工作的人,每每諱言自己有自己的觀點;其實,除非不下全面的判斷,否則,必有一定的觀點作根據。這種觀點當然可能不為人所接受,但那是不重要的。因為,一切理論本都可以有人反對。問題隻在於我們能否自覺地將自己的論據表述出來。我所以將這種觀點稱為“設準”,目的即在於避免獨斷氣息。但我們又必須明白,我們雖不願獨斷,卻仍不能不有一組理論的設準,否則我們自己即根本沒有提出什麼理論來。

    或許有人以為,從事哲學史的研究,不需要提出什麼理論;其實這是忽略了哲學史工作所要求的統一性。每一哲學史工作者,必須表述他的某種統一性的觀點,通過它來解釋全部哲學史;不然,則他隻算是寫了一本“彙編”式的東西,而並非一本哲學史。

    設準的提出,表示作者自己的識見與哲學智慧;作者能接觸哪些問題,不能接觸哪些問題,都可以由此看出來。一個優良的哲學史工作者,必須能接觸到已往學派所面對的問題。他倘若真能如此,則他所立的設準,就應該足以統攝已往的理論要求。當然這並非一件容易的事,但它是一切哲學史工作者所應該努力的目標。

    基源問題研究法,最後必與一套設準配合。這一套設準雖不與基源問題研究有什麼直接關繫,但它是以作者的哲學了解為根據的。基源問題的研究,對作者在哲學方面的了解的增進,無疑有一定的助力。因此,我們仍可以說,如果一個哲學史工作者,真能運用基源問題研究法來整理各家學說,則最後他提出設準的時候,也決不致像用解析法的研究者那樣空疏了。


    查看全部↓

    前言/序言

    歷史地看,盡管“哲學”以及與哲學實質內涵相關的“智慧”等概念在中國相對晚出,但這並不是說,在中國傳統的思想中不存在以智慧的方式去把握世界的理論活動與理論形態。這裡需要區分特定的概念與實質的思想,特定概念(如“哲學”以及與哲學實質內涵相關的“智慧”等)的晚出並不意味著實質層面的思想和觀念也同時付諸闕如。
    當然,智慧之思在中國哲學中有其獨特的形式,後者具體表現為對“性與天道”的追問。中國古代沒有運用“哲學”和“智慧”等概念,但卻很早便展開了對“性與天道”的追問。從實質的層面看,“性與天道”的追問不同於器物或器技層面的探索,其特點在於以不囿於特定界域的方式把握世界。作為有別於器物之知的概念,“性與天道”很早就已出現:在先秦的文獻如<論語》中便可看到“性與天道”的提法。誠然,孔子的學生曾感慨:“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①但這並不是說孔子不討論“性”和“道”,毋寧說,這裡所指的乃是孔子對性與天道的論說總是聯繫人的存在和世界之“在”,而很少以抽像、思辨的方式加以談論。事實上,從《論語》之中,便可以看到孔子對性與天道的多方面考察,這種考察既以人的存在和世界之“在”為背景,又以區別於器物之知的形式具體展開。
    “性與天道”的追問是就總體而言,分別開來看,“天道”更多地與世界的普遍原理相聯繫,“性”在狹義上和人性相關,在廣義上則關乎人的整個存在,“性與天道”,合起來便涉及宇宙人生的一般原理。這一意義上的“性與天道”,在實質層面上構成了智慧之思的對像。智慧之思所指向的是宇宙人生的一般原理,關於“性與天道”的追問,同樣以宇宙人生的一般原理為其實質內容。從先秦開始,關於“性與天道”的追問,幾乎伴隨著中國哲學的整個發展過程。進而言之,中國哲學不僅實際地通過“性與天道”的追問展開智慧之思,而且對這種不同於知識或器物之知的把握世界的方式,逐漸形成了理論層面的自覺意識。
    這裡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龔自珍對“性道之學”的理解。作為哲學家,龔自珍有其獨特的地位:他既可以被視為中國古代哲學的殿軍,也可以看作中國近代哲學的先驅,從而具有承前啟後的意義。在中國古代哲學的終結時期,龔自珍已非常自覺地意識到“性道之學”(性與天道的追問)不同於知識層面的探索,這一點,從他所作的學科分類中便不難了解。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