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理解媒介:論人的延伸(55周年增訂本) [Understanding Media: T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譯林出版社
    【市場價】
    971-1408
    【優惠價】
    607-880
    【作者】 馬歇爾·麥克盧漢何道寬 
    【出版社】譯林出版社 
    【ISBN】9787544774499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譯林出版社
    ISBN:9787544774499
    版次:1

    商品編碼:12504335
    品牌:譯林(YILIN)
    包裝:精裝

    外文名稱:Understanding
    開本:32開
    出版時間:2019-03-01

    用紙:輕型紙
    頁數:595
    正文語種:中文

    作者:馬歇爾·麥克盧漢,何道寬

        
        
    "

    產品特色

    編輯推薦

    \u007f麥克盧漢代表作,比《娛樂至死》更重要的傳播學著作
    互聯網思維奠基之作,認知突圍必讀經典
    啟發凱文凱利、馬化騰、埃隆馬斯克、彼得德魯克、羅振宇的預言書
    《數字化生存》譯者、北大傳播學教授胡泳導讀,翻譯家何道寬經典譯本第四次修訂
    收錄《理解媒介》書稿雛形與評述,真正讀懂麥克盧漢

    內容簡介

    從印刷術到互聯網,媒介作為人器官與意識的延伸,長久以來與人類互相塑造,共同進化。我們如何獲取知識、協同工作、連接彼此,皆深受媒介影響。

    今天,麥克盧漢的理論在每個人的生活中被反復證實。未來,技術的發展又將帶來哪些新媒介?人的延伸又會被拓展至何方?在這本書中,麥克盧漢本質上探討的是技術、人類與社會的命題。理解媒介,終究是為了理解我們所處的社會生態,在震蕩與革新中找尋自身的生存之道。


    作者簡介

    馬歇爾麥克盧漢 Marshall McLuhan(1911—1980)
    傳播學奠基人,比肩牛頓、達爾文、弗洛伊德、愛因斯坦的劃時代思想家。《理解媒介》是他的代表作,“媒介是人的延伸”、“冷媒介和熱媒介”、“媒介即訊息”等觀點影響了無數研究者和創業家。麥克盧漢成功預言了互聯網的誕生,《連線》雜志在創刊號上尊其為“先知”。其他主要著作有《機器新娘》、《谷登堡星漢》、《媒介定律》等。

    何道寬
    傳播學家與翻譯家,中國傳播學會副理事長,深圳大學英語及傳播學教授,從事文化學、人類學、傳播學研究三十餘年,尤其致力於譯介和傳播麥克盧漢的著作,1988年首次將《理解媒介》譯入國內。譯作超過四十種,銷量逾百萬冊,主要包括《理解媒介》、《麥克盧漢精粹》、《麥克盧漢書簡》、《帝國與傳播》、《裸猿》三部曲、《中世紀的秋天》等。


    精彩書評

    凱文凱利 《連線》雜志創始主編,《失控》、《必然》作者

    媒介比媒介傳播的內容更重要。這種對媒介本身力量的洞察,對我來說十分震撼。

    羅振宇 知識社群“羅輯思維”、“得到”創始人

    麥克盧漢其實是一個大哲學家,他提出了很多人類文明的哲學母題。

    馬化騰 騰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

    QQ和微信不僅僅是一款成功的社交化產品,更是一個連接器……這一切的連接,本質就是人和人的連接,因為設備無非是人類延伸的器官、服務無非是人類延伸的意識。

    埃隆·馬斯克 Space X、特斯拉創始人

    我們已經是半機器人了,手機、電腦就是你的擴展,手指的動作或者語音指令就是交互接口。

    彼得·德魯克 現代管理學之父,麥克盧漢好友

    麥克盧漢*重要的看法……是人的延伸。科技雖非“人類的主宰”,但是在擴展人類能力範圍的同時,也改變了人類的個性、特質和自我認知。


    目錄

    理解麥克盧漢 胡泳
    增訂評注本序 特倫斯·戈登
    第—部
    作者第一版序
    作者第二版序
    一 媒介即訊息
    二 熱媒介和冷媒介
    三 過熱媒介的逆轉
    四 小玩意愛好者:麻木性自戀
    五 雜交能量:危險的關繫
    六 作為轉換器的媒介
    七 挑戰與崩潰:創造力的報應

    第二部
    八 口語詞:邪惡之花?
    九 書面詞:以眼睛代替耳朵
    十 道路與紙路
    十一 數字:集群的側面像
    十二 服裝:延伸的肌膚
    十三 住宅:新的外貌和新的觀念
    十四 貨幣:窮人的信用卡
    十五 時鐘:時間的氣味
    十六 印刷術:如何理解它?
    十七 滑稽漫畫:《瘋狂》漫畫通向電視圖像
    十八 印刷詞:民族主義的建築師
    十九 輪子、自行車和飛機
    二十 照片:沒有圍牆的妓院
    二十一 報紙:靠透露消息的政治
    二十二 汽車:機器新娘
    二十三 廣告:使消費者神魂顛倒
    二十四 遊戲:人的延伸
    二十五 電報:社會激素
    二十六 打字機:進入鋼鐵奇想的時代
    二十七 電話:是發聲的銅器還是丁零作響的符號?
    二十八 唱機:使國民胸腔縮小的玩具
    二十九 電影:拷貝盤上的世界
    三十 廣播電臺:部落鼓
    三十一 電視:羞怯的巨人
    三十二 武器:圖像之戰
    三十三 自動化:學會生存

    附錄一 理解新媒介研究項目報告書
    編者前言
    賴爾森媒介實驗
    理解新媒介教學大綱:大綱樣本
    編者後記:將《報告書》改寫為《理解媒介》

    附錄二 評論界對《理解媒介》的批評
    關鍵詞
    參考文獻
    主題索引
    人名索引
    麥克盧漢著作一覽
    譯者手記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我們對所有媒介的傳統媒介的傳統反應是:如何使用媒介至關重要。這就是技術白痴的麻木態度。因為媒介的“內容”好比是一片滋味鮮美的肉,破門而入的竊賊用它來渙散思想看門狗的注意力。

    沒有一種媒介具有孤立的意義和存在,任何一種媒介隻有在與其他媒介的相互作用中,纔能實現自己的意義和存在。

    一切媒介都要重新塑造它們所觸及的一切生活形態。

    詩人馬拉美認為,“世界的存在終止於書中”。我們現在已經能夠超越這一局限,可以將整個世界的場景遷移到電腦的儲存器中。

    因為適應一套強度的功能安排,在另一種強度中會變得令人難以忍受。一種用於緩解身體壓力的人體的技術延伸,可能會產生更為嚴重的心理壓力。

    汽車問世以前,誰也不需要汽車。電視節目出現以前,誰也不會對電視感興趣。技術產生一種迫使人需要它的威力,但是這一威力並不能擺脫技術而獨立存在,技術是人體和感官的延伸。

    一旦拱手將自己的感官和神經繫統交給別人,讓人家操縱——而這些人又想靠租用我們的眼睛、耳朵和神經從中漁利,我們實際上就沒有留下任何權利了。

    任何媒介的使用或人的眼神都改變著人際依存的模式,正如它改變著我們各種感覺的比率一樣。

    任何傳送信息的新媒介,都會改變權力結構。

    一切交換和人際交往的手段,往往隨速度的增加而得到改善。反過來,速度又加重了形式和結構的問題。

    人們在試圖使原有的物質形式適應新型的、更快的運動時,開始感到生活中的價值觀念慢慢在枯竭。

    每一種技術在造就它的人的身上,都造成新的緊張和新的需要;新的需要及其新的技術回應,是由於我們擁抱現存的技術而誕生的——這是一個生生不息的過程。

    信息是關鍵的商品,而實物產品隻不過是信息運動的偶然形態。

    一切意義都隨著媒介的加速運動而發生變化,因為一切個人和政治的相互依存模式都隨著信息的加速而發生變化。有人痛感加速發展使他們熟悉的世界貧瘠不堪,因為加速發展改變了人際交往的形式。

    顯而易見,計算機可以被用來摹擬意識過程,正如全球電子網絡已經開始摹擬我們中樞神經繫統的情況一樣。然而,即使有意識的計算機,仍將是我們意識的延伸,正如望遠鏡是眼睛的延伸,口技演員操縱的傀儡是口技演員的延伸一樣。

    人們突然成為遊徙不定的知識采集者,這一遊徙性前所未有,人的博學多識也亙古未有,從割裂的專門化程序中解放出來的自由亦前所未有。另一方面,人們卷入整個社會過程的深度也是前所未有的,因為電力媒介使我們的中樞神經繫統在全球範圍內延伸,使我們傾刻之間與人類的一切經驗互相關聯。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