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中國古醫籍整理叢書(傷寒金匱37):傷寒兼證析義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市場價】
    276-400
    【優惠價】
    173-250
    【作者】 張倬鄒傑趙會茹左瑞庭 
    【出版社】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ISBN】9787513237000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ISBN:9787513237000
    版次:1

    商品編碼:12027115
    品牌: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包裝:平裝

    叢書名:中國古醫籍整理叢書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16-1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86
    字數:48000

    正文語種:中文
    作者:張倬,鄒傑,趙會茹,左瑞庭


        
        
    "

    內容簡介

    《傷寒兼證析義》,繫清代醫家張倬著,《中國古醫籍整理叢書(傷寒金匱37):傷寒兼證析義》獨闢蹊徑,專論傷寒與雜病並見諸病。
    《中國古醫籍整理叢書(傷寒金匱37):傷寒兼證析義》言簡意賅,以問答形式論及十七種傷寒兼證,用病案佐論醫案,所論醫理深入淺出。張倬認為,傷寒與雜病雖各不相同,但又不可分割,提出攻邪調養在各類病中均應有所側重,兩法在傷寒與雜病中可以相互應用。
    《中國古醫籍整理叢書(傷寒金匱37):傷寒兼證析義》對醫理研究或中醫臨床均大有裨益。
    《中國古醫籍整理叢書(傷寒金匱37):傷寒兼證析義》本次整理以清康熙六年(1667)雋永堂本為底本。

    目錄

    中風兼傷寒論
    虛勞兼傷寒論
    中滿腫脹兼傷寒論
    噎膈反胃兼傷寒論
    內傷兼傷寒論
    宿食兼傷寒論
    素患咳嗽家兼傷寒論
    宿病咽干閉塞兼傷寒論
    頭風兼傷寒論
    心腹諸痛兼傷寒論
    亡血家兼傷寒論
    多汗家兼傷寒論
    積聚動氣兼傷寒論
    疝證兼傷寒論
    淋濁兼傷寒論
    瀉痢兼傷寒論
    胎產兼傷寒論

    經脈
    奇經
    運氣
    方宜
    校注後記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中國古醫籍整理叢書(傷寒金匱37):傷寒兼證析義》:
    問:虛勞之人,兼感風寒者,何以辨之?
    曰:必先明受病之三綱,見證之五常,然後參詳脈證,以辨客邪。三綱者,房勞傷、思郁傷、醫藥傷;五常者,骨蒸、咳嗽、吐血、洩瀉、男子失精(女子不月)。此皆本病之常,他證雖繁,莫如此五者為甚。如平時骨蒸勞熱時重時輕,火炎則面熱頰赤,兩角隱隱掣痛,忽然壯熱頭疼,不分晝夜,是感客邪也。平時咳嗽聲怯,痰涎不應,忽然鼻塞聲重,涕唾稠黏,是感客邪也。平時關尺脈弦,忽然人迎浮盛,是感客邪也。醫不達此,每認本病變重,日與調補,助邪深入,傷殘之餘,立刻告竭。究竟不知其為風寒,而反歸咎於飲食居處,不亦冤乎?
    問:房勞傷者,先見何證?兼客邪者,當用何藥?
    曰:房勞傷者,作強太過,而傷其先天也。世俗謂之陰虛,而實兼傷陰中陽氣,故日先天。若雲腎水受傷致病,則有質之精,依然後天水谷所化,安得謂之先天乎。惟素稟虛寒,陽氣不振,恣餌金石①,熱毒人於腎髒,傷耗真陰者,乃為陰虛。其證皆從下而上,由腎肝而至於脾,或先失血,或見遺精,次見咳嗽、骨蒸等證。真陽虧者,乏氣少食,後見洩瀉而危;真陰虧者,強中熱中,必發癰腫而斃。故治本病之陽虛,八味腎氣、異等藥。兼外感者,黃芪建中。本病之陰虛,六味①、都氣、補陰②、虎潛之類。有藥毒者,滋腎丸洗滌之;兼客邪者,小建中加丹皮;先吐血者,為營血受傷,黃芪建中加當歸;先遺精者,為封藏不固,桂枝加龍骨牡蠣湯。雖有外邪,無逾上法,但須參邪之盛衰,從少從多,以為活法可也。
    問:思郁所傷,較斲喪③所致者,孰重孰輕?證治與房勞何異?
    曰:斲喪是精氣受傷,可用填補之劑。思郁是神氣受困,七情之火交煎,真陰不久告匱,豈藥石之所能療哉。惟早適其志為第一義。此病起於腎,關乎心,而迫肺傷肝及脾,再交水火,謂之七傳。初起骨蒸、干咳,繼則亡血、失精、女子不月,至死而面色不衰,以其陰火蒸騰津液於上,所以肢體日削,神采愈鮮,不似房勞之精氣先傷而形神枯索也。在初起真陰未耗時,急宜調治,如地黃丸、逍遙散、歸脾湯之類。
    ……
    查看全部↓

    前言/序言

    中醫藥古籍是傳承中華優秀文化的重要載體,也是中醫學傳承數千年的知識寶庫,凝聚著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價值、思維方法、生命理論和醫療經驗,不僅對於傳承中醫學術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更是現代中醫藥科技創新和學術進步的源頭和根基。保護和利用好中醫藥古籍,是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中醫學術的必由之路,事關中醫藥事業發展全局。
    1949年以來,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動下,開展了繫統的中醫藥古籍整理研究。1958年,國務院科學規劃委員會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小組在北京成立,負責指導全國的古籍整理出版工作。1982年,國務院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小組召開全國古籍整理出版規劃會議,制定了《古籍整理出版規劃(1982-1990)》,衛生部先後下達了兩批200餘種中醫古籍整理任務,掀起了中醫古籍整理研究的新高潮,對中醫文化與學術的弘揚、傳承和發展,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產生了不可估量的深遠影響。
    2007年《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古籍保護工作的意見》明確提出進一步加強古籍整理、出版和研究利用,以及“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方針。2009年《國務院關於扶持和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指出,要“開展中醫藥古籍普查登記,建立綜合信息數據庫和珍貴古籍名錄,加強整理、出版、研究和利用”。《中醫藥創新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強調繼承與創新並重,推動中醫藥傳承與創新發展。
    2003~2010年,國家財政多次立項支持中國中醫科學院開展針對性中醫藥古籍搶救保護工作,在中國中醫科學院圖書館設立全國唯一的行業古籍保護中心,影印搶救瀕危珍本、孤本中醫古籍1640餘種;整理發布《中國中醫古籍總目》;遴選351種孤本收入《中醫古籍孤本大全》影印出版;開展了海外中醫古籍目錄調研和孤本回歸工作,收集了11個國家和2個地區137個圖書館的240餘種書目,基本摸清流失海外的中醫古籍現狀,確定國內失傳的中醫藥古籍共有220種,復制出版海外所藏中醫藥古籍133種。2010年,國家財政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設立“中醫藥古籍保護與利用能力建設項目”,資助整理400餘種中醫藥古籍,並著眼於加強中醫藥古籍保護和研究機構建設,培養中醫古籍整理研究的後備人纔,全面提高中醫藥古籍保護與利用能力。
    在此.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成立了中醫藥古籍保護和利用專家組和項目辦公室,專家組負責項目指導、咨詢、質量把關,項目辦公室負責實施過程的統籌協調。專家組成員對古籍整理研究具有豐富的經驗,有的專家從事古籍整理研究長達70餘年,深知中醫藥古籍整理研究的重要性、艱巨性與復雜性,履行職責認真務實。專家組從書目確定、版本選擇、點校、注釋等各方面,為項目實施提供了強有力的專業指導。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