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師承實錄 醫理切磋:附魏長春答疑錄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市場價】
441-640
【優惠價】
276-400
【作者】 張衛華 
【出版社】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ISBN】9787513216517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ISBN:9787513216517
版次:1

商品編碼:11353124
品牌: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13-10-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14
字數:320000
正文語種:中文

作者:張衛華

    
    
"

內容簡介

《師承實錄 醫理切磋:附魏長春答疑錄》師承實錄彙集了張衛華先生為學術繼承人授課的講稿,確屬其臨證中的真實體悟;醫理切磋展現了師生問答的諸多內容,不求繫統,但求實用;後學體悟為學生學習和運用張衛華先生及其他名醫經驗的感受,對讀者提高診治水平頗有裨益。書後附有名老中醫魏長春先生早年對部分方、藥答疑的內容,言簡意賅,是不可多得的寶貴經驗。

作者簡介

張衛華,杭州市中醫院主任中醫師。1942年8月出生於浙江杭州,1968年畢業於浙江中醫學院(現浙江中醫藥大學),2005年獲“杭州市名中醫”稱號。第一、二期杭州市名中醫學術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原浙江中醫藥學會老年病分會副主任委員。
擁有45年的臨床和教學經驗。主張“寒邪非溫不散,水飲非溫不去,痰濕非溫不化,疼痛非溫不止,瘀滯非溫不通,氣機非溫不暢。食滯非溫不消,虛寒非溫不補”。擅長內科疾病的中醫治療,尤其對慢性胃炎、潰瘍病、痛證及疑難雜癥有獨特經驗。

內頁插圖

目錄

師承實錄
臨證與讀書感悟
治療痛證的體悟
治療腹瀉的體悟
口腔潰瘍的中醫治療
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潰瘍的中醫治療
辨證施補論膏方
治療發熱的體悟
《傷寒論》經方的臨床應用
常用驗方闡述
睡眠障礙的中醫治療體悟
醫理切磋
師生問答
學習心得
後學體悟
中藥治療結締組織病舉隅
重用附子治風濕性多肌痛驗案舉隅
附子理中湯治療疑難雜癥驗案舉隅
慢性咳嗽證治體會
運用溫法治療五官科疾病驗案舉隅
利用和解法治療復發性口腔潰瘍
附子理中湯合黃芪建中湯治療虛寒型消化性潰瘍
扶陽法治療老年頑固性失眠癥體會
附:魏長春答疑錄
繼承弘揚,勤耕不倦——記張衛華老師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復診:藥後每日大便一次,部分成形,原方加吳茱萸、五味子,10劑。
2年後患者又出現腹瀉,癥狀基本同治療前。我曾用原法,服之無效,改用溫陽止瀉湯合四神丸,加仙鶴草、桔梗,腹瀉即止。《閩東草藥》記載仙鶴草別名為“瀉痢草”,對久瀉頗有效驗。脾氣虛者合參苓白術散,腎虛者合四神丸,肝木犯脾合痛瀉要方。
4.少腹逐瘀湯(《醫林改錯》)
小茴香、干姜、延胡索、沒藥、當歸、川芎、官桂、赤芍、蒲黃、五靈脂。
少腹逐瘀湯是清代王清任用於少腹痛、脹、積塊、月經不調、崩漏帶下之方,認為“此方去疾、種子、安胎,盡善盡美,真良善方也”。對衝任虛寒,瘀血內阻的婦科疾病有較好的療效。我在臨床用於慢性結腸炎、腸功能紊亂屬虛寒瘀滯的腹瀉,療效頗佳。多年前我閱讀《名中醫治病囊秘》顏德馨卷得到啟示,顏老用膈下逐瘀湯治療慢性結腸炎,書中日:“近年來施之於臨床,多應手而效。總結經驗,用此方需具備以下三個條件:①病程較久;②痛有定處而拒按;③大便黏液。”我按顏氏的三個條件再加腸鳴一癥,選少腹逐瘀湯治之,效果更好。許多患者常感左下腹脹痛,部分患者可捫及條塊狀物,該部位為乙狀結腸區。少數患者痛脹在右下腹,為升結腸處。左右兩處皆稱少腹,又往往自感怕冷,以方測癥,樣樣相符。方中小茴香、干姜、官桂三味乃溫熱之品,溫裡止痛,溫腎止瀉,助火化濕。患者往往腸鳴陣陣,《金匱要略》日“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腸間,瀝瀝有聲,謂之痰飲”;“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腸鳴必須用溫藥,三味溫熱之藥恰到好處。久病必瘀,方中其他藥物皆屬於活血化瘀、養血理氣之品。
臨床用此方時可加葛根升清止瀉,加防風祛風勝濕,亦可加藿香芳香化濕以利止瀉,瀉下頻仍可加收斂之品,如烏梅、訶子、石榴皮之類,氣虛加黃芪,陰液虧損可加扁豆、懷山藥以甘溫復其陰。
驗案5蔣某,女,43歲。
腹痛腹瀉4年餘。病起於子宮內膜癌放療1月後,大便每日3~5次,呈水樣,夾黏液,時呈血性或膿性黏液便,裡急後重,消瘦,多次大便培養皆正常,經常口腔潰瘍、疼痛,舌質紅夾瘀滯,脈弦。浙一醫院診斷為放射性腸炎,證屬脾虛濕困,腸道氣滯血瘀,方選少腹逐瘀湯合封髓丹加減治之。當歸12g,小茴香10g,干姜10g,肉桂6g,延胡索12g,五靈脂12g,沒藥6g,川芎10g,蒲黃12g,黃柏10g,砂仁10g,甘草10g,細辛6g,白蒺藜12g,大豆卷10g,炒枳殼12g,黃連6g。7劑。
復診:大便已減至每天一次,黏液膿血便及裡急後重消失,口腔潰瘍十去八九。原方出入治之。
服湯藥後癥狀逐漸消失,正如前人劉河間所述:“調氣則後重自除,行血則便膿自愈。”封髓丹由黃柏、砂仁、甘草組成,我常用於口腔潰瘍。清代醫家鄭欽安謂此病乃“陽氣不得潛藏,虛火上浮”。黃柏堅腎清火,為君;砂仁溫健脾運,引五髒六腑之精歸屬於腎,為臣;佐以甘草益脾氣,並調和黃柏、砂仁之寒溫。三藥合之,補土伏火,水火相濟,相火安寧,口腔潰瘍可愈。黃連、細辛為口瘡止痛對藥,白蒺藜平肝,豆卷化濕。
……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