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全國中醫學派臨床筆談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市場價】
308-448
【優惠價】
193-280
【作者】 王四平周計春楊陽 
【出版社】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ISBN】9787513232845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ISBN:9787513232845
版次:1

商品編碼:11940308
品牌: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包裝:平裝

叢書名:中醫師承學堂,中醫臨床家書繫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15-05-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177
字數:162000

正文語種:中文
作者:王四平,周計春,楊陽


    
    
"

內容簡介

由中華中醫藥學會主辦,河北中醫學院、李士懋名醫傳承工作室承辦的“首屆全國中醫學派學術研討會”於2014年11月2日在河北石家莊舉辦,會議研討了易水學派、河間學派、中西醫彙通學派等中醫學派的近期成果與心得。
國醫大師李士懋主持會議,並對各位嘉賓的發言進行了總結和點評。中國中醫科學院著名醫史專家李經緯先生,首都國醫名師餘瀛鼇先生、北京中醫藥大學魯兆麟教授、河北省首屆十二大名中醫劉亞嫻教授等中醫藥專家到會,發表了重要的學術觀點。各位學者利用這次學術流派的盛會,把自己的研究心得以“專題筆談”的方式奉獻出來,並在現場傾情演講,吹響了中醫學派研究的新號角。

作者簡介

王四平,河北中醫學院基礎醫學院中醫基礎理論教研室主任、教授,國醫大師李士懋名醫傳承工作室主任。主編教材《內經選讀》、專著《平脈辨證三年跟師記》。


周計春,河北中醫學院基礎醫學院中醫醫史文獻教研室主任、教授,師從河北醫科大學第四醫院中醫科主任劉亞嫻教授。


楊陽,中國中醫科學院首批全國傳承博士後,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國醫大師李士懋學術繼承人,國醫大師李士懋名醫傳承工作室副主任。

目錄

東垣之秘:對甘溫除大熱如何理解和應用
避免人雲亦雲:關於評價醫家學術思想的幾個問題
我的學醫體悟:雜談中醫學術流派的傳承與博采
“陰火”爭議訟紛纭,臨床視角詳辨析
莫僅以活血化瘀論清任
依“諸澀枯涸,干勁皴揭,皆屬於燥”辨治疑難病驗案析
習河間,臨證“以意調之”解疑難
從臨床視角看中醫學派該如何劃分
劉完素“功成四物”治療婦科疾病
李東垣婦科病用藥特點
臨床醫生該如何理性醫學流派之分
外感內傷矛盾,爭鳴
東垣學說如何解,枳術丸中有奧旨
東垣針灸學術思想及臨床應用特色淺析
從“中醫各家學說”的視角試論“李士懋學術思想
對王清任“補氣助陽法”的臨證思辨
“衷中參西”如何在臨證中融會貫通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8.辨頭痛
李東垣日:“內證頭痛,有時而作,有時而止;外傷之痛,常常有之,直須傳人裡實方罷。”
按:李東垣所雲誠是,然憑此尚不足作為外感內傷鋻別的主要指標。有人經常外感而頭痛,亦時作時止,能說是內傷嗎?外邪傳裡頭痛方罷,也不準確。邪在太陽可頭痛,邪在裡亦可頭痛,傷寒六經皆有頭痛。
9.辨筋骨四肢
李東垣日:“內傷等病,必怠惰嗜臥,四肢沉困不收,此氣。……寒則筋攣骨痛。”
按:內傷者,沉困怠惰,誠是。然氣,乃邪阻脾虛不能實四肢也。寒則筋攣骨痛,尚還須進一步鋻別。雲外傷之筋攣骨痛,“是肝腎之氣已絕於內”,則欠允,乃寒邪襲於筋骨經脈所致也。
10.辨外傷不惡食
李東垣日:“若勞役飲食失節,寒溫不適,此三者皆惡食。若勞役所傷及飲食失節,寒溫不適三者,俱惡食,口不知五味,亦不知五谷之味。”
按:此條不足以辨外感內傷。一般外感寒熱者,都影響食欲,厭油膩腥羶,這已是常識。張仲景論太陽傷寒,亦是“體痛嘔逆”,不可能一邊嘔逆,一邊還喫得挺香。所以,此條不足憑。
11.辨渴與不渴
李東垣雲:“外感風寒之邪,邪氣傳裡,始有渴也。內傷飲食失節,勞役久病者,必不渴,是邪在血脈中有餘故也。初勞役形質,飲食失節,傷之重者,必有渴,以其心火熾,上克於肺金,故渴也。”
按:外感風寒化熱傷津,固當渴。若邪傳陰經,則多不溫。內傷“必不溫”,誠是。“心火熾,上克肺金,故渴也。”此心火,當屬實火,方能致渴。李東垣所言之陰火、虛火,當口渴不著。
12.辨勞役受病表虛不作表實治之
李東垣雲:“其外傷賊邪,必語聲前輕後重,高厲而有力;若是勞役所傷,飲食不節,表虛不足之病,必短氣氣促,上氣高喘,懶語,其聲困弱而無力,至易見也。若毫釐之誤,則千裡之謬。”
按:內外傷,可證似而實異,一虛一實。其鋻別要點,在於“氣少氣盛上辨之”,固是。但內傷者短氣氣促而喘,外感者亦可見此,尚難鋻別,必須憑脈以斷虛實,方不致誤。
13.氣虛發熱與中熱頗相似
李東垣雲:“胃氣久虛,而因勞役得之者。皆與陽明中熱白虎湯證相似,必肌膚捫摸之壯熱,必燥熱悶亂,大惡熱,渴而飲水,以勞役過甚之故。亦身疼痛。此證脾胃氣不足,口鼻中氣皆短促而上喘,至日轉以後,是陽明得吐之際,病必少減。若是外得中熱之病,必到日晡之際,大作譫語,其熱增加,大渴飲水,煩悶不止,其勞役不足者,皆無此證。”
按:李東垣此條提出晝夜時間不同,病性變化不同,作為內虛外傷的鋻別點。外感中熱者,日晡劇;內傷發熱者,日晡輕。外感中熱者,熱盛,日晡陽始入裡而熱更熾,故病劇。內傷者,陽氣衰,日晡得時之助而陽暫復,故病輕。
外感內傷,雖皆證似白虎,但外感發熱者日哺劇;內傷發熱者,上午劇,曰晡輕。此雖有別,但隻能作為內傷外感鋻別的參照指標,而不能作為主要指標。主要鋻別標準,還是以脈為據。
小結:鋻於時醫皆把內傷誤作外感,枉死者比比皆是,故李東垣著《內外傷辨惑論》,列出十三個鋻別要點,提出了很多有價值的鋻別點,但總得來說,沒有講得很清楚。
……
查看全部↓

前言/序言

中醫是中華文明的瑰寶,綿延幾千年,由《黃帝內經》(以下簡稱《內經》)、《難經》奠定了中醫理論的基礎,張仲景建立了辨證論治體繫的巍峨大廈,此後代有發展,學派林立,名醫輩出,鑄就了中醫學的博大精深。正如毛澤東主席所說:“中國醫藥學是一個偉大的寶庫,應當努力發掘,加以提高。”習主席亦雲:“中醫藥學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
四大家的出現,是繼《內經》《難經》《傷寒雜病論》之後,中醫發展史上又一次大的飛躍。四位代表人物中,河北籍者居其半。作為河北中醫學子,傳承發揚其學術思想,我們責無旁貸。尤其隨著國家的日益富強、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廣大人民對衛生保健的需求日益迫切,因而,努力傳承發揚中醫藥學術思想意義重大而深遠。基於此,我們於2014年11月2日在石家莊召開了第一屆全國中醫學派學術研討會。李經緯、餘瀛鼇等泰鬥級學者親自參加,從多維度對劉河素、李東垣、張錫純等大家的學術思想進行討論,精彩紛呈,故彙集成冊,以饗讀者。
我們將繼續為辦好中醫學派學術研討會而努力,將各學派的學術思想發揚光大,造福人民。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