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心乃大藥:行貴禪醫悟語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市場價】
    529-768
    【優惠價】
    331-480
    【作者】 釋行貴 
    【出版社】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ISBN】9787513231169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ISBN:9787513231169
    版次:1

    商品編碼:11876852
    品牌: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16-01-01
    用紙:輕型紙

    作者:釋行貴

        
        
    "

    編輯推薦

    這是一本醫心的書,這是一本勵志的書,這是一本治病的書,這是一本救命的書。世人視癌癥如虎,卻有人觀其如土。淡泊名利,放下貪執,伴虎二十年卻越活越灑脫,心血結晶,凝成此書。
    讓我們慢慢走近這本從生死邊緣悟出來的書,從此洗盡鉛華,返璞歸真,餓了就喫,困了就睡,一步一個蓮花瓣,自然出淤泥而不染,心底干干淨淨,身體健健康康。

    內容簡介

    因工作過於勞累,本書作者釋行貴禪師於一九九六年被診斷出罹患晚期結腸癌,並已擴散到子宮、卵巢、骨盆、腹壁等處。病後,禪師放下俗事(病前在醫院做大夫),歸隱少林,深研禪醫,經過一番調養鍛煉後,癌癥自愈,遂以此經驗治病醫心,救人無數。本書彙集了作者20年抗癌經歷,50年治病經驗,一輩子修行智慧。

    作者簡介

    釋行貴禪師,主任中醫師,河南省政協委員,佛光寺、古禪寺住持。少時拜於少林寺德禪大師門下,學習正宗少林禪醫,苦修易筋經、洗髓經、八段錦等養生健體之法。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曾在中國各地及美國、德國、加拿大、英國等五十多個國家講學。廣行布施,僅在河南省內就捐款建成希望小學三十二所。

    目錄

    第一篇 疾病為啥找上你
    人無精氣神,疾病纏上身
    病是自己“求”來,還須自己攆走
    畏果不畏因,病根永難清
    改掉壞毛病,健康伴你行
    無事則生非,心安病自去
    病去如抽絲,治療須堅持
    懶惰百病生,健康須勤奮
    心病則身病
    過午不食——髒腑也需要休息
    你跟自己過不去,病就跟你過不去
    戰勝自己,無畏人生
    付出不求回報,行善莫問功德
    怒氣來時健康去
    喜怒憂思悲恐驚,七情過度皆傷身
    生活慢一點,身體好一點
    該睡不睡,反受其累
    一日之計在於晨,菩薩喜歡勤奮的人
    很多病是想出來的
    第二篇 治病要先治心病
    “畏因”纔能健康
    富貴榮華終是南柯一夢
    心亂之人病難愈
    佛在心頭坐,何須他山求
    足跡有多遠,心就有多大
    治病如握沙,攥得越緊流得越快
    自覺覺他,自利利人
    自強不息,疾病遠離
    緣來欣然拿起,緣去釋然放下
    前腳不放下,後腳怎抬起?
    人生苦短,何不慢慢走?
    人行百善,不如守念一日
    但行耕耘,莫問收獲
    接受就是最好的修行
    知足常樂,物極則反
    成功貴在有恆
    彌勒相伴,笑口常開
    盡孝是世間最好的藥
    第三篇 禪醫裡的養生智慧
    少林功夫的真諦
    常念“阿彌陀佛”,讓你受用終生
    少林寺四季養生六字訣
    一片好樹林,讓鍛煉效果加倍
    睡好子午覺,輕松活到老
    保持陰陽平衡,纔能身體健康
    該發洩時就發洩
    少林閉氣功
    常懷慈悲心,多行慈悲事
    心存正念,百邪難犯
    喫苦也是修行
    活好當下,你就是菩薩
    紅塵紛擾,一笑置之
    助人者人自助
    治病關鍵還得靠自己
    往事不可追,錯過方覺遲
    閑來數數花瓣,悶氣自然消散
    明月松間照,煩惱順水流
    自我暗示治癌癥
    第四篇 禪醫裡的處世智慧
    幸福會幫助你戰勝疾病
    夠喫就好,夠用就行
    苦是你的緣
    慢慢慢慢地修煉,學會善待所有人
    念一句阿彌陀佛,消一個妄念
    收心轉意,活在當下
    最大的利己是利他
    煩惱如同“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過分獨立就是孤立
    把每天都當成最後一天來過
    布施如雨,惜福如金
    勤儉不可分,興敗皆由人
    心平氣和運自順
    你為什麼會在籠子裡?
    寬恕他人就是善待自己
    做人一定要學會感恩
    不要有那麼多的欲望
    第五篇 禪醫裡的人生智慧
    人能將心比心,世間再無紛爭
    放下心頭的負擔
    真心助人豈圖報?
    一定要多讀好書
    禍福無常,來去隨緣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淡泊明志,寧靜致遠
    放低自己纔能登上頂峰
    我為人人,人人為我
    謝謝那些批評你的人
    覆水難收,何必憂愁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為人者終為己
    害人者終害己
    善於傾聽的人最有實力
    滿招損,謙受益
    做人做事切莫淺嘗輒止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修不成纔
    合理分配你的時間
    你認識自己嗎?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為什麼成功之人精氣神十足?
    第六篇 禪有三寶佛法僧,我有“三”藥度眾生
    一碗三白飯,俱補精氣神
    多喝三白粥,清心又除煩
    常敷三白膏,美容又養顏
    常備三白散,蚊蟲不上前
    一勺三白湯,遠離更年期
    菩薩賜我三黑粥,兩眼視物似金燈
    一碗三黃湯,通便又祛火
    小兒丹毒莫著急,菩薩自有錦囊計
    心靜自消白癜風
    一壺三紅茶,減肥又降壓
    第七篇 禪醫療法
    一、消化繫統疾病療法
    少享點口福,多存點健康
    細嚼硬禪馍,勝過靈芝草
    洋蔥苦瓜消胃脹
    人參蓮子湯,補氣益脾功效強
    核桃扁豆泥,專治腸道易激綜合征
    胃病不可隻治胃,肝脾問題皆須防
    便秘不難治,無毒一身輕
    腹瀉非小事,中藥“瀉立停”
    一味單方克痢疾
    二、骨關節疾病療法
    養好腿腳人不老
    補好中氣腿不麻
    “前倨後恭”治腰突
    行氣利濕暖腰腿
    蛇形遊走舒筋骨
    一杯溫開水,鍛煉不可少
    鬧中取靜放松操
    “劍指站樁”補陽氣
    飯後逍遙步,強身又忘憂
    輕輕松松治頸椎
    推推夾脊穴,腰腿不酸疼
    急性腰扭傷快速治療法
    腰肌勞損內外兼治法
    三、心腦疾病療法
    神奇柏樹籽,讓您睡得香
    桂圓荷包蛋,補血又安神
    十指開花,告別老年痴獃
    芹菜是個寶,常喫脾氣好
    深憋一口氣,心梗不用慌
    常喫能量包子茯苓茶,身輕如燕壯如牛
    地龍黃豆治癲痫
    神經衰弱不用慌,自有良藥來幫忙
    心絞痛保命妙法
    六字訣降壓小竅門
    菊杞豆芽防中風
    四、呼吸繫統疾病療法
    少林寺的治感冒方
    喝水如品茶,面目得滋養
    急性咳嗽食療方
    蜜餞雙仁,專克老慢支
    治肺氣腫食療方
    治療咳喘不求人
    團身抱膝治哮喘
    倒步擴胸宣肺氣
    酸梅青果飲一杯,慢性咽炎從此清
    五、肝腎繫統疾病療法
    內服外練治療慢性膽囊炎
    濕熱清除,何來肝炎
    赤小豆粳米粥治腎炎
    六、婦科疾病療法
    讓女人告別痛經的秘方
    盆腔瘀血綜合征治法
    後記:降伏疾病,健康人生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我爺爺青少年時期在少林寺出家,學得一身武藝,還俗後考中了光緒年間。但當時處於清朝末年,民不聊生,爺爺在年邁之時又回到了登封老家。由於我小時候身體虛弱,經常生病,所以爺爺又把我送到少林寺中,拜於德禪老師門下。
    正是因為修習少林武術,使我練就了一副好身板,同時也學到了正宗的禪醫治病之法。後來,因為學習刻苦,我上了醫科大學,畢業後成為一名大夫。我在很年輕的時候就已經小有名氣了,之所以如此,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禪醫。我用禪醫給人治病,再用《達摩易筋經》《洗髓經》等指導病人進行康復鍛煉,這些經文都是流傳了一兩千年的智慧結晶,效果自然不凡。隨著行醫日久,我漸漸把佛學中的智慧、現代康復醫學、禪醫、自己的看病經驗結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獨此一家。當我運用這些絕招治病救人之後,效果極佳,一傳十,十傳百,叩門求診的病人越來越多。
    我是一個非常要強的人,有多強呢?說一件我小時候的糗事吧。少林寺有一個訓練項目叫“拿大頂”,就是頭朝下腳朝上進行倒立。這是小和尚習武的必訓項目,老師讓你立多長時間就得立多長時間,不能偷懶。我雖然是個女孩子,身體也不是太好,但是每一次都比大多數師兄弟們立得久。有一次,倒立前我喝了些水,沒倒立多久就想小便,可是又不想做第一個“認慫”的,所以就硬憋著不動,後來實在憋不住了,尿水和淚水一起從臉上往下淌。就憑著這股勁兒,我覺得後來我去當大夫,那真是命中注定。因為我這顆要強的心,在當上大夫以後就變成責任心了,對工作自然兢兢業業,對病人都是來者不拒。那時候,我每天的工作時間不少於16個小時。仗著自己身體強健,我從沒感到過累。
    後來,我經常感覺自己肚子疼,還經常拉肚子。但是呢,從來沒往癌癥上想。第一,我總覺得自己身體好,不會生病。第二,我總想,我是個大夫,還不知道自己的身體?但是,很快我就發現我錯了,腹痛越來越頻繁,拉肚子也越來越厲害,身體也在急劇消瘦。我開始重視了,結果一檢查,已是結腸癌晚期,並且已經擴散到了子宮、卵巢、骨盆、腹壁等處。
    那時是1996年,我在發現自己患癌癥後就住院了,我命運的轉折也從此開始。人在得意之時往往容易忘乎所以,迷失本心,等到重病纏身,纔知道反思自己。剛開始,我始終想不明白自己怎麼會得癌癥!我當時已經是主任醫師,名望、金錢、地位、家庭什麼都有了,而且我連續三十多年,每天工作16個小時以上,我把心都放在病人身上了,所作所為都是為了解除病人的痛苦,為什麼我還會得這個絕癥呢?
    思慮再三,我纔想到,在小的時候我就有拉肚子、脫肛的毛病,每次犯病的時候都是自己捂著脫出部分重新推進身體裡。可見,我在先天之時,就已帶有病根,當然,這不代表長大後就一定會得結腸癌,因為由微弱的病根發展成癌癥主要還是後天失於調養所致。
    以前在少林寺的時候,師父經常說:
    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
    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還。
    就是說,出家人,受著眾生的供養,喫的是百家飯、千家糧,眾生對我們的這種恩情像須彌山一樣大,所以我們要努力修行。如果出家而不修行,不思進取,混喫度日,辜負了眾生的期望,因這樣而欠下的債,以後做牛做馬都還不完。
    以前聽著覺得很普通的話,在我躺在病床上以後纔感覺到其意蘊深遠。確實如此,在當上大夫以後,我喫的是另一種“百家米”(那是世界各地的大魚大肉啊!),可卻忘了繼續修行,沒想到還沒等到“披毛戴角還”呢,現在就有報應了。
    從前,我覺得死亡是一件很遙遠的事,可當得知自己已到癌癥晚期以後,“死亡”突然變得近在眼前。好朋友之間,有福可以同享,但無論是誰,隻要生病了,就得獨自受苦,無人可以分擔。大家仔細想一想,人這一輩子,名利和性命,哪個更重要?到現在,我纔看得清清楚楚,對師父以前說過的話也都回想起來了。
    ——我真的不想死。
    小時候雖然在少林寺長大,但是我卻不太相信佛、菩薩,等到躺在病床上以後,對佛學裡的那些話,越是反復念越覺得有道理,所以我就躺在病床上在心裡默默念誦“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一句又一句,直到有一天,奇跡突然出現——當時,似睡非睡之間,我似乎感覺到身著白衣的觀世音菩薩飄然而至,手持淨瓶向我灑甘露水,我覺得渾身跟通電了似的,然後就開始發熱,渾身麻酥酥的,舒服極了。
    當時我就認定,我不會死了,我得回去,回到少林寺出家。
    一想起要回去了,我的心就難以平靜,年幼時的一幕幕又浮現在腦海裡——我開始想念德高道廣的師父,想念練功、抓藥、背經的日子,繼續活下去的念頭越發強烈。我意識到,我得把以前的虧欠補回來,我得修行。於是,我在老和尚的指引下,成了一名僧人。每天,除了鍛煉外,就看《大藏經》。為啥要看《大藏經》呢?這是因為:《大藏經》是佛教典籍中的百科全書,是集合了所有佛經、所有戒律、所有古今高僧論述的著作;我小時候雖學過,但由於年齡太小,學佛不繫統,又忘了很多;雖然我是重返寺裡,但是我要像個新人一樣,重新繫統學習。
    靜心觀書、滌除雜念之後,我覺醒了。這場劫難皆因我把名看得太重了,個性又太強,總想把事情做到極致,總想讓更多人高看我,於是執著就產生了,心一亂疾病也就悄然而至。那時,我每天啥都想干,啥都想干好,在臨床上想把病人都治好,在科研上總想搞出個大成果,還想多出些書,多寫些論文讓同行看到。
    老子曾說過一句話“不知常,妄作,兇”,我已經忘了是什麼時候在哪兒看到的了,但我記得很清楚,這句話的意思是:不知道規律,亂做,就會兇多吉少。我當時光想著工作,不會休息,於是疾病就來了。
    入寺後,老師父給我起的法名是真空,老和尚起的字號是行貴,當時我不明白,感覺名字裡帶個“貴”字有點俗氣。可是後來我纔明白,在佛教中,“信、願、行”是每位修行者的基礎,但是最後都必須落實到“行”上,也就是要認認真真、腳踏實地地去做。說得再好,不去做,隻能稱為“口頭禪”,所謂修行,貴在有行啊!——無我平等為貴。
    所以,回到寺裡後,我並沒有因為生病、年長,而被安排到舒服的房間。我自己借住到一個養蜂人的破舊房子裡,因為那裡距離達摩洞比較近。從此,我開始了真正的苦修。每天,我讀完《大藏經》,就去達摩洞裡打坐。由於我的身體特別虛弱,所以我就趴在山道上往上爬。剛開始的時候,爬一兩米遠,渾身的汗水就把衣服濕透了,直到實在爬不動了,我就趴著或者坐起來哭一會兒,再往上爬,天天都是這樣。
    同時,我也明白了,既然已經生病了,那就安安靜靜地做一個病人,不告訴別人。不和家人講,是因為家人的關心有時會讓人心亂,使人不能靜下來。不告訴領導和同事,是因為如果他們來看望我,有的人是真正希望我康復,但有些人則僅僅是出於禮節而已,心裡可能並不想來,這種人的心態會產生一種不好的氣場,影響到我。
    明白了這個道理後,我第二次到腫瘤醫院住院的時候,除了我的一個學生以外,對任何人都沒有講,包括我的家人。我隻是跟他們說,自己到外地出差一個月。
    化療過後我又回到寺院裡,由於天天喫藥,聞到飯味兒就難受。化療後,腸子蠕動也很困難,每天隻能喝點稀的。但是,我最大的變化就是有了些精氣神,我知道我能撐過去。有一天,我看到一群羊在喫草。我就想,羊光是喫那些草都能長得肥肥壯壯的,我要是去喫那些野草,會不會也對身體有好處呢?於是,我就把羊喫的那些草榨成汁,每天喝幾杯。還別說,這些野草真養人,慢慢地,我的腸胃好些了,我又加了些山核桃、花生、大棗等,一起榨汁服用,幾乎把人間煙火都斷了。
    就這樣,我跟野草成了朋友。每天我伴著山風打坐以後,會看到眼前一棵棵毫不起眼的小草,雖然被風吹得東倒西歪的,卻在山岩縫裡茁壯生長。於是我想到了一句詩:疾風知勁草。草尚且有這麼頑強的生命力,何況是人呢?就這樣,在保持平靜的心態、不為外物所亂的同時,我每天還堅持練習達摩易筋經、八段錦、呼吸操,身體也一天一天好起來。從1996年被發現已到癌癥晚期至今,已經過去將近20年了,我的身體和精神頭兒反而越來越好。
    在這20年中,我把佛家和中醫思想熔為一爐,悟出了一些治病養生的心得,並將其介紹給更多陷於身心疾病之中、煩惱痛苦不斷的朋友。他們用後,都取得了不錯的效果。故而我把這些經驗集結成書,把我對人生的思考、對佛學智慧的理解,以及一些行之有效的禪醫鍛煉方法、治病小驗方告訴更多的人,希望眾生能憑此遠離疾病,喜悅吉祥。
    人無精氣神,疾病纏上身
    你為什麼會得病呢?為什麼得病的是你呢?疾病是怎麼找上你的?——因為你沒有精氣神!中醫學認為,精、氣、神分別代表著生命活動的本原及物質基礎、生命活動的動力及能量運動、生命活動的主宰及外在征像。在生命活動中,精氣神密切相關,缺一不可。其中,精主靜而內守,氣與神主動而外運,故精與氣、精與神之間存在著陰陽既對立、又互根互用的辯證關繫。總之,精氣神對於一個人很重要。
    你的精氣神好了,外貌自然端正,別人看見心情也好,說起話來,談起事情來,自然也就順利多了。如果你天天跟沒喫飯一樣,走路無精打采的,讓人看了就不舒服,哪還有心情聽你說話,更別說談事情了。
    這就應了一句話:“念佛多感應佛,鬼都遠離,走到哪裡都是一片光明正氣;貪念多感應鬼,菩薩護法都遠離,做什麼都懷疑恐懼。”如果你沒有精氣神,身上就沒有正能量,召喚的自然也是一些負面的東西,比如疾病。
    但是,現在大家生活條件好了,喫穿都不愁了,卻有很多人整天提不起精神,亞健康的人也特別多。這是為什麼呢?
    寺院裡有句話,叫“”。其實,患亞健康的人,多數是富貴之人。說到這裡,可能有人就會不高興了,“師父,我這一個小白領,怎麼就富貴了呢?”當然是富貴,可能你還沒有房子、車子,但是喫穿不愁,這難道不是富貴嗎?現在很多青年人都有肥胖、高血脂、脂肪肝,這在醫學上叫什麼?——富貴病!
    那麼,怎樣纔能時刻保持充足的精氣神呢?首先,在面對別人時,要盡力擺出最好的精神狀態,不能讓別人看到你沒有精氣神,不能把你的痛苦、煩惱等負面因素帶到人前。如果讓人一看就覺得好像所有人都欠你錢一樣,大家就會遠離你,你就把自己的路給斷了。其次,要動起來!因為富貴修行難!所以,你如果患了亞健康,那就要修行了。怎麼修?——動靜結合!人體就兩個字,陰、陽。白天不動,陽氣不生,人怎能強健?夜間不靜,陽不入陰,人哪能入睡?咱們看看身邊的小孩子,白天不停地跑來蹦去,晚上沾床就睡,有的掉下床了都摔不醒,這就是陰陽調和的典型例子。但當人漸漸長大之後,就會離這種狀態越來越遠。所以,患亞健康的朋友,要學會白天動起來,晚上靜下來,那麼失眠、渾身酸疼、乏力等癥狀很快就沒了,這樣纔能帶著良好的精氣神去待人接物。這樣不僅對身心有益,也是在為自己的美好明天造橋鋪路。
    病是自己“求”來,還須自己攆走
    有位劉居士,是有錢人,去年年初的時候被發現患有肝癌。他問我:“師父,我皈依佛法五六年了,每天都抽出半個鐘頭念經,但是為啥我還會得絕癥?佛到底存在不存在?”
    我知道,這個人正走著我走過的路,他的困惑我當然感同身受,我相信這個問題他肯定想了很久。
    我想告訴他要放下心裡的負擔。人為什麼會得肝癌?中醫說,怒傷肝啊。你想想過去,整天明著吵吵下屬,暗裡再罵罵領導,時間久了,你的肝能不出問題嗎?前半生整天驅使別人,讓別人給你財富。這幾年又想驅使佛祖,讓他給你健康——可能嗎?
    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患抑郁癥、焦慮癥、妄想癥,整天睡不著喫不香。還不都是因為心累,對利益太過執著。看人家好,你就羨慕嫉妒恨,看哪個東西喜歡,就想占為己有。
    小利不讓,大利必爭,遇事還很情緒化,容不得手下人犯一點兒錯誤,怒氣蒙蔽了心智,看不見自己的本性——疾病就因此而起。
    其實,我也是從癌癥的磨難中走過來的,當初隻知道滿世界跑,直到癌癥晚期了,躺在床上不能動了,纔明白,再多的外物也救不了自己的命!
    世間大部分人都迷失了本性,認物為己,追名逐利,迷著不舍。有的人念佛多年依舊面黃肌瘦,少氣無力,可見世俗本性一點兒未改,拜的是榮華富貴,求的是功名利祿,而疾病就是一味追求名利所致。隻有明心見性,餓了就喫,困了就睡,一步一個蓮花瓣,纔能出淤泥而不染,心底干干淨淨,身體健健康康。
    畏果不畏因,病根永難清
    我經常在寺院裡開課,有時候講一講佛學,有時候講一講防病,非常受大家的歡迎。來寺院求佛的人中,很多是生了大病以後,心中苦惱來找尋慰藉的。很多人坐著輪椅,或在家人的攙扶下找到我,開門見山就問我:“師父,為什麼我會得這病啊?”
    每當這個時候我都會告訴他們,菩薩是“畏因不畏果”,眾生是“畏果不畏因”。“畏”就是怕。菩薩是怕因不怕果,因為小心謹慎不種苦因,所以就沒有苦果。但眾生是畏果不畏因,在種因時,不管好因壞因,善因惡因,以為小問題不要緊,故而任性去做,一點兒也不小心謹慎,什麼因都種,可受苦時就受不了了,隻會一味抱怨:“我怎麼遇到這種環境及遭遇呢?”
    正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很多人喫東西不忌口,為了解饞,喫得又辣又咸;頓頓不離肉,這樣還嫌不夠,上面還飄著一層油。長此以往,怎麼能不生病呢?所以,我們要學會“畏因”,在喫飯不忌口的時候,在情緒不受控的時候,就想一想,這樣會有什麼樣的後果,以後肯定就會注意了。
    當然,生了病也沒必要太過悲觀。我們還得向菩薩學習,不僅要“畏因”,還要“不畏果”。菩薩在過去未開悟時,他種了苦因,現在苦果來了,他也歡喜地接受。菩薩有時候也受苦,但他受苦時,是歡喜地接受這種苦果。因為他明白,受苦是了苦,享福是消福。所以要明白,生病是道坎兒,你現在痛苦,是正在邁這個坎兒呢,邁過去了,你的福報就到了。
    改掉壞毛病,健康伴你行
    一粒種子吸收陽光、水分後能在土壤裡生根發芽長成小樹,但小樹要長成參天大樹,還要經過種樹人的細心修理,及時把分叉的枝砍掉。長成大樹後,還要經過木工師父雕琢,最終纔能成為有用之材。
    樹不修不成材,人不修不成道。我們就是要把身上的壞毛病、惡習氣改掉,規範我們的人生。所謂修行就是修正自己在思想、觀念、身體、語言、行為上的一切偏差,通過各種方法來去除自己不好的生活習慣以及錯誤的觀念。
    在生活中,為什麼我們明明知道很多關於健康的道理,卻依舊得不到健康的身體,該生病還生病,該進醫院還進醫院,問題就在於我們並沒有嚴格遵循這些道理,沒有及時改掉自己的壞毛病。明明知道吸煙容易導致肺病,依舊煙不離手;明明知道喫七八分飽最益於健康,仍然胡喫海喝。很多事情我們明明知道結果,卻心存僥幸,任意為之。所以說,
    養生和修佛一樣,隻有擁有大智慧和大定力的人纔能成功。俗話說:沒有理智,控制不了感情。聰明的人知道有所為有所不為,什麼東西喫了對我不好,我就不喫,什麼事情做了對我不好,我就不做。隻有這樣纔能擁有健康的身體。
    無事則生非,心安病自去
    楊先生家裡十分有錢,但是他的身體不是太好,於是就想考慮一下家中財產的分配問題。他的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也明白父親的心思,私底下為爭奪財產搞得家裡雞犬不寧。
    後來我問他分配財產都需要考慮什麼?他回答說要考慮的問題太多了:大兒子和小兒子分的比例怎麼確定?女兒雖說嫁人了,但要不要給她留點?還有一些古玩,怎麼分配?簡直煩死人了。
    我笑了笑指著佛堂裡的油燈說:“你看油燈的光亮雖不能把整個佛堂都照亮,但它的火苗不偏不倚,沒有自亂心性,而你光想分配平均,但是分配得平不平均,主要看他們怎麼想,由不得你啊。再說了,錢是讓你和你的孩子幸福的,現在卻成了困擾,那不是事與願違嗎?”
    這位居士聽了我的話,回到家裡自己想了個辦法:有天晚上故意大發脾氣,然後說,家裡的財產都分配好了,以後不會改了,也不想這事了。三個孩子聽完後,看到老人很生氣,果然就沒再因這個事而在私下鬧矛盾。後來,他閑了就到寺裡來,沒想到三年來,身體越來越好。
    “”這話很多人都聽過,但是不一定明白其中的含義。其實,事都是從心裡生出來的,很多病也是從心裡臆想出來的。就事生情生煩惱,妄念轉正心清淨。饑來喫飯、困來即眠纔是人之本性。你的心平和了,你就身在天堂;你的妄念動了,你就身處地獄。
    病去如抽絲,治療須堅持
    有一位60多歲的老先生,學佛也有很多年了,私底下跟我是非常不錯的朋友。退休後他身體一直不好,雖然不生病,但精神頭兒差,用他的話就是“比別人老得快”。中醫講“精、氣、神”,看一個人的狀態如何,第一眼就要看他的精氣神。後來我教他一個辦法,讓他每天堅持捶背,不受時間約束,不受地點限制,無論何時何地都可以用自己的雙手握拳,捶打自己的腰背。
    中醫講,人的腰背上有督脈和足太陽膀胱經,而且人體五髒六腑皆繫於背,時常敲打可以振奮陽氣,疏通經絡,促進氣血運行,調和五髒六腑,起到消除疲勞、寧心安神的作用。隻有陽氣足了、氣血通了、髒腑和了,人的精、氣、神纔能飽滿。
    這個方法雖然很好,但是三個月後這位施主向我反映效果不明顯。原來他有時候能堅持做一周,但大部分時間都是想起來纔做,隔三差五的,這哪能行?要知道,,得一點一點堅持。中醫補充陽氣的方法很多,但無論哪一個都得長期堅持,這樣聚沙成丘,纔能起到效果。
    有位哲人說過,世界上能登上金字塔的生物有兩種:一種是鷹,一種是蝸牛。雄鷹天資奇佳,能展翅高飛,俯視萬裡。而資質平庸的蝸牛也能登上金字塔頂,靠的僅僅是“堅持”二字。
    世上最難的事就是堅持,凡事貴在堅持,治病亦如此。很多病人拿了醫生的治療方案,用了兩三天見效果不明顯就想換醫生換藥,結果每一個治療方法都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最終都沒有收獲。其實我們看病,很多時候並不是藥不對癥,而是沒有堅持治療。
    懶惰百病生,健康須勤奮
    佛說這句話的意思是:魚兒整日睜著眼睛遊來遊去,已經是世界上最勤快的動物了,可對它尚且要時時敲打,何況是我們修道參佛之人?比丘們時時敲打木魚就是要不斷警眾,鞭策自己克服懶惰的毛病。正所謂天道酬勤,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不勞而獲。
    修佛是這樣,養生也是這樣。懶惰是百病之源,人動起來,疾病就不會找上門,而人一旦懶惰,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富貴病”就會找上門來。《呂氏春秋?盡數》中有一句非常有名的箴言:“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動也。”意思就是,流動的水不會腐臭,轉動的門樞不會腐爛,原因就是他們時常活動。一個人如果懶惰,其身心得不到活動,氣血郁滯,健康就會面臨危險。
    為什麼現代人有這麼多“文明病”,說到底是活動得太少,生活太安逸了。大家進門有沙發,出門有轎車,四肢得不到舒展,肌肉得不到鍛煉,身體就像是牆根處見不到陽光的小草,柔軟無力,反應性和機體免疫力都非常差,疾病就會鑽空子。所以說懶於運動、缺乏鍛煉的人,其健康也難以得到良好的維護。“養生莫善於習動”,要想擁有健康的身體,我們就不能等、靠、要,而要多運動,莫懶惰,及早制定養生鍛煉計劃,並每天堅持完成,讓勤奮變成一種習慣。
    心病則身病
    俗話說:“心有一絲結結,脈有一絲結結”。這和中醫脈診的道理相通,人們哪怕有一點點的情緒變化都會影響到氣血,表現在脈像上。這直接證明了,人的情志、心理與疾病關繫密切,很多疾病都源自人的內心,心病了,身也就病了。
    佛教中有一個小故事:
    由此可見,守住一份心靜,便得一份身安。假如悟達能守得住自己的內心,我想他就不會受生瘡之苦。
    上面這個故事雖然講的是佛教的因果,但我們從中可以得知人的情志對健康有一定的影響。現代科學研究表明,人的健康由遺傳、飲食、情緒、醫療保健、勞逸及環境等諸多因素決定。其中遺傳占15%,飲食占10%,情緒占60%,醫療保健占10%,其他占5%,由此可見心態對我們健康的重要性。在生活中我們常說某些人的病是氣出來的,急出來的,愁出來的,煩出來的,不正是因為身未亂,心先亂了嗎?
    心態不僅對生病與否有影響,對治病效果也有影響。在這七分養裡關鍵就是心態。癌癥在大家眼中是不能救治的絕癥,很多人在得知自己患有癌癥後不到一兩個月就去世了,有的人卻照樣健健康康地生活,和正常人無異。我在剛被發現患癌癥的時候,覺得自己應該不斷地跟癌癥進行鬥爭,後來發現不對,我應該跟自己鬥爭,要放下名利,放下別人對自己的看法,時刻保持高興的心情。別光想著把自己身體裡的癌細胞殺死,隻要自己內心坦坦然然的,癌細胞就隨它去吧。慢慢地,我的心態變好了,身體也越來越好。
    過午不食——髒腑也需要休息
    佛教中有一種規定叫“過午不食”,所以佛家弟子們過了中午12點鐘就不許喫飯了,若是喫飯就是犯戒。在我很小的時候,師父就常對我講,晚上喫飯都是壓床飯,喫進去肚子裡也是垃圾,消化不了。
    人的髒腑也是有工作時間的,早晨7點至9點是胃當令之時,這段時間是消化繫統的工作時間,在這個時候喫飯比較容易消化、吸收。而到了下午就是腸胃休息的時間,佛祖教導我們過午之後要喝透明的水,對上午喫的東西進行稀釋,幫助身體排洩和吸收,讓髒腑清爽健康。不過現在的人愛睡懶覺,早上不起床,晚上不睡覺,個個都是夜貓子。早上正是胃當令之時,需要吸收大自然萬物之精華的時候,它卻是空的。晚上正是它該休息的時候,卻被塞進去一堆大魚大肉。髒腑的作息規律被打亂了,所以,現在的人纔會得各種各樣的病。
    中國人喜歡喫,特別是喜歡在晚上大喫大喝,而很多疾病正是因為晚上這頓飯喫出來的。現代醫學講,人體的新陳代謝是從凌晨4點開始,到下午16點達到最高峰,因此人體營養的最佳補充時機是早餐和午餐,而下午16點之後人體的新陳代謝開始變慢,喫進的食物往往難以消化,容易變成脂肪堆積起來。所以在西方有人認為晚飯是為了敵人而喫的。
    佛教講過午不食並不是為了糧食,而是為了杜絕人心中的貪、嗔、痴三毒,我們如果一直貪著於物質的享受,靈性就會閉塞,身體就會被摧垮。晚飯不喫餓不死人,但晚飯喫多了就會撐死人,所以就算出於健康考慮,也要細細體會“過午不食”。
    ……
    查看全部↓

    前言/序言

    降伏疾病,健康人生
    患了癌癥,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就等於是被判了死刑。我在1996年就被確診為癌癥晚期,到現在已經過去將近20年了,可我卻越活越精神,越活越年輕。這跟我從小學習少林禪醫有很大關繫,跟我研習佛學,並從中汲取了大量智慧也是分不開的。
    但遺憾的是,又有多少患了癌癥的人能擺脫死亡之神的束縛,重新擁有健康的身體,與家人同享歡樂呢?
    與此同時,世上還有很多人,隻不過患了些常見病,或者根本沒病,僅僅是遇到了一點點生活中的煩心事,就開始焦慮、煩躁、抑郁,搞得天天不開心。
    鋻於此,我寫下此書,把我的領悟分享給大家,讓生病的人們不再害怕,讓生氣的人們不再煩惱,大家一起健健康康、甜甜美美地生活。
    我是個“愛講話”的出家人,經常有人請我去講課、看病,閑暇時分我就在寺裡給大家看病、談心,從不讓自己閑著。很多患病的人因此而痊愈,很多煩惱的人因此而開朗,當我最終把這些經歷集結起來,就彙成了此書。所以,這不是一件隨隨便便的作品,而是一本彙集了我20年抗癌經歷、50年治病經驗、一輩子佛學智慧的書。
    因緣聚會,方成此書。在這裡,我首先要感謝賜我智慧的佛祖,是他給我指明了前進的道路。然後要感謝那些幫助過我的人,是你們在我重病的時候,給了我堅強。我還要感謝那些我幫助過的人,如果我是一條魚的話,你們就是江河湖泊,是你們讓我明白了每天活著的意義,讓我體會到自己存在的價值。
    最後,還要感謝中國中醫藥出版社以及負責本書的編輯老師們。我是一名中醫專家,而中國中醫藥出版社是出版中醫藥圖書的權威出版社,我的著作能在此社出版,這是對我的極大認可。這本書從交稿,到審閱、校對,再到出版,凝聚了中國中醫藥出版社老師們的心血,是他們的耐心、精心和一絲不苟,終於使這本書完美付梓。
    這是一個匆匆忙忙的社會,我們也因此得了很多“忙病”,既有身病也有心病,讓我們學會放下,一起努力,消除疾病,共同健康!
    南無阿彌陀佛!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