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中醫藥膳學(新世紀第三版)/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三五”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市場價】
    728-1056
    【優惠價】
    455-660
    【作者】 謝夢洲朱天民 
    【出版社】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ISBN】9787513234450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ISBN:9787513234450
    版次:3

    商品編碼:12575174
    品牌: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包裝:平裝

    叢書名: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三五”規劃教材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16-1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428
    字數:696000

    正文語種:中文
    作者:謝夢洲,朱天民


        
        
    "

    內容簡介

    《中醫藥膳學(新世紀第三版)/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三五”規劃教材》內容分為上、中、下三篇。上篇為總論,主要介紹中醫藥膳學的概念、研究內容及發展簡史,中醫藥膳的特點、分類和應用原則,中醫藥膳學的理論基礎及中醫藥膳制作的基本技能等內容;中篇為藥膳原料,主要介紹常用藥膳食物、藥物的出處、異名、基原、性味歸經、功效、應用、用法用量、成分、藥理作用和使用注意等;下篇為藥膳配方,主要介紹常用的藥膳方,闡述有關藥膳方的來源、組成、制法用法、功效、應用、方解、使用注意、附方等。

    作者簡介

    謝夢洲,教授,湖南中醫藥大學圖書館副館長兼中醫診斷研究所副所長,中醫診斷國家重點學科學術帶頭人。

    朱天民,教授,成都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學院副院長,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中醫健康管理專委會常務理事、中國針灸學會針灸康復學專委會副秘書長。

    目錄

    上篇總論
    緒論
    一、中醫藥膳學的基本概念
    二、中醫藥膳學的研究內容
    三、中醫藥膳學發展簡史
    四、中醫藥膳的現代研究與應用
    第一章 中醫藥膳的特點、分類和應用原則
    第一節 中醫藥膳的特點
    一、歷史悠久
    二、隱藥於食
    三、辨證配伍
    四、注重調理
    五、影響廣泛
    第二節 中醫藥膳的分類
    一、根據功效分類
    二、根據形態分類
    第三節 中醫藥膳的應用原則
    一、平衡陰陽
    二、調理髒腑
    三、扶正祛邪
    四、三因制宜
    五、勿犯禁忌
    第二章 中醫藥膳學的理論基礎
    第一節 中醫藥膳學的基礎理論
    一、以五髒為中心的整體觀
    二、三因制宜的辨證論治觀
    三、陰陽自和與五行制化的平衡觀
    第二節 中醫藥膳學的藥性理論
    一、四氣
    二、五味
    三、升降浮沉
    四、歸經
    五、毒性
    第三節 中醫藥膳學的配伍理論
    一、藥膳配伍原則
    二、藥膳配伍的選料方法
    三、藥膳配伍禁忌
    第四節 中醫藥膳學的治法理論
    一、汗法
    二、下法
    三、溫法
    四、清法
    五、消法
    六、補法
    七、理氣法
    八、理血法
    九、祛濕法
    第三章 中醫藥膳制作的基本技能
    第一節 中醫藥膳原料的炮制
    一、炮制目的
    二、炮制方法
    三、藥液制備法
    第二節 中醫藥膳制作工藝
    一、藥膳制作特點
    二、藥膳制作要求
    三、藥膳制作方法
    ……

    中篇 藥膳原料
    下篇 藥膳配方
    主要參考書目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中醫藥膳學(新世紀第三版)/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三五”規劃教材》:
    中醫藥膳治法是針對不同體質狀態的人所確定的具體施膳方法,源於中醫治法。盡管藥膳療法與中醫治法略有不同,中醫著重對病證的治療,而藥膳則關注於日常的調理。但它們的基本目標都是防病治病、增強體質,所以藥膳仍然沿用了中醫治法,隻在用藥選料方面不完全相同。故藥膳常用治法有汗、下、溫、清、消、補、理氣、理血、祛濕等法。一、汗法
    凡具有開洩腠理、疏散外邪、宣發裡邪、解除表證的治法,稱為汗法,又稱解表法。當外感邪氣出現表證時,用本法可以疏解表邪,治療外感表證。但表證有感受風寒與風熱的不同,所以解表藥膳又分為辛溫解表和辛涼解表兩類。辛溫解表方如生姜粥、蔥豉粥等,辛涼解表方如銀花茶、薄荷粥等。若熱毒在裡,欲透發外出而解,也需汗法治療。如麻疹疹毒將出未出或出而不透時,助疹毒外透常用芫荽菜之類,方如芫荽發疹飲。二、下法
    凡通過蕩滌腸胃,瀉下大便或瘀積,使停留於胃腸的宿食、燥糞、實熱、冷積、瘀血、痰結、水飲等能從下而去的方法,稱為下法。由於積滯的不同,下的方法也有區別。因津液不足,腸道枯涸所致的便秘,需用潤下法,如蘇子麻仁粥以滋陰潤燥;熱結胃腸,便結不下,需用芒硝萊菔湯以瀉下熱結等。三、溫法
    凡具有溫陽、祛寒作用,針對裡寒證的治法,稱為溫法。由於寒邪所在病位不同,溫法也各異。寒束經脈者宜溫經散寒,寒滯肝脈者宜溫肝降逆,脾胃虛寒者宜溫中散寒,腎陽衰憊者宜溫腎助陽等。寒證常與虛證並見,祛寒常多兼溫補。藥膳溫法用於脾胃虛寒者,有干姜粥、良姜燉雞塊等以溫中祛寒;用於寒滯經脈者,有附子粥、白胡椒燉豬肚等以溫經散寒。四、清法
    凡用寒涼藥清解火熱證的治法,稱為清法,也稱清熱法。適用於熱性病和其他熱證的治療以及陽熱體質的調理。因熱所在部位和性質不同,可分為清衛分熱、清氣分熱、清營分熱、清血分熱、清髒腑熱、清熱解毒、清熱解暑、清退虛熱等。如石膏烏梅飲可清氣涼營,荷葉鼕瓜湯能清熱解暑,公英地丁綠豆粥能清熱解毒,枸杞葉粥可退虛熱,天花粉粥能清肺胃熱等。
    清熱法有苦寒傷陽之弊,不宜久用,中病即止,病後體虛及產後虛弱慎用,同時注意與其他方法的配合使用。五、消法
    凡通過消導散結作用,以祛除水、血、痰、食等有形之邪所致積滯結聚,使之漸消緩散的方法稱為消法。有形之邪種類較多,消的範圍也較廣,如祛痰、祛濕、驅蟲、活血消瘀、消食導滯、消堅散結等均具有“消”的含義,但消法主要指消食導滯、消癥瘕積聚,多用於飲食積滯、痞塊類病證。藥膳方如山楂麥芽茶、白術豬肚粥、荸荠內金餅等。六、補法
    凡具有增強體質、改善機體虛弱狀態、治療虛弱性病證的方法,均稱補法。人體氣血陰陽、五髒六腑,均有出現“虛”的可能,因此,凡虛證皆宜補,但主要為補氣血調陰陽。
    補陰藥膳:具有滋補陰液作用的藥膳,稱補陰藥膳。凡陰液虧耗的陰虛證,見口燥咽干,虛煩不眠,便燥溲赤,骨蒸盜汗,五心煩熱,脈像細數等癥均可施用,如生地黃雞、清魚等。
    補陽藥膳:具有溫補陽氣作用的藥膳,稱溫陽藥膳。凡各種原因引起的陽虛證,見畏寒怕冷,腰膝酸軟,小便清長或頻數,陽痿早洩,脈像細弱等癥均可施用,如枸杞羊腎粥、杜仲腰花等。
    補氣藥膳:具有補益正氣作用的藥膳,稱補氣藥膳。癥見倦怠乏力,少氣懶言,動則氣喘,面色白,食欲不振,大便稀溏,虛熱自汗,脈弱或虛大等,均可施用,如黃芪猴頭湯、人參粥等。
    補血藥膳:具有補養血液的藥膳,稱補血藥膳。癥見頭昏眼花,神疲心悸,失眠多夢,肢體麻木,面色少華,唇舌淡白,脈細數或細澀等癥均可施用,如紅杞田七雞、當歸生姜羊肉湯等。
    氣血雙補藥膳:凡氣血兩虛證,宜用氣血雙補藥膳,既有氣虛又有血虛表現時施用,如歸芪蒸雞、十全大補湯等。
    ……
    查看全部↓

    前言/序言

    為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關於醫教協同深化臨床醫學人纔培養改革的意見》,適應新形勢下我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和中醫藥人纔培養的需要,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教材建設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以下簡稱“教材辦”)、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領導下,在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規劃教材專家指導委員會指導下,總結全國中醫藥行業歷版教材特別是新世紀以來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規劃教材建設的經驗,制定了“‘十三五’中醫藥教材改革工作方案”和“‘十三五’中醫藥行業本科規劃教材建設工作總體方案”,全面組織和規劃了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三五”規劃教材。鋻於由全國中醫藥行業主管部門主持編寫的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規劃教材目前已出版九版,為體現其繫統性和傳承性,本套教材在中國中醫藥教育史上稱為第十版。
    本套教材規劃過程中,教材辦認真聽取了教育部中醫學、中藥學等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相關專家的意見,結合中醫藥教育教學一線教師的反饋意見,加強頂層設計和組織管理,在新世紀以來三版優秀教材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了“正本清源,突出中醫藥特色,弘揚中醫藥優勢,優化知識結構,做好基礎課程和專業核心課程銜接”的建設目標,旨在適應新時期中醫藥教育事業發展和教學手段變革的需要,彰顯現代中醫藥教育理念,在繼承中創新,在發展中提高,打造符合中醫藥教育教學規律的經典教材。
    本套教材建設過程中,教材辦還聘請中醫學、中藥學、針灸推拿學三個專業德高望重的專家組成編審專家組,請他們參與主編確定,列席編寫會議和定稿會議,對編寫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提出指導性意見,參加教材間內容統籌、審讀稿件等。
    本套教材具有以下特點:
    1.加強頂層設計,強化中醫經典地位
    針對中醫藥人纔成長的規律,正本清源,突出中醫思維方式,體現中醫藥學科的人文特色和“讀經典,做臨床”的實踐特點,突出中醫理論在中醫藥教育教學和實踐工作中的核心地位,與執業中醫(藥)師資格考試、中醫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等工作對接,更具有針對性和實踐性。
    2.精選編寫隊伍,彙集權威專家智慧
    主編遴選嚴格按照程序進行,經過院校推薦、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教材建設專家指導委員會專家評審、編審專家組認可後確定,確保公開、公平、公正。編委優先吸納教學名師、學科帶頭人和一線優秀教師,集中了全國範圍內各高等中醫藥院校的權威專家,確保了編寫隊伍的水平,體現了中醫藥行業規劃教材的整體優勢。
    3.突出精品意識,完善學科知識體繫
    結合教學實踐環節的反饋意見,精心組織編寫隊伍進行編寫大綱和樣稿的討論,要求每門教材立足專業需求,在保持內容穩定性、先進性、適用性的基礎上,根據其在整個中醫知識體繫中的地位、學生知識結構和課程開設時間,突出本學科的教學重點,努力處理好繼承與創新、理論與實踐、基礎與臨床的關繫。
    4.嘗試形式創新,注重實踐技能培養
    為提升對學生實踐技能的培養,配合高等中醫藥院校數字化教學的發展,更好地服務於中醫藥教學改革,本套教材在傳承歷版教材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技能主體框架的基礎上,將數字化作為重點建設目標,在中醫藥行業教育雲平臺的總體構架下,借助網絡信息技術,為廣大師生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和廣闊的互動空間。
    本套教材的建設,得到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領導的指導與大力支持,凝聚了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工作者的集體智慧,體現了全國中醫藥行業齊心協力、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代表了全國中醫藥行業為“十三五”期間中醫藥事業發展和人纔培養所做的共同努力,謹向有關單位和個人致以衷心的感謝!希望本套教材的出版,能夠對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教學的發展和中醫藥人纔的培養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
    需要說明的是,盡管所有組織者與編寫者竭盡心智,精益求精,本套教材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間,敬請各高等中醫藥院校廣大師生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以便今後修訂和提高。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