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高式國針灸穴名解(修訂版)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市場價】
608-880
【優惠價】
380-550
【作者】 高式國高家艾寧寬 
【出版社】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ISBN】9787513241496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ISBN:9787513241496
版次:1

商品編碼:12101277
品牌: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包裝:平裝

開本:32開
出版時間:2017-06-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34
字數:155000
正文語種:中文

作者:高式國,高家艾,寧寬

    
    
"

內容簡介

高式國,宇石果。生於1896年,卒於1998年,享年102歲,其窮畢生精力精研中醫學及針灸學。
《高式國針灸穴名解(修訂版)》內容從督脈開始到肝經止,對十四經三百六十個穴位的命名進行了解釋,並對各穴位的作用和證治也做了說明。
《高式國針灸穴名解(修訂版)》綜合古代各方面知識,揣度古人對腧穴命名時的構思而撰成。穴名解釋有的根據典籍記載,有的根據局部解剖特征,有的根據深部髒腑,有的根據腧穴效用特點,也有的根據經脈所屬或與附近經脈的關繫,還有的根據養生家的體會等。作者綜合了古代各方面知識,揣度古人對腧穴命名時的構思,盡量準確表達古人之意願。作者在全書的行文中使用了古典詞章,文字十分精煉。為了便於廣大讀者理解,作者又把現代人的認識和自己在臨床中的體會,巧妙地結合進去。全書內容豐富,說理性強,適合中醫院校學生及中醫愛好者閱讀。

作者簡介

高式國,字石果。河北省寧河縣人。生於1896年,1998年1月,無疾而終。享年102歲。
1920年畢業於依蘭道立中學(舊制),後任私塾教師。同時自學中醫。研醫之外,並溫醫典經史,對《黃帝內經》《難經》《傷寒論》《金匱要略》《瘟疫明辨》《》等書無不通曉,且頗有見地。後又得老中醫吳道善、蔣鶴青先生的賜教,醫術水平漸增。
1928年正式行醫。先後在佳木斯、長春等地行醫。1951年進入黑龍江省中醫學西醫進修班深造。1955年進入哈爾濱市道裡區衛生所工作,任中醫內科主任。1956年轉入黑龍江省中醫進修學校,講授《內經》、針灸學。1958年調入黑龍江省祖國醫藥研究所(現為黑龍江省中醫研究院)。歷任中醫內科、中醫外科、針灸科和經絡教研室主任。1981年定為副研究員。1983年離休。
1958年至1983年一直連任黑龍江省政協委員。1983年退休後被黑龍江省文史館聘為特約館員和名譽館員。從政協退出後,被聘為政協之友社社員。

目錄

經筋及經絡
督脈
長強
腰俞
陽關
命門
懸樞
脊中
中樞
筋縮
至陽
靈臺
神道
身柱
陶道
大椎
啞門
風府
腦戶
強間
百會
前頂,後頂
囟會
上星
神庭
素醪
人中(水溝)
兌端
齦交
任脈
會陰
曲骨
中極
……

肺手太陰之脈
大腸手陽明之脈
胃足陽明之脈
脾足太陰之脈
心手少陰之脈
小腸手太陽之脈
膀胱足太陽之脈
腎足少陰之脈
心主手厥陰心包絡之脈
三焦手少陽之脈
膽足少陽之脈
肝足厥陰之脈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高式國針灸穴名解(修訂版)》:
石門
石者,喻堅固也。門者,非僅通行之孔道,《白虎通》謂:“門以閉藏自固也。”如深山蘊玉,稱為寶藏,儲藏貨財,大者日寶庫,小者日石櫃。人之子宮精室,猶蘊櫝之藏也。有此封藏之閉,乃能蘊育種子,以待發生成長,故喻此表面穴位為“石門”,即猶石室之門也。
針家多雲,刺本穴可使人絕育,孕婦則能墜胎。更有謂深刺重刺,則能斷孕;淺刺輕刺,反使人受孕。蓋深之重之,抑制之也;淺之輕之,興奮之也。則本穴內應子宮精室之義,更顯然矣。
又女子天閹,稱為石女。蓋古人先得此“石”字之義矣。
氣海
本穴與肺氣息息相關,為腹部納氣之根本。苟氣海處不作吸引,則中氣不能達於臍下。男子腹呼吸,全賴氣海為之鼓蕩,乃有吐納也。養生家調息,綿綿若存,動而愈出者,全在於此。故養生家以本穴為大氣所歸,猶百川之彙海者,故名“氣海”。又以本穴能助全身百脈之溝通,凡氣之所至,血乃通之,故中醫常雲:氣為血之帥。
按海字之義,又可作多量解之,喻為事物廣泛。謂無際無邊也。試觀海水之化雲升騰,降為雨露,即天地間之氣化循還也。在人身凡屬氣息升降失調,其治皆取本穴為主。餘見某中醫治一氣逆患者,呃咯不休。先刺羶中穴微取之,以開行氣之路。再刺本穴,引上逆之氣直達臍下,立即生效。猶導川人海,則水不橫逆矣。古人定羶中穴為氣會者,蓋以後天之氣,鼓蕩於胸,以促臍下之氣相與送迎,即《老子氣升降,猶橐籥。
《道氣法,略謂氣海與兩腎相屬。腎屬水,氣與水互為子母。水在人身為陰,獨陰不能生化,必須濟之以陽。心屬火,火在人身為陽。《書·洪範》雲“水日潤下”“火日炎上”,合之人身陰陽不可偏盛。人之飲食、呼吸、寐寤、動靜,隻是調停自身水火而已。故養生家以心意之陽,下注腎官,而溫存以守之,則猶天日之陽下照江海,陰水得陽火照射,則化氣升騰,雲行雨施,澤被大地。其於人身則正氣流行,邪氣自不干擾,視此水火升降,則知地天之所以為泰也。
在醫理上,亢熱之癥,得辛涼而汗解者,即水火交而得既濟也。亦即《素問·生氣通天論》所謂“體若燔炭,汗出而散”之義也。若稍涉辛溫,猶澆油救火,則其為敗必可致也。故於此癥,先賢有“桂枝下咽,陽盛則斃”之戒。
……
查看全部↓

前言/序言

《針灸穴名解》,於1982年10月第一次出版。1985年3月第二次出版。當時的發行量,並沒有滿足廣大針灸愛好者和中醫從業人員的需求。日本及韓國均有人前來洽談在國外翻譯、出版事宜。但由於當時的條件所限,再次出版及在國外出版一事被擱置下來。另一原因:著者對於《針灸穴名解》第一稿並不太滿意,出版後,一直在對原稿進行修改。除了對部分內容進行修改外,並設想加入十四經穴位圖和經脈循行示意圖,這樣能使讀者更方便閱讀和理解。包括該書的封面,著者親自做畫,進行設計。在最終定稿時,他已90高齡以上,直至去世一直未實現再一次出版的願望。
著者一生努力勤奮,治學嚴謹。在臨床工作之餘,筆耕不輟,甚至最後在病床的幾年,直到臨終,每日都手不釋筆。行醫幾十年,對於中醫及針灸的臨床施治和理論研究,在各方面都卓有建樹,是國內少有的中醫“內經派”傳人,《內經》專家。他知識淵博,博覽古籍,精研醫典。他花費幾十年時間寫成《黃帝內經補正》。如無高深學術造詣,豈敢為“古醫聖典”挑錯?他在撰寫《黃帝內經補正》之餘,撰寫了這本《針灸穴名解》。這是他長期研究中醫古籍所積累知識的沉澱。透過本書可以看出他對《內經》一書的研究具有相當高的水準。而本書作為研究針灸的專著也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正如他在書中所說:“研究針灸,不可脫離《內經》,研究《內經》,務須逐字推敲。”
《針灸穴名解》主要將十四經及所屬腧穴的命名進行了解釋,並對各腧穴的作用和治癥也做了說明。為了使解釋合理詳盡,本書綜合了古代的哲學、文學、天文學、地理學等多方面知識,涉及儒家、道家關於養生方面的思想,歷史追溯到中醫尚未成為獨立學科之前。揣古人之心,度先賢之意。由於經穴的發現和命名多數在晉代以前,古典文獻經過了漫長的歷史年代,傳抄至今,存在著一些由於筆誤造成的錯誤。作者對於這些錯誤造成的以訛傳訛問題,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解釋,例如“絡卻”穴的命名。
針灸學發源於古代中國,並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對於針灸穴位的命名及名字的含義及來歷,一直存在著不同的解釋和爭議。而研究針灸經穴穴名的專著少有問世。《針灸穴名解》的出版,對於促進針灸學的研究和發展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雖然是著者的一家之言,但書中的主要學術思想、觀點得到了各方同行的肯定和認可。閱讀該書,對於廣大針灸從業人員對穴位的認識和使用,能夠起到很大的指導和幫助作用,對針灸醫術的學術研究工作也能夠提供參考作用。
目前,針灸已走出國門,逐漸被其他國家的人們所認識和利用。“中醫針灸”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今天重新整理出版《高式國針灸穴名解》,對針灸學在中國和世界得到更好的推廣和應用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為小小銀針能為人們解除更多疾痛而貢獻微薄之力。
我們這次在《高式國針灸穴名解》整理過程中,加入了十四經經脈循行圖及穴位圖。圖的繪制主要依據著者的創作思想及原始手稿完成。
在圖中著者對傳統的經絡循行圖提出了五點不同的意見:①足少陽膽經穴位圖中“轍筋”穴的位置;②足太陽膀胱經脈循行示意圖中“附分”穴是由“大杼”穴分布旁支;③足太陽膀胱經經脈循行示意圖中“合陽”穴,是足太陽兩支線相合之處;④足少陰腎經經脈循行示意圖補述“其支者,出膀胱,循腹裡,上抵膈”;⑤足少陰腎經經脈循行,其中一段為“由‘陰谷’穴橫過足太陽經之下,而入‘委中’穴,由‘委中’穴至‘腎俞’穴一段經線伏行於足太陽經之下層”。著者對《內經》原文經絡循行圖的個別文字表述也做了修改。這些是著者的獨家看法,如有不盡之處及紕漏,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百家爭鳴,推陳出新,這樣纔能不斷地推進我國傳統醫學健康發展。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