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雲影天光:瀟湘山水之畫意與詩情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北京大學出版社
    【市場價】
    2296-3328
    【優惠價】
    1435-2080
    【作者】 衣若芬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1317242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1317242
    版次:1

    商品編碼:13025216
    品牌:北京大學出版社
    包裝:平裝

    叢書名:藝術史叢書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20-10-01

    用紙:純質紙
    頁數:400
    字數:450000

    作者:衣若芬

        
        
    "

    編輯推薦

    一本關於“瀟湘”山水的詩畫史

    內容簡介

    “瀟湘”指“清深的湘水”,又是“瀟水”和“湘水”的合稱,泛指湖南。“瀟湘八景”為平沙落雁、遠浦歸帆、山市晴嵐、江天暮雪、洞庭秋月、瀟湘夜雨、煙寺晚鐘以及漁村落照。北宋“瀟湘八景”畫題,催生了“西湖十景”“北京八景”等各種地方景觀。
    本書運用跨學科研究方法,探討“瀟湘”山水的詩情與畫意。作者親身探訪“瀟湘”地域,梳理宋代以降的“瀟湘八景”文本,結合豐富的文學與美術作品分析“瀟湘”山水詩畫的文學意像、文化空間和抒情底蘊,並對其在東亞的傳布和演變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探討。娓娓道來,和讀者遊觀雲影天光,宛在“瀟湘”畫裡行。

    作者簡介

    衣若芬,任教於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原中文繫繫主任。新加坡《聯合早報》專欄作家。研究領域為文圖學、蘇軾、東亞漢文學與文化交流、新加坡文史藝術等。出版學術專著10種,主編及合編論著9種,發表期刊論文百餘篇。近年著作有《春光秋波:看見文圖學》《陪你去看蘇東坡》《書藝東坡》等。

    目錄

    序山水的名字 / 001
    第一章瀟湘八景——地方經驗·文化記憶·無何有之鄉 / 001
    第二章“瀟湘”山水畫之文學意像情境探微 / 027
    第三章閱讀風景——蘇軾與瀟湘八景圖的興起 / 069
    第四章宋代題“瀟湘”山水畫詩的地理概念、空間表述與心理意識 / 093
    第五章漂流與回歸——宋代題“瀟湘”山水畫詩之抒情底蘊 / 123
    第六章浮生一看——南宋李生《瀟湘臥遊圖》及其歷代題跋 / 161
    第七章玉澗《瀟湘八景圖》東渡日本之前——“三教弟子”印考 / 207
    第八章無邊剎境入毫端——玉澗及其《瀟湘八景圖》詩畫 / 233
    第九章“江山如畫”與“畫裡江山”題“瀟湘”山水畫詩之比較 / 263
    第十章旅遊、臥遊與神遊——明代文人題“瀟湘”山水畫詩的文化思考 / 303
    後記行在瀟湘畫裡 / 354
    主要參考書目 / 357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瀟湘”以湖南為基本指涉範圍,騷人墨客在湖南的地方經驗創生了“瀟湘”主題的文學與文化。北宋時期,“瀟湘八景”山水畫開始流行,根據瀋括(1031—
    1095)的《夢溪筆談》可知,“瀟湘八景”包括“平沙雁落”“遠浦帆歸”“山市晴嵐”“江天暮雪”“洞庭秋月”“瀟湘夜雨”“煙寺晚鐘”以及“漁村落照”。

    “瀟湘八景”本屬繪畫題材,《夢溪筆談》中並未記載其中各景的確切地理位置,因此後人經常憑借著“瀟湘”文化傳統所凝聚的文化記憶探索猜測。

    筆者從個人追尋“瀟湘八景”進行實地考察的經驗出發,反思北宋以來文士對於“瀟湘八景”所制造的文化記憶,並以明代畫家董其昌為例,析論“地方經驗”
    與“文化記憶”的相互關繫。

    “瀟湘八景”未必即實存的人間特定地點,仿若《莊子·逍遙遊》所形容的“無何有之鄉”。

    一、追尋“瀟湘八景”

    當筆者開始研究“瀟湘八景”詩畫,經常被詢問是否去過湖南,遊覽過“瀟湘八景”。這個問題預設的想法是:“瀟湘八景”是至今仍有跡可循、實際存在於湖南
    境內的景觀,親身體察的經驗將會增益對其了解。

    如同旅行之前總會參考指南手冊,搜集相關信息,我們首先得到的材料,是北宋瀋括在《夢溪筆談》中的記載。

    查看全部↓

    前言/序言

    山水的名字

    《雲影天光:瀟湘山水之畫意與詩情》收錄的十篇論文,是我關於“瀟湘八景”詩畫的研究成果。讀者可通過各篇論文附記的宣讀或發表情形看出,這十篇文章歷經2001—2011年,正好十年。

    十年間,並非以一年一篇的規律,有計劃按部就班地研究、寫作和發表,與這十篇文章同時交叉撰寫的,是2011年出版的《遊目騁懷:文學與美術的互文與再生》。《遊目騁懷》一書,探索的是詩、詩意圖和題畫詩三者的關繫;本書則是主題式“詩意圖”,深入研析其孕育、生發,以至傳布、流變。

    接觸“瀟湘八景”的畫題,始於20世紀90年代中期,我還在讀博士時。來自美國的姜斐德(Alfreda Murck)女士,正在準備她的普林斯頓大學博士學位論文,她研究的課題正是“瀟湘八景”。

    我很慚愧,雖然自認為熱愛中國詩畫藝術,研究題畫文學,但我沒聽過什麼是“瀟湘八景”。姜斐德女士告訴我,“瀟湘八景”是“平沙落雁”“遠浦歸帆”“山市晴嵐”“江天暮雪”“洞庭秋月”“瀟湘夜雨”“煙寺晚鐘”以及“漁村落照”。我的直覺是:怎麼那麼像“西湖十景”。
    1990年夏天,我頂著狂風暴雨遊覽慕名已久的“西湖十景”,興致高昂。原來,在“西湖十景”之前,就有“瀟湘八景”。我和所有後來詢問過我的人一樣,好奇著“‘瀟湘八景’在哪裡”。

    “‘瀟湘八景’在畫裡。”這個答案,讓我既迷惘,又新鮮。姜斐德女士認為,“瀟湘八景”的產生,源於中國文人創作的政治隱喻傾向,而且受杜甫的影響很深。我們一起讀杜甫詩,我把我的理解說給她聽。她則以藝術史研究者的眼光旁征博引,使我視界大開——原來,杜甫詩也可以這樣讀;原來,不僅於文學,杜甫還有很高的藝術造詣。

    當時使我直接受惠的,是我的博士論文《蘇軾題畫文學研究》。在處理碩士論文《鄭板橋題畫文學研究》時,我嘗試采納了西方文藝思想和美學理論,獲得師長們的贊譽和鼓勵。到了寫作博士論文,中國文學專業的導師曾永義教授和美術史專業的導師石守謙教授,分別給予我不同的教誨。我私心視姜斐德女士為第三位導師,她的博物館實務經驗,以及“異國者”的旁觀立場,在我面對蘇軾的時候,隱約起了作用。我向美術史研究方法取經,以“全人”(而非“文豪”)的角度重新認識蘇軾,將他的人生階段與他的藝術體驗結合,完成了我的博士論文。

    從此,除了文學研究者闡述詩意的做法,我的論文裡還關心題畫詩的作者究竟看到了什麼繪畫。即使未必都能還原,我仍然盡力由存世的繪畫作品,設想題畫詩作者的視覺反應,用圖像映照文字,使文字有了觀賞的憑據。這樣的實驗結果,呈現於《觀看·敘述·審美:唐宋題畫文學論集》一書中。

    在《觀看·敘述·審美》中,我以北京大學古文獻研究所編的《全宋詩》為基礎,歸納探討了北宋的題人像畫詩和題仕女畫詩。那時《全宋詩》尚未全部出版,僅就北宋部分,已經發現有大量的題山水畫詩。如果要依畫科來一一論析宋代的題畫詩,勢必不可遺漏題山水畫詩;而龐雜的題山水畫詩,又必須經過篩選整理。篩選整理類似的山水畫主題,較能觀察出脈絡與內涵,於是,“瀟湘”從“高山流水”中浮現出來。

    我拜讀了姜女士的博士論文,深受啟發,結合個人閱覽宋詩的心得,以為“瀟湘”山水詩畫的研究仍有可續貂之處。2001 年,我由文學意像情境著手,為“瀟湘”山水畫探源。我的假設是:“瀟湘”的名稱和地理環境,有其文化澱積的因緣,奠定了其抒情基調。文章在北京市社會科學院的學術研討會中宣讀,頗受肯定。會議結束後,我去了西藏。

    ……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