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非洲的生活哲學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北京大學出版社
    【市場價】
    430-624
    【優惠價】
    269-390
    【作者】 塞勒斯汀·孟加李安山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1265192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1265192
    版次:1

    商品編碼:11842056
    品牌:北京大學出版社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15-12-01
    用紙:純質紙

    頁數:230
    字數:124000
    代碼:39

    作者:塞勒斯汀·孟加,李安山

        
        
    "

    編輯推薦

    一言一語,浸透他對非洲土地的無限熱愛
    一字一句,講述那些日思夜想的故土情懷
    喀麥隆知名經濟學家、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總干事孟加:
    為你講述一個有生活細節、有民族情感、不同以往的真實非洲
    聞名經濟學家林毅夫傾情推薦:
    “打破對非洲刻板印像的入門書!”
    聞名非洲問題專家李安山作序推薦:
    “這本書給了我新的知識!”
    這裡沒有野獸奔襲的草原和荒蕪的沙漠,有的隻是普通人的平常生活。
    這裡沒有居高臨下的上帝視角,而是一開始就把我們拉到了“彌漫著潮濕的空氣,卻依然擠滿了對此毫不在意的形形色色的人等”的杜阿拉機場,開始了一場深入非洲大陸、深入非洲人民日常生活的精彩旅行。
    在這場旅行中,作者的經濟學家身份被拋棄了,倒更像是一位文化人類學者,通過深入的觀察和體驗,從日常的、身邊的瑣事講起,向讀者展示一種“目前在黑人世界極其普遍的生活方式”。

    內容簡介

    一直以來,非洲對於大多數中國人來說都是一片神秘而富有異域風情的大陸,然而人們對非洲的印像卻往往是單一而符號化的。近年來,隨著中非關繫的進一步拓展,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國人開始將目光投向非洲,本書旨在為這部分讀者提供一個一覽當今非洲社會風貌的窗口。
    《非洲的生活哲學》作者塞勒斯汀?孟加是土生土長的喀麥隆人,擁有名副其實的本地人眼光,又長期在國際組織中任職,擁有廣闊的國際化視角。書中的每一章都從他自身的經歷和身邊的小事講起,涉及飲食、娛樂、信仰、工作等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以及對待婚姻、幸福、暴力、死亡等人生大事或重要問題時的處世態度,作者從中思考其歷史根源及哲學意涵,並試圖探尋非洲人所謂“虛無主義”的生活哲學和價值觀的本質及深刻含義。
    作者知識廣博、志趣豐富,書中涉及大量的歷史、文化、哲學、藝術等方面的知識和典故,譯者已對其中的人名、術語等進行加注解釋,以便讀者理解原文和進一步查閱。
    《非洲的生活哲學》是深入了解當下非洲社會、非洲人和非洲文化的一本不可多得的通俗讀物。

    作者簡介

    塞勒斯汀·孟加,現任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總干事,此前任世界銀行高級副行長兼首席經濟學家高級經濟顧問。曾任職於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梅森學者項目,還曾作為訪問學者任教於北京大學、美國波士頓大學和法國波爾多大學。著作被翻譯成多國文字。

    李安山,多倫多大學博士,北京大學非洲研究中心主任。現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洲通史》第九卷國際科學委員會副主席、中國非洲史研究會會長、中國亞非學會副會長等職。曾應邀參加2006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2005年中非教育部長會議和2000年中非合作論壇部長級會議;並受外交部委托率團訪非,對中非合作論壇後續行動作評估。

    精彩書評

    孟加博士是非洲傑出的知識精英,博聞強記、通古知今,和中國知識分子一樣,對其故土有赤誠之愛,共事世界銀行期間,讓我深深感受到他作為知識分子的責任感和對其祖國喀麥隆以及非洲整體發展的深刻反思和不舍追求的熱忱。孟加博士也是一位出色的作家,文筆流暢,善於從日常瑣事的觀察中揭示發人深思的道理。隨著中國的發展、國際地位的提升,中非合作已經提上議事日程。中非有共同的歷史命運和夢想,中非合作既是中國的也是非洲的機遇。這本書的翻譯在李安山教授的主持下做到了信達雅,可讀性高,是打破對非洲刻板印像的入門書,也是有志在非洲一展雄圖的各界人士的必讀之作。
    ——林毅夫,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前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

    我學習非洲歷史知識已有36年,讀過不少關於非洲的書……然而,孟加先生的這本書給了我新的知識,使我對非洲、非洲人和非洲文化有了新的理解。感受最深的是作者對非洲的熱愛。作者的描述都是用日常生活的瑣事作為例證,讀起來平常中透著哲理,熱愛交織著憤怒,非洲文化與西方文化互相滲透,表現出孟加先生廣博的文化底蘊與深厚的人文主義精神。
    ——李安山,北京大學國際關繫學院教授,著名非洲問題專家

    如果你沒有去過非洲,建議你讀一讀《非洲的生活哲學》,它具備很強的知識性,是一本既有趣又有用的書;如果你曾經去過非洲,更要建議你讀一讀它,你會重溫那時的點滴感受,更客觀包容的去欣賞它的美麗;如果你熱愛那篇土地,那一定要讀,它會幫你釐清一些困惑,讓你更堅定自己的選擇。
    ——於佳,《廣州日報》,“講的是非洲故事 道的是人情世故”

    目錄

    導言 虛無主義:非洲的多樣性
    一、欲望的謀略:婚姻的政治經濟學
    二、餐桌上的哲學:我喫故我在
    三、運動的詩學:舞蹈和音樂的想像力
    四、原罪的體驗:圍繞上帝葬禮的對話
    五、身體用途的倫理:自尊理論
    六、作為邪惡倫理的暴力
    結論:馴服死亡的虛無主義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每隔一段時間,非洲“輕音樂”就會為民眾提供一首通常索然無味的流行歌曲,這種歌曲擁有基本不間斷的雙數節奏,雖缺乏微妙的合聲,但擁有模糊的迷人旋律和歌手似乎完全不在乎自己是否跑調的沙啞尖叫。就此而言,其神韻與法國和美國的輕音樂非常類似。在紐約和巴黎,“流行”低俗歌曲的重要特征似乎是其能夠呈現集體性迷茫,而非其精妙的旋律。但是在阿比讓或金沙薩,流行歌曲之所以能夠點燃情緒和帶動聽眾,是因為它們有時所具有的諷刺意味給予了它們一定的真實性——一種抓住時代氛圍的能力——甚至道德意圖。
    科特迪瓦歌唱組合魔法體繫的歌曲《安圖》之所以取得成功,完全得益於其希望展現當下大眾道德之主要特征的野心。它講述了一個年輕女子僅憑購買力這一標準來挑選愛人的故事。有鋻於此,她經常會做出錯誤的分析,比如有一次她為了一個更富有的男人而拋棄了一個雖然愛她,但卻一無所有的年輕歌手。當獲悉這位前男友的音樂生涯出人意料的飛黃騰達之後,她想盡一切辦法來讓他重新投入自己的懷抱。那位年輕人比她更聰明,他帶她去喫晚飯,承諾他們將會喫燉凱門鱷和大像肉根珍奴(科特迪瓦的一種食物,其制作方法是將木藷或山藥搗成發粘的面團,加上肉類及一種叫做根珍奴的蔬菜的汁)等憑空想像的豪華菜肴……他因此而取笑她的飲食習慣,並將這比作她做夢都不會有的奢望。這首歌的著名副歌部分經常被撒哈拉以南非洲大城市窮人聚居區的孩子們傳唱,其歌詞內容如下:
    我說寶貝你想喫什麼
    她毫不猶豫地說想喫燉雞肉
    我說寶貝你想喫雞肉是嗎,
    但雞太小了,你根本就喫不飽,
    我要請你喫燉凱門鱷
    我要請你喫大像肉根珍奴
    她說她生氣了,然後她回家了……
    沒有人可以指責為何作者要創作這首流行歌曲。但這首歌提出了一個有趣的哲學問題:飲食是一種單純的行為嗎?對於這個故事的女主角安圖不是,對於許多不需要讀西奧蘭就能意識到一日三餐之潛在意義的非洲人而言也不是。在移民法國之前,這位《苦澀三段論》的作者經常“像動物一樣無意識地喫東西,從未注意飲食背後的意義”。到巴黎之後,他住在拉丁區的一個小旅館裡,他看到旅館經理、他妻子和兒子每天早上都會聚在一起決定喫什麼;“他們就像制訂作戰計劃一樣研究菜單!”他從此明白了“飲食也是一種儀式,一種文明的行為,甚至幾乎是一種哲學宣言……”
    安圖關於晚餐菜單的哲學向我們講授了什麼?她首先提醒我們,在所有的人類社會,消費模式在任何時候都是權力的有力像征。一個人所喫和所消費的東西,即便沒有確定他的身份(以及他在社會階梯中所處的位置),也確定了他希望獲得何種身份。她還使我們注意到了幾種將與飲食有關的問題概念化的方法。第一種在社會科學中流行的方法受到了對消費和消費主義社會批評的啟發,其通過探尋不同行為體的動機及其相互之間的權力關繫,從而寓於對生產和分配的政治學的分析之中。這種方法——通對立的——一般為研究饑餓問題的地理學家和社會學家,以及營養學家和微觀經濟學家所采用。另外一種方法則像羅蘭·巴特那樣,主要關注的是對食物關繫所揭示的權力價值觀與權力儀式進行詳細闡述的模式。安圖的故事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探討可以在非洲人的餐桌習慣中看到的虛無主義感官享受的機會。
    飲食從來就不是一種簡單和毫無意義的行為。在任何時間和任何地方,人類總是會賦予這一生理需求以像征的重要性和幾乎形而上的意義。作為社會交往的媒介,以及與此同時作為重新界定和證實個人身份和集體身份的背景,飲食行為一直是家庭和社會群體在當前社會秩序下交換與共謀的標志和解析權力關繫的方式有關的意見的場所。顯而易見,這一行為在饑荒和貧窮的地區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在那些地區,選擇食物與體驗和接受它們的方式變成了常人無法時時企及的奢侈品。同樣,拒絕喫某些種類的食物或剝奪自己喫某些種類食物的權利也表明了不同的進化階段和社會道德規範。
    對於每天晚上有數百萬人伴著饑餓入睡的非洲而言,飲食並不僅僅是生理方面的需求。在那些社會想像為物質緊缺所主宰的國家,這是一個釋放與滿足的時刻。飲食還是一種帶有自我實現技巧的方式,也就是說,它是一種實現和處理個人與自身關繫及與他人關繫的方式。因此,歸根結底,它是自知之明的一種社會制度化模式,是主觀性的一種構想。由於超越了單純的強烈欲望,因而飲食行為可以被解析為希臘人和羅馬人所孜孜以求的“性欲”(aphrodisia,能夠產生愉悅的行為、姿勢和接觸)中的一種。
    食物供給的地點和儀式也能夠揭示文明的道德規範。飲食因此可以采取一種親密和私密的方式,允許一家之主去構建家庭內部的對話和關繫(男人與女人之間,父母與子女之間,等等)。它還可以采取半私密的方式,為一個社會群體的成員就或瑣碎、或敏感、或嚴肅的主題進行交流提供機會。這種方式通常會在友好的氛圍下進行,圍繞飲食儀式所組織的對話發揮著調劑作用,而專門準備的飲品則有利於緩和緊張氣氛。最後一種是公開的方式,在這種情況下,飲食被改造成為真正的宴會,相較於膳食本身的像征性、菜單的質量、賓客的身份和社會地位、宴會地點的隆重性、氣氛的嚴肅性,以及現場背景音樂的種類,等等,到底喫什麼已經不再重要。
    保羅·韋納在《私人生活史》中的文章指出,宴會從羅馬帝國時期開始就被視為一種文明的禮儀。它是一個人顯示自己的品味並將其展示給他的同僚的場所。“宴會不僅僅是一頓大餐。賓客被要求就一般話題和高貴的主題發表他們的見解,或簡單介紹他們的生平。如果主人的家中雇有哲學家或家庭教師,他就會被要求發表演說。每道菜的間隙可能會響起為宴會所雇的專業音樂家演奏的音樂(為跳舞和唱歌伴奏)。[古典的宴會]既是社會表現的舞臺,又是喫飯和飲酒的場所……”宴會因此既被用於顯示自己在家庭或個人社交圈中的地位,同時又為公眾人物提供一個向其同僚展示自己的機會。
    在19世紀法國資產階級的儀式中也可以發現相同的動機:就餐並不僅僅是喫東西,它還在創造快樂。塞納特夫人的《婦女手冊》就此指出:“不能隻有在客人來的時候纔去注意餐桌的禮節,為了使家庭變得文明,對自己的丈夫也要講究餐桌禮節。我是特意使用這個詞的;因為所謂文明,是為了使所有人都滿意而賦予我們的需求以快樂和高貴的特性。”
    實際上,食物消費的神秘性通常與減少一個人所感受的尊嚴欠缺,以及與個人和集體的身份認同有關。對世界各地消費決策的實證研究證實了這一點:消費習慣會隨著收入的增加而改變,而且其表達了對自身的某種關心。一個社會變得越富有,它的人民就會消耗越多的營養,那些營養的來源就會發生越大的改變。例如,對中國北部地區食品與營養需求的經濟計量估計表明,隨著家庭收入的增長,食品支出也產生了重大的變化。谷物作為營養來源的重要性正在日益降低,取而代之的是肉類等更為昂貴的食品。印度在口味與飲食偏好方面也發生了相同的改變,相關研究表明隨著生活生平的提高,印度人民正在放棄消費谷物,取而代之的是奶制品和肉類。
    營養學家和經濟學家可能會對他們的發現感到滿意。但哲學家則必須嘗試去發現它們的意義以及餐桌美學所表達的倫理結構。當然,食品支出結構的一繫列變化所反映的並不僅僅是生活水平的提高,它們還契合了世界各地所有社會階層飲食習慣的普遍變遷。通過跟蹤世界各地麥當勞餐廳數量的增長率可以發現菜單與就餐方式的標準化,而這種標準化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口味與文化的這種普遍的西方化。但拋開社會學方面的考慮,飲食選擇還具有其他重要的意義。
    在世界上的那些因缺乏食物而蒙受恥辱的地區,一個人喫什麼通常是強有力的身份認同工具和權力的像征。喀麥隆人用“喫飯政治”來表示在集體的潛意識下,對個人積累戰略與社會定位的認知,以及進入統治機構並因此而獲得自身合法性的方式。一個人喫什麼展示的是一種權力的文化,表達的是一種慷慨的風氣,同時它還是歸屬某一關繫網絡的儀式。這首歌的女主角安圖根本就無須為她通過自己的飲食品味所展現,並被她的年輕愛人所諷刺的倫理野心感到羞愧:她的選擇表達的是一種自尊的人生觀和對高貴的追求。
    ……
    查看全部↓

    前言/序言

    譯者序
    本書的作者是喀麥隆人、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總干事塞勒斯汀·孟加先生。他也是世界銀行經濟顧問,與林毅夫教授共事多年。當毅夫教授委托北京大學出版社與我聯繫翻譯事宜時,已是8月。由於毅夫教授與我們中心關繫密切,並在兩年前欣然同意擔任《中國非洲研究評論》學術委員會的成員。我想,盡管出版社要求兩個月之內完成譯稿,時間緊,任務重,也必須答應。
    本書的翻譯是由四個人完成的,我主要負責導言和結語,並對全文進行了校對。原書的書名是《虛無主義與黑人性》(Nihilisme et Négritude),原文是法文,我們依照的是英文版。通過閱讀,我進一步感覺到非洲文化的博大精深。我學習非洲歷史知識已有36年,讀過不少關於非洲的書,包括非洲民族主義先驅愛德華·布萊頓的歷史文章,老一輩政治家如尼日利亞總統阿齊克韋、加納總統恩克魯瑪和塞內加爾總統桑戈爾等的政論著作,還有大量非洲歷史學家如戴克、阿賈伊、芬、博亨的重要著述以及伊巴丹學派和達累斯薩拉姆學派的代表論著。然而,孟加先生的這本書給了我新的知識,使我對非洲、非洲人和非洲文化有了新的理解和啟示。感受最深的是作者對非洲的熱愛。
    首先,孟加先生對非洲和他所屬的國家有一種熾熱的愛。盡管他在西方受教育多年並生活多年,但他始終認為自己是非洲公民,是喀麥隆人。“一旦當我踏上喀麥隆的土地,就沒有什麼可以取代那種流淌在我血液裡的歡悅。自發的陶醉,記憶中那些地方的魅力,難以言表的顫抖,難以解說的靈魂之樂,難以覺察的救贖和永恆之感。”為什麼?因為這裡是故鄉。這裡有他熟悉的一切,而這些是在他生活的西方都市中不存在的。這裡特有的寂靜和安詳,嘈雜與喧囂,混亂與平實,一切都在生活的安排之中。他可以恨它,罵它,責備它,甚至羞辱它,詛咒它,但他愛的仍是它——這塊生他養他的土地。在與我的電郵交流中,孟加先生表示:“我在法國待了10年,在美國生活了20多年。然而,我在喀麥隆以外的時間待得愈久,我就變得愈喀麥隆化。”“我看重我從法國或美國學到的東西,但我更看重我從我國的教育制度和其他非西方文化中所學到的東西。”這種情感在他對非洲文化中的共同價值觀(當然,他否認非洲是一個同質體)、非洲人對生與死的感受和體驗、喀麥隆人民的生活場景以及他的家族在葬禮中的各種禮儀和反應的描述中表現得淋漓盡致。
    對家族的愛是這部著作中的另一個主題。這種愛不僅體現在對整個家庭的牽掛,更蘊藏在對父親的懷念之中。“他們越試圖安慰我,我就越意識到我的父親是我自己及本身的一部分。他的意外離世突然使我感覺到他的身體就是我自己身體的延伸。他身上沉重的家族和社會責任使他艱辛的生活比我的更加正當。這位不可或缺的人物的離世對我而言突然變成了一種必要的哲學經歷:從某種方式來說,它也意味著我的死亡,因為它抹去了潛意識裡在我與虛無之間的生物障礙。它使他人的死亡少了一些個人色彩。”他一方面從自己父親的去世中看到了人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同時他也不時感到父親的存在。“有時在緊張的記憶中,我認為我再次聽到了他的聲音,他那嘲弄的笑聲以及他有關生活的教訓,我傾向於認為他的精神顯然在他身體消亡後仍然存在,正是從那裡他以一種大徹大悟的神態看著我。”父親的死也因此使他意識到生與死的區別與聯繫,他還意識到非洲哲學中有關永恆和整體性的辯證法。
    他的寫作素材是一些日常生活的瑣事,他的寫作方式也是一種平鋪直敘的描白與對人生的深沉思考相結合。由於作者長期在西方所受的教育,他的知識面很廣,涉及希臘、羅馬及近代以來西方有關音樂、舞蹈的藝術和文學的方方面面。然而,作者也沒有忘記非洲的藝術和文化,他濃墨重彩地向讀者介紹了當代非洲的傑出音樂家及其作品,如剛果民主共和國著名的民族歌手羅誇·坎扎以及著名藝術家、歌唱家、作曲家讓-貝戴爾·姆皮阿納·特史圖卡等人。當然,非洲人的生活哲學是他論述中的重點。他力圖從每天所經歷的平凡生活中尋求生活的哲學意涵,如餐桌上的哲學、運動的詩學、婚姻的政治經濟學等。
    孟加先生在討論海外非洲人認同問題時提到了非洲裔美國人、社會學家奧蘭多·帕特森有關“厚”認同感和“薄”認同感的區分。“厚認同感願意指定一種促進自立的‘非洲式’論證的哲學基礎,它是獨特的、分離的和排外的,旨在使一種關於差異的邪惡理性合法化。這明顯不是本研究的目標。薄認同感有意識地使其輪廓相對模糊,適用於一種分享集體利益的願景,一種難以定義的包容力,從而使各種類型的非洲人從他們共同歷史的傷口和疤痕中吸取教訓,以利於想像和建設一個開放的未來。”這是一種很有意思的區分,同時也說明這不僅是海外非洲人的認同感矛盾,也是各種海外移民的一種認同感矛盾。
    本人在論及華僑華人身份認同時提出過“主觀認同”與“客體認同”的概念。從主觀上看,有的人在移居地希望別人一看就知道自己是華僑或華人(或非洲人),有的人到國外後則千方百計隱瞞自己的真實身份;有的人甚至希望永遠記住原籍身份;有的人根本不願意承認自己的這種身份。客體認同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關鍵在於其與權力和利益有著直接聯繫。當一個社會受到某種困擾(經濟危機、政治鬥爭或對外戰爭)時,社會成員往往會將矛頭轉向同一社會的異己分子,即移民、少數民族、某種弱勢群體或集團的成員。換言之,這些集團異己分子的身份在平時可能並不重要,但一到危機時刻,對他們的“族體認同”就成為緩解社會矛盾的“減壓閥”。我將此稱為“替罪羊”現像,即在國內危機或國際矛盾激化時將社會某一有關聯的非主流群體作為責怪和發洩的對像。以美國社會為例,黑人、華人、日本人和阿拉伯人均在不同階段成為一種矛盾的焦點和政治經濟困境時的犧牲品。這種“成見”(stereotype)往往成為一個社會區別異己分子的特征。當然,客體認同往往與其居住的社會環境即居住地的政治經濟狀況緊密相聯。
    在自我認同方面,孟加先生嘗試著在各種矛盾中保持平衡。一方面,他認識且時刻體驗到自己作為非洲人的存在和意識;另一方面,他吸收了各種西方社會的成分,從意識形態到生活志趣,從思維方式到處世哲學,且不時以此為榮。一方面,他認識到法國人既不認可非洲人的人性又千方百計地希望將非洲人克隆為法國人的企圖;另一方面,他又力圖學習並掌握西方的各種知識。他既為自己缺乏對非洲文化傳統的認識而懊惱,又不時表現出對非洲價值觀的輕視甚至懷疑。這種矛盾性可以從他對葬禮、飲食、婚姻以及各種思想潮流和行為方式的描述和分析中看出來。他堅持自己是非洲人:“我肯定將自己定義為一位世界公民,但無論如何,我也是一個非洲人。我觀察我的同胞和解釋他們的想法的行為都是根據融合的‘非洲性’(Africanness)觀點(或者,如果你願意的話,這種新的黑人性)來進行的。”他也敏銳地觀察到這種過分強調膚色的分析維度所帶來的局限性:“確實,作為一種對苦楚的簡單回絕和對歡快舞蹈的欣喜,黑人性主張一種黑人的個性,使得非洲新政治領袖和精英們在陽光下面有了他們的一個空間。然而,正因為它集中關注種族問題,從而忽略了諸如階級之類的問題。”然而,他又盡量避免陷入過分強調“非洲性”的思維之中:“對我而言,在談論黑色大陸的同時避免本土主義和‘非洲文化真實性’兩種觀點的失敗和概念上的僵局是可能的——前者想像著非洲是一個同質的生物-種族體,後者對失樂園的懷舊感使他們繼續狂歡。”同時,他也希望將自己成為非洲文化和西方文化交流的實驗者。他不無自豪地認為:“與其他數百萬非洲人一樣,我強烈地意識到我是這種長期交流傳統的繼承者,這種交流使得對生物學和種族的盲目崇拜毫無作用。文明並非不可滲透的化學粒子。這就是說,有的人對融合-吸收過程的處理比其他人要好。” 當然,這些都無可厚非,因為我們都是生活在矛盾的世界,我們身上自然充滿著各種矛盾性。
    由於作者的描述都是用日常生活的瑣事作為例證,讀起來平常中透著哲理,熱愛交織著憤怒,非洲文化與西方文化互相滲透,表現出孟加先生廣博的文化底蘊與深厚的人文主義精神。在對非洲情況進行分析時,我們可以指出非洲的各種不足之處,也可以批評非洲傳統的某些缺陷,但我們對非洲文化培育的獨特之果不能視而不見。
    由於殖民主義的推進,在北美、拉丁美洲和澳洲,本土居民幾乎被剿滅殆盡,本土文化已難以辨識。非洲的情況卻完全不同。在經歷了四百餘年的奴隸貿易以及上百年的殖民統治之後,非洲文化雖然歷盡艱辛,卻生生不息,以宗教、文學、雕塑、繪畫、音樂、舞蹈等各種形式傳遍世界各地。這充分表現出非洲文化持久的生命力和堅韌性。這種情況也從當代非洲的兩個例子中表現出來。
    孟加先生著作中談及的那位提出“黑人性”(negritude)的塞內加爾總統桑戈爾是一位虔誠的天主教徒,他領導的卻是一個信仰伊斯蘭教的國家。一位天主教徒統治著90%以上的國民是穆斯林的國家長達20年,國內政治穩定,經濟有一定發展(雖然深受法國的控制),這不是偶然的。著作中提到的另一位非洲楷模是南非前總統曼德拉。近代以來,曼德拉先生是唯一一位既得到西方人的尊重,又受到東方人敬仰的世界領袖。這兩個例子都發生在非洲,都具有某種普世性。非洲文化的包容性和感染力不得不令人敬仰,也不是西方殖民主義者通過將非洲人變成自己的克隆版就可以隨意去掉的。歐美雖已成為發達地區,但因過於追逐“利”和“力”而導致的各種社會弊病已不容忽視。
    即將在南非約翰內斯堡召開的中非峰會將大大推進中非合作。然而,中非關繫的另一個重要方面是加強人民群眾的聯繫。在對於中非關繫的各種虛構和誤解中,一個基本問題是:非洲人民對中國的普遍看法如何?在2015年皮尤公司(Pew)關於“對中國的看法”(opinion of China)的民調中,非洲受訪者對中國普遍有著好感。其中,加納最突出(80%),其次是埃塞俄比亞、布基納法索(75%)和坦桑尼亞(74%),然後是塞內加爾、尼日利亞和肯尼亞(70%),最後是南非(52%)。非洲民眾對中國的看法總體上是積極的。然而,這並不意味著非洲人和中國人不需要進一步相互理解。人與人之間的關繫是雙邊關繫的基礎。
    本書的譯者分別為李安山(導言、結語)、瀋曉雷(第一、二章)、賈丁(第三、四章)和許明傑(第五、六章)。
    本人在此感謝孟加先生為中國人了解非洲和喀麥隆文化貢獻這部著作,感謝毅夫兄向我們推薦此書,感謝北京大學出版社對非洲研究中心的信任,感謝三位同仁在百忙中抽出時間完成了翻譯工作。我希望,孟加先生這部著作的翻譯出版將增進國人對非洲文化的了解。
    是為序。
    李安山
    2015年11月17日於博雅西苑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