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千山萬水 ——《道德經》的啟示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北京大學出版社
    【市場價】
    750-1088
    【優惠價】
    469-680
    【作者】 周南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1216477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1216477
    版次:1

    商品編碼:12673005
    品牌:北京大學出版社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20-06-01
    用紙:雅致紙

    頁數:156
    字數:254000

    作者:周南

        
        
    "

    編輯推薦

    營銷學界的泰鬥為你指點學術迷津,《道德經》的智慧帶你思索人生意義!

    內容簡介

    《千山萬水——《道德經》的啟示 》由作者在管理學術與生命歷程的“千山萬水”之間跋涉求索時寫下的68篇文章結集而成,每一篇都借老子的《道德經》來詮釋。全書共分為三個部分,一部分,談求知:談自己求學、教學與研究中的經驗、教訓、觀察和思考,以及與各行各業的師長、同事、學生交流的心得體會;第二部分,憶遊歷:分享自己周遊各地、身臨名勝的所思所想;第三部分:思人生,思考人生路上的 “三生”(生計,生活,生命)與“三要”(要錢,要活好,要命),分享人生感悟。

    作者簡介

    周南,福建古田人,1952年生,福建沙縣插隊知識青年,福州大學土木建築工程繫工農兵大學生,1981年考上教育部出國研究生,在美國愛達荷州立大學和猶他大學分別獲得工商管理碩士與市場營銷學博士學位,之後分別在猶他大學、阿卡迪亞大學以及香港城市大學任教,現任深圳大學管理學院市場營銷繫特聘教授。2007年被教育部聘為企業管理學科的長江學者講座教授,擔任武漢大學長江學者講座教授。2019年獲《國際商業研究》(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創刊50周年銀獎,同年獲中國高等院校市場學研究會首屆傑出貢獻獎。

    目錄

    致謝
    前言:書裡,路上,心中
    第一部分 談求知
    1-1纔上一層樓,前方萬重天
    1-2一登龍門,信心百倍
    1-3“山竹”過後,從“樹木”看“樹人”
    1-4漸悟與頓悟
    1-5筆耕不輟,自然而然
    1-6為人師者,必先正其心
    1-7教書“四有”:有心,有料,有趣,有效
    1-8大學生上課打瞌睡,怎麼辦?
    1-9何謂“遊學”:遊山水,學人生?
    1-10對話大一同學(一):做一個 “中國的世界人”
    1-11對話大一同學(二):學識與見識指導人生,膽識改變命運
    1-12讀大一,不隻是學知識?
    1-13“讀大二,我還在尋路嗎?”(一):善於總結
    1-14“讀大二,我還在尋路嗎?”(二):保持熱情
    1-15“研究生們, 希望你們胸懷天下, 珍惜現在”
    1-16蓉城論道:“分享與合作讓我們立於不敗之地”
    1-17沒有“壓箱底”的論文, 就不是合格的博士生?
    1-18彭城論道:集體的力量推動我們前行
    1-19有志者,事竟成
    1-20因為相信,所以發奮,終見曙光
    1-21讀博不容易,明早就畢業? (一)
    1-22讀博不容易,明早就畢業? (二)
    1-23登山何嘗易,讀博未必難
    1-24放眼世界,立足當地,融入生活
    1-25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市場全球化背景下如何應對文化差異?

    第二部分 憶遊歷
    2-1母教一人,不言之教
    2-2楚漢鴻溝,中分天下:項羽為什麼失敗?
    2-3弘忍、神秀與惠能: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一)
    2-4弘忍、神秀與惠能: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二)
    2-5非“寧靜”,何以 “致遠”?(一)
    2-6非“寧靜”,何以 “致遠”?(二)
    2-7劉備憑什麼當皇帝(一):三顧茅廬
    2-8劉備憑什麼當皇帝(二):三顧堂前的三棵樹
    2-9見死不救,英雄末路(一)
    2-10見死不救,英雄末路(二)
    2-11江南三大名樓遊記
    2-12蘄春李時珍故鄉印像
    2-13左宗棠故居柳莊訪問記:身無半畝,國之棟梁
    2-14尹克榮故居的無窮樹
    2-15貝聿銘與香港中銀大廈(一)
    2-16貝聿銘與香港中銀大廈(二)
    2-17昆陽鄭和公園訪問記
    2-18世人都曉神仙好, 惟有功名忘不了?
    2-19羅漢寺與羅漢娃
    2-20從無知開始認識自己的蘇格拉底
    2-21德爾菲阿波羅神廟散記
    2-22仰望雅典衛城
    2-23在雅典希羅德·阿提庫斯劇場看歌劇
    2-24“到機場後,跟我走”

    第三部分思人生103
    3-1三生有幸:生計,生活,生命 (一)
    3-2三生有幸:生計,生活,生命 (二)
    3-3關注哲學與眾生,勝過關注手機與自我(一)
    3-4關注哲學與眾生,勝過關注手機與自我(二)
    3-5哲學既然無用,為什麼還用?(一)
    3-6哲學既然無用,為什麼還用?(二)
    3-7邁開腿,管住嘴,按時睡
    3-8寫在深圳大學管理學院“陽光跑團”成立日
    3-9夏日長跑樂(一):跑步與喫橙子沒有區別
    3-10夏日長跑樂(二):三伏曬背,充能補陽
    3-11去馬拉松的故鄉“朝聖”(一)
    3-12去馬拉松的故鄉“朝聖”(二)
    3-13插隊50周年有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3-14MBA畢業35周年隨想:戰天鬥地,頂天立地,歡天喜地
    3-15MBA畢業35周年紀念:溯遊千裡回鄉的鮭魚
    3-16EMBA教學思考:“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
    3-17寫文章,做學問,出思想
    3-18大時代,小故事
    3-19師生關繫之“三老”:老板,老師,老爺子
    3-19附錄“我樂在其中!”
    《道德經》索引
    地名索引
    學校名稱索引
    人名以及其他索引
    致謝
    前言:書裡,路上,心中
    第一部分 談求知
    1-1纔上一層樓,前方萬重天
    1-2一登龍門,信心百倍
    1-3“山竹”過後,從“樹木”看“樹人”
    1-4漸悟與頓悟
    1-5筆耕不輟,自然而然
    1-6為人師者,必先正其心
    1-7教書“四有”:有心,有料,有趣,有效
    1-8大學生上課打瞌睡,怎麼辦?
    1-9何謂“遊學”:遊山水,學人生?
    1-10對話大一同學(一):做一個 “中國的世界人”
    1-11對話大一同學(二):學識與見識指導人生,膽識改變命運
    1-12讀大一,不隻是學知識?
    1-13“讀大二,我還在尋路嗎?”(一):善於總結
    1-14“讀大二,我還在尋路嗎?”(二):保持熱情
    1-15“研究生們, 希望你們胸懷天下, 珍惜現在”
    1-16蓉城論道:“分享與合作讓我們立於不敗之地”
    1-17沒有“壓箱底”的論文, 就不是合格的博士生?
    1-18彭城論道:集體的力量推動我們前行
    1-19有志者,事竟成
    1-20因為相信,所以發奮,終見曙光
    1-21讀博不容易,明早就畢業? (一)
    1-22讀博不容易,明早就畢業? (二)
    1-23登山何嘗易,讀博未必難
    1-24放眼世界,立足當地,融入生活
    1-25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市場全球化背景下如何應對文化差異?

    第二部分 憶遊歷
    2-1母教一人,不言之教
    2-2楚漢鴻溝,中分天下:項羽為什麼失敗?
    2-3弘忍、神秀與惠能: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一)
    2-4弘忍、神秀與惠能: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二)
    2-5非“寧靜”,何以 “致遠”?(一)
    2-6非“寧靜”,何以 “致遠”?(二)
    2-7劉備憑什麼當皇帝(一):三顧茅廬
    2-8劉備憑什麼當皇帝(二):三顧堂前的三棵樹
    2-9見死不救,英雄末路(一)
    2-10見死不救,英雄末路(二)
    2-11江南三大名樓遊記
    2-12蘄春李時珍故鄉印像
    2-13左宗棠故居柳莊訪問記:身無半畝,國之棟梁
    2-14尹克榮故居的無窮樹
    2-15貝聿銘與香港中銀大廈(一)
    2-16貝聿銘與香港中銀大廈(二)
    2-17昆陽鄭和公園訪問記
    2-18世人都曉神仙好, 惟有功名忘不了?
    2-19羅漢寺與羅漢娃
    2-20從無知開始認識自己的蘇格拉底
    2-21德爾菲阿波羅神廟散記
    2-22仰望雅典衛城
    2-23在雅典希羅德·阿提庫斯劇場看歌劇
    2-24“到機場後,跟我走”

    第三部分思人生103
    3-1三生有幸:生計,生活,生命 (一)
    3-2三生有幸:生計,生活,生命 (二)
    3-3關注哲學與眾生,勝過關注手機與自我(一)
    3-4關注哲學與眾生,勝過關注手機與自我(二)
    3-5哲學既然無用,為什麼還用?(一)
    3-6哲學既然無用,為什麼還用?(二)
    3-7邁開腿,管住嘴,按時睡
    3-8寫在深圳大學管理學院“陽光跑團”成立日
    3-9夏日長跑樂(一):跑步與喫橙子沒有區別
    3-10夏日長跑樂(二):三伏曬背,充能補陽
    3-11去馬拉松的故鄉“朝聖”(一)
    3-12去馬拉松的故鄉“朝聖”(二)
    3-13插隊50周年有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3-14MBA畢業35周年隨想:戰天鬥地,頂天立地,歡天喜地
    3-15MBA畢業35周年紀念:溯遊千裡回鄉的鮭魚
    3-16EMBA教學思考:“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
    3-17寫文章,做學問,出思想
    3-18大時代,小故事
    3-19師生關繫之“三老”:老板,老師,老爺子
    3-19附錄“我樂在其中!”
    《道德經》索引
    地名索引
    學校名稱索引
    人名以及其他索引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3-11去馬拉松的故鄉“朝聖”(一)

    我多年前跑過全程馬拉松。現在到了 “奔七”的年齡,一次跑不完那麼長的距離,但對跑步的興致不減。2019年7月下旬,我去雅典訪問時,專程去了1896年首屆現代奧運會馬拉松賽的起點馬拉松鎮(Marathon)和終點帕那辛納克體育場(Panathenaic Stadium)。
    馬拉松鎮位於距雅典幾十公裡的愛琴海邊,吸引了世界各地的馬拉松愛好者去“尋根”。
    登上開往馬拉松鎮的公交車,售票員朝乘客走來,乘客掏出現金買票。這樣的場景,既熟悉又新鮮,因為在香港乘車,早就普及了用儲值卡付費,方便很多。車走得慢,有時似乎僅百來米就一站。好幾次,我看到在沒有站牌的地方,有行人招手,司機就停下車讓他們乘坐。窗外的風景慢慢地從高樓林立的城區變為村鎮、山峰、農田、海灣。一個半小時後,我們終於到了馬拉松鎮。
    小鎮很安靜。馬拉松長跑博物館(Marathon Run Museum) 和馬拉松長跑宣傳推廣中心(Center for the Promotion of Marathon Race)是街邊一棟夾在民居中間的平房。
    工作人員奧林匹亞(Olympia)很熱情,給我播放了一部20分鐘長的介紹馬拉松運動的紀錄前490年,雅典與波斯之間的馬拉松戰役(The Battle of Marathon)發生在這一帶。這是希臘歷史上的一個大事件。強大的波斯軍隊渡海西侵希臘,打到與雅典僅一山之隔的馬拉松,雅典軍殊死反擊,創造了一個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奇跡。
    雅典軍的統帥命令軍士菲迪彼德斯(Pheidippides)去雅典報捷。根據傳說,菲迪彼德斯不停不歇,奮力奔跑,跋山涉水數十公裡,將喜訊傳到雅典後,喊了一句 “我們勝利了”,便筋疲力盡,倒地身亡。受雅典軍奮鬥精神的鼓舞,希臘民族的自信心大增。
    首屆現代奧運會籌辦時,組委會采納了法國學者米歇爾·布萊爾(Michel Blair)的建議,設立了一個名為“馬拉松”的長跑比賽,以紀念菲迪彼德斯。
    看完紀錄片,我自己參觀了博物館。馬拉松賽最能體現運動員的意志和耐力,馬拉松運動彰顯不屈不撓、超越極限的體育精神。博物館珍藏著一百多年來馬拉松長跑的珍貴資料、獎牌、證書。展品中有首屆奧運會馬拉松冠軍、希臘選手史比利廷·路易斯(Spyridon Louis)的獎牌,也有馬拉松賽事及運動員的其他許多介紹,包括對殘疾人馬拉松和女子馬拉松運動的介紹。首屆奧運會後,1897年美國波士頓就開始舉辦馬拉松賽,但直到1984年,女子馬拉松賽纔被正式列入第23屆奧運會比賽項目,同年,馬拉松賽也被正式列入殘疾人奧運會比賽項目。
    有一部分展品來自中國。我是福建人,曾參加過廈門國際馬拉松賽的十公裡賽事。在馬拉松的發源地看到廈門國際馬拉松賽捐贈的題為“永不止步”的運動員雕像(見本書彩插圖片69)、2009年廈門市與馬拉松市建立友好城市的協議書以及廈門國際馬拉松賽的專門展櫃,倍感親切。
    我去了鎮裡首屆奧運會馬拉松賽的起點。那裡立著一個石碑,刻著“40”,代表比賽全程為40公裡(見本書彩插圖片70)。石碑旁邊是每年11月舉行的雅典經典馬拉松賽(Athens Classic Marathon)開跑的運動場。由於不是比賽日,運動場空無一人,我在場裡逗留了一會兒。其間,我看到有輛出租車在石碑旁邊停下,裡面走出一個長著亞洲面孔的男子,拿著相機在認真地拍照。他應該也是來這裡“朝聖”的馬拉松愛好者吧。
    時間已過下午1點。由於想看馬拉松戰役的遺址和文物,我從運動場出發去馬拉松考古博物館(Archaeological Museum of Marathon)和馬拉松戰役陣亡雅典軍人陵園(Tumulus of the Athenians)。在馬拉松長跑博物館時,我問過奧林匹亞這兩個地方的位置。她說,這兩個地方不在一起,一個在山邊,另一個在海邊,沒有公共汽車去,步行要10公裡左右,但能看到的東西並不多。聽了她的介紹,我說:“既然來到這裡,沒有不去的道理。”於是,她給了我一張簡單的當地地圖,標出了那兩個地方。
    我拿上地圖,跑上了雅典經典馬拉松賽的賽道——馬拉松大道(Marathon Avenue)。這是條通往雅典的公路,沿路有些地方有紅綠燈,每隔一段有“Athens Classic Marathon Course”(雅典經典馬拉松賽道)的路牌。行人很少,跑步的就我一個。我跑在人行道上,一輛輛汽車從我身邊駛過。頭頂火辣辣的太陽,再加上30多度的氣溫,我很快就大汗淋漓。
    考古博物館和雅典陣亡將士陵園都不在馬拉松大道旁。我跑上了右邊去考古博物館的岔道,到了一個Y形路口,由於沒有路標,我攔下對面開來的一輛車問路。駕車的男士說,他從雅典來這裡辦事,一路上沒有看到考古博物館的路標。他看我年紀大,主動提出載我去路的另一頭看看。不久之後,我們就到了考古博物館。他說:“我從來沒聽說過這個博物館,以後要帶家裡人來參觀。”我笑著說:“我從遙遠的中國來這裡參觀,你是雅典人,以後確實應該來。”我們相視而笑,握手道別。考古博物館比我想像中的小很多,但很幸運的是,我看到了紀念馬拉松戰役的紀念碑的殘件。
    館裡沒有自動售水機,也沒有飲水機,但是這裡的自來水可以直接喝。在工作人員的建議下,我灌滿保溫瓶,跑回馬拉松大道,繼續向前,奔向陣亡雅典軍人陵園。跑跑走走1公裡左右後,我在第一個紅綠燈前,上了左邊去陵園的岔道。
    沒想到的是,我到了陵園門前,發現大門緊鎖。後來纔知道馬拉松鎮以及周圍所有博物館與遺址都是下午3點關門。可見,我雖然“入鄉”,但“隨俗”不夠。於是,我繞著陵園走了一圈,透過籬笆,可以看到裡面簡樸的古墓,那是一個高10米左右的土堆,埋葬著在馬拉松戰役中犧牲的192位雅典軍將士。
    不知不覺,已近下午4點,我該回雅典了。我知道4點有班公交車將從馬拉松鎮開過來;如果錯過,等下一班車還要45分鐘。天氣非常熱,而保溫瓶裡的水早已喝完,不好再待下去。於是,我往回跑到馬拉松大道上。公交車站在紅綠燈附近,可是周圍沒有便利店。進不了陣亡雅典軍人陵園,我可以“隨遇而安”,但沒有水喝,怎麼 “安”?我正想著,公交車過來了。我上了車,買票時問售票員:“我的水剛纔喝光了,要多久纔能到終點站?”他回答說:“不用擔心,幾分鐘後,經過有賣水的路邊小店時,會讓你下車買水。”一會兒,公交車到了海邊的一個停靠站。他提醒我下車買水,還說:“不急!”回到車上,我一邊喝水,一邊對自己說:今天運氣真好,踫到一個又一個好人!
    一個多鐘頭後,我回到了雅典。歷史悠久的馬拉松鎮,“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道德經》第十四章)。我雖人生地不熟,但用身體遊走,用心靈體會,在文化與歷史中學習,終於圓了訪問馬拉松長跑發源地的夢,看多少,算多少,心滿意足矣!
    2019年8月10日


    3-12去馬拉松的故鄉“朝聖”(二)
    帕那辛納克體育場自古以來就是雅典的一個體育地前330年,雅典人就已經在這裡舉辦過運動會。當初體育場十分簡陋,後來在保持原貌的基礎上翻新過幾次。1896年希臘舉辦首屆現代奧運會,該體育場是主賽場;2004年希臘主辦第28屆夏季奧運會,這裡再次成為賽場;其他國家舉辦奧運會時,希臘將奧運聖火傳給舉辦國的交接儀式也在這裡舉行;每年舉行的雅典經典馬拉松賽,將這裡作為終點。帕那辛納克體育場還有一個特點——世界上唯一全部用大理石建造的體育場,據說建造時把雅典附近一座山的大理石都開采完了。
    作為首屆奧運會主辦國,希臘求勝心切,希臘人民滿懷期望。可是,希臘運動員表現不佳,比賽開始後,接連失利。12項田徑比賽項目,前面11項連一塊金牌都沒拿到。
    馬拉松賽是壓軸項目,也是希臘最後的希望。17個參賽者中,13個是希臘運動員。比賽那天,雅典萬人空巷,民眾或者在賽道兩邊圍觀,或者在終點帕那辛納克體育場焦急地等待。然而,一個法國選手一路領先,隨後被一個澳大利亞選手反超,壞消息不斷傳到帕那辛納克體育場,沒有人提得起精神來。
    出乎意料的是,在離終點隻剩3公裡時,那個澳大利亞選手因體力不支退出了比賽,23歲的希臘選手史比利廷·路易斯開始領先。消息傳到體育場,群情激昂,全體觀眾高喊:“Hellene! Hellene!”(希臘人!希臘人!)
    路易斯半路上曾停下來喝過一杯葡萄酒(多年後,據他的孫子說,他喝的其實不是葡萄酒,而是他未來的嶽父特地為他準備的干邑白蘭地),同時喫下了女友(後來成了他的妻子)遞給他的半個橙子,結果動力大增,說:“我胸有成竹!我會奪冠!”
    路易斯一步步跑向體育場,夾道加油的民眾差點堵到他無法向前。他一進體育場,王儲和王子就過來陪跑,三人一起跑過終點線,國王親自向他祝賀,全場掌聲震耳欲聾。路易斯用2小時58分50秒跑完了40公裡,頓時成了希臘的民族英雄。路易斯奪冠的故事,我多年前就讀過,經常想像100多年前他在衝刺馬拉松賽最後一段賽程時,他矯健的身影與萬人吶喊助威的盛況。
    路易斯出生於雅典北郊一個貧困家庭,父親靠賣飲用水為生,他平時幫父親運水。賽後,他接受了國王贈送的馬車,低調地回歸故裡,繼續干起運水的營生,後來還當過警察。1940年在家鄉去世。
    2 000多年前菲迪彼德斯到底是怎麼從馬拉松鎮翻山越嶺跑到一山之隔的雅典的,無人知曉。頭幾屆奧運會也沒有統一馬拉松賽的距離。據說,1908年第四屆夏季奧運會在倫敦舉辦時,為了方便英國王室人員觀賞馬拉松,組委會特意將起跑點設在溫莎宮的育兒屋窗口外,這樣小王子、小公主們就可以觀看了,而終點設在奧林匹克運動場的皇家包廂旁邊。經過丈量,起點到終點的距離為2622英裡,折合為42195公裡。國際田聯後來將該距離確定為馬拉松賽的標準距離。這個標準從1924年在巴黎舉辦的第八屆夏季奧運會開始使用,保持至今。
    帕那辛納克體育場在雅典市區,離我住的酒店不到500米。
    雅典的7月,晝夜溫差很大:夜裡20度左右,午後會上升到30多度。一天早上,我沒喫早飯,趁著天氣還算涼快,大批遊客尚未到達,前往帕那辛納克體育場,等8點整體育場一開門就進去。
    體育場入口開闊,晨曦中,藍天白雲下,奧運會會旗和希臘國旗迎風飄揚,在場外就可以拍到體育場的全景照。素淨典雅的乳白色大理石座位共37排,圍成一個馬蹄形的觀眾席,場地中間是黑色的環形跑道(見本書彩插圖片71)。
    有幾個人比我還早一步進場,一進去就開始跑步。我按計劃,先參觀,後跑步。走進體育場,我看到幾塊用希臘文刻的石碑,石碑上記載著首屆奧運會舉辦地和歷屆奧委會的主席。我上到正對入口的看臺最高處。陽光照在被磨得發亮的大理石座位上,閃閃發光,一條條平整的石塊連接起來,沒有座位號,應該可以隨便就座。所有座位都沒有靠背,隻有最前排中間的兩個座位例外。我猜,首屆奧運會舉辦時,希臘國王和王後就坐在那裡看比賽。
    從看臺走下來,穿過跑道邊的隧道,我進入介紹奧運歷史的小博物館。該博物館展出了奧運會、馬拉松長跑的史料和物品。歷屆奧運會的火炬各有不同,造型別致。在眾多火炬中,我很快就找到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宣傳海報和祥雲火炬(見本書彩插圖片72)。傳遞奧運聖火的聖火盆也存放在博物館中(見本書彩插圖片73)。體育場門口的介紹說觀眾容量少於6萬人,但一張放大的吉尼斯世界紀錄證書記載著:1968年4月4日,1967—1968賽季國際籃聯歐洲優勝者杯(FIBA European Cup Winners Cup)決賽在這裡舉行,觀眾人數達8萬人。那場比賽,雅典隊擊敗了布拉格隊。
    從博物館出來,我踏上跑道,開始慢跑(見本書彩插圖片74)。我時跑時停,因為跑步的人很少,偶爾踫面時,大家會互相友好地招手或停下來簡短交談。其中有來自印度、丹麥、波蘭等國的長跑愛好者,還有學齡前兒童。來自印度的那位中年漢子,看體型就是長跑好手,帶著全家來參觀,他的兒子還跟他一起跑了一會兒。我還遇到來自中國的遊客,他們分別來自北京、香港和深圳。有一個北京小男孩,大概隻有三四歲,在外婆和媽媽的鼓勵下,盡情跳躍,還跟我這個“爺爺”一起跑了一二十米,然後停下來,跟我握手說“再見”,不跑了。他可以不跑,但我不能,我得繼續往前跑。這時,我踫到華為公司深圳總部的兩位員工,我們用華為手機互相幫對方拍了一些照片。
    慢慢地,“純粹”的遊人多了起來。有意思的是,他們都興奮地朝離入口不遠的領獎臺走去,踏上領獎臺“擺姿勢、領獎、拍照”,而跑步的人卻基本沒人去那裡過“冠軍”癮。
    跑道的平均長度為400米,我連跑帶走了一共15圈。跑完步,已經接近10點,氣溫也上升了,但我非常享受,不覺得餓,也不覺得熱,隻是喝光了帶來的一瓶水。
    “善建者不撥,善抱者不脫,子孫以祭祀不輟。”(《道德經》第五十四章)熱愛體育、和平和生命的希臘人民,將奧林匹克運動和馬拉松長跑帶給了世界。我向計劃訪問雅典的跑步愛好者們推薦馬拉松鎮和帕那辛納克體育場,它們是奧林匹克運動和馬拉松長跑的像征。在這兩個地方跑步,可以增加對在壓力和困難面前奮勇向前、頑強拼搏的體育精神的體悟,還可以參觀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體育博物館。
    2019年8月10日
    特別感謝:王浩明,張寧,周志民
    查看全部↓

    前言/序言

    前言: 書裡,路上,心中
    我至今的人生軌跡如果用八個字來概括,可以說是“出走半生,回歸故土”。我出生於福建古田,在沙縣長大,23歲到福州上大學,30歲遠走留美,之後一直在境外的大學任教,65歲從香港城市大學退休後加入深圳大學。幾十年間,我目睹和經歷了中國及世界翻天覆地的變化。我想將自己從山區走出以來經歷的“千山萬水”記錄下來,分享給諸位讀者。
    年過六旬,愈覺縱世事紛擾,我心依舊平靜,頗能坐得下來,趁著還有些“東西”(東方的中國+西方的美國)可寫,把所見、所聞、所感、所思記錄下來。不知不覺,這幾年已寫了四本書,用“《道德經》的啟示”收攝,每本書既是前一本的延續,又不全是,總希望年紀愈長,視野也能愈“廣”。結果,每本書的篇數隨著我的年齡增加,從60、63、66到68篇,與我出書時的年齡一致。跨越“千山萬水”,我自期能成為一個“中國的世界人”,這是我在《學問人生——〈道德經〉的啟示》一書中表達的一個觀點:從“身份上的中國人”成長為“精神上的中國人”,做一個立足中國、與人為善、超越民族主義思維、具有世界情懷的“中國的世界人”。
    本書的68篇隨筆,由三部分組成。
    第一部分:談求知
    該部分計25篇,主要談自己求學、教學與研究中的經驗、教訓、觀察和思考,以及與各行各業的師長、同事、學生交流的心得體會。這幾年,在學術方面與我接觸最多的是深圳大學管理學院的師生,同時還有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的博士生和畢業後從教者,以及JMS中國營銷科學學術年會暨博士生論壇的同仁,因而與這三個群體相關的文章最多。此外,我對自己幾年前提出的“Think Global, Act Local, Live Native”(放眼世界,立足當地,融入生活)的觀點進行新的探討,或許對當下的青年學生、教師和企業家們解決他們遇到的一些問題與困惑稍有裨益。
    第二部分:憶遊歷
    該部分計24篇。如果說第一部分的側重點是“讀萬卷書”,那麼第二部分的側重點則是“行萬裡路”。多年來,由於講學、開會、旅遊的緣故,我訪問過許多地方,例如,項羽和劉邦“中分天下”的河南滎陽鴻溝,諸葛亮去世的陝西岐山五丈原,關羽遇難的湖北遠安回馬坡,神秀與惠能作《菩提偈》的湖北黃梅五祖寺,108個 “羅漢娃” 出生的四川什邡羅漢寺,發布德爾菲神諭的希臘阿波羅神廟遺址。身臨名勝,觸景生情,感慨良多。這次收錄了部分根據當時的筆記、照片或初稿修改而成的隨筆,權當陪大家“到此一遊”。
    第三部分:思人生
    該部分計19篇。我在香港城市大學商學院任教時,曾開過一門叫“人生境界”的EMBA課程,旨在探索“人生”與“境界”。當時學生的參與度很高,說是因為“課上的討論觸及了靈魂”。這一部分的前半部分與這門課有關,是宏觀層面的人生感悟,如思考人生路上的“三生”(生計,生活,生命)與“三要”(要錢,要活好,要命)等,也介紹自己與同事、學生跑步鍛煉的心得;後半部分主要記錄個人的人生感悟,包括《插隊50周年有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MBA畢業35周年隨想:戰天鬥地,頂天立地,歡天喜地》《師生關繫之“三老”:老板,老師,老爺子》等文章。

    《禮記·學記》曰:“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雖年近古稀,我對世界卻仍滿懷好奇,帶著求知的渴望,快樂地上下求索。本書與我之前撰寫出版的三本書一樣,傳遞著我學習《道德經》的粗淺體悟。
    為便於讀者朋友查找和參照原文,書中均附有《道德經》索引,以及涉及的地名、學校名稱、人名及其他索引。
    謬誤之處,敬請斧正。
    周南
    2020年2月7日
    前言: 書裡,路上,心中
    我至今的人生軌跡如果用八個字來概括,可以說是“出走半生,回歸故土”。我出生於福建古田,在沙縣長大,23歲到福州上大學,30歲遠走留美,之後一直在境外的大學任教,65歲從香港城市大學退休後加入深圳大學。幾十年間,我目睹和經歷了中國及世界翻天覆地的變化。我想將自己從山區走出以來經歷的“千山萬水”記錄下來,分享給諸位讀者。
    年過六旬,愈覺縱世事紛擾,我心依舊平靜,頗能坐得下來,趁著還有些“東西”(東方的中國+西方的美國)可寫,把所見、所聞、所感、所思記錄下來。不知不覺,這幾年已寫了四本書,用“《道德經》的啟示”收攝,每本書既是前一本的延續,又不全是,總希望年紀愈長,視野也能愈“廣”。結果,每本書的篇數隨著我的年齡增加,從60、63、66到68篇,與我出書時的年齡一致。跨越“千山萬水”,我自期能成為一個“中國的世界人”,這是我在《學問人生——〈道德經〉的啟示》一書中表達的一個觀點:從“身份上的中國人”成長為“精神上的中國人”,做一個立足中國、與人為善、超越民族主義思維、具有世界情懷的“中國的世界人”。
    本書的68篇隨筆,由三部分組成。
    第一部分:談求知
    該部分計25篇,主要談自己求學、教學與研究中的經驗、教訓、觀察和思考,以及與各行各業的師長、同事、學生交流的心得體會。這幾年,在學術方面與我接觸最多的是深圳大學管理學院的師生,同時還有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的博士生和畢業後從教者,以及JMS中國營銷科學學術年會暨博士生論壇的同仁,因而與這三個群體相關的文章最多。此外,我對自己幾年前提出的“Think Global, Act Local, Live Native”(放眼世界,立足當地,融入生活)的觀點進行新的探討,或許對當下的青年學生、教師和企業家們解決他們遇到的一些問題與困惑稍有裨益。
    第二部分:憶遊歷
    該部分計24篇。如果說第一部分的側重點是“讀萬卷書”,那麼第二部分的側重點則是“行萬裡路”。多年來,由於講學、開會、旅遊的緣故,我訪問過許多地方,例如,項羽和劉邦“中分天下”的河南滎陽鴻溝,諸葛亮去世的陝西岐山五丈原,關羽遇難的湖北遠安回馬坡,神秀與惠能作《菩提偈》的湖北黃梅五祖寺,108個 “羅漢娃” 出生的四川什邡羅漢寺,發布德爾菲神諭的希臘阿波羅神廟遺址。身臨名勝,觸景生情,感慨良多。這次收錄了部分根據當時的筆記、照片或初稿修改而成的隨筆,權當陪大家“到此一遊”。
    第三部分:思人生
    該部分計19篇。我在香港城市大學商學院任教時,曾開過一門叫“人生境界”的EMBA課程,旨在探索“人生”與“境界”。當時學生的參與度很高,說是因為“課上的討論觸及了靈魂”。這一部分的前半部分與這門課有關,是宏觀層面的人生感悟,如思考人生路上的“三生”(生計,生活,生命)與“三要”(要錢,要活好,要命)等,也介紹自己與同事、學生跑步鍛煉的心得;後半部分主要記錄個人的人生感悟,包括《插隊50周年有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MBA畢業35周年隨想:戰天鬥地,頂天立地,歡天喜地》《師生關繫之“三老”:老板,老師,老爺子》等文章。

    《禮記·學記》曰:“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雖年近古稀,我對世界卻仍滿懷好奇,帶著求知的渴望,快樂地上下求索。本書與我之前撰寫出版的三本書一樣,傳遞著我學習《道德經》的粗淺體悟。
    為便於讀者朋友查找和參照原文,書中均附有《道德經》索引,以及涉及的地名、學校名稱、人名及其他索引。
    謬誤之處,敬請斧正。
    周南
    2020年2月7日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