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互聯網+科普”理論與實踐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市場價】
    1092-1584
    【優惠價】
    683-990
    【作者】 施威楊瓊 
    【出版社】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ISBN】9787504684318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ISBN:9787504684318
    版次:1

    商品編碼:13002466
    品牌: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包裝:精裝

    叢書名:科普理論與實踐研究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20-04-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84
    字數:390000

    作者:施威,楊瓊

        
        
    "

    內容簡介

    本教材采用傳播學、教育學、社會學等跨學科研究方法,通過對新理論的梳理和分析,首次全面繫統地闡釋了“互聯網+科普”理論體繫,在科學界定相關概念的基礎上,釐清了“互聯網+”語境下科普與社會、技術、文化和資源的相互關繫,深入闡釋了傳統科普轉型的動因、機理和模式。在對若干案例進行剖析的基礎上,繫統闡述互聯網科普發展現狀、特點及問題,據此提出未來科普體繫重構的原則、現實路徑和對策建議,為實踐提供創新範例和經驗支持。本教材同時提供紙質教材、電子教材和線上課程,教學資源豐富多樣,主要章節包括:互聯網+:概念界定與理論闡釋;互聯網+科普的構成要素與繫統結構;互聯網+科普的需求、功能與形態演變;互聯網+科普的運行機制與發展模式;互聯網+科普實踐:科普場館運營;互聯網+科普實踐:科普創意與活動策劃;互聯網+科普實踐:科技信息傳播。

    作者簡介

    施威,男,1976年生,江蘇徐州人,理學博士,副教授、碩導,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科學技術史研究院院長助理,兼任中國工業考古與工業遺產保護研究會理事、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科學傳播與科學教育專業委員會理事、江蘇省農史學會理事、江蘇省品牌學會理事。主要從事科學傳播與科學教育、科學文化、科技政策與管理等領域的教學和研究,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目前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制度變遷與傳統農業改造”、江蘇省高校社會哲學基金項目“媒介變遷與近現代中國科學傳播研究”、江蘇省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課題“研究生科學史通識教育的模式構建研究”等。楊瓊,女,南京農業大學博士研究生,碩士階段發表CSSCI、中文核心論文4篇,主持中國科協研究生科普能力提升項目和江蘇省研究生培養創新工程項目各1項,獲研究生國家獎學金1次,多次參加國際性學術會議並宣讀論文。

    內頁插圖

    目錄

    緒論1
    一、問題緣起:信息科技革命背景下的科普1
    二、科普理論研究現狀與趨勢6
    三、相關概念與基本理論11
    第一章“互聯網+”:概念界定與理論闡釋21
    第一節“互聯網+”的內涵、本質與特征22
    一、“互聯網+”行動計劃提出的背景22
    二、“互聯網+”內涵界定26
    三、“互聯網+”的本質與特征31
    第二節“互聯網+”技術體繫35
    一、移動互聯網技術35
    二、雲計算技術37
    三、大數據技術40
    四、物聯網技術42
    第三節“互聯網+”的內在機理與運行模式45
    一、“互聯網+”的內在機理45
    二、“互聯網+”的運行模式52
    第四節“互聯網+”行動訴求、發展趨勢與實施策略59
    一、“互聯網+”行動訴求59
    二、“互聯網+”發展趨勢64
    三、“互聯網+”行動計劃實施策略66
    第二章“互聯網+科普”需求、形態與功能演變75
    第一節“互聯網+科普”時代社會環境與需求演變76
    一、“互聯網+科普”時代社會環境76
    二、“互聯網+科i”時代科普需求演變81
    第二節“互聯網+”時代科普目標與形態轉變88
    一、“互聯網+”時代科普目標與任務轉變88
    二、“互聯網+”時代科普形態轉變95
    第三節“互聯網+科普”功能演變105
    一、“互聯網+”時代科普範式轉變的動力105
    二、科學與公眾關繫模型分析111
    三、“公眾參與科學”模式的構建與檢驗——以果殼網為例119
    第三章“互聯網+科普”繫統結構、機制與模式構建129
    第一節“互聯網+科普”理念重塑130
    一、“互聯網+科咨”理念構建的社會背景130
    二、“互聯網+科普”理念構建的實踐基礎132
    三、“互聯網+科香”理念構建的核心內容136
    第二節“互聯I網+科普””繫統構成要素139
    一、科咨傳播繫統的基本構成140
    二、科香參與主體141
    三、科咨傳播內容145
    四、科普傳播渠道148
    第三節“互聯網+科普”繫統結構與運行機制151
    一、科咨傳播繫統結構與特性152
    二、科咨傳播模式類型與內容154
    三、科普傳播的運行機制160
    第四節“互聯網+科普”戰略及其實施路徑170
    一、“互聯網+科吾”戰略目標設定170
    二、“互聯網+科普”戰略實施內容與路徑173
    三、“互聯網+科i”戰略的保障體繫建設176
    第四章互聯網+科普”政策與管理體繫構建185
    第一節“互聯網+科普”政策體繫建設186
    一、科醬政策概念與體繫構成187
    二、我國科普政策體繫及其演變趨勢190
    三、科普政策功能研究194
    四、科普政策效應提升策略197
    第二節“互聯網+科普”組織管理機制建設200
    一、科咨管理體繫構建200
    二、技術進步、鉏織變革與政府管理制度創新205
    三、“互聯網+”與科普管理模式創新208
    第三節“互聯網+科普”人纔培養體繫建設210
    一、科普人纔定義與內容211
    二、科香人纔現狀與存在的問題213
    三、科普人纔培養需求與策略218
    第五章“互聯網+科普”資源開發與共享機制構建225
    第一節科普資源開發與利用現狀226
    一、科咨資源的內涵、外延及特征227
    二、科普資源建設現狀231
    三、科咨資源開發存在的問題243
    第二節科技資源科普化及其共享機制構建245
    一、科技資源科普化245
    二、科普資源共建共享機制構建248
    第—霞“互聯網+科普”資源平臺建設254
    一、“互聯網+科普”資源建設的目標及其實施路線254
    二、“互聯網+科普”資源平臺建設的目標與內容261
    三、“互聯網+科普”服務平臺建設267
    第六章“互聯網+科普”傳播模式構建277
    第一節新媒體時代科普傳播模式創新278
    一、科咨傳播發展歷程與趨勢278
    二、新媒體發展與科咨傳播的互動機制282
    三、新媒體科普傳播要素分析——以科學松鼠會為例289
    第二節新媒體科普傳播的功能、特征與影響295
    一、門戶網站科普欄目的科普傳播研究295
    二、互動百科的科苦傳播研究298
    三、微博的科普傳播研究301
    第三節“互聯網+”背景下科普傳播機制構建304
    一、“互聯網+”時代科普媒介轉型的目標與原則304
    二、“互聯網+”時代科普媒介轉型策略與路徑309
    三、“互聯網+”時代科普傳播體繫構建312
    第七章“互聯網+”與科技場館教育模式創新322
    第一節科技場館教育功能及其演變323
    一、科技場館的概念、類型及其發展323
    二、科技場館教育功能及其機制分析328
    三、世界科技場館教育功能演變及其啟示333
    第二節信息技術應用與科技場館建設337
    一、信息技術在科技場館建設與運營中的應用337
    二、數字化科技場館及其建設344
    三、“互聯網+”與科技場館發展349
    第三節科技場館傳播與教育模式創新352
    一、科技場館媒介化及其路徑352
    二、科技場館傳播要素、功能與模式分析357
    三、“大科學”視野下科技場館教育模式創新361
    四、科技場館與STEM教育365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