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西行漫記(又譯《紅星照耀中國》 英漢對照版)八年級上冊推薦閱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市場價】
364-528
【優惠價】
228-330
【作者】 埃德加·斯諾董樂山 
【出版社】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ISBN】9787560049526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ISBN:9787560049526
版次:1

商品編碼:10034258
品牌:外研社
包裝:平裝

外文名稱:Red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05-07-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767
正文語種:中文,英文

作者:埃德加·斯諾,董樂山

    
    
"

編輯推薦

《西行漫記》(又譯《紅星照耀中國》)之所以是一部經典之作,在於它成書的方式。埃德加·斯諾雖然當年隻有30歲,但他在中國已經做了7年記者。1936年,中國共產黨人剛剛完成了他們從中國東南部到西北地區的勝利大逃亡,正在著手推行他們的統一戰線策略。他們準備將自己的故事講給外部世界聽。而斯諾恰恰有報道這個故事的能力。《西行漫記》(又譯《紅星照耀中國》)的非凡之處在於,它不僅呈現了關於毛澤東及其同志們的生平、他們的出身,而且描繪了這場鮮為人知的運動的前景,後來事實證明這是極具預言性的。由於埃德加·斯諾的努力,《西行漫記》(又譯《紅星照耀中國》)在這兩個方面都經受住了時間的考驗——一是作為對歷史的記錄;二是作為對歷史趨勢的預見。

埃德加·斯諾於1905年生於堪薩斯城,他的先輩從北卡羅來納逐漸地向西部遷移,先是到了肯塔基州,之後又到了堪薩斯州。1928年,斯諾開始環遊世界。他到了上海,成了一名記者,從此13年間都沒有離開過遠東地區。在踏上報道中國共產黨人的旅途之前,他已經走遍了西北的饑荒地區,在滇緬公路通車10年之前便穿過了它的路線,報道了1932年不宣而戰的戰爭,成為了《星期六晚郵報》的一名記者。當時他已經成為孫夫人(宋慶齡)的朋友,結識了無數的中國知識分子和作家。1932年在北平安頓下來之後,他與夫人居住在燕京大學附近,這是一所一流的基督教大學,是在美國教會的資助下成立的。作為活力四射、高度清醒的美國年輕一代,斯諾夫婦廣泛了解了1935年末中國學生抗擊日本侵略者的運動。他們學過漢語,口語比較流暢。除了發表描寫日本侵略的《遠東前線》之外,埃德加·斯諾還編輯了一部現代中國短篇小說譯文集,即《活的中國》。

內容簡介

《西行漫記(英漢對照)》(又譯《紅星照耀中國》)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美國著名新聞記者埃德加·斯諾的經典之作。埃德加·斯諾在戰火紛飛中不畏艱險隻身深入紅都保安(今陝西志丹縣),實地采訪了英勇的中國共產黨人和蘇區人民,親歷了蘇區的鬥爭、生產和生活,收集了大量珍貴的歷史資料和圖片,突破敵人的重重封鎖,向全世界澄清了關於紅色中國的種種謎團,客觀公正地傳達了紅色中國的聲音。1936年回到北平後,為英美報刊撰寫了許多轟動一時的通訊報道,最後彙集成書,名為《紅星照耀中國》。

1937年10月,《紅星照耀中國》由倫敦戈蘭茨公司出版,轟動世界。1938年初,經斯諾同意,在胡愈之等同志的推動下,中譯本於上海出版。鋻於當時的環境,使用了比較隱晦的書名——《西行漫記》。從此,《西行漫記》和斯諾便成了中國家喻戶曉的名字。1979年,著名翻譯家董樂山依據1937年英國戈蘭茨的英文初版進行了重新翻譯,仍然沿用《西行漫記》作為書名。董氏譯本今已成為經典名篇,此次對照版仍盡可能保留了董氏譯文的完整性,盡量為廣大讀者呈現原譯文的大家風範。

作者簡介

埃德加·斯諾(1905-1972),美國作家和記者,出生於美國密蘇裡州的堪薩斯市。1924年在堪薩斯市初級學院畢業後,進入密蘇裡大學。1926年轉入哥倫比亞新聞學院。1927年任《明星報》記者。他曾是紐約《太陽報》、芝加哥《論壇報》和英國倫敦《每日先驅報》的特派記者。1928年到中國,任上海《密勒氏評論報》助編,1933年起任北平燕京大學教授。1936年訪問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陝北根據地。次年出版《中國上空的紅星》(又譯《紅星照耀中國》或《西行漫記》)。1960、1964和1970年曾3次訪問中國,向西方介紹了新中國的情況。著作還有《漫長的革命》、《大河彼岸》、《中國巨變》等,並曾將魯迅小說《阿Q正傳》、《孔乙己》等譯成英文。1972年2月15日在日內瓦逝世,按照遺囑,後人將他一半骨灰葬於北京大學未名湖畔。

董樂山,翻譯家,作家,美國文化研究學者。生於浙江省寧波市。1946年鼕畢業於上海聖約翰大學英國文學繫。畢業後從事新聞工作。文革後歷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研究員、研究生院美國繫主任等職。譯作《第三帝國的興亡》(合譯)、《一九八四》、《西方人文主義的傳統》、《西行漫記》等均有廣泛影響。

目錄

費正清序 Vi
修訂版序 Xii
第一篇 探尋紅色中國
一 一些未獲解答的問題/1
二 去西安的慢車/2
三 漢代青銅/4
四 通過紅色大門/40

第二篇 去紅都的道路/55
一 遭白匪追逐/56
二 造反者/68
三 賀龍二三事/84
四 紅軍旅伴/94

第三篇 在保安/103
一 蘇維埃掌權人物/104
二 共產黨的基本政策/120
三 論抗日戰爭/138
四 懸賞2的首級/156
五 紅軍劇社/166

第四篇 一個共產黨員的由來/181
一 童年/182
二 在長沙的日子/202
三 革命的前奏/224
四 國民革命時期/236
五 蘇維埃運動/250
六 紅軍的成長/268

第五篇 長征/289
一 第五次“圍剿”/290
二 舉國大遷移/300
三 大渡河英雄/308
四 過大草地/320

第六篇 紅星在西北/335
一 陝西蘇區:開創時期/336
二 死亡和捐稅/346
三 蘇維埃社會/356
四 貨幣解剖/372
五 人生五十始!/384

第七篇 去前線的路上/395
一 同紅色農民談話/396
二 蘇區工業/406
三 “他們唱得太多了”/414

第八篇 同紅軍在一起/423
一 “真正的”紅軍/424
二 彭德懷印像/436
三 為什麼當紅軍?/444
四 遊擊戰術/454
五 紅軍戰士的生活/466
六 政治課/476

第九篇 同紅軍在一起(續)/489
一 紅色窯工徐海東/490
二 中國的階級戰爭/502
三 四大馬/514
四 穆斯林和馬克思主義者/528

第十篇 戰爭與和平/539
一 再談馬/540
二 “紅小鬼”/546
三 實踐中的統一戰線/558
四 關於朱德/568

第十一篇 回到保安/583
一 路上的邂逅/584
二 保安的生活/594
三 俄國的影響/602
四 中國共產主義運動和共產國際/610
五 那個外國智囊/618
六 別了,紅色中國/626

第十二篇 又是白色世界/637
一 兵變前奏/638
二 總司令被逮/652
三 蔣、張和共產黨/664
四 “針鋒相對”/674
五 《友誼地久天長》?/684
六 紅色的天際/692

後記(1944年)/712
深訪毛澤東/730
尾注 關於朱德/746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實際上這就是說,整個農民階級的命運是操在鄉紳階級的手中,後者隨時可以用拒絕擔保的方法來毀掉一個人。保甲制度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征收捐稅維持民團。民團是由地主和鄉紳挑選、組織和指揮的。它的主要任務是反對共產主義,幫助收租交谷,包討欠債本息,幫助縣長勒索苛捐雜稅。
所以,每當紅軍占領一個地方,它的第一個,也是最後一個敵人就是民團。因為除了出錢供養他們的地主外,民團沒有什麼基礎,紅軍一到,他們當然就失去了這個基礎。中國的真正階級戰爭,從民團和紅軍遊擊隊的鬥爭上,可以看得最清楚,因為這一個鬥爭往往就是地主和他們以前的佃農債戶之間的直接武裝衝突。民團的人數有幾十萬,足中國200萬左右名義上反共的軍隊的最重要的輔助部隊。
如今紅軍和國民黨軍隊在這一條戰線上雖已停戰,民團對於紅軍遊擊隊的襲擊還是繼續不斷。在西安、洛川和延安等處,我聽說有許多逃到這些城市裡的地主,出錢供養或親自領導白匪在蘇維埃邊區活動。他們常常利用紅軍主力不在的機會,侵入紅區,燒村劫寨,殺戮農民,把農民領袖帶到白區去,作為“共產黨”俘虜向地主和白軍軍官邀功領賞。
民團從事冒險活動,主要是為了進行報復和很快的到手錢財,他們在紅白戰爭中以最富於破壞性著稱。 無論如何,我個人是不願在自己的身上試驗白匪的“外交政策”的。我的行李雖然不多,但我覺得如果隻須干掉一個孤零零的洋鬼子就可以把我的一點點現錢、衣服和照相機據為己有的話,這些東西還是有足夠引誘力,使他們不會放過的。
匆匆地吞下了幾口熱茶和麥餅以後,我跟分會主席所派的另外一個向導兼騾夫一同出發。我們沿著一條河床走了一個鐘頭,有時經過一些窯洞組成的小村落,便有毛茸茸的狗惡狠狠地朝我吠叫,站崗的兒童走出來查問我們的路條。接著我們走到了一個巨石圍繞、自然形成的可愛的水潭旁邊,在這裡我遇見了第一個紅軍戰士。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