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當代哲學問題研讀指針叢書:邏輯真 [Logically True]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復旦大學出版社
    【市場價】
    297-432
    【優惠價】
    186-270
    【作者】 邵強進張志林黃翔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9127331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9127331
    版次:1

    商品編碼:12042193
    品牌:復旦大學出版社
    包裝:精裝

    叢書名:復旦學術精品
    外文名稱:Logically
    開本:32開

    出版時間:2016-12-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196

    字數:117000
    正文語種:中文

    作者:邵強進,張志林,黃翔

        
        
    "

    內容簡介

    自古希臘柏拉圖以降,對“真”的分析一直受到哲學、邏輯學、語言學等多學科共同關注,近年來對“真”概念的討論與技術化處理又成為邏輯學界的熱點。《當代哲學問題研讀指針叢書:邏輯真》試圖從語形、語義及語用三方面,分析不同領域、不同用法及不同理論體繫中的“真”;並力圖區分“真理”、“真命題”與“真”三個基本概念:“真理”是在觀念中的東西,“真命題”是在語言層面上的存在,而“真”則是真命題所承載的一種屬性;“真”作為一種屬性,存在從不同角度的定義;但也有理論指其不可定義;借助於邏輯技術化方法,可以把“真”視為不加定義的初始謂詞,形成真的公理化繫統;但公理化的方法隻是語形處理的一種嘗試,對“真”的分析最終要回到理論語義及日常語用,因此,過程性、可錯性與分析性、必然性在“真”之上的長期糾纏不可避免。

    作者簡介

    邵強進,1971年生,浙江金華人,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先後在復旦大學哲學繫邏輯學專業、復旦大學管理學院企業管理專業獲得哲學碩士(1995年)、管理學博士(2001年)。多年以來致力於邏輯基礎研究,專業研究方向為邏輯哲學、邏輯史、應用邏輯等,研究領域包括真與悖論問題、實用主義邏輯、東西方思維方式的比較研究等。已經出版的論*包括《邏輯與思維方式》(編*)、《杜威全集·晚期*作(1925—1953)·第十二卷(1938)》(**譯者)等8部,發表論文數十篇。現任上海市邏輯學會秘書長兼副會長,上海市思維科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邏輯學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

    目錄

    第一章 多重視角下的“真”概念
    第一節 “真”的語言學視角
    第二節 “真”的哲學視角
    第三節 “真”的邏輯視角
    第四節 真與邏輯悖論
    第二章 經典“真”之符合論
    第一節 亞裡士多德的符合論
    第二節 符合論的現代解釋
    第三節 當代符合論的困境
    第三章 “真”之語義論
    第一節 語義“真”的定義
    第二節 “真”的形式處理
    第三節 語義論的發展
    第四章 “真”之語用論
    第一節 實用論
    第二節 冗餘論
    第三節 緊縮論
    第五章 “真”之公理論
    第一節 融貫論
    第二節 真的不可定義性
    第三節 真的公理化進路
    第六章 “真”與真理
    第一節 真與真理的區分
    第二節 三種“真”的傳導機制
    第三節 從邏輯的觀點看“真”
    結語“證明A是A”的邏輯思考
    參考文獻
    後記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當代哲學問題研讀指針叢書:邏輯真》:
    一、真的檢驗標準
    邏輯原子論或者說邏輯實證主義直接把真的定義用作真的標準,這雖然在原則上是可行的,但實際上卻難以實現。因為真的定義能提供真的保證性標準,卻無法切合實際地引導出真的核實性標準。正是出於這種在真的檢驗上所面臨的困境,在邏輯實證主義內部便出現了由真的符合論向融貫論的轉向。
    起初,邏輯實證主義贊成真的符合論,但是出於實際操作的需要,他們便希望有一種切合實際的真的檢驗標準,也即核實性標準,以判定一個語句或者說命題是否符合事實。在卡爾納普(Paul Rudolf Carnap)和石裡克(Moritz Schlick)那裡,這一問題被分成了兩部分。他們認為,對於直接報道感覺經驗的陳述(相當於原子命題),我們可以直接通過確定它們是否與事實相符合來檢驗其真假;而對於其他陳述(相當於分子命題),我們就可以依據它們與前一類感覺陳述之間的邏輯關繫來檢驗其真假。也就是說,除了感覺陳述之外,其他所有陳述的真假都來自它們與感覺陳述之間的關繫,這已表現出了某種向融貫論轉進的趨勢。
    二、真的就是整全的
    總的來說,融貫論主張真就在於判斷之間、信念之間、命題之間的融貫性。從邏輯哲學的角度來看,在一個理論中,一個命題如果與其他命題相融貫,那麼這個命題就是真的。融貫論在其古典型態中與唯理論尤其是與黑格爾的哲學密切相關。黑格爾就曾說過:“真的就是整全的。”(Hegel,G.W.F.1807,9)不過,在黑格爾及其英國的傳人布拉德雷(Francis Herbert Bradley)那裡,真的融貫論與整體主義的形而上學之間的關繫也正如真的符合論與邏輯原子論之間的關繫一樣。正是基於這麼一種整體主義的形而上學,他們纔主張真的就是融貫的。
    在布拉德雷看來,實在本質上是一個統一的、融貫的整體。而與之相應的“真”也就是“宇宙的一種理想表達,它同時是融貫和無所不包的。……簡言之,完美的真必須是繫統整體的觀念的實現”。他所謂的融貫也就是指“真必須不與自身相衝突”(陳嘉映2003,61)。然而,與黑格爾不同的是,黑格爾認為整全的真是可以達到的,而布拉德雷則認為我們所能達到的僅僅是部分的真。整全的真也就是我們所追求的無所不包的、完全一致的信念集合,部分的真永遠都隻能是整全的真的一個片斷。所以,部分的真永遠都隻能是不完全的真。也就是說,整全的真是我們所追求的終極目標,而在現實中的真都是不完全的真。任何判斷、任何信念乃至任何命題所具有的真充其量都不過是片面的。另一方面,根據這種真的融貫論,我們對一個命題的真假的檢驗也就是對這個命題是否與其他命題相融貫的檢驗,而這種檢驗之所以能獲得成功,正因為實在在本質上就是融貫的。這也就是黑格爾主義者所說的真的融貫論。
    這種融貫論是以一種整體主義形而上學為依托,那是否離開了這種整體主義的形而上學,真的融貫論便無法立足呢?實則不然,真的融貫論,即:真就在於融貫,檢驗一命題的真也就是要檢驗它是否與其他命題相融貫,這一理論即使脫離了上述形而上學的前提,也依然是可以成立的。正如我們在上面所提到的邏輯實證主義從真的符合論向融貫論的轉變所表明的那樣,真的融貫論完全可以被限制在真的檢驗標準這一問題之下而得到新的詮釋。
    ……
    查看全部↓

    前言/序言

    望遠鏡延伸了人類的視力,汽車延伸了人類的腳力,電話延伸了人類的聽力,互聯網則全方位地拓展了人類的智力,互聯網+將在空間和時間上無限超越原有的限制。互聯網不僅是信息的載體,也是知識的傳播途徑,更是創新的無窮源泉。互聯網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同時也改變了人們的思維方式,互聯網+時代中的真之迷失與追求是值得關注的話題。
    互聯網+時代中的真之追求有兩層意義:
    其一,中國互聯網大會曾發出倡議,全國互聯網從業人員、網絡名人和廣大網民,都應堅守“七條底線”,營造健康向上的網絡環境。這七條底線的最後一條是“信息真實性底線”。這是一條基礎性的底線,同時,確立信息真實性既需要一種理性平和的心態,更需要相關邏輯論證的方法,它必須有邏輯理性為其基礎。
    其二,大學是研究學問的地方,而學問的第一動機是求真,所以,通常說大學是追求真理的地方。每個民族都在創造自己的語言,對世界進行切割,然後把真放在自己本民族的語言裡;每個學科都對自己的研究對像進行切割,然後找到自己認為的真理。學術必須誠實,新聞必須真實,網絡必須樸實,這些都應該與虛假無緣。什麼是真?真是什麼?需要理性的分析,更需要邏輯的證明。
    一、網絡新媒體背景下“真”之迷失
    對信息的取舍、分析、評估方法是獲取“真”信息的基本前提。目前有多種信息渠道為普通大眾所熟悉,即報紙雜志、廣播電視和互聯網絡,前兩者屬於傳統渠道,但其中的信息一般與互聯網絡同步上傳,故互聯網絡是主要的信息獲取渠道。
    人們接收的信息可以理解為一繫列的命題。借助哲學家羅素(Bertrand Russell)的分類,我們的知識從來源上分為兩類:一類是親知的知識,其來源是個人的感知與實踐;一類是描述的知識,其來源是非親知的知識傳遞。報紙雜志、電視頻道和互聯網絡的信息大都屬於後一類。由於時空的局限,個體對外部世界的認識大多無法親知、實踐,且很大程度上正是以對報紙雜志、電視頻道、互聯網絡所傳遞的諸多命題的理解、認知為基礎。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