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三十年集”繫列叢書:新舊之變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復旦大學出版社
    【市場價】
    308-448
    【優惠價】
    193-280
    【作者】 孫郁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9066531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9066531
    版次:1

    商品編碼:10308773
    品牌:復旦大學出版社
    包裝:平裝

    叢書名:復旦悅讀精品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10-08-01

    用紙:書寫紙
    頁數:308
    正文語種:中文

    作者:孫郁

        
        
    "

    編輯推薦

    生命歷程的睿智表達 自由靈魂的深情歌唱
    陳家琪 陳嘉映 陳建華 陳思和 甘陽 葛劍雄 葛兆光 何光滬 何懷宏 江曉原
    雷頤 李公明 李輝 李慶西 林賢治 錢乘旦 錢滿素 錢理群 秦暉 孫郁
    蕭功秦 許紀霖 徐友漁 餘中先 查建英 鄭也夫 止庵 周振鶴 朱學勤 朱正琳傾情推薦
    一份執著,一份眷戀;一種信念,一種姿態
    特立獨行的思想者 精神家園的守護人
    當代中國知識分子的一次文化盛宴
    特殊時代的特殊際遇,轉型時期的獨特思考
    當代知識分子群體三十年心靈史的集中展示

    內容簡介

    “三十年集”繫列叢書的作者是一批如今活躍在學術界和文化領域的著名學者與知識分子。他們大多出生於四十年代和五十年代,對於他們而言,過去的三十年是一段重要而又特殊的生命旅程。
    1977年,中斷十年的高考制度恢復,一批“知青”的命運由此而改變,並被投入到與先前的生活完全不同的時代洪流之中。在這潮頭多變的三十年裡,他們執著地行走在自己選定的道路上,努力保持著自己獨立的性格;在洶湧而來的滾滾紅塵中,也不曾失卻人文關懷。為著一個信念、一份眷戀,他們不懈地尋覓著。這裡的每一本書所記錄的就正是他們自己三十年來的心路歷程,他們的經歷、感受、體悟、思索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獨特的精神姿態。
    這是他們個人的獨特道路,也是我們時代的獨特風貌。

    作者簡介

    孫郁,本名孫毅,1957年出生於大連。文學碩士。現為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兼北京魯迅博物館館長、國家文物鋻定委員會委員、《魯迅研究月刊》主編。主要著作有《魯迅與周作人》《百年苦夢》《魯迅與胡適》《文字後的歷史》《周作人和他的苦雨齋》《在民國》《魯迅藏畫錄》《混血的時代》《魯迅與陳獨秀》《張中行別傳》等。

    目錄

    自序
    一九七八
    給馬雅科夫斯基
    一九七九

    一九八〇
    無題
    一九八一
    第一縷晨光
    一九八二
    預言
    一九八三
    讀書筆記
    一九八六
    人之惑
    一九八八
    巴金: 反抗與懺悔
    一九八九
    痛苦的輪回
    一九九〇
    讀《野草》
    一九九二
    沉重的穿越
    血色的聖火
    一九九四
    城南夜話
    一九九五
    凝視東北
    一九九六
    身後的寂寞
    一九九七
    從純粹到雜色
    章太炎先生
    “遺民”歌哭
    寫在人生邊上
    一九九八

    一九九九
    自由的寫書者
    二〇〇二
    舊京記憶
    二〇〇三
    陳獨秀的學問
    二〇〇五
    關於周作人
    寫作的姿態
    二〇〇六
    賈平凹的道行
    文學史的深與淺
    儒的是與非
    木心之旅
    二〇〇七
    新舊之變
    東洋的流彩
    二〇〇八
    文人的分與合
    志怪與錄異
    西洋舊夢裡的陳衡哲
    從“度苦”到“順生”
    附錄一:三十年舊跡
    附錄二:讀讀想想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我被《約翰·克利斯朵夫》迷住了。這裡的一個人物多少讓我想起自己的過去(雖然我無法和他相比),不妨說他是個逆境中不甘沉淪的強者。在第一冊中所展現的那種天真、純潔、無私的品格,真像個童貞的男兒。他的情欲、愛情、對人類從不衰竭而執著的追求的愛心,隻能用高尚二字言之。
    他對皮阿娜純潔無瑕的愛,寫得生動形像。雖然他對阿拉的愛是一種對死去的皮阿娜的愛的繼續,其中不免夾雜些本能的表現。但無論怎麼說,他的一切行為都是貞潔、淳樸的。當他得知阿拉同自己的弟弟有那麼一點暖昧、甚至肉體的關繫時,他簡直從愛的天空墜入了窘苦之境。他絕望了,迷惘了,隻好從墮落者的隊伍中尋找一種精神上的刺激。他學著父親的樣子酗酒,用近於瘋狂的精神苦汁來擺脫人生中第一個沉重的打擊。這種打擊與他初戀時被妮娜母親無情奚落是大不相同的。他恍然走到了現實的土地,悟出了人間那麼多玄奧的不曾知的秘密。他覺醒了,開始在苦難中奮力跋涉,去尋找生活中更美麗的光芒。
    羅曼·羅蘭的敘述語言隨意中夾雜著大自然的景致的描摹和恰如其分的比喻。他用詩的語言剖析人的精神世界的各種情感。豪放而不顯空泛,細膩間雜著粗獷,濃郁的色彩融合著恰當的解說。生活、人、自然都成了他畫匠般的手裡任意塗抹的存在。
    請看他在描寫弟弟奧裡維第二次投考去看榜的一段:
    最後揭曉的日子到了。錄取新生的榜是貼在巴黎大學文學院的走廊裡的。安多納德不肯讓奧裡維一個人去。出門的時候,他們暗暗的想:等會兒回來,事情已經分曉了,那時他們或許還要回過頭來惋惜這個時間,因為這時雖然提心弔膽,可至少還存著希望。遠遠地望見了巴黎大學,他們都覺得腿軟了。連那麼勇敢的安多納德也不禁對兄弟說:“唉,別走得這麼快啊……”
    奧裡維瞧了瞧,勉強推著笑容的妹妹回答道:“咱們在這張凳上坐一會兒好不好?”
    他簡直不想走到目的了。但過了一會兒,她握了握他的手:“沒關繫,弟弟,走吧。”
    他們一時找不到那張榜,看了好幾頁都沒有耶南的名字。終於看到的時候,他們又弄不明白,直看了好幾遍,不敢相信。臨了,知道那的確是真的,是他耶南被錄取了,他們一句話都說不上來。兩人立刻往家奔去:她抓著他的胳膊,握著他的手腕,他靠在他的身上:他們幾乎連奔帶跑的,周圍的一切都看不見了,穿過大街險些被車馬壓死……
    真是惟妙惟肖。各自復雜的內心的流露,甚為傳神。作者妙在不去寫心理,而是行動。倘若在這裡來一段心理描寫,顯然就拙劣了,一方面會延長情節正常發展,另外畫面感又會顯得不夠,隻兩句對話,一個動作,一繫列的東西都盡在其中了。
    查看全部↓

    前言/序言

    李輝先生囑編輯一冊三十年自選集,答應之餘便是一番感嘆。二十多年前我們見面時彼此還是個青年,現在自己竟也華發滿頭了。五十歲後纔真的感到生命的速度,遺失的與遺憾的東西越來越多。這時候自然要有記憶的回溯,要留下一點什麼。但人到了隻會回憶的境地時,大概就真的有些衰老了。所以,在編輯這本書時,自己並沒有多少興奮,好像覺得身上的東西更沉了一般。
    我發表作品是在1976年10月,第一篇稿子是刊登在縣文化館的小報上,恰是慶賀粉碎“四人幫”的詩歌。那時候的文字不能說是文學,不過是頌聖一類的東西,而且很是真誠。真的學會自己默想的文字,是80年代初。在日記裡有零星的記載。但也是帶著鐐銬的樣子。大約在1983年,忽地喜歡上西方哲學,一面又在讀當代的小說,於是開始了所謂文學批評的嘗試。感謝《當代文藝思潮》、《當代作家評論》、《文學評論》三個刊物接納了我幼稚的文字,這三個平臺影響了我後來的選擇。80年代,我從東北向各地投稿,不認識一個編輯,但他們的認真,讓我感到了一絲絲溫暖。
    搜集年輕時代的文章,覺出我在那個時代的痕跡已不再可能復出了。人不能脫離時代,我們都是社會的產物。對我自己來說,從來不是先知先覺的人,如果說還有點什麼思想,那也是別人啟發的結果。讀書與讀人,都會留下痕跡。這本書就是一個痕跡的彙集,連自己也覺得,可拿出的貨色真的不多。
    書讀多了,挑剔自然增加,也就會感到先前對歷史的看法是朦矓的時候居多。一旦了解真相,纔懂得文字裡的幻像太多,人生不過如此,隻是被政客與文人弄復雜了。我後來纔知道,讀書與讀人是不可割裂的。考察歷史的細節,纔是重要的。而我們的歷史道德的塗飾過多,要進入現場,真的難之又難。
    而且要命的是我們的思維方式,早就被訓練得方方正正,用的是格式化的形式看人看物。真的世間是不能格式化窮盡的。康德就看到了這一點。到了海德格爾那裡,有限性被深思著,我們終於可以了解精神的復雜意義。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