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自強不息(附光盤)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復旦大學出版社
    【市場價】
    331-480
    【優惠價】
    207-300
    【作者】 劉輝兵劉穆庭李政華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上海教育音像出版社 
    【ISBN】9787309127126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上海教育音像出版社
    ISBN:9787309127126
    版次:1

    商品編碼:12042207
    品牌:復旦大學出版社
    包裝:平裝

    叢書名:家風家教家訓繫列叢書,上海市家庭教育繫列教材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16-12-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129
    字數:107000

    正文語種:中文
    附件:光盤
    附件數量:1

    作者:劉輝兵,劉穆庭,李政華

        
        
    "

    內容簡介

    《自強不息》介紹了自強不息的深刻內涵及其悠久的歷史傳承,講述了司馬遷忍辱著史,祖逖聞雞起舞,範仲淹劃粥苦讀等故事,重點擷取中國歷代家風、家教、家訓中的名人格言與經典文獻進行講述、解讀、賞析,體現了這一人類優良品質在中國歷代家風、家教、家訓中的傳承、發揚。自強不息精神代代積累傳承,必將激勵今人,使中華民族繼續繁衍生息,發展壯大。

    目錄

    第一章 什麼是自強不息精神
    1.“自強不息”一詞的來歷
    2.傳統文化中自強不息精神的豐富內涵
    第二章 自強不息精神的歷史傳承
    1.上古神話是自強不息精神的源頭
    2.儒家聖賢是自強不息精神的奠定者
    3.民族危機是自強不息精神近代演進的動力
    4.自強不息精神的現代升華
    第三章 中外自強不息的經典故事
    1.中國古代自強不息的經典故事
    2.中國近現代自強不息的經典故事
    3.外國歷史上自強不息的經典故事
    第四章 家風家教家訓中的自強不息精神
    1.不學《詩》,無以言
    2.志存高遠,追慕先賢,
    3.“玉不琢,不成器”
    4.勇健開國,實業興邦
    5.敢為天下先
    第五章 中外名人名言中的自強不息精神
    1.志存高遠
    2.珍惜時間
    3.逆境不屈
    4.勤學善思
    5.行貴有恆
    6.自信樂觀
    7.擔當責任
    8.圖變求索
    9.躬行唯實
    第六章 自強不息主題經典文獻賞析
    1.《左傳》(節選)
    2.苟子《勸學》(節選)
    3.曹操《龜雖壽》
    4.李白《行路難》(其一)
    5.王國維《人間詞話》(節選)
    6.梁啟超《論君子》
    7.食指《熱愛生命》
    8.汪國真《熱愛生命》
    9.海倫·凱勒《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節選)
    參考文獻
    後記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自強不息》:
    (1)忍辱含垢著《史記》的司馬遷
    司馬遷,字子長,我國西漢時期偉大的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被後世尊稱為太史公、歷史之父。
    司馬遷生於史官世家,祖先自周代起就任王室太史,掌管文史星卜。父親司馬談在武帝即位後,任太史令達三十年之久。司馬談很博學,精通天文、《周易》和黃老之學。司馬遷接受其父的啟蒙教育,深厚的家學淵源對他後來的治學道路有著深刻的影響。後來司馬遷隨父去長安,同當時著名經學大師孔安國、董仲舒學習《古文尚書》和《春秋》,十九歲為補博士子弟。二十歲隨博士褚太等六人“循行天下”,開始他的遊歷生活。他的足跡到達會稽,訪問夏禹的遺跡;到過姑蘇,眺望範蠡泛舟的五湖;到達淮陰,訪求韓信的故事;到過豐沛,訪問劉邦、蕭何的故鄉;到過大梁,訪問夷門,並考察秦軍引河水灌大梁的情形;到過楚,訪問春申君的宮殿遺址;到過薛地,考察孟嘗君的封邑;到過鄒魯,拜仰孔孟的家鄉。此外,他還北過涿鹿,登長城,南遊沅湘,西至崆峒。壯遊使他開闊了眼界,增長了知識。司馬遷回到長安後,武帝對這個廣聞博識、學問豐富的年輕人十分重視,命他為郎中,讓他帶著皇帝的命令出使巴蜀,到達今天昆明一帶的大西南地區。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求學和遊歷夯實了司馬遷以後著書立說的年(前110年),漢武帝封泰山,司馬談以職任太史公而不能從行,憤懣而死,臨終前他難過地對司馬遷說:“我死以後,你必為太史,做了太史,莫忘了我的遺願。今大漢興盛,海內一統,上有明主賢君,下有忠臣義士。我身為太史,而未能記載,愧恨不已。你一定要完成我的未竟之業!”
    司馬談死後,司馬遷繼任父職為太史令,使他有機會讀遍皇家藏書處石室金櫃收藏的文史經籍,諸子百家,及各種檔案史料年(前104年),他以太史令身份和中大夫孫卿、壺遂及歷官鄧平、落下閎、天文學家唐都等二十餘人,改革歷法。經這批專家的通力合作,反復計算、選擇,終於在這年五月造成新歷,這就是著名的《太初歷》。《太初歷》改正月為一歲之首(秦歷以十月為一歲之始),一月的日數為二十九點五三天,一歲一年的日數是三百六十五點二五天。這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歷法,也是中國歷法史上進行的第一次大改革。此後,他秉父遺志著手準備編寫《史記》。
    天漢二年(前99年),騎都尉李陵出征匈奴時被圍,在矢盡糧絕的情況下投降匈奴,消息傳到長安,武帝大怒。朝廷的文武百官,也都大罵李陵投降可恥,司馬遷不作聲。武帝問他有什麼意見,書生氣十足的司馬遷直言不諱地說:“李陵轉戰千裡,矢盡道窮,古代名將也不過如此,他雖投降,尚屬情有可原,臣以為隻要他不死,他還是會效忠漢朝的。”盛怒中的漢武帝聽了司馬遷這番話,認為他是為李陵辯解,是在故意貶低當時正在攻打匈奴而又很不順利的李廣利,於是命令把司馬遷判為死罪。漢武帝時代,判了死罪的人可以出錢五十萬減死一等。但家境並不富裕的司馬遷拿不出這一筆錢,隻能受“腐刑”來選擇“偷生”這條路。不幸的遭遇,使司馬遷精神受到極大的刺激,終於以驚人的意志忍辱負重地活了下來。
    ……
    查看全部↓

    前言/序言

    早春一枝梅,報得春消息。2015年2月17日上午,中共中央、國務院在人民大會堂舉行2015年春節團拜會時,習近平同志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緊密結合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揚光大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促進家庭和睦,促進親人相親相愛,促進下一代健康成長,促進老年人老有所養,使千千萬萬個家庭成為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習總書記的講話,為進一步注重家庭建設、凸顯家庭教育、強化家風傳承,把家庭建設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這一深刻命題的研究指明了新的方向。
    (一)
    漢語裡的家,按甲骨文字形來看,家是同處在一個屋檐下,是共同生活的眷屬和他們所住的地方。古人對“家”的注解有:“家,居也”“家人內也”“有夫有婦,然後為家”。這都說明家是建立在夫妻和睦的基礎之上的。因此,家永遠都有一個溫馨的主題,它是一片寧靜的港灣,歲月之舟會在這裡找到停泊的錨位。關於英語裡的家庭family-詞,也有一種很有意思的解釋:f代表father,a代表and,m代表mother,i就是我,l指love,y是you。連起來就是father and mother I love you,也就是爸爸媽媽我愛你們。這種趣解表明了家庭誕生於婚姻關繫、血緣關繫或收養關繫基礎之上,它既是親屬之間所構成的社會生活單位,也是一種社會生活方式。
    在人類的意識深處,無論何時何地都對家充滿了留戀和向往,因為它是溫暖的代名詞,是人休憩身心、調整自己的港灣。“迷途漫漫,終有一歸”,回家的路永遠讓人傾心、牽掛。尤其是對於那些在名利場上拼殺得遍體鱗傷的戰士,那些在茫茫旅途中四處尋覓的遊子,家不僅是生命之旅的始發港,更是生命旅程中休憩的港灣,甚至是最終要抵達的目的地。在人們的意識裡,似乎浩瀚宇宙中唯有這裡纔沒有爾虞我詐的爭鬥,沒有虛偽、欺騙與背叛。羅斯金曾這樣表述過對家的概括:“這就是家的真正性質——它是和平的地方,避難所,不但免遭一切傷害,而且還免遭一切恐怖、懷疑和分裂。”
    “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既是最重要、最核心的社會組織,也是最重要、最基本、最核心的經濟組織,還是人們最重要、最基本、最核心的精神家園。由於家庭承載著教育、撫養兒童並使之適應社會的功能,承擔著情感和陪伴的核心功能,所以,家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是社會、國家穩定發展的基石;反之,如果全社會都是支離破碎的“家庭”,我們難以想像整個社會或國家還能存在。
    正因如此,我國自古以來無數渴求立國安邦的仁人志士譜寫下了他們對完整、幸福家庭的渴念。遭遇放逐的屈原,想得最多的就是那個家——郢都。所以無論多少苦難,他都要戴著高冠,佩著長劍,行吟著自己的“九歌”。待到郢都被攻陷,國破家亡之時,他便知道這個世界已沒有他的家了,便毫無眷戀地去了另外一個更遙遠的地方。因為那裡可能纔有他的家,他的精神家園。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