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拓醫學路逐中國夢(陳灝珠傳)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復旦大學出版社
    【市場價】
    1667-2416
    【優惠價】
    1042-1510
    【作者】 金雪娟陳超怡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9146035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9146035
    版次:1

    商品編碼:12924406
    品牌:其他品牌
    包裝:精裝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19-10-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65
    正文語種:中文

    作者:金雪娟,陳超怡

        
        
    "

    產品特色

    編輯推薦

    陳灝珠院士是中國著名的心血管病學家和醫學教育家,是中國心血管病介入性診治法的的主要奠基人,也是中國首位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的心血管病內科專家,在65年的臨床醫療、教學和科研工作中,他精研醫術、妙手回春;為人師表、桃李滿園;刻苦鑽研,碩果累累,為中國心血管病學科的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
    《拓醫學路逐中國夢(陳灝珠傳)》將以中國近百年變遷的重要時間節點為線,介紹了陳院士的生平事跡,最後附陳院士大事年表及科研成果。

    內容簡介

    《拓醫學路逐中國夢(陳灝珠傳)》將以中國近百年變遷的重要時間節點為線,全書分為十個章節,介紹了陳院士的生平事跡,最後附陳院士大事年表及科研成果。全書在敘事類自傳基礎上增加藝術性和對人物精神的再次挖掘,運用生動活潑的題圖詩詞、動畫和多媒體手段,全面增加該書的可讀性,使陳灝珠院士的形像更為豐滿,精神品質更為凸顯,也更被廣大讀者所喜愛。

    目錄

    第一章
    嚴父慈母家教正香江少年初長成

    第二章
    逃難路上苦中樂流亡大學志從醫

    第三章
    前輩引領事業起臨床前線多奔襲

    第四章
    上山下鄉到基層艱難歲月平和心

    第五章
    動蕩時局返專業研究不輟搞創新

    第六章
    改革開放出成果大醫精誠為人民

    第七章
    嚴師良友育英纔桃李不言自成蹊

    第八章
    心研世界展宏圖實至名歸攀高峰

    第九章
    參政議政繫百姓創立基金助扶貧

    第十章
    中山華山連姻緣醫學人文有傳承

    編後簡語
    附錄一
    陳灝珠生平活動年表
    附錄二
    陳灝珠主要論著目錄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拓醫學路逐中國夢(陳灝珠傳)》:
    廣東省新會縣的棠下石頭鄉慈灣村(現歸屬蓬江區棠下鎮),世代居住著陳姓家族。1888年(戊子鼠年、光緒十四年),陳灝珠的父親陳國倫先生(又名維豪、兆達、卓雄)誕生於此。
    雖然家境清寒,但陳國倫天資聰穎又勤奮努力,13歲考入廣州的免費公立學校就讀,由於免費學習,所以解決了上學的經濟難題;17歲又考入免費的廣卅I黃埔兩廣陸軍中學堂步兵科;20歲畢業留校任見習官、副區隊長。1912年2月,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辛亥革命成功,清朝統治被推翻。陳國倫受此鼓舞,滿懷愛國熱情,受聘為中國同盟模範軍教練官,並於1914年北上,任北京陸軍部總務廳、參事廳科員。1918年,思鄉的陳國倫回到廣東,受聘於當時的國民革命軍粵軍中工作。
    1922年的春天,第一次直奉戰爭爆發,張作霖敗北,粵軍首領多次易人,國內也逐漸陷入軍閥混戰的局面。陳國倫深感時局動蕩,朝不保夕的生活對家庭與親人而言,是無法承受之重,然而,為了民族自強與國家榮譽,好男兒為國效力義不容辭。為了免除後顧之憂,陳國倫將全家人移居香港,安置於香港九龍半島的東岸,即九龍城的譚公廟附近(譚公道273號),而他自己則繼續獨自在廣東工作。兩地分離是戰亂裹挾之下兼顧國家大義與家庭穩定的無奈選擇。
    果然不出陳國倫所料,在把家安置在香港後的第三年,也就是1924年,甲子輪回,第二次直奉戰爭爆發,廣州發生雙十慘案,局勢風雲變幻。但這年對於陳家而言卻有一件特別值得高興的事情——11月6日,陳灝珠在香港出生了。他的“灝”與兄弟們的“浩”雖同音卻不同字,既表達了輩分,又顯示了特殊性;而“珠”既包含了東方之珠香港,又代表了掌上明珠之意。可見他的出生,給處於時局混亂中的家庭帶來了不少歡樂。
    陳國倫雖然希望能常去香港看望家人,但往往身不由己。陳灝珠出生的次年,即1925年3月,孫中山先生逝世;當年8月,廖仲愷遇刺身亡;1926年3月,蔣介石在廣卅i制造“中山艦事件”,國民政府北伐。陳國倫為職責所繫,常常席不暇暖,就要隨軍開撥。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他更難以赴港看顧家人。母親吳雲香帶著孩子們在香港,有身在異鄉的孤獨,也有前途未卜的不安,健康、聰穎的陳灝珠帶給了她無限的安慰。“小時候父親因為在工作,難得能來香港,我們的生活並不寬裕,母親每筆開銷都要精打細算。她不識字就讓姐姐幫忙記賬。姐姐記了一個小本子,每一頁分上面一半,下面一半。我看了就很納悶,為什麼這些賬目每一筆都隻記在下面一半,上面卻沒有的。後來纔明白,上面空的地方,有時候一個月纔有一筆,甚至一年纔有一筆,那裡是收入,隻有父親回來纔有。”
    雖然一家人聚少離多,但慈母嚴父構成了陳灝珠兒時最溫暖的家庭記憶。我的母親待人接物誠懇,辦事情也很認真
    陳灝珠的母親吳雲香,是一位善良、賢慧、謙遜、平和的家庭婦女。她纏過小腳,不識字,卻能獨自—人在香港操持家務,將幾個孩子撫養長大,並通過日常生活的言傳身教,給孩子們留下了難忘的印像。陳灝珠常把自己誠懇做事、謙遜為人、平和大觀的品性歸功於兒時母親的影響。“我的母親,是一個很溫和的女性,她盡管未受過多少教育,但待人接物總是很誠懇,辦事情和抓我們的教育也非常認真。”
    重教育一直是陳家家風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由於父親陳國倫多數時間在廣卅』工作而不能住在香港的家裡,家庭教導子女的職責便落在了母親吳雲香的身上。當時廣東省教育廳規定有“經訓”課,選教古文,學生學古文按傳統都要背誦下來。“盡管母親不識字,但她每天都督促我背誦古文,還經常檢查。她就拿著課本看,讓我站在她面前背誦。有時我文章還沒有背熟,部分內容一時還未記住漏掉了,她其實也並不知道,隻是叮囑我再看,第二天再背一遍。她用實際行動教育我,凡事都要認真,要有執著精神。”
    ……
    查看全部↓

    前言/序言

    2019年伊始,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內科病房每周的教學查房隊伍中少了一位滿頭銀發、溫文儒雅的身影,95歲高齡的陳灝珠院士退休了。從到中山醫院成為一名住院醫師開始算起,他在臨床、科研、教學的崗位上辛勤耕耘了七十年,直到退休前仍堅持每天去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上班,保持每周一次英語查房,讓所有的年輕醫生都欽佩不已。我們希望記錄下陳灝珠院士精彩豐富的人生、閃耀的人格魅力及其為國、為民做出的卓越貢獻,弘揚他高瞻遠矚、開拓創新的科學精神和舍身奮鬥的奉獻精神,並以此為他的醫學事業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是為著書目的之一。
    七十年初心無悔、風雨兼程、砥礪前行,陳灝珠院士亦是陪伴著新中國同奮鬥、共成長的老一輩醫學家。他經歷過抗戰的苦難,深知和平之可貴;他在動蕩歲月裡被迫離開過專業領域,也在改革開放後迎來了事業的春天;他參與了新中國醫學面對封鎖的環境,自力更生、自主創新的艱難歷程,也見證了眾志成城、不懈努力、打破壟斷、走向世界後的碩果累累。他的人生際遇、個人發展與祖國時代變遷相互交織,既代表了中國醫學事業的探索、進步與成就,也折射出了新中國改革與發展的跌宕起伏。以此書為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獻禮,是為著書目的之二。
    與眾多記錄陳灝珠院士的文章與著作相比,本書的撰稿與編輯在原有素材的基礎上也求新求變:一是重新梳理重要事件,並通過訪談等形式增補了更多工作和生活細節;二是詳細記錄了“復旦大學陳灝珠院士醫學發展基金”從2007年成立至今12年的發展歷程、所取得的成效和未來發展方向,並增補了陳灝珠院士在2010年以後所獲得的榮譽情況;三是通過多樣的形式豐富表達。本書在編輯過程中特別選取了一些珍貴的歷史照片,增加了插圖創作、詩歌選編、院士素使人物更豐滿、事件更生動,同時閱讀也更添趣味性。在此基礎上,陳灝珠院士還親自進棚錄音為讀者講述他的人生故事,並精選了一些視頻資料和代表論文,讀者通過掃描二維碼即可享受閱讀之外的視聽盛宴。
    我們希望盡我們所能,在向大家展示一個真實、完整的陳灝珠院士形像的同時,讓不同層次的讀者體驗到不同的閱讀樂趣,從而有所傳承、有所收獲。我們更希望讀完本書的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人生理想,並為之奮鬥終身!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