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古陶瓷修復研究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復旦大學出版社
    【市場價】
    342-496
    【優惠價】
    214-310
    【作者】 楊植震俞蕙陳剛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9124347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9124347
    版次:1

    商品編碼:13023570
    品牌:復旦大學出版社
    包裝:平裝

    開本:32開
    出版時間:2020-10-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19
    字數:155000
    正文語種:中文

    作者:楊植震,俞蕙,陳剛

        
        
    "

    內容簡介

    隨著大量破損古陶瓷器物的出土,以及藝術品市場的持久需求,古陶瓷修復日益成為考古學、博物館學及藝術品市場中一項必不可少的專業技術。
    《古陶瓷修復研究》從古陶瓷修復材料的科學研究、修復工藝的探索實踐、修復研究相關的專題評述、修復技術在其他文物修復中的應用等方面,對古陶瓷修復界出現的突出難題進行探討。
    《古陶瓷修復研究》利用現代科技分析方法篩選、改良古陶瓷修復材料與工藝,提供較為豐富的陶瓷及其他文物的修復實例,集中展現復旦大學過去三十年在古陶瓷修復領域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簡介

    楊植震,男,1935年生,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繫教授,研究領域包括現代分析方法篩選文物修復材料與工藝、金屬文物的保護等。1961年畢業於蘇聯莫斯科大學化學繫。1982-1983年為德國柏林自由大學訪問學者。1987-2004年任復旦大學文物保護實驗室主任。1985年至今,在復旦大學和上海視覺藝術學院從事文物修復與保護的教學工作。

    俞蕙,女,1979年生,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繫高級實驗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古陶瓷修復技術。2004年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繫碩士畢業留校工作,教授本科生選修課“文物修復”“古陶瓷修復”等。2009-2010年,公派赴法國巴黎第1大學訪學交流。

    陳剛,男,1969年生,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繫教授、博士生導師。東京藝術大學文化財保存學博士。主要從事文物保護研究,包括傳統造紙工藝的科學研究、紙張老化的機理及其防止、金屬文物、古陶瓷的保護等。近年來在在國內外發表學術論文約40篇,主持省部級項目5項,參與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文物局項目。

    內頁插圖

    目錄

    復旦大學古陶瓷修復技術發展三十年(代序)

    第一章 修復材料篇
    聚乙烯醇縮丁醛——古陶瓷修復的快速粘結劑
    防止環氧樹脂粘結劑泛黃的新措施——FD-2紫外吸收劑的應用研究
    濕度變化對環氧粘結劑固化影響的研究
    環氧樹脂膩子在古陶瓷修復中的應用
    固化溫度及填料對文物環氧膠粘劑性能的影響
    古陶瓷修復用丙烯酸仿釉塗料的研究
    關於提高丙烯酸光油仿釉層硬度的研究
    丙烯畫顏料在古陶器修復中的應用
    仿金顏料在古陶瓷修復中的應用
    古陶器修復的上色材料與工藝
    鐵紅哈巴粉的化學分析和在古陶瓷修復中的應用
    水性丙烯類繪畫材料在古代瓷器修復中的應用

    第二章 修復工藝篇
    清初青花將軍罐的修復紀實
    清代中期釉陶“太平有像”尊的修復
    漢代釉陶罐修復中的上色和開片制作
    浙江竹柄陶豆的修復及沙堆放樣法的應用

    第三章 專題評論篇
    現代分析方法在古陶瓷修復中的應用
    論古陶瓷修復中上色顏料的選用
    國外古陶瓷修復常用粘結劑概述
    國外古陶瓷修復仿釉產品綜述
    試論在古陶瓷修復中有機溶劑的選擇
    《古陶瓷修復基礎》作者評述

    第四章 古陶瓷修復技術在修復其他文物中的應用
    高山族腰刀的材質分析與修復
    玉器修復工藝初探
    古陶瓷修復技術在修復青銅文物中的應用

    附錄一:國內外相關文獻彙總
    附錄二:圖版

    後記
    查看全部↓

    前言/序言

    俗話說“溫故而知新”,筆者認為回顧古陶瓷修復技術發展的歷史,對於今後該技術的發展有益。因此,筆者力圖歸納總結復旦大學近三十年來古陶瓷修復技術發展的歷史,以便今後堅持對的,克服不足,並為同行提供參考。
    古陶瓷修復涉及的科技內容相當廣泛,如修復材料方面有粘結劑、仿釉材料(含紫外吸收劑)、顏料、清洗劑、溶劑、打樣材料、填料、打磨材料等,工藝方面有打樣方法、作舊方法(如制作暈散效果、開片制作等)、提高仿釉層硬度等。同時,由於在修復材料和工藝的研究過程中,需要較多使用現代分析方法,因此現代分析方法在古陶瓷修復中的應用也是研究內容之一。為方便敘述,下文將分別回顧復旦大學有關上述修復材料和工藝的發展沿革。
    一、粘結劑
    1.環氧樹脂粘結劑的固化劑
    1985年由於復旦大學文博專業需要開設“文物保護技術”課程(當時課程名稱是“化學與文物保護”),我們開始接觸古陶瓷修復的粘結劑——環氧樹脂粘結劑。在上海博物館古陶瓷修復專家胡漸宜、蔣道銀的傳授下,我們初步掌握了環氧樹脂粘結劑的技術,摒棄鋦釘和蟲膠等過時的工藝。
    1986年在教授文物保護課程中,我們希望通過實驗讓學生對拼接陶瓷碎片有所認識。我們使用的環氧樹脂的固化劑是乙二胺,根據是有文物保護文獻推薦乙二胺。由於當時知識的局限性,我們並不知道此固化劑的缺點是固化後的環氧樹脂的材料很脆,因此在復旦大學古陶瓷修復工藝中,一段時間裡主要采用的固化劑是乙二胺。直到1987年王丹華教授到復旦大學講學時,提醒我們國際上已經開始使用韌性較好的多乙烯多胺代替乙二胺,此後復旦大學的古陶瓷修復纔停止使用乙二胺,改用三乙烯四胺。1988年我們測量了固化後的環氧樹脂粘結劑(618環氧樹脂和三乙烯四胺作固化劑)樣塊的斷裂拉伸率為2%左右,驗證了多乙烯多胺有較好的韌性。
    2008年我們在論述AAA超能膠時,一方面使用紅外吸收光譜法,剖析紅色管中的粘結劑是雙酚A樹脂,同樣剖析藍色管內的固化劑為胺類固化劑。故在AAA超能膠固化劑變黃後,我們有把握地推薦用三乙烯四胺代替失效的藍管中的固化劑,這時我們已經使用三乙烯四胺有近十年的經驗了。
    2.環氧樹脂粘結劑的稀釋劑和清洗劑
    一般按照配方調制成的環氧樹脂粘結劑的粘度偏大,在加固工藝中為降低粘結劑的粘度,需要使用稀釋劑。修復文獻建議使用丙酮來做稀釋劑。考慮到乙醇和環氧樹脂粘結劑同樣具有明顯的極性,且丙酮比乙醇具有更大的毒性,經過筆者實驗室多年試用後,我們提出使用乙醇代替丙酮的建議。現在,這項改進防護的措施,已經為一些兄弟單位采用。同樣,未固化的環氧樹脂粘結劑(含固化劑),也可以使用乙醇清清除,即乙醇可做該粘結劑的清洗劑。這些措施為減少有害的丙酮等有機溶劑的使用量以及改善修復實驗室的環境作出貢獻。
    3.拆分環氧樹脂粘結劑拼接的碎片的方法
    在拆分環氧樹脂粘結劑拼接的碎片時,我們推薦兩種方法:(1)在150-200℃之間(多數情況下,約160℃)加熱,碎片可以施力拉開;(2)甲酸作為溶脹劑浸泡需拆分的碎片,可用力拉開。因此,在沒有二氯甲烷和Nitromore等進口溶脹劑的情況下,我們有可代替的方法,來拆分使用環氧樹脂粘結劑拼接過的器物。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