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自動控制原理(第2版)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電子工業出版社
    【市場價】
    452-656
    【優惠價】
    283-410
    【作者】 胥布工 
    【所屬類別】 電子工業出版社 
    【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 
    【ISBN】9787121279539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
    ISBN:9787121279539
    版次:2

    商品編碼:11865291
    品牌:電子工業出版社
    包裝:平裝

    叢書名:電氣工程、自動化專業規劃教材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16-0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400
    字數:720000

    正文語種:中文
    作者:胥布工


        
        
    "

    內容簡介

    本書是廣東省精品資源共享課 "自動控制原理”的主教材,是為"十三五”規劃教學改革需要而修訂的本科生自動化專業核心基礎課教材。本書繫統地闡述了自動控制理論的基本概念、原理,自動控制繫統的分析和校正設計方法,包括20世紀80年代發展起來的加權靈敏度函數分析法。*書分3部分,共計9章:*一部分為反饋控制繫統的建模、穩定性與特性,由第1章緒論、第2章控制繫統的數學模型和第3章控制繫統的穩定性及特性組成;第二部分為線性控制繫統的分析與校正,由第4章線性控制繫統的時域分析、第5章根軌跡分析法、第6章頻率特性分析法(包括現代的加權靈敏度函數頻域分析法)和第7章線性控制繫統的校正組成;第三部分由第8章線性離散控制繫統和第9章非線性控制繫統組成。 本書在內容編排上面向寬口徑的自動化專業,力求與時俱進地進行教材改革實踐與創新:解決教學過程中發現的問題;滿足寬口徑自動化專業的需要;增加面向控制工程的理論與知識;增強計算機輔助教學的應用;采用經典的概念和原理繫統地闡述了現代的加權靈敏度函數分析法及其應用;各章安排了豐富的例題和習題,為方便讀者自學,書後還提供了各章習題參考答案。本書配有電子課件、MATLAB源代碼、習題參考答案及詳解等教學資源。

    作者簡介

    胥布工,廣東省精品資源共享課程《自動控制原理》負責人和主講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008-2012教育部自動化教學指導分委員會委員;擔任過中國自動化學會理事、過程控制專業委員會委員、《Journal of Control Theory and Applications》英文學術期刊副主編。現任控制理論專業委員會委員,關肇直獎評獎委員會委員。

    目錄

    第2版前言
    第1版前言
    第1章 緒論\t1
    1.1 引言\t1
    1.1.1 自動控制理論發展簡史\t1
    1.1.2 控制工程實踐\t3
    1.2 自動控制的基本原理\t4
    1.2.1 人工控制與自動控制\t4
    1.2.2 開環控制與閉環控制\t6
    1.2.3 反饋控制繫統的基本要求\t8
    1.3 反饋控制繫統的組成\t9
    1.3.1 按構成繫統件劃分\t9
    1.3.2 按繫統內部基本功能環節劃分\t10
    1.3.3 若干常用術語\t11
    1.4 控制繫統的分類\t12
    1.4.1 按參考輸入信號特征分類\t12
    1.4.2 按繫統環節間信號傳遞形式分類\t12
    1.4.3 按描述繫統的動態方程分類\t13
    1.5 控制繫統應用實例三則\t14
    1.6 控制繫統設計概述\t16
    1.7 本書內容安排\t18
    1.7.1 組織結構\t18
    1.7.2 學習安排\t19
    1.8 小結\t20
    習題1\t20
    第2章 控制繫統的數學模型\t23
    2.1 引言\t23
    2.2 繫統的微分方程\t23
    2.2.1 列寫物理繫統的微分方程\t23
    2.2.2 微分方程的增量化與無因次化\t27
    2.2.3 非線性微分方程的線性化\t28
    2.2.4 控制繫統的微分方程\t30
    2.3 傳遞函數\t32
    2.3.1 線性繫統傳遞函數的概念和定義\t33
    2.3.2 傳遞函數的常用表現形式\t34
    2.3.3 典型輸入信號及其拉普拉斯變換\t35
    2.3.4 單位脈衝響應函數\t37
    2.3.5 求解繫統輸出響應的方法\t38
    2.3.6 典型環節及其傳遞函數\t41
    2.4 結構圖\t47
    2.4.1 結構圖的組成和基本連接方式\t47
    2.4.2 結構圖的等效變換\t49
    2.5 信號流圖\t51
    2.5.1 信號流圖及有關術語\t51
    2.5.2 信號流圖的運算\t51
    2.5.3 信號流圖與結構圖的對應關繫\t52
    2.5.4 梅遜公式及其應用\t53
    2.6 輸入-輸出模型與內部狀態模型的關繫\t55
    2.6.1 傳遞函數模型與相變量型狀態流圖模型\t55
    2.6.2 傳遞函數模型與狀態方程模型的相互轉換\t56
    2.7 利用MATLAB的建模和仿真\t57
    2.7.1 輸入傳遞函數和化簡結構圖\t57
    2.7.2 求解繫統的輸出響應\t59
    2.8 小結\t61
    習題2\t62
    第3章 控制繫統的穩定性及特性\t69
    3.1 引言\t69
    3.2 反饋控制繫統的結構及其傳遞函數\t69
    3.2.1 開環傳遞函數\t69
    3.2.2 閉環傳遞函數\t70
    3.2.3 偏差傳遞函數\t70
    3.3 閉環繫統的穩定性\t71
    3.3.1 穩定性的概念和定義\t71
    3.3.2 閉環傳遞函數的極點與繫統的穩定性\t72
    3.3.3 勞斯判據及其應用\t74
    3.4 反饋控制繫統的特性\t80
    3.4.1 瞬態響應的改進\t80
    3.4.2 穩態誤差的減小\t81
    3.4.3 對內部模型的靈敏度\t82
    3.4.4 對外部干擾的抑制\t83
    3.5 復雜反饋控制繫統的基本結構及其特性\t84
    3.5.1 內環反饋校正\t85
    3.5.2 串級控制\t85
    3.5.3 前饋-反饋控制\t88
    3.6 利用MATLAB分析繫統的穩定性及特性\t89
    3.6.1 判定繫統的穩定性\t89
    3.6.2 求解靈敏度函數\t91
    3.7 小結\t91
    習題3\t92
    第4章 線性控制繫統的時域分析\t97
    4.1 引言\t97
    4.2 測試輸入信號與時域性能指標\t97
    4.2.1 常用測試輸入信號\t97
    4.2.2 時域性能指標\t98
    4.3 一階繫統的時域分析\t99
    4.3.1 一階繫統的一般形式\t99
    4.3.2 一階繫統的單位階躍響應\t100
    4.3.3 一階繫統的單位脈衝響應\t101
    4.4 二階繫統的時域分析\t102
    4.4.1 二階繫統的一般形式\t102
    4.4.2 二階繫統的單位階躍響應\t102
    4.4.3 二階繫統單位階躍響應的性能指標\t105
    4.4.4 二階繫統的單位脈衝響應\t109
    4.4.5 二階繫統的性能改善\t110
    4.4.6 具有零點的二階繫統分析\t113
    4.4.7 擾動作用下的二階繫統分析\t117
    4.5 高階繫統的時域分析\t119
    4.5.1 高階繫統的時域響應\t119
    4.5.2 閉環主導極點\t120
    4.6 穩態誤差分析\t122
    4.6.1 控制繫統的類型\t123
    4.6.2 參考輸入作用下的穩態誤差\t123
    4.6.3 擾動輸入作用下的穩態誤差\t126
    4.6.4 提高穩態精度的方法\t128
    4.7 基本控制規律的時域分析\t131
    4.7.1 比例(P)控制\t132
    4.7.2 比例加微分(PD)控制\t132
    4.7.3 比例加積分(PI)控制\t133
    4.7.4 比例加積分加微分(PID)控制\t134
    4.8 利用MATLAB進行控制繫統的時域分析\t135
    4.8.1 參考輸入響應分析\t135
    4.8.2 擾動輸入響應分析\t136
    4.9 小結\t137
    習題4\t138
    第5章 根軌跡分析法\t143
    5.1 引言\t143
    5.2 根軌跡的基本概念\t143
    5.2.1 根軌跡圖\t143
    5.2.2 根軌跡方程\t145
    5.3 繪制根軌跡的一般方法\t146
    5.3.1 繪制根軌跡的基本法則\t147
    5.3.2 參數根軌跡的繪制\t156
    5.4 根軌跡法的擴展應用\t157
    5.4.1 雙回路繫統的根軌跡\t157
    5.4.2 延遲繫統的根軌跡\t159
    5.4.3 0度根軌跡的繪制\t162
    5.5 開環零、極點對繫統根軌跡的影響\t164
    5.5.1 開環零點對根軌跡的影響\t164
    5.5.2 開環極點對根軌跡的影響\t165
    5.5.3 開環偶極子對根軌跡的影響\t165
    5.6 利用MATLAB分析控制繫統的根軌跡\t166
    5.6.1 繪制根軌跡與求取根軌跡增益\t166
    5.6.2 分析控制繫統的穩定性\t168
    5.7 小結\t169
    習題5\t169
    第6章 頻率特性分析法\t172
    6.1 引言\t172
    6.2 頻率特性的基本概念\t172
    6.2.1 頻率響應與頻率特性的定義\t172
    6.2.2 頻率特性的物理意義\t174
    6.2.3 反饋控制繫統的典型頻率特性\t175
    6.3 頻率特性圖示法\t177
    6.3.1 幅相頻率特性曲線\t177
    6.3.2 對數頻率特性曲線\t178
    6.3.3 對數幅相特性曲線\t179
    6.4 繫統的開環頻率特性\t179
    6.4.1 基本因式的頻率特性\t179
    6.4.2 幅相頻率特性曲線的起點、走向和終點\t184
    6.4.3 開環對數頻率特性曲線的漸近線和轉折頻率\t186
    6.4.4 最小相位繫統和非最小相位繫統\t190
    6.5 奈奎斯特穩定判據\t191
    6.5.1 幅角原理\t192
    6.5.2 幅角原理的應用\t193
    6.5.3 奈奎斯特穩定判據的應用\t194
    6.5.4 基於對數頻率特性的奈奎斯特穩定判據\t199
    6.6 穩定裕度\t200
    6.6.1 幅穩定裕度和相穩定裕度\t201
    6.6.2 穩定裕度與時域性能指標的關繫\t204
    6.7 基於開環對數頻率特性的繫統性能分析\t206
    6.7.1 低頻段特性與繫統穩態誤差的關繫\t206
    6.7.2 中頻段特性與繫統瞬態性能的關繫\t207
    6.7.3 高頻段特性與閉環頻率特性的關繫\t209
    6.8 閉環頻率特性與繫統性能指標\t209
    6.8.1 閉環頻率特性的求取\t210
    6.8.2 | T(jω)|的特征量與時域性能指標的關繫\t215
    6.8.3 最大峰值指標與穩定裕度指標的關繫\t216
    6.9 基於靈敏度函數的穩態誤差分析\t218
    6.9.1 參考輸入作用下繫統的穩態誤差\t218
    6.9.2 外部干擾輸入作用下繫統的穩態誤差\t219
    6.10 基於靈敏度函數幅頻特性的繫統性能分析\t220
    6.10.1 靈敏度函數幅頻特性與繫統動態性能要求\t220
    6.10.2 加權靈敏度問題與性能權函數\t221
    6.11 加權靈敏度函數分析的進一步應用\t224
    6.11.1 采用反饋控制的原因\t224
    6.11.2 控制繫統的魯棒性\t225
    6.11.3 魯棒性能與魯棒穩定性\t227
    6.12 利用MATLAB進行控制繫統的頻率特性分析\t229
    6.12.1 繪制奈奎斯特圖和伯德圖\t229
    6.12.2 分析控制繫統的性能\t231
    6.13 小結\t235
    習題6\t236
    第7章 線性控制繫統的校正\t242
    7.1 引言\t242
    7.2 校正的基本概念\t243
    7.2.1 校正的動機和期望性能指標\t243
    7.2.2 校正方式\t244
    7.2.3 校正裝置的設計方法\t245
    7.2.4 常用校正裝置的特性\t245
    7.2.5 校正裝置的實現\t250
    7.3 頻率法設計串聯校正\t252
    7.3.1 超前校正的頻率法設計\t252
    7.3.2 滯後校正的頻率法設計\t255
    7.3.3 滯後-超前校正的頻率法設計\t257
    7.3.4 期望開環對數幅頻特性設計法\t260
    7.4 根軌跡法設計串聯校正\t261
    7.4.1 超前校正的根軌跡法設計\t261
    7.4.2 滯後校正的根軌跡法設計\t264
    7.4.3 滯後-超前校正的根軌跡法設計\t266
    7.5 PID校正\t266
    7.5.1 PID校正的頻率法設計\t266
    7.5.2 PID校正的參數整定法設計\t267
    7.6 局部反饋校正\t269
    7.6.1 局部反饋校正的設計思路\t269
    7.6.2 局部反饋校正的設計方法\t271
    7.7 利用MATLAB輔助控制繫統的校正設計\t274
    7.7.1 滯後-超前校正設計\t274
    7.7.2 PID參數整定法校正設計\t280
    7.8 小結\t282
    習題7\t283
    第8章 線性離散控制繫統\t287
    8.1 概述\t287
    8.1.1 離散控制繫統的基本概念\t287
    8.1.2 離散控制繫統的分析與校正
    設計方法\t289
    8.2 信號采樣與保持\t289
    8.2.1 信號采樣\t289
    8.2.2 零階保持器\t292
    8.3 離散繫統的數學模型\t293
    8.3.1 z變換\t293
    8.3.2 z反變換\t296
    8.3.3 差分方程\t298
    8.3.4 脈衝傳遞函數\t299
    8.4 離散控制繫統的穩定性\t304
    8.4.1 離散繫統穩定的充分必要條件\t304
    8.4.2 穩定判據\t305
    8.5 離散控制繫統的動態性能分析\t310
    8.5.1 s平面到z平面的映射\t310
    8.5.2 閉環極點與階躍響應瞬態分量的關繫\t311
    8.6 離散控制繫統的穩態誤差分析\t314
    8.6.1 采樣時刻的穩態誤差\t314
    8.6.2 離散控制繫統的無差度\t314
    8.7 離散控制繫統的最少拍校正\t316
    8.7.1 最少拍繫統的基本概念\t316
    8.7.2 最少拍繫統的設計\t317
    8.8 利用MATLAB輔助離散控制繫統的分析和校正\t318
    8.8.1 性能分析\t318
    8.8.2 校正設計\t323
    8.9 小結\t330
    習題8\t331
    第9章 非線性控制繫統\t334
    9.1 概述\t334
    9.1.1 非線性特性的類型\t334
    9.1.2 非線性控制繫統的穩定性及特性\t335
    9.1.3 非線性控制繫統的分析與綜合\t336
    9.2 相平面法\t337
    9.2.1 相平面法的基本概念\t337
    9.2.2 相平面圖的繪制\t340
    9.2.3 線性繫統的相平面圖分析\t342
    9.2.4 非線性繫統的相平面圖分析\t343
    9.2.5 非線性控制繫統的分區線性化法\t346
    9.2.6 利用非線性特性改進控制繫統的動態性能\t351
    9.3 描述函數法\t354
    9.3.1 描述函數與諧波線性化\t354
    9.3.2 典型非線性特性的描述函數\t356
    9.3.3 非線性環節的串聯與並聯\t360
    9.3.4 非線性控制繫統的描述函數分析方法\t361
    9.3.5 綜合問題舉例\t363
    9.4 利用MATLAB分析非線性控制繫統\t364
    9.4.1 繪制非線性控制繫統的相軌跡和相平面圖\t364
    9.4.2 判定穩定性及自持振蕩\t369
    9.5 小結\t371
    習題9\t371
    附錄A\t376
    習題參考答案\t379
    參考文獻\t388

    查看全部↓

    前言/序言

    第2版 前 言

    本書第1版是作為“十二五”規劃而編寫的本科生自動化專業核心基礎課教材,通過增加反饋控制繫統特性的內容,加強了自動控制繫統的教學,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經過五年來的教學實踐,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第2版是面向“十三五”規劃教學改革的需要而修訂的,主要工作如下:

    對全書各章節進行了回顧,根據教學實踐中發現的各種問題,有側重地改寫了有關詞彙和句子敘述,也修改和替換了部分例子和習題。同時,盡最大可能糾正第1版中所發現的錯誤和不足。

    與時俱進地增加了現代的反饋控制理論內容。

    上述前一項修訂工作,編著者仍按第1版中各自執筆的內容分工(見第1版前言)開展工作,而第二項工作由主編執筆完成新增加的6.8節、6.9節、6.10節和6.11節內容。采用經典的奈奎斯特穩定性,穩定裕度以及伯德幅頻特性圖等本科教學大綱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繫統地闡述了現代的加權靈敏度函數頻域分析法,使新增內容仍然適合本科生的教學。因此,修訂後的教材內容已不限於經典自動控制理論部分,也引入了現代反饋控制理論的相關內容。為了前後保持一致,新增內容在寫作上盡可能保持原來的風格,並采用與各章節一致的符號。為方便讀者自學,書後還提供了各章習題參考答案。全書最後由主編執筆校改統稿完成定稿。

    20世紀80年代以來,反饋控制繫統理論有了飛躍發展,Zame (1981) 提出了加權靈敏度函數的H無窮範數優化問題,並強調了權函數的作用。在一些發達國家大學控制類專業中,已不同程度地引入了這些現代的反饋控制理論內容供高年級本科生選修,如Doyle等人(1991)所編著的教材《反饋控制繫統》。本次修訂有選擇性地介紹了這方面的工作,在新增內容的把握上主要基於以下三點考慮:

    (1)考慮到目前國內《自動控制原理》類課程教學針對的是精確對像模型,因此,新增加的6.8節、6.9節和6.10節針對精確對像模型來闡述加權靈敏度函數分析方法,這是在本科生課程的知識範圍內展開的,這部分可納入本科生教學範圍,也是屬於與時俱進的新內容。

    (2)加權靈敏度函數分析法可嚴謹地處理對像不確定性的情況,這也是增加這部分內容的主要目的,新增加的6.11節中給出了針對不確定性對像情況的應用例子。目前,對像不確定性一般不在本科生教學大綱要求範圍內,但采用反饋控制的主要原因是繫統內外存在著各種不確定性,見6.11.1節的討論。顯然,控制繫統的魯棒性能分析應該是“自動控制原理”類課程需要介紹的知識,符合該課程內容發展和改革的需要。本教材采用經典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並結合圖解的方式來闡述,可適用於本科生程度的教學,供讀者學習參考。

    (3)基於加權靈敏度函數的分析,可建立閉環成形法(Shaping)來設計控制器,因涉及更高級的概念和更復雜的問題,比如,繫統的範數,模型匹配,控制器的參數化和最優化等,顯然已超出了本科生課程教學大綱,故修訂中未引入這方面的內容。

    修訂後的教材還需要教學實踐的不斷檢驗,在此歡迎采用本教材的廣大教師、學生和讀者多提寶貴意見。

    本書的修訂獲得了廣東省質量工程項目(粵教高函〔2013〕113號)的資助。華南理工大學教務處、電子工業出版社對本書的修訂工作給予了大力支持。編著者在此表示衷心感謝!

    主編於廣州 華南理工大學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