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第2版)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電子工業出版社
    【市場價】
    507-736
    【優惠價】
    317-460
    【作者】 張穎超 
    【所屬類別】 電子工業出版社 
    【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 
    【ISBN】9787121318566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
    ISBN:9787121318566
    版次:2

    商品編碼:12238814
    品牌:電子工業出版社
    包裝:平裝

    叢書名:電子信息類精品教材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17-08-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88
    字數:776000

    作者:張穎超

        
        
    "

    內容簡介

    本書共14章分為4部分: 第1部分為原理篇,包括微型計算機基礎、8088/8086 CPU及其指令繫統、彙編語言程序設計、存儲器技術、輸入/輸出技術、中斷技術。 第2部分為接口篇,自動氣像站設計為例,導入了8259A、8253、8255A等可編程接口芯片和A/D轉換器。 第3部分為拓展篇,介紹微機新技術. 第4部分為實踐篇,主要是彙編和接口部分基於Proteus仿真的典型實驗。

    作者簡介

    張穎超,教授,博導,江蘇省自動化學會常務理事;江蘇省微電腦應用協會理事;中國氣像軟科學委員會委員;中國計算機學會工控機專委會委員;中國人工智能學會智能檢測與運動控制分會(籌)副理事長;機械工業教育協會機電類學科教學委員自動化分委員會委員

    目錄

    目 錄

    原 理 篇

    第1章 微型計算機基礎 (2)

    1.1 微型計算機發展概述 (2)

    1.2 微型計算機繫統的組成、結構與

    工作過程 (4)

    1.2.1 微型計算機繫統的組成與結構 (4)

    1.2.2 微機繫統的工作過程 (6)

    1.3 常用數制與編碼表示方法 (9)

    1.3.1 計算機中常用的數制 (9)

    1.3.2 計算機中信息的編碼表示 (11)

    1.4 微型計算機中的數據表示方法 (12)

    1.4.1 無符號數與有符號數 (12)

    1.4.2 有符號二進制數的計算 (13)

    1.5 本章學習指導 (14)

    1.5.1 本章主要內容 (14)

    1.5.2 典型例題 (15)

    本章習題 (16)

    第2章 8086/8088微處理器 (17)

    2.1 8086/8088微處理器特點 (17)

    2.2 8086/8088微處理器結構 (18)

    2.2.1 8086/8088功能結構 (18)

    2.2.2 8086/8088寄存器結構 (20)

    2.2.3 8086/8088存儲器尋址 (22)

    2.2.4 8086/8088外部引腳 (23)

    2.3 8086/8088 CPU工作模式和引腳 (26)

    2.3.1 8086/8088最小工作模式 (26)

    2.3.2 8086/8088最大工作模式 (27)

    2.4 8086的總線時序 (31)

    2.4.1 最小工作模式典型時序 (31)

    2.4.2 最大工作模式典型時序 (34)

    2.5 本章學習指導 (36)

    2.5.1 本章主要內容 (36)

    2.5.2 典型例題 (37)

    本章習題 (38)

    第3章 8086/8088指令繫統 (39)

    3.1 尋址方式 (39)

    3.2 數據傳送指令 (43)

    3.2.1 MOV指令 (43)

    3.2.2 棧指令 (44)

    3.2.3 交換指令XCHG (46)

    3.2.4 累加器專用傳送指令 (47)

    3.2.5 地址傳送指令 (48)

    3.2.6 標志位傳送指令 (49)

    3.3 算術運算指令 (50)

    3.3.1 加法指令 (50)

    3.3.2 減法指令 (52)

    3.3.3 乘除法指令 (53)

    3.3.4 符號擴展指令 (55)

    3.3.5 十進制調整指令 (55)

    3.4 邏輯運算指令 (56)

    3.5 移位指令 (59)

    3.5.1 算術邏輯移位指令 (59)

    3.5.2 循環移位指令 (60)

    3.6 處理器控制指令及標志位處理指令 (61)

    3.7 本章學習指導 (62)

    3.7.1 本章主要內容 (62)

    3.7.2 典型例題 (63)

    本章習題 (64)

    第4章 彙編語言程序設計 (66)

    4.1 彙編語言基礎 (66)

    4.1.1 彙編語言的語句組成 (66)

    4.1.2 數據項 (67)

    4.1.3 表達式 (68)

    4.1.4 數據定義 (69)

    4.1.5 分析運算符與合成運算符 (71)

    4.1.6 符號定義 (72)

    4.1.7 定位定義 (73)

    4.2 順序程序設計 (74)

    4.2.1 最簡單的彙編語言程序 (74)

    4.2.2 包含多個段的彙編語言程序 (75)

    4.3 分支程序設計 (78)

    4.3.1 轉移指令 (78)

    4.3.2 分支程序舉例 (81)

    4.4 循環程序設計 (85)

    4.4.1 循環程序的基本結構 (85)

    4.4.2 循環指令 (86)

    4.4.3 循環程序舉例 (87)

    4.5 DOS繫統功能調用 (89)

    4.5.1 常用繫統功能調用 (89)

    4.5.2 DOS繫統功能調用舉例 (91)

    4.6 子程序設計 (93)

    4.6.1 調用與返回指令 (93)

    4.6.2 過程定義 (95)

    4.6.3 參數和結果的傳遞 (96)

    4.6.4 子程序設計舉例 (102)

    4.7 字符串處理 (103)

    4.7.1 字符串操作指令 (103)

    4.7.2 重復指令前綴 (106)

    4.7.3 字符串處理程序舉例 (107)

    4.8 本章學習指導 (108)

    4.8.1 本章主要內容 (108)

    4.8.2 典型例題 (110)

    本章習題 (112)

    第5章 存儲器技術 (113)

    5.1 存儲器概述 (113)

    5.1.1 半導體存儲器分類 (113)

    5.1.2 存儲器性能指標 (114)

    5.1.3 存儲器繫統結構 (115)

    5.2 隨機讀寫存儲器 (116)

    5.2.1 靜態RAM (117)

    5.2.2 動態RAM (119)

    5.3 隻讀存儲器 (121)

    5.3.1 掩模型ROM和可編程ROM (121)

    5.3.2 可擦除可編程ROM(EPROM) (121)

    5.3.3 電可擦除可編程

    ROM(E2PROM) (123)

    5.4 CPU與存儲器的連接 (123)

    5.4.1 存儲器擴展 (123)

    5.4.2 存儲器譯碼 (126)

    5.5 現代微機的存儲體繫 (129)

    5.5.1 Cache?主存存儲層次 (129)

    5.5.2 主輔存存儲層次 (131)

    5.5.3 並行主存繫統及新型RAM (132)

    5.6 本章學習指導 (134)

    5.6.1 本章主要內容 (134)

    5.6.2 典型例題 (136)

    本章習題 (138)

    第6章 輸入/輸出接口技術 (139)

    6.1 I/O接口概述 (140)

    6.1.1 接口的功能及其作用 (140)

    6.1.2 接口的分類 (141)

    6.1.3 簡單I/O接口芯片 (142)

    6.2 I/O端口及其編址方法 (143)

    6.2.1 I/O端口 (143)

    6.2.2 I/O端口的編址方法 (144)

    6.3 輸入/輸出方式及其接口 (145)

    6.3.1 程序控制傳輸方式 (146)

    6.3.2 中斷傳輸方式 (150)

    6.3.3 DMA方式 (152)

    6.3.4 4種I/O方式的比較 (156)

    6.4 本章學習指導 (157)

    6.4.1 本章主要內容 (157)

    6.4.2 典型例題 (158)

    本章習題 (159)

    第7章 中斷技術 (160)

    7.1 中斷的基本概念及其應用 (160)

    7.2 中斷繫統的功能和中斷優先級 (162)

    7.2.1 基本概念 (162)

    7.2.2 中斷優先級 (162)

    7.3 8086/8088的中斷操作 (166)

    7.3.1 中斷的分類 (166)

    7.3.2 中斷類型碼、中斷向量和

    中斷向量表 (166)

    7.4 中斷響應過程與時序 (170)

    7.4.1 硬件中斷的響應過程和

    中斷服務 (170)

    7.4.2 中斷指令和軟件中斷的響應

    過程 (173)

    7.5 本章學習指導 (176)

    7.5.1 本章主要內容 (176)

    7.5.2 典型例題 (177)

    本章習題 (178)

    接 口 篇

    第8章 可編程中斷控制器8259A (182)

    8.1 8259A的主要功能及結構 (182)

    8.2 8259A的工作過程 (185)

    8.2.1 單片8259A的工作過程 (186)

    8.2.2 多片8259A級聯的工作過程 (186)

    8.3 8259A的中斷管理 (188)

    8.3.1 中斷優先級管理 (188)

    8.3.2 中斷結束管理 (189)

    8.3.3 中斷嵌套管理 (189)

    8.3.4 中斷屏蔽管理 (193)

    8.4 8259A的編程 (194)

    8.4.1 初始化命令字 (194)

    8.4.2 初始化的程序流程 (196)

    8.4.3 操作命令字 (196)

    8.5 8259A的應用舉例 (200)

    8.5.1 8259A在X86繫統中的應用 (201)

    8.5.2 8259A在自動氣像站中的

    應用 (202)

    8.6 本章學習指導 (203)

    8.6.1 本章主要內容 (203)

    8.6.2 典型例題 (205)

    本章習題 (207)

    第9章 可編程定時/計數器

    8253/8254 (208)

    9.1 8253的引腳功能和編程結構 (209)

    9.1.1 8253的引腳功能 (209)

    9.1.2 8253的編程結構 (209)

    9.1.3 8253內部寄存器的選擇 (210)

    9.2 8253的編程 (211)

    9.2.1 8253的控制字 (211)

    9.2.2 8253的計數初值 (211)

    9.2.3 8253的初始化編程 (212)

    9.2.4 8253的計數器讀操作 (213)

    9.3 8253的工作方式 (214)

    9.3.1 方式0 (215)

    9.3.2 方式1 (216)

    9.3.3 方式2 (217)

    9.3.4 方式3 (218)

    9.3.5 方式4 (220)

    9.3.6 方式5 (222)

    9.3.7 6種工作方式的比較 (224)

    9.4 8253的應用舉例 (225)

    9.4.1 8253多通道串聯的應用 (225)

    9.4.2 8253在自動氣像站中的應用 (226)

    9.5 8254芯片 (228)

    9.5 本章學習指導 (230)

    9.5.1 本章主要內容 (230)

    9.5.2 典型例題 (231)

    本章習題 (233)

    第10章 可編程並行接口芯片

    8255A (234)

    10.1 並行接口概述 (234)

    10.2 8255A概述 (235)

    10.2.1 8255A內部結構和芯片引腳 (2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第2版)》:
    IEEE 1394總線,全稱是IEEE 1394高性能串行總線(IEEE 1394 High Performance SerialBus),由Apple公司於1993年提出,它的原型是運行在Apple Mac計算機上的“FireWire”,目前廣泛應用於數字攝像機、數字照相機等家電設備和計算機及其外圍設備中。
    IEEE 1394和USB產生於相同的歷史背景,需要解決同一個問題,即如何使外設與汁算機的連接變得更方便、更簡潔。但二者的立足點有所不同,前者立足於高速設備,而後者立足於中低速設備。當然,新的USB標準(USB 2.0)已提供對高速設備的支持。
    IEEE 1394總線信號支持三種事件:總線配置、總線仲裁和數據傳輸。當繫統加電或者有設備插入或撥出時進行總線配置(總線配置無須主機干預),配置完成後開始數據傳輸,但節點在每次傳輸事務之前需首先通過總線仲裁事件獲得總線控制權。
    IEEE 1394采用四層傳輸協議,由上至下依次為總線管理層、事務層、鏈路層和物理層。總線管理層負責總線配置、電源和帶寬管理、節點活動管理等。事務層(這裡的事務相當於USB繫統中的傳輸)為支持有關異步傳輸操作向上層提供服務。鏈路層負責傳輸包的生成和分解。物理層提供串行總線接口實現數據比特傳輸,並實現總線仲裁以確保同一時間內隻有一個節點通過總線發送數據。
    ……
    查看全部↓

    前言/序言

    第2版前言

    本書第1版於2011年出版,被列為“江蘇省高等學校精品教材”,配套課件在2013年全國高校多媒體課件競賽中獲獎。本教材是作者數十年微機教學經驗的總結和多項江蘇省高校教育教學成果獎的結晶,自出版以來受到了許多高校老師的青睞和廣大讀者的歡迎,不僅紛紛選作教材或學習用書,而且還提出了不少寶貴的意見和建議;此外,微機技術發展迅速,教學改革不斷創新,互聯網+的應用日趨成熟。綜合考慮以上因素,這次的第2版在保持第1版教材特色的基礎上,在內容和結構上主要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修訂。

    (1)在原有的原理篇和接口篇的基礎上增加了拓展篇。

    ? 把第1版中高性能微處理器及其新技術一節的內容拓展為一章,移入拓展篇,重點新增了微機技術的發展歷程和微處理器的最新技術。

    ? 總線技術一章修改後移入拓展篇,重點新增了總線技術的最新發展和應用。

    ? 新增了以仿真技術為支撐的實驗和實訓一章,以滿足課程實踐性強的特點。

    (2)增加了教學指導和輔導內容。在每一章的開始增加了內容提要和教學目標,結尾增加了學習指導和典型例題,同時在每一節增加了適量的練習題。此外,在每一章還增加了部分例題,最後提供了2套自測試卷及答案。修訂後的教材為讀者學習提供了全方位的輔導。

    (3)對部分章節進行精簡,特別是對指令繫統和彙編語言程序設計的部分內容做了刪減。

    (4)對部分可供自學或者有選擇性的教學內容,教材中加星號(*)表示。

    全書共15章,分為原理篇、接口篇和拓展篇。

    原理篇由第1~7章組成。第1章介紹了微機的發展、結構及特點。以一個模型微型計算機執行指令的過程為切入點,建立了對微型計算機工作原理的初步認識。第2章以8086/8088 CPU為實例,介紹了CPU的構成和特點,並以此為基礎討論了總線操作與時序的概念。第3章8086/8088 CPU的指令繫統和第4章彙編語言程序設計引入了與C語言的比較內容,實現了兩種語言的互補學習;部分內容給出了DEBUG環境下的示例,便於讀者理解。第5章存儲器技術,從存儲器分類和基本電路入手,把存儲原理和存儲器與CPU的連接結合起來進行討論,並引入了現代存儲技術的基本內容。第6章輸入/輸出技術以接口、端口、輸入/輸出方式為主線,討論了接口的功能、不同輸入/輸出方式的基本原理和特點。第7章中斷技術,借中斷式輸入/輸出的基礎討論了中斷的概念和中斷管理的方法,在此基礎上闡明了8086/8088 CPU的中斷繫統。本篇是學習接口篇的基礎。

    接口篇由第8~12章組成。本篇開始以自動氣像站的設計為例,導入了中斷控制器8259A(第8章)、定時/計數器8253(第9章)、並行接口8255A(第10章)、串行接口8251(第11章)等可編程接口芯片和A/D轉換器(第12章)。每一章都討論了各個可編程接口芯片的功能、結構、初始化方法和應用設計。第12章對A/D、D/A轉換器的轉換原理、接口方法進行了繫統討論。在分步學習與設計的基礎上,最後通過集成設計完成一個基本的自動氣像站繫統的設計工作。本篇在討論各類常用接口芯片的基本功能和特點的基礎上側重應用。

    拓展篇由第13~15章組成。第13章概述總線的分類、功能及特點,常用的和最新的總線控制方法和標準。第14章以80486為重點介紹高性能微處理器及其發展,然後闡述了當前高性能微處理器的關鍵新技術。第15章為實驗和實訓,主要包括彙編語言部分和接口部分的基本實驗,覆蓋了理論部分的主要知識點。接口實驗均基於Proteus仿真軟件,具有較大的靈活性。

    本教材具有以下特色:

    (1)案例導入和問題教學相融合,抓住微機課程特點,注重理論聯繫實際

    微機繫統運行時各個部件同時工作,內容前後交叉聯繫密切,不可分離,但是教學中必須分開講解,這是微機教學的特點也是難點。本書通過案例(自動氣像站)導入和問題牽引相融合來解決這一難題:把8253、8255A、8251A、8259A等可編程接口芯片以及A/D轉換器等全部合理導入,采用整體到局部再到整體,循序漸進、適當循環提高的方法來組織內容。

    (2)通過比較教學法,借C語言基礎,促彙編語言學習

    彙編語言和C語言思維方式不同,語言間既有區別又有聯繫,而大部分學習微機原理的學生都有良好的C語言基礎,通過比較教學實現互補,既能促進彙編語言的學習,又能深化對C語言的理解和找準C語言概念與彙編語言的異同。教材在該部分內容的處理上,保證了與C語言比較內容的相對獨立性,可以像沒有C語言存在一樣使用。

    (3)巧借DEBUG調試結果輔助彙編語言的學習,強化與實踐的結合

    在指令繫統和彙編語言編程的討論中,巧妙地借用DEBUG環境下的調試結果截圖來說明指令的內涵、程序執行過程和DEBUG軟件的使用,特別是對指令與標志位的關繫、轉移類指令目的地址與目標程序的關繫的比較論述等問題的準確理解大有益處,同時也拉近了課堂教學與上機實習的距離。

    (4)電子資源豐富

    ? 電子課件注重用多媒體手段刻畫抽像問題,提高教學效果。計算機指令運行過程和內部原理很抽像,我們借助動畫等多媒體技術著意對其進行刻畫,如指令的讀取、存儲、執行和指令間的關聯、時序及輸入/輸出過程等。這有助於學習效率的提高。

    ? 新版教材還提供課後習題答案,以及第15章的實驗參考程序和仿真電路。這些教材資源將幫助教師更好地展開教學工作。

    本書配套的電子課件、部分源程序、部分習題答案等教學資源,讀者可以登錄華信教育資源網(www.hxedu.com.cn)下載,也可以聯繫編者索取(ch_yi_f@126.com)。

    (5)集教材、輔導書、實驗指導書為一體

    新版教材在每一章列出了重點難點,給出了學習指導和典型例題,並提供了自測試卷和答案。新增的第15章對彙編語言部分的主要知識點和接口部分的主要芯片,都設計了實驗項目。接口實驗部分引入了Proteus仿真軟件,方便教師和學生使用。

    (6)二維碼的使用,更是方便了讀者學習和知識的拓展

    為了豐富教材內容,同時不增加教材篇幅和出版成本,部分實例和內容采用二維碼的形式,方便讀者下載和在線學習。

    本書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張穎超、河海大學葉彥斐、南京信息工程大學陳逸菲、周麗、孫寧和楊樂編寫。張穎超教授負責全書的統編定稿。本書得到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教材建設基金的資助。

    書中不足之處,敬請讀者及時指正(ch_yi_f@126.com)。衷心感謝所有閱讀和關心本書的朋友!


    編著者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