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迷途的羔羊:青少年犯罪案例分析及心理預防(第12版)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電子工業出版社
    【市場價】
    772-1120
    【優惠價】
    483-700
    【作者】 LarryJSiegelBrandonCWelsh丁樹亭 
    【所屬類別】 電子工業出版社 
    【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 
    【ISBN】9787121362330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
    ISBN:9787121362330
    版次:12

    商品編碼:12597302
    品牌:電子工業出版社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19-04-01
    用紙:輕型紙

    頁數:484
    字數:590000
    正文語種:中文

    作者:Larry,J.,Siegel,Brandon,C.,Welsh,丁樹亭

        
        
    "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對心理學感興趣的讀者。

    這是一本深度解讀青少年犯罪的書,作者通過大量的案例研究,幫助讀者理解青少年犯罪問題的本質及其原因,分析犯罪案例是為了控制和預防。


    內容簡介

    該書為暢銷全美的青少年犯罪心理學教材圖書,已是第12版。由在馬薩諸塞州洛阨爾大學研究犯罪學與青少年心理學超過26年Larry J. Siegel名譽教授和劍橋大學博士Brandon C. Welsh同著。書中通過作者的大量案例研究與深入淺出的語言為廣大讀者提供了及時的報道理論,政策和*新的研究,將幫助讀者理解青少年犯罪問題的本質及其原因,以及如何控制或消除它的發生。

    作者簡介

    拉裡.J. 西格爾出生於紐約市布朗克斯區。在20 世紀60 年代時,他住在傑羅姆大道,就讀於紐約市立學院,那時的他就投身於當時的社會和政治思潮。 他對當代文化對個人行為的影響十分感興趣。 到底是人們塑造了社會還是社會影響了人們?他將自己在社會力量和人類行為方面的興趣應用於犯罪與司法研究。從紐約市立學院畢業後,他繼續在紐約州立大學奧爾巴尼校區新開設的刑事司法項目深造,並獲得了碩士和博士學位。 博士畢業後,西格爾在美國東北大學任教九年,同時在位於奧馬哈市的內布拉斯加大學和新罕布什爾州聖安塞姆學院也擔任教師職務,之後便加盟了馬薩諸塞州洛阨爾大學。西格爾博士在犯罪和司法領域撰寫了大量文章和著作,包括青少年法律、犯罪、犯罪學、刑事司法和刑事訴訟等諸多領域。 他教授本科階段和研究生階段刑事司法、犯罪學以及犯罪方面的課程。他是警方行為方面的法庭認證專家,並在眾多法律案件中出庭做證。
    丁樹亭丁樹亭畢業於中國海洋大學外國語學院,翻譯碩士學位。 現為青島農業大學外國語學院教師,研究方向為英漢對比研究、話語分析。 青島市翻譯協會會員。《 建築細部》雜志特約譯者。 翻譯書籍有《愛與忠貞》《 攝影與文學》。李曉靜李曉靜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信息資源管理學院,管理學碩士學位,現為青島農業大學檔案館館員,研究方向為信息資源的建設與用戶心理學。

    目錄

    目 錄CONTENTS
    前言xix
    未成年人犯罪:理論、實踐與法律xxi
    第1章童年與違法犯罪1
    青少年的困難抉擇4
    青少年的問題5
    網絡中的問題12
    情況好轉了嗎?14
    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研究17
    童年概念的發展19
    中世紀兒童的童年19
    兒童關愛行動的發展史22
    總結25
    視點28

    第2章青少年違法犯罪的內涵與外延31
    官方違法犯罪記錄:統一犯罪報告(UCR)33
    編寫統一犯罪報告35
    統一犯罪數據可靠嗎?37
    美國基於事件的報告繫統(NIBRS)38
    違法犯罪的趨勢39
    統一犯罪報告反映的青少年違法犯罪信息39
    青少年被捕趨勢40
    自述報告的發現45
    這些數據源是兼容的嗎?47
    未來是怎樣的?48
    與違法犯罪的相互關繫48
    違法犯罪的時間和地點49
    性別和違法犯罪49
    社會經濟地位和違法犯罪52
    年齡和違法犯罪53
    v 目 錄
    被傷害的青少年56
    青少年受害趨勢59
    青少年受害者60
    總結62
    視點64
    第3章性別與犯罪65
    社會發展過程中的性別差異67
    社會化中的差異68
    認知差異69
    人格差異70
    情感差異70
    造成性別差異的原因:生物學上的還是社會學上的?71
    性別差異與犯罪75
    犯罪的性別模式76
    特質理論與女性犯罪79
    早期生理學解釋79

    早期心理學解釋80
    當代物質理論的觀點80
    當代心理學觀點85
    未成年人社會化理論85
    未成年人社會化與犯罪86
    當代未成年人社會化理論88
    自由女性主義觀點95
    支持自由女性主義95
    女性主義的批判性觀點100
    夫權至上與犯罪102
    性別矛盾102
    剝削與犯罪106
    權力控制理論106
    性別與未成年人司法繫統108
    總結110
    視點113
    vii 目 錄
    第4章家庭與犯罪115
    漸變的美國家庭118
    家庭組成118
    兒童看護122
    經濟壓力123
    家庭對犯罪的影響125
    家庭破裂125
    家庭矛盾131
    家庭教養能力132
    家庭越軌行為135
    虐待兒童與忽視138
    歷史基礎139
    虐待和忽視的界定140
    虐待的後果141
    虐待兒童的程度142
    虐待的本質145
    虐待形式145
    性虐待145

    虐待兒童與忽視的原因147
    兒童保護繫統:指導思想和實踐148
    調查與報告虐待案149
    收養與關愛150
    法庭上的被虐兒童151
    虐待和忽視兒童案的處置結果154
    預防虐待兒童155
    虐待、忽視和犯罪156
    虐待與犯罪有沒有必然的聯繫?157
    家庭與控制違法的政策158
    總結161
    視點164
    第5章同齡人與犯罪:未成年人幫派和群組167
    青少年的同伴關繫170
    同伴關繫與犯罪172
    ix 目 錄
    同伴關繫的影響173
    少年幫175
    什麼是幫派?176
    幫派是怎樣發展起來的?179
    犯罪與暴力187
    青少年為什麼加入幫派?192
    人類學觀點192
    社會解組理論/社會文化論觀點193
    文化失範理論/文化異化理論觀點194
    心理學理論觀點195
    理性選擇理論觀點195
    離開幫派198
    控制幫派活動199
    法律控制201
    執法推進204
    社區層面項目206
    評估幫派控制的方法208

    總結212
    視點214
    第6章學校與犯罪217
    社會化程度與狀態219
    教育的問題和議題220
    經濟上的不足與教育成果222
    輟學224
    成績與違法犯罪227
    學業失敗和違法犯罪後的方向230
    學業失敗與其他事件的關繫230
    校園犯罪233
    校園犯罪的外延234
    誰是校園犯罪的受害者?235
    校園槍擊案236
    校內欺凌239
    校園犯罪的原因241
    減少校園犯罪247
    xi 目 錄
    學校在預防犯罪中的角色250
    校內預防犯罪項目251
    校內法律權利252
    個人隱私權252
    言論自由權256
    校內禱告權259
    校紀校規262
    總結264
    視點266
    第7章吸毒與犯罪269
    常被濫用的毒品271
    大麻和印度麻藥271
    可卡因272
    海洛因273
    酒精274
    其他類型的毒品275

    青少年吸毒趨勢281
    名為“關注未來”的調查(MTF)281
    國家毒品教育家長指導研究所的調查282
    關於藥物使用和健康的全國性調查283
    調查結果可靠嗎?284
    你為什麼吸毒?285
    社會解組286
    同輩壓力286
    家庭因素287
    基因因素288
    情感問題288
    行為問題290
    理性選擇291
    毒品濫用的人群291
    未成年人分發少量毒品292
    未成年人頻繁販賣毒品292
    未成年毒販其他犯罪行為293
    失敗者或耗竭者296
    持續犯罪者296
    xiii 目 錄
    吸毒和違法犯罪297
    毒品與習慣性犯罪行為299
    對吸毒和違法犯罪關繫的研究300
    毒品控制策略301
    執法策略成果302
    教育策略305
    社區策略308
    戒毒策略308
    降低危害策略311
    未來將會保持什麼狀態?313
    總結314
    視點315
    第8章犯罪預防:社會視角和發展性視角317
    犯罪預防需要做多方面工作320
    犯罪成本:為犯罪預防正名321
    犯罪預防的簡略史323

    對犯罪預防的工作進行分類328
    犯罪預防的早期工作329
    基於家庭的項目332
    提高家長的犯罪預防技能334
    白天看護項目336
    預科學校337
    提供初級階段的入學項目340
    青少年時期的犯罪預防343
    輔導345
    校內項目347
    校外項目349
    工作技能培訓351
    社區綜合項目353
    預防犯罪工作的未來354
    總結357
    視點358
    xv 目 錄
    第9章司法繫統中的未成年人:過去和現在361
    19世紀未成年人司法364
    城市化364
    拯救兒童運動365
    未成年人庇護所366
    他們真的是拯救兒童的人嗎?368
    未成年人管理機構的發展369
    兒童救助協會370
    防止虐待兒童協會371
    未成年人司法的一個世紀372
    伊利諾伊州未成年人法庭法案及其影響373
    改革司法繫統376
    今日未成年人在司法繫統的位置379
    未成年人司法程序381
    未成年人司法中的對立價值觀386
    “罪犯審判”與“未成年人審判”387
    未成年人司法的綜合性策略391
    預防392

    干預393
    逐級制裁394
    機構項目394
    設立其他法庭394
    未成年人司法的未來398
    總結402
    視點404
    第10章未成年人矯治機構:保釋、社區矯治和收監407
    未成年人的保釋411
    歷史情況411
    擴大社區矯治範圍412
    當前的未成年人保釋413
    未成年人保釋官的職責416
    保釋的創新方式418
    密切監管419
    電子監控420
    xvii 目 錄
    修復性司法424
    平衡性保釋425
    賠償426
    寄宿社區矯治429
    非寄宿社區矯治432
    安全矯治433
    未成年人關押場所的歷史433
    今日未成年人關押場所:公立和私立436
    關押人口趨勢437
    設施配備狀況439
    被收監的青少年440
    男性服刑者443
    女性服刑者444
    未成年人矯治446
    個體矯治技術:過去和現在448
    群組矯治法449
    教育、職業和娛樂項目451

    野外訓練454
    未成年人引導訓練營456
    接受矯治的法定權利457
    爭取公民的基本權利459
    未成年人出獄輔導及回歸460
    監管462
    撤銷假釋463
    未成年人矯治的未來464
    總結465
    視點467

    查看全部↓

    前言/序言


    幾年前,美國最高法院審理的兩起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觸及這樣一個話題:是否應以入獄的方式給未成年人的人生提個醒?第一起案件是格雷阨姆起訴佛羅裡達州,判決日期是2010年5月17日,判決非謀殺罪未成年罪犯終身監禁不得假釋的規定。法庭承認,這一判決違反了美國聯邦憲法“第八修正案”中關於“禁止施加殘酷及異常刑罰”的規定。

    這一判決距離法院接受兩名案犯上訴僅一年多。這兩人都來自佛羅裡達州,因未成年時犯下非殺人案被判終身監禁。其中一起案件發生在1989年,13歲的喬·沙利文被判強奸一名72歲的老婦人;另一起案件發生在2004年,17歲的特倫斯·格拉曼被判在假釋期違反法律,入室搶劫。兩名罪犯的代理人在法庭陳述時,都提到了對這兩起案件判決終身監禁並不得假釋違反了“第八修正案”中關於“禁止施加殘酷及異常刑罰”的規定。在庭前辯論階段,法官並沒有重審“未成年人的身心一般情況下不及成年人成熟”這一問題,而是重點重審了“比成人不成熟能不能將未成年人從適用終身監禁不得假釋條款的群體中排除”。

    第二個案例是米勒起訴亞拉巴馬州,在此案中,最高法院重審了對未成年罪犯進行終身監禁的判定,但這次重點放在“強制終身監禁適用於轉移到成人法庭的未成年殺人犯”。同樣,大部分人認為這一判決違反了“第八修正案”中關於“禁止施加殘酷及異常刑罰”的規定。法庭認為,未成年人不成熟、衝動及無法預判後果和風險的特征在法官判決時應予以考慮。強制判決防止法官無論案犯行為有多麼殘忍和異常,仍要考慮案犯的家庭和成長環境。米勒一案中,法官必須考慮被告犯罪時未成年及犯罪性質。

    終身監禁不得假釋一直是未成年人犯罪年鋻中爭議最大的論題。有些學者認為,對未成年人來講,就是用終身監禁替代死刑,因為最高法院已經於2005年廢除死刑。在一篇標題具有煽動性的文章中寫到“死刑的緩期:羅伯起訴西蒙斯一案中未成年人被判終身監禁不得假釋的啟示”。法學專家巴裡·菲爾德認為,最高法院為了結束未成年人死刑而放寬了追責標準,也應適用於終身監禁不得假釋的未成年罪犯。這一觀點的主要依據是此項刑罰的懲罰性和必須區分成年人及未成年人承擔罪責的能力。為達到這一目的,巴裡·菲爾德提出,各州應正式將未成年作為從輕處罰的參考標準,從而在相應的成人量刑標準上“打折”。這可能會影響當前乃至未來成千上萬的未成年罪犯。

    對重罪未成年罪犯量刑是否從重的討論焦點轉移到未成年罪犯參與恐怖襲擊、大規模殺傷、校園槍擊等熱點案件的影響上,最暴力的未成年人能不能矯治好、改造好?還是他們應該與成年人一樣,被判長刑,甚至終身監禁?

    未成年人犯罪:理論、實踐與法律

    未成年殺人犯是否判死刑或終身監禁並不得假釋這一論題獲得美國乃至世界各國未成年人犯罪學領域的廣泛關注。無法解釋的暴力事件在學校、家庭、公共場所發生的頻率越來越高。美國大部分大城市都有少年幫派,成百上千的青少年都曾遭受過長期無人看管、嚴重的性虐待和毆打。還有更多的受害者未報警,或者隱瞞案情。鋻於人們對此類問題的關注,未成年人犯罪學成為大學校園的常見課程就不足為奇了。我們撰寫本書的目的就是幫助學生理解未成年人犯罪的本質、原因及影響因素,以及當前控制此類犯罪、消除犯罪影響的應對策略。本書回顧了用於保護受害弱勢群體或控制未成年人行為不端的法律條文。是否強制要求未成年人向學校提供藥檢報告?教師能否在法律允許的情況下搜查可疑學生,或用體罰的方式管束學生?是否允許孩子們通過閉路電視或錄像在虐童案中做證?

    我們寫作本書第12版的主要目的與前幾版相同。

    1. 盡量客觀公正,提供構成未成年人犯罪學基本框架的不同觀點和視角,闡釋其跨學科的特點,我們不特別支持某種觀點、某個結論或者某種理論。

    2. 為保持調研、理論、法律、政策和實踐的平衡,犯罪學的教科書不僅闡述理論,還要論述司法體繫、現行理論,並展示法律爭議點和相應案件。

    3. 盡量保持最新。與以前一樣,本書的案例盡可能包括最新的數據和信息。

    4. 促使犯罪學研究既有意義又具有信息量。我們想激發讀者對犯罪學研究的興趣,使他們可以選擇犯罪學作為本科或研究生專業。

    我們盡力讓此書既有學術價值和信息量,又有意義。本書結構清晰、目的明確、引人入勝。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