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覆蓋作物高效管理(第三版修訂版)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電子工業出版社
    【市場價】
    1148-1664
    【優惠價】
    718-1040
    【作者】 SARE王顯國劉忠寬等 
    【所屬類別】 電子工業出版社 
    【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 
    【ISBN】9787121393686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
    ISBN:9787121393686
    版次:1

    商品編碼:12962998
    品牌:電子工業出版社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20-08-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88
    字數:425000
    正文語種:中文

    作者:SARE,王顯國,劉忠寬等

        
        
    "

    產品特色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本書可作為農作物、果蔬及牧草生產、植物保護、水土保持與土壤修復等領域從業人員的參考書。

    三位院士作序推薦

    陳文新 中國科學院院士,土壤微生物學家

    南志標 中國工程院院士,草業科學家

    張福鎖 中國工程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植物營養學家

    李新一 全國畜牧總站處長


    主審專家:

    李穎 大自然保護協會(TNC)北京代表處

    張英俊 中國農業大學

    陳 谷 百綠國際草業(北京)有限公司


    覆蓋作物可以解決以下問題:

    解決重迎茬問題、病蟲草害、土壤問題、農藥化肥不合理使用

    減緩或克服連作障礙

    節約節肥、培肥土壤、增加生物多樣性

    有助於作物增產、資源增效和環境保護的協同


    內容簡介

    本書譯自美國可持續農業研究與教育項目編著的Managing Cover Crops Profitably(第三版)。本書繫統地介紹了美國主要覆蓋作物及其管理和利用方式。內容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總論”,繫統概述了覆蓋作物的作用:提高土壤肥力與耕性,防治有害生物,覆蓋作物的選擇方法,覆蓋作物在輪作制和保護耕作制中的利用方式;第二部分為"各論",按種(或類別)具體描述了各種覆蓋作物的適宜區域、作用與功能、建植與管理措施、適宜的農作制度以及與其他種類的對比特性。

    作者簡介

    SARE(Sustainalbe Agriculture Research & Education),是美國可持續農業研究與教育計劃項目,由美國農業部下屬的國家食品與農業研究所(National Istitution of Food and Agriculture)提供經費支持。本組織的主要任務是向各社區民眾傳播可行的、環境友好的技術措施,以維護食品與環境安全穩定,其中一部分工作是幫助農民與農場主在這些技術措施下保持盈利,從食品的生產源頭保證食品安全。

    王顯國

    男,1974年出生,內蒙古呼倫貝爾人,現任中國農業大學草業科學與技術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院長助理。兼任中國草學會副秘書長、農業部牧草與草坪草種子質量監督檢驗中心質量負責人、草業科學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副主任、中國農業大學豐臺試驗站副站長。主要研究方向為牧草種子學與牧草栽培管理。

    先後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課題、農業部“948”項目等課題10餘項。發表科研論文60餘篇,主編專著5部,主持制定農業行業標準1項、地方標準4項,獲授權國家發明技術專利4項,獲得省部級科技獎勵3項。


    劉忠寬

    男,博士,研究員,研究生導師。主要從事覆蓋作物栽培管理、牧草栽培管理、農業生態與農田管理等領域研究工作。近年來,主持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繫項目、河北省科技攻關重點項目等項目40餘項。

    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河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河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河北省山區創業一等獎1項、河北省山區創業二等獎2項。在Plant Ecology、Grassland Science、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生態學報》《應用生態學報》《華北農學報》等國內外期刊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主編、參編出版專著13部;授權專利及軟件著作權19項;制定國家農業行業標準及河北省地方標準13項。現為國家牧草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綠肥與覆蓋作物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草學會理事、河北省畜牧獸醫學會草學分會副理事長、河北省農業節水專家組專家。


    精彩書評

    本書為協同作物生產、資源利用和環境保護的矛盾提供了一條有效的途徑。讓我們在繼承和發揚我國千年農耕文明光榮傳統的基礎上,充分借鋻國外的經驗和做法,為綠色可持續現代農業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張福鎖 院士


    祝賀《覆蓋作物高效管理》(第三版修訂版)中文版再版發行!本書使我們了解到“覆蓋作物”的概念與美國過去幾十年覆蓋作物利用管理的經驗與方法。同時,它也給我們提出了一個新的課題,即如何讓覆蓋作物(源自4000年前的中國,見英文原著序)在神州大地重煥生機,在我國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事業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馬常寶 農業農村部耕地質量監測保護中心研究員


    在貧瘠的萬畝土地上初做農業,彎路和挫折是刻骨銘心的!與《覆蓋作物高效管理》(第三版修訂版)一書結緣深感慶幸!這是一部好書,它科學、繫統、全面,又很好看,讓我“樂讀不疲”,重點突出,記憶深刻;非常實用,有很多的量化數據指標,提供了不同的選擇方案,有關鍵措施指點。悉再版此書,相信會有更多農業人期待,也一定會為更多農業企業在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起到指導作用。

    借此,向那些為獲得此書“真經”而付出多年艱苦勞動的實踐者及花費大量時間、消耗大量心血和精力的原著者、譯者表達感激之情,他們令我十分尊重和敬畏!

    王國君 資深農業專家、曾任內蒙古通遼市金山種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近幾十年來,在美國可持續農業科教中心(SARE)項目的支持下,覆蓋作物正在成為農業可持續發展的主流措施。美國農業普查顯示,從2012年到2017年,全國農作物種植面積增加了50%。覆蓋作物是一個長期投資,通過繫統性種植方案的調整提高整體農場效率,為農場達到多重效益。

    Rob Myers 農業推廣專家、美國可持續農業研究與教育中心(USDA-SARE)覆蓋作物與土壤健康負責人


    世界各地的農民正在重新發現覆蓋作物,是他們面臨的許多挑戰的自然解決方案。使用覆蓋作物是恢復土壤活力的最重要管理措施之一,並為農民降本增效,為社會帶來生態效益。我鼓勵你閱讀這本書,應用這些見解,因為糧食繫統在恢復地球生態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Michael Doane 大自然保護協會TNC食物繫統與水資源全球負責人


    目錄

    如何利用本書? 1
    覆蓋作物的功能 4
    選擇最佳覆蓋作物 8
    利用覆蓋作物增加土壤肥力和耕性 14
    利用覆蓋作物控制有害生物 25
    與覆蓋作物輪作 35
    保護性耕作覆蓋作物的管理 46
    表格介紹 67
    非豆科覆蓋作物概述 78
    多花黑麥草(Annual Ryegrass) 79
    大麥(Barley) 83
    芸薹屬作物與芥菜(Brassicas and Mustards) 88
    荞麥(Buckwheat) 98
    燕麥(Oats) 102
    黑麥(Rye) 107
    高丹草(Sorghum-Sudangrass Hybrids) 116
    鼕小麥(Winter Wheat) 122
    覆蓋作物混播的優勢 128
    豆科覆蓋作物概述 130
    亞歷山大三葉草(Berseem Clover) 131
    豇豆(Cowpeas) 139
    絳三葉(Crimson Clover) 144
    紫花豌豆(Field Peas) 149
    毛苕子(Hairy Vetch) 157
    苜蓿(Medics) 167
    紅三葉(Red Clover) 176
    地三葉(Subterranean Clovers) 182
    草木樨(Sweet Clovers) 190
    白三葉(White Clovers) 199
    毛莢野豌豆(Woollypod Vetch) 205
    附錄A 在農場做覆蓋作物試驗 210
    附錄B 具有發展前景的覆蓋作物 213
    附錄C 種子供應商名單 218
    附錄D 覆蓋作物領域的專業組織機構 224
    附錄E 各地區專家信息彙總 227
    附錄F 參考文獻彙集 234
    附錄G SARE出版物 259

    查看全部↓

    前言/序言

    序一

    【陳文新】

    覆蓋作物,英文為cover crop,是典型的“舶來詞”,但就其內涵來說,我們並不陌生,比如覆蓋作物通常用作綠肥和水土保持,原著作者Andy Clark博士也說覆蓋作物可能起源於中國。

    綠肥耕翻入土,可以顯著地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改善土壤結構,特別是豆科綠肥如苜蓿、紫雲英、三葉草等作物的高效固氮作用(與根瘤菌共生固氮能力)也早已得到證實。遺憾的是,種植綠肥這一優良傳統在我國沒能得到很好的傳承,倒是在美國等國家得到了“發揚光大”,如今已經從“綠肥”逐步發展成了以地表覆蓋、保持水土為核心功能的覆蓋作物了。覆蓋作物不僅可以用作綠肥、牧草,還可以減緩土壤侵蝕、改善土壤質量、提高養分和水分的利用率。此外,它還能有效抑制雜草、防控病蟲害,因而成為有機農業生產繫統中的重要環節。

    當前我國農業生產中存在兩個突出問題:一是過分依賴化肥,而施入土壤中的大部分氮肥未被作物利用;二是作物重茬,病蟲害嚴重,濫施農藥。化肥農藥已造成水體、空氣、土壤和食品污染,威脅人、畜健康;土壤結構遭到破壞,肥力低下,降低自然界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穩定性。我們認為解決的辦法主要有兩個:一是充分利用有機肥,與無機肥結合使用;二是高效發揮豆科植物——根瘤菌的共生固氮作用,盡可能做到豆科與其他作物間套輪作,發揮作物互惠共高產的作用。這都是覆蓋作物可以充分發揮作用的領域,從而大幅減少化肥、農藥的用量,並有效地改造我國的鹽堿沙荒地帶,實現我國生態農業的持續發展。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覆蓋作物高效管理》(第三版修訂版)總結了過去幾十年,美國在覆蓋作物利用領域所取得的成功經驗和做法,希望本書的出版能給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提供很好的思路和技術借鋻。

    本書翻譯工作在兩位青年學者的主持下,全體譯者辛勤勞動,歷時近三年完成;通過“譯者序”也可看出譯者對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關切和認真思考,這樣的努力無疑是值得贊賞和鼓勵的,因此我樂意推薦本書,相信閱讀者有所補益。


    序二

    【南志標】

    中國農業大學王顯國副教授和河北省農林科學院劉忠寬研究員組織翻譯了美國出版的《覆蓋作物高效管理》(第三版修訂版)一書。成書之際,邀我作序。讀罷樣書,聯想頗多,擇其要者,見諸筆端,是以為序。

    這是一部譯著,通過翻譯與出版,將他國的科學與技術介紹到我國,為我所用,這是促進我國科技事業加速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我國的科技翻譯工作可能始於明末清初,在當時的封建專制制度下,我國逐漸失去了國際強國和世界科技的領導地位,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生產力迅速發展,科技突飛猛進。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我國由文化輸出國,成為文化輸入國。西學東漸,翻譯事業逐漸興起,久盛不衰,對介紹先進的科學知識,推動我國科技與生產力的發展起到了重要而積極的作用。筆者在20世紀70年代初就讀於甘肅農業大學草原繫時,曾有幸在校圖書館處理的舊書中購得財政經濟出版社1954年出版的、蘇聯科學家安德烈·米哈依洛維奇·德米特裡耶夫著作定和章祖同翻譯的《草地經營附草地學基礎》。之後又在舊書攤上淘到科學出版社1956年出版的、蘇聯科學家馬克西莫夫等主編、江幼農翻譯的《草田農作制問題》。並經常讀到任繼周先生借予的《畜牧學文摘》,該刊物由中國科技文獻出版社重慶分社出版,其中“牧草學專欄”由任繼周先生組織翻譯。當時仍處於“文革”當中,科技書刊十分稀少,上述譯著和刊物,使我在學習我國草原學的同時,也初步知曉了英美和蘇聯的科學成就。1978年,改革開放成為國策,初開大門的國人,面對西方科技,大有眼花繚亂、無所適從之感。國家及時組織出版了《國外畜牧學》《國外農學》等以刊登譯文為主的繫列學術刊物,介紹發達國家的先進成果。筆者作為改革開放後的首屆研究生,重回甘肅農業大學草原繫學習,有幸見證了《國外畜牧學——草原》刊物的創刊與出版。每當拿到尚留墨香的刊物時,總是如饑似渴地一氣讀完。同時,譯著也不斷出版。這些對我國學者了解世界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也在我國的科技與出版事業發展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近年來,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二科技大國,出版業也日益繁榮,草業科技著作不再鳳毛麟角。同時,英語等已逐漸成為廣大科技工作者熟練應用的語言工具,譯著逐漸減少,這不能不說是個遺憾!我在一次和研究生交流時曾提到,即便將來外國的科技工作者感到不學中文、不了解中國的學者在做什麼,便不利於自己的研究工作,我們作為中國的科學家也仍然需要學習外文,掌握外語,唯有如此,纔能知己知彼。科技的交流與學習從來都是極其重要的,因此對他國著作擇優翻譯出版,任何時候均不可或缺。

    這是一部關於覆蓋作物的著作。覆蓋作物一詞可能是舶來之語。我國似乎也習慣稱其為填閑作物。其實際是介紹主栽作物收後、播種前的時期內,如何統籌規劃利用土地,種植適宜的其他作物,達到增加收益、保持肥力的目的。因此,也可以說,這是一部關於種植繫統的著作。

    包括種植繫統、土地管理與利用、農牧結合等內容在內的我國農業科技,是博大精深的華夏文明的重要組分,在很長的歷史時期內代表了世界科技的水平。正如著名科技史學家李約瑟先生所指出3世紀到15世紀,中國保持了西方望塵莫及的知識水平。如由我國傑出的農學家賈思勰所著《齊民要術》一書(約成533—544年的北魏末年),被譽為世界農學史上最早的專著之一。該書體現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等天人合一的思想。書中詳盡論述了通過作物和綠肥輪作套種,提高土壤肥力的方法,指出“凡美田之法,綠豆為上,小豆、胡麻次之”“凡谷田,綠豆、小豆底為上,麻、黍、胡麻次之,蕪菁、大豆為下”。該書約於唐朝末期傳到日本,19世紀傳到歐洲,成為世界農業科技寶庫中耀眼的瑰寶。據專家考證,到明清時期,我國常種的綠肥作物已經包括蠶豆、綠豆、大豆、梅豆、撥山豆、山黧豆、葫蘆巴、三葉草、毛苕子、苜蓿、小麥、大麥、胡麻、蘿卜、油菜等20餘種,為農業的可持續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對於當代仍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近半個多世紀以來,我國的農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以占世界8%的耕地,養育了世界22%的人口。但在種植繫統上,沒有繼承和發展先賢們創建的用地與養地相結合、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理論與技術,而是以糧為綱,引致了一繫列社會、經濟、生態的嚴重後果。正是在這一背景下,任繼周院士針對傳統的糧食農業提出了引草入田、草畜結合的草地農業。盧良恕院士提出了糧食作物、經濟作物、飼料結構種植模式。草地農業在我國不同生態區域開展了試驗、示範、推廣,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展現出了強大的生產潛力和光明前景。我國先後提出了“四位一體”“五大理念”等重要發展指導思想。更為可喜的是,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加快發展草牧業,支持青貯玉米和苜蓿等飼草料種植,開展糧改飼和種養結合模式試點,促進糧食、經濟作物、飼種植結構協調發展。”農業農村部在我國北方十省區開展了糧改飼,發展草牧業的試點,並將減少化肥、農藥的施用作為“十三五”的重點研發任務之一。因此,《覆蓋作物高效管理》(第三版修訂版)一書的翻譯出版恰逢其時,必將在我國農業結構調整與轉型中發揮重要參考作用。

    組織本書翻譯的王顯國和劉忠寬,均是我國草業科技界的優秀青年人纔。王顯國博士在內蒙古民族大學獲得草原專業的學士學位,其後在中國農業大學專攻草業科學,先後獲得了碩士與博士學位,尤以牧草種子生產、苜蓿栽培管理見長,並曾先後在北京市園林局綠化處和百綠集團北京代表處工作,積累了豐富的理論與實踐經驗。他的試驗點之一在甘肅省酒泉市的大業種業有限責任公司。我們在工作中多有交往,他不計小事的胸懷和對草業的執著追求,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像。劉忠寬研究員在河北農業大學農學繫作物耕作與栽培專業先後獲得學士與碩士學位,並留校任教。工作數年之後,赴中國農業大學專攻草業科學,獲得博士學位後,在河北省農林科學院從事草業科學研究。我與忠寬相識於國家牧草產業技術體繫,我是體繫的崗位科學家,他是滄州試驗站的站長。我曾應邀到滄州考察學習,從當地農民改變種植繫統,大力種植苜蓿的勃勃生機中,我看到了忠寬為此付出的心血與汗水。他們二位在牧草栽培、草田輪作等方面均積累了豐富的學識與經驗,且均曾赴國外學習考察,具有較高的應用英語的能力。在繁重的科研與教學任務之餘,他們將各自團隊的青年學者與研究生組織起來,針對國家的需求,譯出了此書,可喜可賀!我瀏覽了原著於譯著,感到譯文忠實於原著,文筆流暢,可讀性強,雖然距我國近代著名教育家、翻譯家嚴復先生提出的“信、達、雅”翻譯標準尚有一定距離,但仍不失為一部較高質量的譯著。

    該書由美國可持續農業研究與教育中心(Sustainable Agriculture Research & Education, SARE)組織編寫,已是第三版。大體分為總論與各論兩大部分。總論中包括覆蓋作物的功能、選擇最佳覆蓋作物、利用覆蓋作物增加土壤肥力和特性、控制有害生物、輪作、保護性耕作中的覆蓋作物管理等。各論中介紹了多花黑麥草、大麥、高丹草等8種禾本科作物;三葉草、毛苕子、苜蓿等11種豆科作物。每種作物各成一節,均給出了該作物在美國的適宜生長區域,介紹了其功能、田間管理、為後作做的準備、注意事項、有害生物管控、種植制度、注意事項及特性等。該書的最大特點是通俗易懂,實用性強。且書末附有美國的種子供應商、有關覆蓋作物專業組織機構、美國各地區從事種植繫統研究與推廣的專家信息及大量參考文獻。該書是我國從事草業科學、作物科學、土壤科學、畜牧科學等領域的研究生、學者及推廣人員的重要參考書。

    祝賀本書的出版,謹此為序。


    序三

    【張福鎖】

    覆蓋作物最初是指在主栽農林作物生產繫統中,為避免在時間上或空間上出現的土壤裸露期而專門種植的一類作物。但現在覆蓋作物技術的作用已經有了很大的擴展,如覆蓋土表、抑制雜草、防止土壤侵蝕、維護並提升土壤質量、控制病蟲害、增強生物多樣性和土壤生態服務功能等。《覆蓋作物高效管理》(第三版修訂版)一書繫統地總結了近幾十年來美國在覆蓋作物管理與利用方面積累的經驗與做法,內容豐富,數據翔實,實用性強。該書中文翻譯版忠於原著,譯文準確,文字流暢,可以使國內從業者更直接、更有效地了解並繫統學習國際上覆蓋作物先進的管理方式方法。毋庸置疑,本書的修訂版對推動“覆蓋作物”知識的普及,以及促進“覆蓋作物”技術在我國農林生產繫統中的應用具有積極意義。

    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農業在增產和確保農產品的有效供給方面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糧食產量的增長速度遠遠超過人口增長,這不僅保障了我國14億人的喫飯問題,而且顯著降低了全國營養不良人口的比例,並且也為改革開放和社會經濟騰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看到這些偉大成就的同時,我們還要清楚地認識到我們為此也付出了沉重的資源環境代價。例如,為能持續高產再高產,我們放棄了祖先們千百年來摸索創造的輪作、多樣化種植和用養結合等農業技術,采用單一作物長期連作的生產方式,導致重迎茬問題嚴重,連作障礙突出,病、蟲、草害加劇。為此,不得不大量施用農藥等化學品,導致出現農藥殘留超標、作物產量和農產品品質下降、農產品安全受到威脅等一繫列問題。不僅如此,連作還造成土壤生物學性狀惡化、土壤生物多樣性和生態服務功能下降等。農藥化肥的不合理和過量施用,不僅增加了農業生產成本,而且造成了水、土、氣等環境污染問題。更為嚴重的是過量施肥造成農田土壤酸化加重、素營養失調,甚至引起素活化和食物鏈食品安全問題,影響人類健康。在這種形勢下,“覆蓋作物”技術成了解決上述問題的一把金鑰匙,因為它不僅能夠減緩或克服連作障礙問題,而且可以節藥節肥、培肥土壤、增加生物多樣性、減少病蟲草害,有助於作物增產、資源增效和環境保護的協同,是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目標必不可少的綠色技術之一。

    進入新時代,我國農業高質量發展要求必須以綠色發展理念為指引,大幅度降低農業化學品投入,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增強農田生態繫統穩定性、多樣性和生態服務功能,減少環境污染,產出更多、更好、更營養、更健康的綠色農產品,以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需求,真正實現農業綠色發展。覆蓋作物技術在此將發揮其應有的重要作用。

    綜上所述,《覆蓋作物高效管理》(第三版修訂版)為協同作物生產、資源利用和環境保護的矛盾提供了一條有效的途徑。讓我們在繼承和發揚我國千年農耕文明光榮傳統的基礎上,充分借鋻國外的經驗和做法,為綠色可持續現代農業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