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上癮 讓用戶養成使用習慣的四大產品邏輯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科技
    【市場價】
    353-512
    【優惠價】
    221-320
    【作者】 尼爾·埃亞爾瑞安·胡佛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08668314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08668314
    商品編碼:12083220671

    品牌:文軒
    出版時間:2017-04-01
    代碼:49

    作者:尼爾·埃亞爾瑞安·胡佛

        
        
    "
    作  者:[美]尼爾·埃亞爾瑞安·胡佛 著
    /
    定  價:49
    /
    出 版 社:中信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7年04月01日
    /
    頁  數:224
    /
    裝  幀:簡裝
    /
    ISBN:9787508668314
    /
    主編推薦
    "為什麼我們會習慣性地點開某個App?這種使用習慣到底是如何養成的?有什麼秘訣能讓用戶對你的產品形成使用習慣,欲罷不能?《上癮:讓用戶養成使用習慣的四大產品邏輯》風靡硅谷的互聯網產品設計指南,蟬聯美國圖書暢銷榜超20個月!互聯網創業者、產品經理、廣告創意人的案頭推薦!所有想要讓自己產品勾住用戶的人,都不可不看這本書。——埃裡克·萊斯,《精益創業》作者"
    目錄
    ●前言 為什麼有的產品會讓人上癮如今,我們習以為常的那些科技產品和服務正在改變我們的一舉一動,而這,正是產品設計者的初衷。也就是說,我們的行為已經在不知不覺中被設計了。章習慣的力量:如何讓你的產品從維生素變成止痛藥看看Facebook、Twitter等這些如今最熱門的科技公司,它們兜售的是什麼?維生素還是止痛藥?它們的服務在初期更像是錦上添花的維生素,可一旦它成為用戶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那就會像止痛藥一樣撫平人們內心的“癢”。第二章觸發:提醒人們采取下一步行動用戶期望借助你的產品實現怎樣的目的?他們會在何時何地使用這個產品?什麼樣的情緒會促使他們使用產品,觸發行動?要開發習慣養成類產品,設計者需要揣摩用戶的心理,了解那些有可能成為內部觸發的各種情緒,並且要知道如何利用外部觸發來促使用戶付諸行動。第三章行動:人們在期待酬賞時的直接反應要想使人們完成特定的行為,動機、能力、觸發這三樣缺一不可。要增加預想行為的發生率,觸發要顯而易見,行為要易於實施,動機要合乎常理。第四章多變的酬賞:滿足用戶的需求,激發使用欲驅使我們采取行動的,並不是酬賞本身,而是渴望酬賞時產生的那份迫切需要。“有限的多變性”會使產品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喪失神秘感和吸引力,而“無窮的多變性”是維繫用戶長期興趣的關鍵。第五章投入:通過用戶對產品的投入,培養“回頭客”要想讓用戶產生心理聯想並自動采取行動,首先必須讓他們對產品有所投入。對產品的投入會令用戶形成偏好,因為我們往往會高估自己的勞動成果,盡力和自己過去的行為保持一致,避免認知失調。第六章上癮模型與道德操控創建習慣既能成為推動美好生活的一種正向力量,也能被利用去達到邪惡的目的。花一分鐘思考:你使用自己的產品或服務嗎?這會影響積極行為還是消極行為?你對此感覺如何?如果你正在以某種方式影響他人的行為,問問自己是否對此感到自豪。第七章案例研究:應用程序《》應用程序通過將有趣內容前置並提供經文音頻的方式增強了用戶采取行動的能力。將經文分解成短小的片段之後,用戶發現每天閱讀《》變得更加輕松。保持下一個經句的神秘感會增加一種可變酬賞。第八章 習慣測試和新的機會你設置的內外部觸發經常促使用戶采取行動嗎?你的設計是否簡單得足以使采取行動變成一件輕松容易的事情?你提供的酬賞機制是否既能滿足用戶的需求,又能激發出他們更強的需求?你的用戶是否對產品有微量的投入,同時加載下一個觸發?致謝注釋
    內容簡介
    為什麼有些產品能抓住我們的注意力,而其他的產品卻不能?是什麼讓我們出於習慣而建立與產品的聯繫?是否有一種潛在模式能讓技術將我們緊緊吸引,欲罷不能?《上癮》揭示了很多讓用戶上癮、形成使用習慣的互聯網產品和服務背後的基本設計原理,告訴你怎樣打造讓人們欲罷不能的產品。作者在多年研究、咨詢及實際經驗總結的基礎上,提出了新穎而實用的 “上癮模型”(Hook Model),即通過4個步驟來養成用戶的使用習慣。通過連續的“鉤循環”,讓用戶成為“回頭客”,進而實現循環消費的優選目標——而不是依賴於高昂的廣告投入或泛濫粗暴的信息傳播。本書專為產品經理、設計師、市場銷售人員、創業者打造,每一位想了解消費者行為的讀者從中也會對自己、對當前的熱門產品有更深刻的認識。你將會看到:?·創造用戶粘性習慣的實際見解?·創造人們喜愛產品的可操作計劃?·Twitter、Instagram、Pinterest等靠前知名互聯網產等
    作者簡介
    [美]尼爾·埃亞爾瑞安·胡佛 著
    尼爾·埃亞爾(Nir Eyal),曾在斯坦福大學商學院與Hasso Plattner設計院任教,並有多篇技術、心理學及商業文章在《哈佛商業評論》(Harvard Business Review)、《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TechCrunch網站和《今日心理學》(Psychology Today)等媒體上發表。瑞安·胡佛(Ryan Hoover),曾任撰稿人,長期為《福布斯》《快公司》等媒體撰稿。Product Hunt公司創始人。
    精彩內容
        "前言 為什麼有的產品會讓人上癮?據統計,79%的智能手機用戶會在早晨起床後的 15 分鐘內翻看手機。更離譜的是,有 1/3 的美國人聲稱,他們寧肯放棄性生活,也不願丟下自己的手機。某大學在 2011 年進行的一項研究表明,人們每天平均要看 34 次手機。然而,業內人士給出的相關數據卻高得多,將近 150 次。不得不承認,我們已經上癮了。面對手邊的科技產品,我們就算沒有上癮,也至少已經患上了強迫癥。我們迫不及待地查看短信通知,訪問YouTube(美國一家視頻網站)、Facebook 或Twitter(推特),原本隻打算看上幾分鐘,一個小時後卻發現自己依然用手指在手機屏幕上滑動翻頁。這種欲望有可能伴隨了我們一整天,隻不過很少被覺察到罷了。根據認知心理學家的界定,所謂習慣,就是一種“在情境暗示下產生的無意識行為”,是我們幾乎不假思等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同作者商品】
    尼爾·埃亞爾瑞安·胡佛
      本網站暫時沒有該作者的其它商品。
    有該作者的商品通知您嗎?
    請選擇作者:
    尼爾·埃亞爾瑞安·胡佛
    您的Email地址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