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高效清潔燃煤發電技術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能源科學
    【市場價】
    718-1040
    【優惠價】
    449-650
    【作者】 王衛良呂俊復倪維鬥 
    【出版社】中國電力出版社 
    【ISBN】9787519827151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中國電力出版社
    ISBN:9787519827151
    商品編碼:10024814347675

    品牌:文軒
    出版時間:2020-09-01
    代碼:108

    作者:王衛良,呂俊復,倪維鬥

        
        
    "
    作  者:王衛良,呂俊復,倪維鬥 著
    /
    定  價:108
    /
    出 版 社:中國電力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20年09月01日
    /
    頁  數:308
    /
    裝  幀:軟精裝
    /
    ISBN:9787519827151
    /
    目錄
    ●序
    前言
    第一篇燃煤發電發展概述
    第1章燃煤發電發展概況2
    1.1中國電源的基本構成2
    1.2燃煤發電在我國經濟發展中的地位4
    1.3未來電源結構的發展預測6
    第2章燃煤發電的發展與能耗9
    2.1中國電力事業發展的早期階段9
    2.2新中國成立後燃煤發電的發展與能耗11
    2.2.1新中國成立後燃煤發電的發展歷程11
    2.2.2新中國成立後燃煤發電裝備制造的發展13
    2.2.3新中國成立後燃煤發電的能耗情況15
    2.3改革開放後燃煤發電的發展與能耗17
    2.3.1改革開放後燃煤發電的發展情況17
    2.3.2改革開放後燃煤發電裝備制造的發展18
    2.3.3改革開放後燃煤發電的能耗情況21
    2.4電力改革後燃煤機組的發展與能耗23
    2.4.1電力改革後燃煤機組的發展歷程23
    2.4.2電力改革後燃煤發電裝備制造的發展25
    2.4.3電力改革後燃煤發電的煤耗情況27
    2.5燃煤機組裝機結構對煤耗的影響29
    2.5.1燃煤機組裝機結構的變化29
    2.5.2新增機組對煤耗下降的貢獻31
    第3章淘汰落後產能與節能降耗34
    3.1落後產能的歷史環境34
    3.1.1淘汰落後產能的背景34
    3.1.2國家相關政策的發展歷程35
    3.2淘汰落後產能的執行情況36
    3.2.1淘汰落後產能的總體情況36
    3.2.2淘汰落後產能對能耗的影響分析37
    3.3淘汰落後產能的技術經濟性39
    3.3.1全生命周期分析法39
    3.3.2工業能耗與排放當量分析法41
    3.3.3投資當量分析法42
    3.3.4分析方法綜合評價43
    3.4淘汰落後產能的經濟性分析44
    第4章國內外高效燃煤發電技術對比47
    4.1歐洲高效燃煤發電技術的發展47
    4.2日本高效燃煤發電技術的發展49
    4.3美國高效燃煤發電技術的發展49
    4.4中國高效燃煤發電技術的發展50
    4.5世界主要國家燃煤機組發電煤耗的對比52
    第二篇高效燃煤發電
    第5章燃煤電站的能效狀況56
    5.1燃煤電站設備狀況56
    5.1.1機組容量和蒸汽參數56
    5.1.2鍋爐設備狀況57
    5.1.3鍋爐輔機狀況58
    5.1.4汽輪機設備狀況63
    5.1.5汽輪機輔機狀況70
    5.2燃煤電站的性能指標87
    5.2.1鍋爐繫統性能指標87
    5.2.2汽輪機繫統性能指標91
    5.2.3機組效率狀況97
    第6章燃煤發電的能效評價方法102
    6.1燃煤電站熱平衡分析方法102
    6.1.1鍋爐熱平衡計算方法102
    6.1.2汽輪機熱平衡109
    6.2燃煤電站平衡計算方法113
    6.2.1的基本概念114
    6.2.2鍋爐平衡計算方法116
    6.2.3汽輪機平衡計算124
    第7章燃煤發電的能量轉化127
    7.1燃煤發電能量損失分布127
    7.1.1燃煤發電熱損失分布128
    7.1.2燃煤發電損失分布128
    7.1.3燃煤發電能耗損失機理134
    7.2燃煤發電節能潛力討論134
    7.2.1鍋爐島節能潛力139
    7.2.2汽輪機島節能潛力143
    第8章高效燃煤發電技術148
    8.1燃煤電站鍋爐繫統節能技術148
    8.1.1提高主蒸汽參數148
    8.1.2改善煤質149
    8.1.3富氧燃燒151
    8.1.4空氣分級預熱152
    8.1.5降低空氣預熱器漏風率155
    8.1.6降低過量空氣繫數157
    8.1.7降低排煙溫度158
    8.1.8提高燃盡率160
    8.1.9低溫省煤器162
    8.2電站汽輪機節能技術討論164
    8.2.1汽輪機通流改造技術164
    8.2.2主蒸汽壓力優化165
    8.2.3熱力繫統結構優化170
    8.2.4冷卻塔改造175
    8.2.5空冷島改造178
    8.2.6輔機變頻運行改造180
    第三篇熱電聯產與節能減排
    第9章高效熱電聯產技術184
    9.1熱電聯產發展概述184
    9.1.1中國熱電聯產的發展184
    9.1.2國外熱電聯產發展概況186
    9.1.3熱電聯產機組的技術現狀188
    9.1.4熱電聯產發展的困難與機遇190
    9.2熱電聯產高效節能技術191
    9.2.1熱能分級利用熱網加熱技術192
    9.2.2高效工業供汽技術193
    9.2.3集中采暖高效供熱技術195
    9.3高效供熱繫統202
    9.3.1常規熱電聯產供熱繫統流程202
    9.3.2基於“單耗大力度優惠”的供熱全繫統節能分析203
    9.3.3高效供熱繫統設計方案204
    9.4高效化熱電聯產改造的綜合效益206
    9.4.1提升熱電聯產機組的供熱能力206
    9.4.2降低供熱煤耗的收益207
    第10章熱電解耦推動節能減排208
    10.1熱電解耦的發展背景208
    10.1.1電網調峰的急迫需求208
    10.1.2熱電解耦是熱電聯產的必然選擇209
    10.2熱電解耦技術210
    10.2.1儲熱技術210
    10.2.2電鍋爐技術211
    10.2.3旁路補償供熱技術212
    10.3熱電解耦技術現狀213
    10.4熱電解耦的社會效益215
    第11章熱電聯產發展討論217
    11.1進一步推動熱電聯產的發展217
    11.1.1熱電聯產有利於節能降耗217
    11.1.2熱電聯產促進污染物排放控制218
    11.2推動熱網與電網的耦合219
    11.2.1熱、電的節能調配技術方案研究219
    11.2.2管網側和用戶側的協同儲熱219
    11.2.3智能熱網技術方案研究220
    11.3熱電聯產的政策討論220
    11.3.1激勵機制是熱電聯產深度調峰的前提220
    11.3.2當前調峰機制的問題及解決思路221
    11.3.3完善市場機制和金融配套政策221
    第四篇燃煤發電污染物控制
    第12章燃煤發電污染排放狀況224
    12.1燃煤發電污染控制的發展過程224
    12.1.1二氧化硫(SO2)排放控制225
    12.1.2氮氧化物(NOx)排放控制227
    12.1.3粉塵排放控制230
    12.2燃煤電站與其他燃煤工業污染物排放的比較231
    12.2.1燃煤工業污染物控制比較231
    12.2.2中國污染物排放主要構成234
    12.3世界主要國家燃煤發電機組污染物控制238
    12.3.1排放標準238
    12.3.2煙氣污染物控制情況240
    第13章燃煤電站污染物控制技術路線243
    13.1燃煤電站污染物控制技術分析243
    13.1.1燃煤電站脫硫技術243
    13.1.2燃煤電站脫硝技術247
    13.1.3燃煤電站除塵技術249
    13.2燃煤發電污染物路線討論253
    13.2.1技術路線分析253
    13.2.2技術經濟性分析255
    13.3超低排放路線選擇建議262
    13.3.1煤質因素262
    13.3.2工況變化262
    13.3.3對電廠運行的影響262
    13.3.4投資成本和運行成本262
    13.3.5總體建議263
    13.4非電工業污染物控制技術分析263
    第五篇智能發電
    第14章節能減排與智能電站268
    14.1電站信息控制技術發展綜述268
    14.1.1電站自動化技術的發展268
    14.1.2電站信息化技術的發展270
    14.1.3電站信息控制技術的現狀272
    14.2電站自動化與節能降耗273
    14.2.1電站自動化的必要性273
    14.2.2自動調節與節能優化274
    14.3電站信息化與節能降耗275
    14.3.1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275
    14.3.2負荷優化分配276
    14.3.3鍋爐吹灰優化276
    14.3.4循環水泵優化調度277
    14.3.5機組設備故障預警279
    14.4智能電站的發展展望279
    14.4.1建設智能電站的必要性279
    14.4.2電站智能化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280
    14.4.3智能電站是燃煤電站的發展方向281
    14.4.4智能電站的主要技術特征282
    14.4.5智慧電站整體思路285
    附錄A鍋爐基本設計數據286
    附錄B鍋爐基本運行數據289
    參考文獻291
    內容簡介
    針對高效清潔燃煤發電技術的重大需求,本書分別從中國燃煤發電發展概述、高效燃煤發電技術、熱電聯產節能減排技術、燃煤發電污染物控制技術和智能發電技術等五個角度,繫統討論了高效燃煤發電技術的發展歷程、關鍵技術及今後的重點發展方向。
    全書包括五篇,共計14章。第一篇“燃煤發電發展概述”包括第1~4章,主要通過燃煤發電工業的歷史發展與綜合數據分析,繫統闡述了中國燃煤發電的發展概況。第二篇“高效燃煤發電”包括第5~8章,結合基礎理論和技術研究,深入討論了中國燃煤發電的能效現狀、能效評價方法、節能潛力和重點高效燃煤發電技術。第三篇“熱電聯產與節能減排”包括第9~11章,同樣基於基礎理論和技術研發,重點分析了中國燃煤發電熱電聯產在節能減排方面的重要意義、關鍵技術及未來發展方向。第四篇“燃煤發電污染物控制”包括第12、13章,分別從宏觀發展和技術路線方面繫統介紹了中國燃煤發電行業污染物控制的發展等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同作者商品】
    王衛良呂俊復倪維鬥
      本網站暫時沒有該作者的其它商品。
    有該作者的商品通知您嗎?
    請選擇作者:
    王衛良呂俊復倪維鬥
    您的Email地址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