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催化劑制備過程技術(第3版)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化工技術
    【市場價】
    905-1312
    【優惠價】
    566-820
    【作者】 張繼光主編 
    【出版社】中國石化出版社 
    【ISBN】9787511453525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中國石化出版社
    ISBN:9787511453525
    商品編碼:54619850610

    品牌:文軒
    出版時間:2018-05-01
    代碼:98

    作者:張繼光主編

        
        
    "
    作  者:張繼光主編 著
    /
    定  價:98
    /
    出 版 社:中國石化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8年05月01日
    /
    頁  數:772
    /
    裝  幀:平裝
    /
    ISBN:9787511453525
    /
    主編推薦
    本書主要編著者張繼光同志在長嶺煉化公司催化劑廠工作多年,長期從事各種催化劑工業放大和工業生產的技術管理工作,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本書從催化劑操作入手,將催化劑制備原理與工業生產實踐緊密地結合起來,這是本書的一個特色。
    目錄
    ●第1章緒論(1)11催化劑的開發與制備(1)12催化劑的構成和制備(1)121催化劑的相態(1)122固體催化劑的材質、性能和制備(2)13固體催化劑的工程設計和制備(4)14催化劑的制備工藝和放大研究(5)141催化劑的制備工藝和流程分析(5)142催化劑制備過程的放大技術(7)15催化劑制備過程的研究前景(9)16催化劑制備的多尺度關聯(10)17催化劑制備的典型流程(11)171沉澱法(11)172浸漬法(11)173混合法(12)174離子交換法(13)175熔融法(14)參考文獻(15)第2章沉澱(17)21沉澱的生成(17)211晶核生成(19)212晶核生長(19)22沉澱經典理論(20)221晶核生成熱力學(20)222晶核生成動力學(22)223晶體生長動力學(23)224沉澱新理論(25)23影響晶型沉澱的因素(31)231濃度(31)232溫度(32)233攪拌(33)234pH(33)235表面活性劑(33)236雜質(34)237Y型沸石合成、晶化條件的討論(34)24膠態沉澱(無定形沉澱)(46)241溶膠(47)242凝膠(53)243膠凝作用與膠溶作用(59)244硅膠、硅鋁膠沉澱過程中制備因素討論(60)25沉澱物老化(71)251顆粒長大(71)252晶型完善及晶型轉變(72)253脫水收縮(72)26溶膠-凝膠法生成氫氧化物的科學基礎(73)261生成氫氧化物機理的探討(73)262硅膠孔結構的形成(76)263老化在多孔硅膠形成過程中的作用(80)264凝膠“記憶效應”(88)27沉澱條件對載體和催化劑性能的影響(100)271沉澱條件(100)272制備氫氧化鋁沉澱條件的討論(138)273控制氧化鋁孔徑的方法(157)28共沉澱法(共膠法)(174)29沉澱操作中的工程問題(179)291沉澱反應器操作方式的影響(179)292沉澱操作中攪拌的影響(182)210沉澱設備(186)2101成膠罐(187)2102攪拌器(189)2103加熱器(189)2104通風設施(189)參考文獻(189)第3章過濾與洗滌(196)31過濾(196)311過濾基本原理(197)312影響過濾的主要因素(198)313過濾介質的選擇(198)314絮凝劑(202)315過濾設備(205)32洗滌(213)321洗滌基本原理(213)322洗滌條件對催化劑性能的影響(216)323洗滌中值得注意的問題(223)324洗滌方式(223)325洗滌設備(224)參考文獻(225)第4章干燥(226)41干燥基本原理(226)411毛細管流動模型(226)412擴散模型(227)42干燥條件對催化劑性能的影響(227)421對干凝膠孔結構的影響(227)422對載體和催化劑機械強度的影響(231)423對活性組分分布的影響(233)43干燥操作中的工程問題(238)44超臨界流體干燥技術(240)441超臨界流體(241)442超臨界流體干燥技術原理(241)443超細氧化鋁制備(242)45干燥設備(243)451廂式干燥器(243)452轉筒干燥器(243)453轉鼓干燥器(244)454臥式槳葉式干燥器(244)455帶式干燥器(245)456振動流化床干燥器(245)457噴霧干燥(246)458氣流干燥(246)459盤式連續干燥器(247)4510組合式干燥器(248)參考文獻(249)第5章成型(251)51成型對催化劑性能的影響(251)511催化劑形狀和尺寸對反應器填充床層壓降的影響(252)512催化劑形狀和尺寸對催化劑有效因子的影響(253)513成型對催化劑顆粒機械強度的影響(255)52成型機理(257)521粒子間的結合力(257)522液體的架橋機理(259)523顆粒的成長機理(260)524從液體架橋到固體架橋的過渡(261)53成型助劑(262)531黏結劑(262)532潤滑劑(263)533孔結構改性劑(263)54壓縮成型(265)541壓縮成型原理(266)542影響壓縮成型的因素(267)543壓縮成型條件對催化劑性能的影響(269)544壓縮成型設備(273)55擠出成型(274)551擠出成型過程(274)552擠出成型條件對催化劑性能的影響(275)553擠出成型設備(302)56轉動成型(309)561轉動成型原理(309)562轉動成型條件對催化劑性能的影響(310)563轉動成型設備(314)57噴霧干燥成型(317)571噴霧干燥工作原理(317)572噴霧干燥成型條件對催化劑性能的影響(321)58油中成型(326)581油氨柱成球(326)582油柱成球(328)583油中成型條件對催化劑性能的影響(329)59其他成型方法(334)591噴動造粒(334)592冷卻造粒(336)593纖維狀載體成型(336)594異形載體成型(338)510固體催化劑機械強度的基礎研究(343)5101固體催化劑床層整體堆積壓碎強度模型(343)5102浸漬與干燥過程催化劑強度影響因素分析(346)5103焙燒過程催化劑強度影響因素分析(347)5104硫化過程催化劑強度影響因素分析(348)511改進工業制備技術提高催化劑強度(350)參考文獻(354)第6章浸漬(359)61載體(359)611載體的作用(359)612載體的選擇(360)613常用工業載體的性質(361)614氧化鋁載體(370)615非氧化鋁載體(372)62浸漬(390)621浸漬基本原理(391)622浸漬過程影響因素(391)623浸漬液配制(403)624競爭吸附的作用(408)625活性組分濃度分布(410)626浸漬數學模型(437)627浸漬條件對催化劑性能的影響(440)628浸漬操作過程中的工程問題(468)63浸漬設備(473)631過飽和浸漬(473)632飽和浸漬(475)633流化床浸漬(477)參考文獻(477)第7章焙燒(484)71焙燒基本原理(484)711熱分解(484)712固相反應(485)713晶型變化(486)714再結晶(486)715燒 結(487)72焙燒條件對催化劑性能的影響(489)721比表面積和孔結構(489)722表面酸性(499)723晶型和微晶大小(504)724催化劑機械強度(509)725催化劑活性、穩定性(510)73焙燒操作中的工程問題(520)731載體和催化劑焙燒中發生飛溫現像(520)732重整催化劑焙燒中出現灰球(521)74焙燒設備(522)741廂式焙燒爐(522)742回轉式焙燒爐(522)743網帶式焙燒爐(523)744隧道窯(525)745立式管式爐(525)參考文獻(526)第8章還原與硫化(529)81還原與硫化過程(529)811還原與硫化過程中的化學反應(530)812還原過程中的動力學(531)82還原與硫化條件對還原過程的影響(541)821還原與硫化條件(542)822重整催化劑A(557)823重整催化劑B(561)824合成氨催化劑(566)825B302Q一氧化碳寬溫(耐硫)變換催化劑(570)83還原過程對金屬分散度的影響(571)參考文獻(576)第9章幾類新型催化劑(579)91膜催化劑(579)911膜催化劑的制備(581)912膜催化劑的表征(586)913膜催化反應和膜反應器(594)92車用催化劑(596)921車用催化劑的特性(597)922車用催化劑載體(600)923車用催化劑(604)93超細顆粒催化劑(611)931超細顆粒的特性(611)932超細顆粒的化學性質(612)933超細顆粒的制備(613)934超細顆粒催化劑(619)94均相絡合催化劑(622)941甲醇羰基化合成乙酸(622)942烯烴氫甲酰化反應(624)943不飽和烴加氫反應(630)944烴類氧化反應(637)95非晶態合金催化劑(648)951非晶態合金的特性(649)952非晶態合金的制備(649)953鎳基非晶態合金加氫催化劑與磁穩定床反應器研究開發(652)參考文獻(655)第10章催化劑工業放大(658)101工業放大的基本概念(658)102催化劑的工業放大過程(660)1021技術交底(660)1022準備工作(661)1023工業放大實施中應注意的問題(662)1024技術總結(662)103催化劑工業放大研究(663)1031溶膠-凝膠法制備硅鋁催化劑工業放大(663)1032催操作研究(668)1033丙烷氨氧釩-鋁氧氮化物催化劑放大控制參數(671)1034高通量試驗(HTE)和工業放大過程(674)104催化劑工業放大中技術因素的考察(677)1041必控指標的選擇和確定(677)1042過飽和溶液浸漬法負載金屬組分含量的調整(677)1043選用貴金屬組分的問題(679)1044催化劑形狀和粒度(680)1045強度(680)參考文獻(680)第11章催化劑裝置工程設計(682)111催化劑裝置工程設計的發展現狀(683)112催化劑裝置工程設計的基本原則(684)113催化劑裝置工藝流程設計原則(685)114催化劑裝置工程設備的工藝設計原則(687)115催化劑裝置布置設計原則(695)116自動控制設計(703)參考文獻(705)第12章催化劑制備過程清潔生產技術(706)121清潔生產含義與原則(707)122催化劑制備過程清潔生產技術應用實例(708)參考文獻(741)第13章CFD模擬在催化劑制備過程中的應用(743)131CFD模擬簡介(744)132數值模擬幾個典型模型(745)1321Eulerian-Eulerian(E-E)模型(746)1322Eulerian-Lagrangian(E-L)模型(748)1323DEM模型(750)1324湍流模型(751)133閃蒸干燥過程的數值模擬(754)1331模擬體繫(754)1332模型網格的劃分(754)1333計算結果(755)134噴霧干燥過程數值模擬(759)1341幾何模型及邊界條件(760)1342模型驗證(761)1343工業噴霧干燥塔模擬(762)135旋轉焙燒爐數值模擬(764)1351模擬方法(765)1352幾何體構建和網格劃分(766)1353模擬結果(768)136結論與展望(769)參考文獻(771)
    內容簡介
    本書從催化劑制備過程技術角度出發,介紹了固體催化劑制備中的沉澱、過濾與洗滌、干燥、成型、浸漬、焙燒、還原與硫操作,涉及其基本原理與科學基礎,操作條件對催化劑性能的影響,工程問題與有關設備。討論了催化劑制備規律及其工業放大與裝置工程設計問題。同時概要介紹了沉澱、浸漬及固體催化劑強度研究中應用數學模型的工作,以及幾類新型催化劑。內容豐富,緊密結合生產實際,強調工藝與工程結合,實用性強。
    作者簡介
    張繼光主編 著
    張繼光,教授級高級工程師,1966年畢業於浙江大學催化與化學動力學專業。在中石化長嶺煉化公司催化劑廠長期從事煉油催化劑生產、技術開發工作,積累了催化劑相關專業豐富的科學技術知識和實踐經驗。參加近20項催化劑新產品工業放大與試生產,主持包括分子篩裂化催化劑、重整催化劑、加氫改質催化劑等催化劑的工業試生產,先後獲得獲中石化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3項,中石化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2項。1992年評為中石化巴陵石化公司有突出貢獻的科技管理專家,1994年享受國務院頒發政府特殊津貼。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同作者商品】
    張繼光主編
      本網站暫時沒有該作者的其它商品。
    有該作者的商品通知您嗎?
    請選擇作者:
    張繼光主編
    您的Email地址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