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機械精度設計與檢測標準應用手冊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工業
    【市場價】
    1369-1984
    【優惠價】
    856-1240
    【作者】 張琳娜趙鳳霞鄭鵬主編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化學工業出版社
    ISBN:9787122197016
    商品編碼:1504387897

    品牌:文軒
    出版時間:2015-01-01
    代碼:168

    作者:張琳娜,趙鳳霞,鄭鵬主編

        
        
    "
    作  者:張琳娜,趙鳳霞,鄭鵬 主編 著
    /
    定  價:168
    /
    出 版 社:化學工業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5年01月01日
    /
    頁  數:598
    /
    裝  幀:精裝
    /
    ISBN:9787122197016
    /
    主編推薦
    全新標準:采用近期新的機械精度設計和檢測標準;
    權威專家:機械精度國家標準化委員會專家成員編寫;
    全面、實用:機械精度設計、檢測技術有機融合,應用實例豐富,實用性強。
    目錄
    ●第1章互換性概論
    1.1互換性概論1
    1.1.1互換性的含義1
    1.1.2互換性的分類1
    1.1.3互換性的作用1
    1.2優先數和優先數繫2
    1.2.1術語和定義2
    1.2.2繫列的種類和代號2
    1.2.3優先數繫的主要特性(GB/T 17963―2005)4
    1.2.4應用原則6
    第2章極限與配合
    2.1極限與配合的基礎(GB/T 1800.1―2009)7
    2.1.1術語和定義7
    2.1.2公差、偏差和配合的代號及表示9
    2.2標準公差和基本偏差繫列(GB/T 1800.1―2009)10
    2.2.1標準公差繫列(GB/T 1800.1―2009)10
    2.2.2基本偏差繫列(GB/T 1800.1―2009)12
    2.2.3公稱尺寸大於3150~1000mm的標準公差和基本偏差(GB/T 1801―2009)13
    2.2.4孔、軸極限偏差表(GB/T 1800.2―2009)13
    2.3公差帶與配合的標準化45
    2.3.1公稱尺寸至500mm公差帶與配合的規定45
    2.3.2公稱尺寸大於500~3150mm公差帶與配合的規定47
    2.3.3公稱尺寸至18mm軸、孔公差帶的規定(GB/T 1803―2003)47
    2.4未注公差的線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GB/T 1804―2000)54
    2.4.1適用範圍54
    2.4.2總則54
    2.4.3一般公差的公差等級和極限偏差數值54
    2.4.4一般公差的圖樣表示法55
    2.4.5線性和角度尺寸的一般公差的概念和解釋55
    2.5尺寸精度及配合的設計55
    2.5.1尺寸精度及配合的設計方法55
    2.5.2尺寸精度及配合的設計56
    2.5.3應用示例分析66
    2.6尺寸公差與配合的注法(GB/T 4458.5―2003)68
    2.6.1在零件圖中的標注方法68
    2.6.2在裝配圖中的標注方法69
    2.6.3角度公差的標注方法70
    第3章幾 何 公 差
    3.1幾何公差的定義及標注(GB/T 1182―2008)71
    3.1.1幾何公差各項目及有關符號71
    3.1.2幾何公差的研究對像――幾何要素71
    3.1.3公差帶73
    3.1.4幾何公差圖樣標注的基本規則73
    3.1.5幾何公差的定義78
    3.1.6應用示例91
    3.2基準和基準體繫(GB/T 17851―2010)92
    3.2.1術語定義92
    3.2.2基準和基準體繫的標注92
    3.2.3基準的建立和體現94
    3.2.4基準的應用98
    3.2.5基準目標100
    3.3幾何公差與尺寸公差的關繫102
    3.3.1術語定義102
    3.3.2獨立原則102
    3.3.3相關要求104
    3.4幾何公差的公差值及其選用(GB/T 1184―1996)119
    3.4.1幾何公差的注出公差值119
    3.4.2形位公差的未注公差值127
    3.5幾何公差的設計130
    3.5.1幾何公差項目的選用130
    3.5.2基準的確定130
    3.5.3注出幾何公差值的選用原則131
    第4章表面粗糙度及其檢測
    4.1表面粗糙度的術語、定義及參數(GB/T 3505―2009)132
    4.1.1術語及定義132
    4.1.2表面評定的流程圖137
    4.1.3GB/T 3505―2009與GB/T 3505―1983的基本術語與參數符號比較137
    4.2表面粗糙度的參數及其數值(GB/T 1031―2009)138
    4.2.1評定表面粗糙度的參數及其數值繫列138
    4.2.2取樣長度的數值和選用138
    4.2.3規定表面粗糙度要求的一般規則138
    4.2.4評定表面粗糙度參數的補充繫列值139
    4.3技術產品文件中表面結構的表示法(GB/T 131―2006)139
    4.3.1表面結構的符號和代號139
    4.3.2在圖樣和其他技術產品文件中的位置142
    4.3.3標注示例142
    4.3.4表面結構要求的圖形標注的演化142
    4.4表面粗糙度的選擇與應用145
    4.4.1評定參數的選用145
    4.4.2評定參數值的選用原則146
    4.4.3表面粗糙度的選用實例147
    4.5表面粗糙度的檢測151
    4.5.1比較法151
    4.5.2光切法151
    4.5.3干涉法152
    4.5.4針描法152
    4.5.5掃描隧道顯微鏡153
    4.5.6原子力顯微鏡154
    第5章圓錐的公差與配合
    5.1圓錐的錐度與錐角繫列(GB/T 157―2001)156
    5.1.1術語及定義156
    5.1.2一般用途的錐度與錐角繫列157
    5.1.3特定用途的圓錐157
    5.2圓錐公差(GB/T 11334―2005)158
    5.2.1術語及定義158
    5.2.2圓錐公差158
    5.2.3圓錐直徑公差所能的優選圓錐角誤差160
    5.2.4圓錐公差按給出圓錐的理論正確圓錐角和圓錐直徑公差時的標注160
    5.3圓錐配合(GB/T 12360―2005)162
    5.3.1圓錐配合的特征162
    5.3.2圓錐配合的一般規定163
    5.3.3圓錐角偏離基本圓錐角時對圓錐配合的影響163
    5.3.4內圓錐或外圓錐的圓錐軸向極限偏差的計算164
    5.3.5基準平面間極限初始位置和極限終止位置的計算167
    5.4圓錐的尺寸和公差注法(GB/T 15754―1995)168
    5.4.1圓錐的尺寸注法168
    5.4.2圓錐的公差注法168
    5.4.3基本錐度法170
    5.4.4公差錐度法170
    第6章螺紋的公差與配合
    6.1螺紋結合互換性的基本概念(GB/T 14791―1993)172
    6.1.1螺紋結合中的術語及定義172
    6.1.2螺紋幾何要素誤差對螺紋互換性的影響176
    6.2普通螺紋178
    6.2.1普通螺紋的基本牙型(GB/T 192―2003)178
    6.2.2普通螺紋的直徑與螺距繫列(GB/T 192―2003)178
    6.2.3普通螺紋的基本尺寸(GB/T 196―2003)182
    6.2.4普通螺紋的公差(GB/T 197―2003)184
    6.2.5普通螺紋的極限偏差(GB/T 2516―2003)193
    6.2.6普通螺紋的管路繫列(GB/T 1414―2003)203
    6.2.7普通螺紋的優選繫列(GB/T 9144―2003)203
    6.2.8普通螺紋的中等精度、優選繫列的極限尺寸(GB/T 9145―2003)204
    6.2.9普通螺紋的粗糙精度、優選繫列的極限尺寸(GB/T 9146―2003)204
    6.3管螺紋209
    6.3.155°密封管螺紋(GB/T 7306―2000)209
    6.3.255°非密封管螺紋(GB/T 7307―2001)214
    6.3.360°密封管螺紋(GB/T 12716―2011)214
    6.4我國常用螺紋標準218
    第7章鍵與花鍵的公差與配合
    7.1平鍵的公差與配合220
    7.1.1普通型平鍵(GB/T 1096―2003)220
    7.1.2平鍵鍵槽的剖面尺寸(GB/T 1095―2003)222
    7.1.3導向型平鍵(GB/T 1097―2003)223
    7.1.4薄型平鍵鍵槽的剖面尺寸(GB/T 1566―2003)223
    7.1.5薄型平鍵(GB/T 1567―2003)225
    7.2楔鍵的公差與配合227
    7.2.1普通型楔鍵(GB/T 1564―2003)227
    7.2.2楔鍵鍵槽的剖面尺寸(GB/T 1563―2003)229
    7.2.3鉤頭型楔鍵(GB/T 1565―2003)229
    7.3半圓鍵的公差與配合232
    7.3.1半圓鍵鍵槽的剖面尺寸(GB/T 1098―2003)232
    7.3.2普通型半圓鍵(GB/T 1099.1―2003)232
    7.4切向鍵及其鍵槽(GB/T 1974―2003)232
    7.4.1尺寸與公差232
    7.4.2技術條件232
    7.4.3標記232
    7.5矩形花鍵的公差與配合(GB/T 1144―2001)237
    7.5.1矩形花鍵的繫列與基本尺寸237
    7.5.2公差與配合237
    7.5.3檢驗規則238
    7.5.4標記239
    7.5.5矩形花鍵綜合通規和單項止規的尺寸公差帶和數值表240
    7.6直齒漸開線花鍵的公差與配合(GB/T 3478.1―2008)242
    7.6.1術語、代號和定義242
    7.6.2漸開線花鍵的基本參數245
    7.6.3漸開線花鍵的尺寸繫列245
    7.6.4漸開線花鍵的公差等級與公差246
    7.6.5漸開線花鍵的配合246
    7.6.6漸開線花鍵的檢驗252
    7.6.7漸開線花鍵的參數標注252
    第8章齒輪的精度制
    8.1輪齒同側齒面偏差的定義和允許值(GB/T 10095.1―2008)255
    8.1.1輪齒同側齒面偏差的術語及定義255
    8.1.2齒輪精度制的構成258
    8.2徑向綜合偏差與徑向跳動的定義和允許值(GB/T 10095.2―2008)271
    8.2.1徑向綜合偏差與徑向跳動的術語及定義271
    8.2.2齒輪精度制的構成272
    8.3側隙和齒厚極限偏差(GB/Z 18620.2―2008)276
    8.3.1側隙的術語及定義276
    8.3.2最小法向側隙的確定277
    8.3.3齒厚及齒厚偏差278
    8.3.4公法線長度及公法線長度偏差279
    8.3.5優選側隙279
    8.4齒輪副和齒輪坯的精度(GB/Z 18620.3―2008)280
    8.4.1齒輪副的精度280
    8.4.2齒輪坯的精度281
    8.5圓柱齒輪精度設計284
    8.5.1齒輪精度等級的選用284
    8.5.2最小側隙和齒厚偏差的確定285
    8.5.3檢驗項目的選擇285
    8.5.4齒坯及箱體精度的確定285
    8.5.5齒輪精度設計實例285
    8.6我國新舊齒輪精度制的差異分析286
    8.6.1GB/T 10095―1988對圓柱齒輪規定的公差組及評定指標286
    8.6.2GB/T 10095.1,2―2008對單個齒輪規定的評定指標287
    8.6.3GB/T 10095―1988與齒輪精度制新國標的對照287
    8.6.4新舊國家標準的異同點分析289
    第9章滾動軸承的公差與配合
    9.1滾動軸承的公差290
    9.1.1滾動軸承的公差定義(GB/T 4199―2003)290
    9.1.2滾動軸承的通用技術規則(GB/T 307.3―2005)293
    9.1.3向心軸承公差(GB/T 307.1―2005)294
    9.1.4推力軸承公差(GB/T 307.4―2012)302
    9.1.5儀器用精密軸承公差(GB/T 5800.1―2012)305
    9.1.6滾針軸承公差(GB/T 5801―2006)308
    9.1.7滾輪滾針軸承公差(GB/T 6445―2007)309
    9.2滾動軸承與軸和殼體孔的配合310
    9.2.1滾動軸承配合的特點310
    9.2.2滾動軸承與軸和外殼的配合(GB/T 275―1993)310
    第10章滑動軸承的公差與配合
    10.1滑動軸承公差315
    10.1.1銅合金整體軸套(GB/T 18324―2001)315
    10.1.2卷制軸套(GB/T 12613.1―2011)316
    10.1.3粉末冶金軸承(GB/T 2685~2687―1981)318
    10.1.4剖分式無翻邊薄壁軸瓦(GB/T 3162―1992)319
    10.1.5剖分式帶翻邊薄壁軸瓦(GB/T 7308―2008)322
    10.1.6軋機油膜軸承(GB/T 13345―1992)325
    10.2滑動軸承的配合與間隙325
    第11章鑄件公差和衝壓件公差
    11.1鑄件公差(GB/T 6414―1999)328
    11.1.1術語與定義328
    11.1.2尺寸公差328
    11.1.3鑄造公差330
    11.2衝壓件公差331
    11.2.1衝壓件尺寸公差331
    11.2.2衝壓件角度公差333
    11.2.3衝壓件未注公差尺寸極限偏差334
    11.2.4衝壓件形狀和位置未注公差336
    第12章尺寸鏈
    12.1尺寸鏈的基本概念338
    12.1.1尺寸鏈的術語和定義338
    12.1.2尺寸鏈的分類339
    12.1.3尺寸鏈環的特征符號339
    12.2尺寸鏈的計算方法341
    12.2.1計算參數341
    12.2.2計算公式341
    12.2.3尺寸鏈的計算種類342
    12.2.4裝配尺寸鏈的計算方法343
    12.2.5裝配尺寸鏈計算順序344
    12.2.6相對不對稱繫數e與相對分布繫數k的取值344
    12.3尺寸鏈計算示例345
    12.3.1接近互換法計算示例345
    12.3.2裝配尺鏈計算示例347
    第13章新一代GPS標準體繫
    13.1產品幾何技術規範(GPS)概述351
    13.1.1GPS概述351
    13.1.2GPS標準體繫的起源與發展351
    13.2新一代 GPS標準體繫的構成及規律分析352
    13.2.1新一代GPS體繫的結構352
    13.2.2新一代GPS體繫構成規律及矩陣模型分析353
    13.2.3新一代GPS體繫的應用特點分析354
    13.3新一代 GPS體繫的理論基礎及關鍵技術355
    13.3.1新一代GPS體繫的繫統流程及結構模型355
    13.3.2新一代GPS體繫的數字化描述基礎355
    13.3.3新一代GPS體繫的對偶性及操作技術359
    13.3.4新一代GPS體繫的不確定度構成及其關繫362
    13.3.5新一代GPS測量不確定度的評定與管理364
    第14章測量技術基礎
    14.1測量的基本概念368
    14.1.1測量及測量四要素368
    14.1.2檢驗、計量、測試與測量368
    14.2測量基準和尺寸傳遞繫統368
    14.2.1測量基準和尺寸傳遞繫統368
    14.2.2量塊369
    14.2.3線紋尺374
    14.3測量方法和計量器具376
    14.3.1測量方法分類376
    14.3.2計量器具的分類377
    14.3.3計量器具的基本度量指標377
    14.4測量誤差及數據處理378
    14.4.1測量誤差的基本概念378
    14.4.2隨機誤差的特性及評定379
    14.4.3繫統誤差的發現與消除390
    14.4.4粗大誤差的判別與剔除395
    14.4.5測量結果的數據處理實例397
    14.4.6誤差的合成與分配399
    14.5測量不確定度406
    14.5.1概述406
    14.5.2測量不確定度的定義407
    14.5.3標準不確定度的評定407
    14.5.4測量不確定度的合成408
    14.6測量技術中的基本原則簡介410
    14.6.1阿貝測長原則410
    14.6.2閉合原則410
    14.6.3最小變形原則410
    14.6.4最短測量鏈原則410
    14.6.5基準統一原則410
    14.6.6重復原則410
    14.6.7隨機原則411
    第15章光滑工件尺寸的檢測
    15.1光滑工件尺寸的檢驗412
    15.1.1光滑工件尺寸的檢驗(GB/T 3177―2009)412
    15.1.2用通用計量器具檢驗長度尺寸的方法及示例420
    15.2量規及公差437
    15.2.1光滑極限量規(GB/T 1957―2006)437
    15.2.2功能量規(GB/T 8069―1998)441
    第16章角度與錐體的檢測
    16.1概述451
    16.1.1角度的單位451
    16.1.2角度的基準451
    16.1.3角度的測量方法451
    16.2角度的相對測量452
    16.2.1用角度量塊及多面稜體測量角度452
    16.2.2用直角尺測量角度(GB/T 6092―2004)456
    16.2.3用正弦量角規測量角度458
    16.2.4用角度樣板和量規檢驗角度459
    16.3角度的絕對測量462
    16.3.1用萬能量角器測量角度462
    16.3.2用水平儀測量角度462
    16.3.3用光學分度頭測量角度465
    16.3.4用分度臺測量角度466
    16.3.5用精密測角儀測量角度468
    16.3.6用經緯儀測量角度471
    16.4角度的間接測量472
    16.4.1用正弦規測量角度 (GB/T 22526―2008)472
    16.4.2用圓柱或圓球測量燕尾角度474
    16.4.3用圓柱測量V形槽角度474
    16.4.4用圓球測內、外錐體角度475
    16.4.5用萬能工具顯微鏡測量錐體角度475
    16.5小角度測量476
    16.5.1用自準直儀測量小角度476
    16.5.2用激光小角度干涉儀測量小角度476
    16.6角度測量的幾種新技術簡介477
    16.6.1圓光柵477
    16.6.2圓磁柵478
    16.6.3感應同步器479
    16.6.4角編碼器480
    16.6.5環形激光481
    第17章幾何誤差檢測
    17.1幾何誤差的檢測規定(GB/T 1958―2004)482
    17.1.1幾何誤差檢測基礎482
    17.1.2形狀誤差及其評定484
    17.1.3位置誤差及其評定484
    17.1.4幾何誤差的檢測方案485
    17.2直線度誤差檢測514
    17.2.1直線度誤差檢測(GB 11336―2004)514
    17.2.2基於新一代GPS的直線度誤差檢測中的術語和參數(GB/T 24631.1―2009)519
    17.2.3基於新一代GPS的直線度誤差檢測中的規範操作集(GB/T 24631.2―2009)520
    17.2.4直線度誤差檢測的國家標準對比分析522
    17.3平面度誤差檢測522
    17.3.1平面度誤差檢測(GB/T 113316―2004)522
    17.3.2基於新一代GPS的平面度誤差檢測中的術語和參數(GB/T 24630.1―2009)527
    17.3.3基於新一代GPS的平面度誤差檢測中的規範操作集(GB/T 24630.2―2009)529
    17.3.4平面度誤差檢測的國家標準對比分析530
    17.4圓度誤差檢測530
    17.4.1圓度誤差檢測531
    17.4.2基於新一代GPS的圓度誤差檢測中的術語和參數(GB/T 24632.1―2009)537
    17.4.3基於新一代GPS的圓度誤差檢測中的規範操作集(GB/T 24632.2―2009)539
    17.4.4圓度誤差檢測的國家標準對比分析540
    17.5圓柱度誤差檢測542
    17.5.1基於新一代GPS的圓柱度誤差檢測中的術語和參數(GB/T 24633.1―2009)542
    17.5.2基於新一代GPS的圓柱度誤差檢測中的規範操作集(GB/T 24633.2―2009)546
    第18章螺紋的檢測
    18.1螺紋的檢測方法547
    18.1.1綜合檢驗547
    18.1.2單項測量547
    18.2檢測螺紋用的量規548
    18.2.1檢測圓柱螺紋用的量規548
    18.2.2檢測圓錐螺紋用的量規552
    18.3螺紋的單項測量553
    18.3.1圓柱螺紋的單項測量553
    18.3.2圓錐螺紋的單項測量560
    18.3.3絲杠的測量563
    第19章齒輪精度的檢測
    19.1圓柱齒輪的測量基礎568
    19.1.1術語和定義568
    19.1.2測量基準的要求568
    19.1.3不同測量方向偏差值的換算568
    19.2齒輪偏差檢驗569
    19.2.1齒距偏差檢驗569
    19.2.2齒廓偏差檢驗572
    19.2.3螺旋偏差檢驗575
    19.2.4切向綜合偏差檢驗576
    19.2.5徑向綜合偏差檢驗578
    19.2.6徑向跳動檢驗579
    19.3整體偏差檢驗580
    19.3.1整體偏差檢驗580
    19.3.2測量方法和測量儀器580
    19.3.3測量條件和測量位置581
    19.3.4測量不確定度581
    19.3.5測量結果處理582
    19.4替代項目的檢驗584
    19.4.1公法線檢驗584
    19.4.2基節偏差的檢驗585
    19.4.3接觸線偏差的檢驗586
    19.4.4軸向齒距偏差的檢驗587
    19.4.5螺旋線波度偏差的檢驗589
    19.4.6齒厚檢驗591
    19.4.7齒輪副接觸斑點的檢驗593
    19.4.8齒輪副側隙的檢驗594
    19.5GB/T 13924―2008與GB/Z 18620.1~4―2008的差異性分析594
    19.5.1GB/T 13924與GB/Z 18620.1~4之間的聯繫594
    19.5.2GB/T 13924與GB/Z 18620.1~4的差異性595
    標準索引
    參考文獻

    ● 
    內容簡介
    本手冊包括幾何精度設計基礎和幾何精度檢測基礎兩大部分,標準新,實用性強。其中,幾何精度設計部分主要闡述了極限與配合、形狀和位置精度、表面粗糙度、典型結合件、典型傳動件等精度設計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則及應用要點;幾何精度檢測部分主要闡述了幾何精度檢測中的基礎知識、原理以及數據處理的方法等。具體內容包括極限與配合,幾何精度,表面粗糙度,圓錐的公差與配合,螺紋的公差與配合,鍵和花鍵的公差與配合,齒輪的精度制,滾動軸承和滑動軸承的公差與配合,鑄件公差和衝壓件的公差,尺寸鏈,新一代GPS標準體繫,測量技術基礎,光滑工件尺寸的檢驗,幾何誤差的檢測,角度與錐體的檢測,螺紋的檢測,齒輪精度檢測。
    本書可供從事機械設計、制造、標準化和計量測試等工作的工程技術人員參考使用,也可供大專院校機械類、儀器儀表類、近機類有關專業的師生參考使用。
    作者簡介
    張琳娜,趙鳳霞,鄭鵬 主編 著
    張琳娜,鄭州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教授/博導,現任“全國高校互換性與測量技術基礎課程研究會”副理事長,“全國產品幾何技術規範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240)”副主任委員,“中國計量測試學會”理事,中國計量測試學會計量儀器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河南省機械工程學會”常務理事。現從事於CAD/CAPP/CAM、現代精度設計與控制、幾何量標準計量及應用技術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有:產品幾何技術規範(GPS)理論及應用技術、產品幾何特征信息建模及CAD/CAE/CAT集成技術、工序精度CAPP及開發工具技術、基於GPS的數字化計量技術及應用、微納米測量認證技術、傳感器及精密測試技術、面向制造過等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同作者商品】
    張琳娜趙鳳霞鄭鵬主編
      本網站暫時沒有該作者的其它商品。
    有該作者的商品通知您嗎?
    請選擇作者:
    張琳娜趙鳳霞鄭鵬主編
    您的Email地址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